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7章 王贞仪 她们每一个,都是奇迹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木南斐 6383 2024-04-22 11:43:56

“可是……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吗?”

“还能做什么吗?”

于历朝历代下,有女子不禁发出此疑问。

而且不止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毕竟她们有的已不是豆蔻年华,有的已嫁作人妇,有的已经到知命之年,有的已学成长成……还能再做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吗?一生短暂,余生虽未尽,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剩下的时光里,可有更多时间寻求改变?

【秦良玉的故事就到这里,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位女性人物,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学家。】

【这位女科学家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的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而且她还总结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和西方筹算法,写下了当时的科普书——

即《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等。】

【并且这位女科学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天圆地方”这个概念的人物。】

【除此之外,她还弄清楚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

并且其写下的《月食解》,不仅语言直白,还有配图,堪称一目了然,同时其他著作还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她就是王贞仪,虽然年仅29岁便因病去世,但王贞仪短暂的一生,却可谓是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王贞仪这简短的二十九年,却已经抵得过大多数人的数十年了。】

“才年仅29岁的女科学家啊?”

“这些听着,我都不懂。

而且才不到三十岁,真算起来,能有所成的也就十几年吧?这也是很了不得了啊。”

“又认识了一位奇女子……”

女科学家诶,那其学问得高到什么地步?

更何况是年仅29岁的年纪?

【王贞仪于清乾隆三十三年间,生于江宁一个医生家庭。

其祖父王者辅,字惺斋,曾任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精通历算,著述甚丰。】

【特别是他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十一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在宣化府生活了五年。

后来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见闻颇多,也接触到不少社会实际,其间研讨学问,又“学射于蒙古阿将军之夫人,发必中的,骑射如飞”。】

【从蒙古人学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而且其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用一位藏书家的评价来形容王贞仪,那就是——“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人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

自古才女如谢道韫、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

【德卿是王贞仪的字,可见从少年时代起,王贞仪就已经表现出了其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

一个女子,竟然从蒙古人学习骑射?

而且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

这可不止是会得多了。

毕竟听天幕之言,这不止是会,也还精。

短暂二十九年,可真算起来,恐怕从通晓事理开始,大概也就那十几年时光。

而这时间内,能学习和掌握这么多,又何其容易?

所以想要做何事,与时间的长短又能有多大干系?

若是想要去做,大概都是能做得到的吧?

【可知王贞仪在操持家务之余,仍是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

【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我国形成了以梅文鼎,梅珏成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

祖籍安徽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而且王贞仪在《勾股三角解》中还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

【“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

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禁低念着这几句话。

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自从天幕揭开那百年之久的汉人之耻,刘彻便对那“西方”深恶痛绝,也是不禁推拒反感。

甚至难免有阴暗心思,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让其消失才是最保险和稳妥的做法。

虽然能不能做是一回事,但也并不妨碍他如是想。

毕竟汉人可是传承于大汉,有着“汉人”之称,那就是他大汉的子民,是他大汉延续下去的见证,所以那百年之久的耻辱和奴役,才当真是让人无法忍受,也不能忍受,所以怎能让刘彻不时时刻刻牢记心里,并且异常警惕?

那自然而然,排斥和反感也必然是由此产生。

甚至不止是“阴暗”心思,刘彻还有过其他念头。

但……现在听到这几句话,却是让刘彻心中不由得一叹——

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

世界何其大,他们要不断发展向前,焉知其他国家就不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

所以……刘彻眯了眯眼,所以那些坏的不能进来,但是那些好的,倒也未尝不可,哼哼。

【王贞仪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可也是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

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

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

【与此同时,王贞仪还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一分为二,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众人又不禁想起之前天幕科普过的宇宙之真貌。

现在想来,也仍是让他们不禁心生震撼。

那广袤无边的宇宙,以及地球,月球,还有那巨大的太阳等等,才窥得一点,就已经是让人震撼连连了。

而且他们还记得,那什么“地圆说”可是一直到了近现代,才算真正的被证实并且更加普及开来。

但是原来在清代,这位王贞仪已然在积极宣传阐述“日心说”了。

知晓甚至确认地球是圆的,并且围绕太阳转……

真不愧是著名女科学家,其眼界和见识,确实是比大多数人要来得更精准和广博。

【除了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外,王贞仪还很酷爱科学。】

【比如王贞仪就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

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

【有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

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

【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

【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竟是由此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而后王贞仪撰写的《月食解》一文,更是精辟的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学一门,精一门,却不单要看此,还要看其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任何领域能发光发彩的人,如何不是先有辛苦付出,再有收获成就?

那些男人十年寒窗苦读,说什么辛苦难得,可女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男人能做到如此,女子也是能够如此,谁也不必谁差!

【像我们刚刚讲到过的——王贞仪从小聪颖有大志,少年时代的她,就已经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王贞仪突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

【当王贞仪十几岁的时候,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

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为此,王贞仪还得意地写下诗句:“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

【另外,王贞仪还认为“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

她强调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学成了一样有益于社会。】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诧异挑眉。

要知道经由天幕所说,在那个时代之下,一个女子能有此见地,可真是够难得的。

【不止如此,王贞仪还曾以花木兰,大小乔等为题材,写下了《题女中大夫图》的长诗,抒发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胜丈夫”的胸怀,而除此之外,王贞仪还曾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践行自身才德观。】

【——她不仅反对“才非女子事”的看法,亦将“才”的外延扩展到“诗词文赋”创作以外的各项能力上。】

【也是由此,王贞仪才能逐渐长成为著名的女天文学家,数学家以及医学家。】

【可以说,同其他科学家相比,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更要艰难。

只因她是女子,所以她要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

歧视!又是来自男性的歧视,来自社会的歧视!

这社会之下,对女子何其不公?!

再次听到这些,已有更多女子在为其愤然和叫屈。

【——曾经在王贞仪刚开始钻研天文以及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班封建卫道士嘲笑她。

但是王贞仪没有屈服,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

【期间,王贞仪还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她顽强的顶住了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的进行科学研究。

同时,王贞仪对于封建社会给予当代女性的歧视和压力等,也并没有置之不理。】

【甚至她一直在为妇女于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

【所以从王贞仪身上,我们完全能够看到一个刚强女性那种要求自尊,自强,自爱,自立,以及平等的崇高精神!】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尽管为难女子的也多是女子,但能帮助女子的,也多是女子!】

【若是能唤醒更多女性,当这种力量可以团结起来时,其爆发的潜能和冲击等,必然是极其巨大且令人骇然的。】

【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女性,都是生而为人,所谓女子之能,又能比男人差到哪里去?】

这是感同身受啊。

所以王贞仪懂得其他女子的苦,也看得到其他女子的不易。

“这样一位女子,怎能29岁就因病去世了呢?”

“是啊,太可惜了。”

“真是天妒英才!”

听到那王贞仪为女性权益而奔走疾呼,已然有不少女子都红了眼眶。

一个女子所受到的歧视和压力等,尚且都能将自身为难住,更何况是为其他众多女性们呢?

所以王贞仪此举,堪称大义!也为人所尊敬钦佩!

可越是打心底喜爱这位女子,就越是为其的早逝可惜不甘。

为什么这样一位天才般的奇女子,却要那么早就离开人世?若是她还能继续在这世间,又能达到什么地步?达成什么成就?又是否能再推动和改变什么?真是可惜……太为其可惜心痛了啊。

【虽然王贞仪的一生很是短暂,但她的一生又何其绚烂。】

【如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王贞仪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我们先来讲讲王贞仪在数学领域上的相关成就——】

【其中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是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是直接在桌上排布等。】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作“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另外算筹在我国其实起源甚早,如《老子》中就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

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除此之外,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也都认为容易了解。】

一边说着,天幕之上则一边有着相关的画面展现以及演示。

这引得历朝历代下许多人都瞬间拿起了纸和笔,也在做相关的记录。

不过若是能得到王贞仪那三卷书等,那就更好了,毕竟天幕之上所展现和演示的范畴还是有限。

但哪怕只是这样,也是没得说。

否则他们又如何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这些?

还是得知足才是。

【再说与探索自然相关的——】

【我们已知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站在地球“边缘”,以及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倾斜和摔倒呢?】

【这个问题对现代的人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不用发问。

可是在18世纪末叶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学者也都承认地球是圆的,但却很少考虑或回答不了这个不倾斜摔倒的问题。】

【唯有初出茅庐的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的解释。】

【她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

【这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地球,处于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间之中,对宇宙空间来说,任何地方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所以王贞仪正确的认为,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

【这在当时的社会,可是一个很难能可贵的认识。】

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区别,知其然不难,可知其所以然却不简单。

可见这位王贞仪足以有探索求真的精神。

别人很少考虑的问题,王贞仪却能仔细研究,并且做出通俗解释,足可谓是难得了。

对于此女子,就算大多数男子也不能说些什么。

甚至有男子不禁摇头叹息道——

“如此女子,不管放在什么朝代之下,都当是无法泯灭于众的存在,也必然是令人敬佩和赞叹的存在。”

“谁说不是呢。”

“哎,诸位,可见这女子之能力确实也不弱啊。”

这倒是越来越无法反驳了……

【王贞仪29岁短暂的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

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

还有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她的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

【不过王贞仪最有造诣的还是天文学。

她把自己研究天文学的成绩写成不少著作,但可惜的是,其中许多已被湮没。】

【现今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

【如卷五中有《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解》。

卷六有《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

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

【据传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可惜如今我们只能读到很少一部分了。】

竟是这样吗?

可当真是好可惜。

有不少人听得不禁蹙起了眉心。

秦王宫。

嬴政也是不由得皱起了眉。

如此多的研究相关著作,竟不能流传下去,简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不是和当时的社会境况有关?

因为是女子,所以得不到重视?

或者又是因为战乱等?

总之不管是什么,这样的科学研究等著作,必然要保护好才是。

不过嬴政转念一想,这位王贞仪可是离他太“遥远”了,为其焦灼也是无力,就很……生气。

【虽然王贞仪的著作流失很是可惜,但其科学钻研的精神品质,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像王贞仪这样博览群书,锲而不舍的女子,其对古籍中的天文资料等,很是仔细体会,并从中不断吸取营养。】

【比如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但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这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

【历书上还说,由于岁差,春分点逐渐东移。

同时王贞仪也指出,这也是错误的——岁差引起的春分点移动是西移而不是东移。】

又是总在不经意间被提起的刘彻:“……”

不过还好这次是没提他什么。

真是还好还好。

【另有一些人认为,岁差可以用“土圭”测得。

但王贞仪指出,土圭只能测日影,哪能测岁差?】

【岁差只有用“中星法”才能测出。】

【另外在我国何时产生“定气”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古人对日行迟疾没有认识,“定气”始于唐代历法。

但对此,王贞仪批评说,这又错了。】

【“定气”开始于北齐的张子信,其后隋代刘悼,唐朝李淳风和僧一行才测得更加精密了。】

【像王贞仪的这些批评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

而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等,如今仍是不禁让人为之钦佩。】

【与此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和楷模。】

一个女子,敢于否认和提出批评,敢于站出来指出错误,这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胆识和见地,以及专业才华支撑,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当王贞仪站出来提出错误的时候,恐怕必然是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以及诸多为难等。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能一遍又一遍的站出来,指出错误,提出批评等等,这是其在科学研究上的钻研和认真态度驱使,是当真可为楷模的存在,并足以令人钦佩和赞叹。

这其中种种品出的滋味,自在心间酝酿而起。

在众人心中,更是在众多女子心中。

【再说王贞仪与封建伦理的抗争,其实在她的不少诗文和书信中都有表白。】

【可以说,王贞仪简直是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妇女的地位呼号。】

【历史事实也说明,越到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就越要把天文学拉入迷信的泥坑,如利用天文搞“风水”之类。】

【面对这些邪恶,王贞仪在《葬经辟异序》和给她父亲的一封信里,明确宣布,这些东西完全是骗人的鬼话,绝不会影响子孙后代的贫富贵贱!】

【但对此,还有人抬出所谓“风水”,本是古代圣贤所倡导的,想要以此来吓她。】

【可王贞仪如何能屈服?于是她更借此指出,这正是那班圣贤的缺点,学古人必须取批判态度。】

【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王贞仪的科学成绩等,正是在同这些谬端邪说的斗争中取得的!】

【敢说更敢为,逆流而上者少有,但王贞仪必然在其中熠熠生辉!】

反驳古代圣贤,甚至指出是其缺点!

嘶……这怕是男子也不敢如此吧?

着实是强悍,也更叫人心生震撼,刮目相看。

他们有天幕科普,可那时王贞仪有什么?

如此见识,还如此坚定,已经不止是难得了。

而是像天幕说的那般,是那逆流之中奋勇向上的勇者,更是少有的,熠熠生辉的存在。

【说起王贞仪,国内外对于其的认可和肯定,可是不少。】

【虽然王贞仪只活了29岁,但是儿童科普读物《STEM界的女超人》中,她的出生和死亡,成了重点标注的大事件。】

【在畅销书《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她的出场顺序被排到前三。】

【全球最权威科学期刊《Nature》,把她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科学家”。】

【还有2000年,北京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命名——Wangzhenyi(王贞仪)】

【她一位伟大的女性,是现代科学的启蒙者,是追求真理的殉道者,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足够耀眼的存在。】

【就如同那颗以王贞仪命名的小行星一样,永远璀璨于天地间,其成就和科研精神等,必然永存于世。】

又是一位在后世之中颇有名声和成就的女子。

而且将小行星命名为“王贞仪”?!

这是何等的殊荣,可真是叫人意想不到!

震撼,羡慕……无以言表,心生感慨。

他们又一次见证了女子能在后世之中所拥有的地位以及影响。

不能小觑,不能小觑啊。

【要知道王贞仪可是出生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清朝。】

【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对于男人还是对于女人而言,都可以说是思想超前的存在了。】

【所以女子,其思想从根本上而言,归根结底仍是自由的,外界因素能束缚一时,却不可能时时束缚。】

【历史在向前,时代也在向前……哪怕女子一时被阻挡在后,可终有一日,也能奋起直追,逆流而上,一往无前!】

【我国古代是对女子如此严苛和打压,可仍能涌现出诸如黄道婆,秦良玉,王贞仪这样的女性人物来,还有其他更多出彩且出众的女性们,她们便是封建时代下与众不同的存在,是冲破时代束缚和枷锁的见证。】

【每一个,都是奇迹。】

【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更是封建王权下最与众不同的存在!】: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