“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剩半年的生命了。” 这是 2020 年 12 月,发现癌细胞转移时,医生的宣告。 然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有些话必须要说。 关于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背后的哲学,关于坂本家的历史和家人的羁绊, 以及关于自己离开后的世界…… 本书是继回顾幼年至五十七岁人生的《音乐即自由》后,记录坂本龙一暮年足迹并将 遗赠给未来的决定性自传。 收录由好友铃木正文亲自撰写的后记,记录作者最后的时光。
开始阅读上野老师生涯唯一自传散文集,只此一次的真情流露。 编辑找到我,说想为我出一本随笔集。 我手头积攒了许多给杂志、报纸等媒体撰写的随笔、时评,有长有短,差不多刚好够一本书的量。于是我把材料交过去问,这些怎么样。那位编辑果断地拒绝了,说: “不行。请您另外写新的。” 还说要写些我自己也想看的内容。他对我的要求是,通过这些随笔,向我的读者展现我从未示人的另一面。 ——上野千鹤子 午后时分,在紫花地丁香水的气味中,女性主义泰斗上野千鹤子女士打破“贩卖思考,不贩卖感受”的原则,破例聊起人生中一个个让身为女性的她感到不舒服的时刻,以及这些时刻如何激励她找到力量,拥有自由,在父权制下获得人生的主动权。 从不讨人喜欢的小孩,到迷茫自己是否会像母亲一样结婚生子,又像祖母一样老去的少女,再到恋爱时请男人感谢自己前男友的个性女人,最后成为喜欢飙车,痛恨别人看自己书架,让大家不要逞强,勇敢承认自己弱点,互相支撑着活下去的另类大学教授。上野女士从未如此坦诚自己的亲情、爱情、工作和生活,她以鲜活的个人经历和厚实的学识背景让人时而捧腹,时而流泪,时而瞠目,时而大呼相见恨晚。
开始阅读20世纪50年代初期,菲利普·迪克通过大量中短篇作品进入科幻界,轰动一时。特别是在1953年至1954年短短两年间,共发表了五十六篇中短篇小说,可谓风头一时无二。其后,迪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成为最多产的科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对人类本质的思考、对未来诡异离奇的幻想,以及才华横溢的流畅叙事蜚声国际。 本套中短篇小说集共五册,收录了菲利普·迪克所有的短篇小说,基本按创作年代编排。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到这位伟大的思想者如何踏上漫漫征程,吟唱出一首首科幻梦幻曲,最后终成一代科幻大师。 菲利普·迪克中短篇小说全集五卷本: 记忆裂痕·命运规划局·预见未来·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
开始阅读《绝对不在场证明》是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七个短篇,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在场证明诡计类型。 有一间古怪的钟表店,不仅售卖钟表,还兼营着一项“代客推翻不在场证明”的业务,一次收费五千日元。 死而复生的被害人、睡梦中的凶杀案、雪地上的三行脚印……凶手利用时间的漏洞,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几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束手无策的警察找到了钟表店店主美谷时乃,她的登场能否给扑朔迷离的案情带来一线专机? - “主张自己有不在场证明的人都会说‘我几点几分在哪个地方’。也就是说,钟表成了主张的依据……既然如此,那么钟表匠不就应该是最擅长解决不在场证明问题的人吗?” ——本书侦探美谷时乃的信条
开始阅读将至古稀,知名美籍华裔地理学家、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回溯了自己的人生。他把童年放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联动叙事,回忆在欧美求学的岁月,提及自己选择地理学的原因,并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特质展示给读者,坦率而真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 从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到英国、美国,辗转于不同文化的段义孚,是一名真正的世界主义者。他的世界,从行为和事件走向了观念和思想,超越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而拥抱了更为辽阔的人类文明。如何在平凡的事物与事件里,去体察个体生命的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段义孚的经历也许是特殊的,但他的问题却是普遍的,也正因如此,他的观念与思想,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开始阅读184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创作《涅朵奇卡》。 1849年,他被流放西伯利亚,之后中断了创作,导致这部小说未完成。 小说最初发表时曾有一个副标题:《一个女人的历史》。 故事以女性第一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涅朵奇卡三段迥异的生活——分别是“童年”、“新生活”和“奥秘”。 书里的典型人物叶菲莫夫,带有陀氏浓重的自传气质。那时陀氏尚未成名,同样自负又自卑,常常为自己病态的自尊心所折磨。陀氏对他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成为后来软弱失意者的典型。 另一位闪光人物是卡佳郡主。陀氏倾尽温柔之笔,让涅朵奇卡在此感受到了纯粹的爱和温暖。 故事在涅朵奇卡与寄养家庭的男主人发生冲突的时刻戛然而止。但根据当时发表的最后几页看,陀氏是想让涅朵奇卡冲破家庭的樊笼,最终独立自由地生活。 书中的每一部分,既可以当作整部小说的一个环节,又可以独立成章。
开始阅读被父母忽视的早慧少女计划离家出走;常年围着丈夫儿子转的中年女性决定看向自我;在大城市打工的失孤父亲与儿子养过的狼狗一起生活,某次狼狗咬了人,他不得不将狗处理掉;哺乳期的妈妈反复在自我角色和母亲角色之间拉扯,飞机上的艳遇带来了一刻的逃离;父母去世后,照顾瘫痪哥哥的责任落在弟弟身上,他每周六都去托养所看哥哥,是习惯,也是为了让良心得到满足…… 小说集《有人跳舞》由十三篇小说构成,动物视角的人心叙事开篇,机器人的重复与反抗收尾。有死亡造成的愧悔,有偶然情事带来的顿悟。面对暴力,有人选择描述和逃离,有人选择加入。有困境,有荒诞,有闪亮。用关乎时间、空间和人性的叙事,进入现实的纵深地带。
开始阅读三十八岁的奥尔加突然步入生活的地狱:丈夫马里奥为一个年轻女人抛下她和年幼的儿女,还有一条叫奥托的狼狗。 奥尔加失去的,不仅是一段十五年的婚姻,还有她对生活的全部感觉。她一封封地给丈夫写无法寄出的信,徒劳理清自己婚姻解体的原因。她试图跟踪丈夫和情人的踪迹,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失态。她沉溺在被遗弃的羞辱中,任由身边的一切陷入混乱:小型车祸、孩子生病、爱犬中毒,还有和邻居共度的荒唐一夜。 但奥尔加并没有沦为她自童年起就恐惧成为的“弃妇”。在不留情面的自我审视和亢奋的写作中,她抹去了长期以来对丈夫和婚姻的虚假投射,最终找到了自己。 《被遗弃的日子》(2002)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2005年由罗伯特•法恩扎改编成同名电影。
开始阅读《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是意大利普里莫•莱维国际研究中心于2021年推出的纪念文集,以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呈现了莱维对20世纪最为惨重的灾难之一的独特记录和思考。 全书由十个短篇故事和两首诗歌组成,既包括作家此前收入《元素周期表》充满自传性的《铈》和《钒》两篇,以及《自然故事》(1966)中三篇技术科幻小说《天使蝴蝶》《冰箱里的睡美人》《反向胺》,也有正面冷静记录集中营黑暗的《卡帕纽斯》《犹太人的王》《不可抗力》《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集中营的“侦探故事”》,更特别收录了前后跨度逾三十年的两首诗歌《棕色的队列》《无辜死者之歌》。 对莱维而言,奥斯维辛不仅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炼狱,更是一种超历史的生存隐喻。这座“寂静的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停地延续和重现,是人类遭受的终极屈辱的象征。
开始阅读梁永安教授长期在复旦大学从事文学研究与教学,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有深切敏锐的关注与洞察,他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题,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本书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苔丝》《呼啸山庄》《面纱》《走出非洲》《革命之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日瓦戈医生》《霍乱时期的爱情》《雪国》《包法利夫人》等10部文学经典名著,通过对每部作品深入解析,探测爱情幽深而丰富的不同面向,揭示爱情的深度和广度,直抵现代人的自我成长和人生命题。 梁老师对爱情本质的洞见,以及对当下年轻人爱情生活的深入体察,都为本书注入强烈的鲜活感和力量感,是对当下时代潮流与爱情问题的有力回应。跟随梁老师重读经典,用文学滋养精神,从阅读中汲取能量,穿越古今、跨越东西,共同探索当代人的爱情之路。正如梁老师所说:爱情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使我们在纷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让生命水落石出。
开始阅读是的,我同意了,那年我十四岁。 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 ☆ 推动法国性同意立法的现象级图书 授权29种语言 法语版销量超30万 让-雅克·卢梭自传奖| ELLE杂志读者大奖非虚构奖 ☆ 这是一部关于创伤、痊愈与勇气的回忆录。 作者瓦内莎·斯普林格拉以冷静、精确而坦诚的文字,讲述了自己14岁时被年长她30多岁的法国作家G引诱、控制,并发展出一段畸形关系的经历。关系破裂后,这段经历仍被G作为文学素材一再书写,他在文坛也声名愈盛,而瓦内莎仿佛被囚禁在文字中,失去了诠释自己人生的能力,永远停留在十四岁。 “选中那些孤独、敏感、缺乏家庭关怀的女孩时,G就清楚地知道她们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名声。因为沉默便意味着同意。”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音,就能打破沉默的共谋。
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