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天气炎热,只有早上凉快些,河边的柳树枝条飞舞,树梢上的鸟儿飞腾着翅膀,好奇的看着前方院墙下拥挤的人群。
大乾帝国放榜的时候,是在旭日初升之时,得知今日放榜的举人,看热闹的书生,秀才,围观的百姓,无不在礼部门墙前围成了人山。
“放榜了,放榜了,都让让。”
“劳烦让让喽,榜来了。”
“别挤啊,我们不把榜挂上去,你们也看不着嘛不是。”
一群持枪护卫费力的排开人群,一边排开一边不断的吆喝,在他们身后两个穿着大红袍的礼部官员满脸笑容的一同抬着榜单,在所有人热烈的视线之中笑呵呵的往城墙处挂。
两个小厮抬着楼梯,一路小跑着放到墙边,随后帮着老爷扶着身子,一步一步的登上高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榜单挂到城墙上。
当榜单放下的那一刻,本来说话声嗡嗡作响的墙外拥挤的人群忽然安静了下来,礼部官员清了清嗓子高声唱名:“大乾·建元一十九年,殿试第一名,金科状元——李明!”
“大乾·建元一十九年,殿试第二名,榜眼——赵杨!”
“大乾·建元二十年,殿试第三名,探花——刘昌!”
“……”
唱名即出,状元,榜眼,探花三郎由金吾卫开道于城中皇帝御道通行走过全城。
皇城中门大开,状元者李明身穿大红袍,头戴双翅冲天冠,身上系大红花,从中门而出,昂首拓步,当先走在金吾卫开的道路之中。
榜眼赵杨其次,从侧门出,身穿大红袍,头戴宋氏长翅冠,身上系大红花,跟随在状元身后腰板挺直。
探花刘昌再次,随着榜眼后面,身穿大红袍,头戴似锦平冠,身上系大红花,跟随在榜眼身后。
殿试放榜,全城皆观之,百姓们早已在御道两边占满,无不眼带羡慕的看着御道之中的三人。
状元,榜眼,探花,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存在啊。
特别是人群之中的书生,更是双拳紧握,恨不能取而代之。
在人群两侧,李明师伯刘青石在右,师叔王横梁在左,两人皆是一流高手之中的好手,御道两边虽然人声鼎沸,但是也影响不了他们矫健的身形,紧紧的跟随着李明的脚步,防止会出现什么意外。
正中的御道之上,身穿大红袍,系着大红花,头戴双翅冲天冠的李明笑容满面,他看着街道两边热烈围观的百姓,昂首拓步的脚踩着御道,向前走去。
耳边的欢呼庆贺声,花痴女子的尖叫声不绝于耳,只是李明已经无暇他顾,开始在心中思考着成为状元以后的事情。
“皇帝,真的要开战了。”
李明心中幽幽想到,但是紧跟着又搓了搓手指头,尽量让阳光多洒在自己脸上一点,以免自己看着周围的百姓心中不忍,感到寒冷。
他知道,随着战争开启,这些百姓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而自己,却是其中的推动者之一……
不过,虽然有如此情绪,但是李明知道,对于他来说,开战是好事。
两国交战,上战场的不可能只有普通士兵,肯定是有修行者存在的。
他身为主战的金科状元,肯定要在其中参与上一个身份,而这个身份就是他接触这些修行者的契机。
只有接触了修行者,他才能够得到修行者的力量。
只是……苦了这其中的百姓了。
李明心中暗叹,脸上依旧佯装开朗的露出笑容,在百姓的欢呼之下走向城门的另一端。
只是……欢呼声越响,他心中就越加有点别扭。
跟在李明身后的赵杨笑容淡淡,目光多是落在前面的李明身上。
他身为榜眼,自然清楚考试考的有时候不一定是成绩,而是态度,和选择。
他选择了和平,与皇帝意相驳。李明选择了战争,与皇帝意相近。
是故,李明成了状元,而他只是榜眼。
甚至赵杨心里知道,自己这个榜眼也是自己一方的势力争取而来的结果,否则的话只怕前三甲都不一定有他的名字。
但是赵杨清楚,轮才学,自己不输于任何人。
最起码,不输于眼前这个求战的状元。
‘天下的百姓,要受苦了。’
赵杨看着四周热烈欢迎的百姓,目光看了看前面的李明,真想问他,你好意思受这百姓如此热烈的欢迎吗。
当然,他心中清楚,苦了的不止是百姓,还有他们这些随着战争响起,要被迫做出很多利益让步的家族……
探花刘昌面如冠玉,脸上满是开朗的笑容,他看着比自己还帅,还高大魁梧的李明,看着第二名成绩出身都比自己好的赵杨,脸上笑呵呵的,一点都不在意。
李明当官,是为了仙道,赵杨这个榜眼,是为了自己家族。
但他只为了钱。
天下太平有天下太平的捞钱方法,发动战争有发动战争的捞法。
只要能让他搞到钱,无论打不打仗,太不太平,他都无所谓。
看着周围热烈的老百姓,刘昌同样也是笑容满面。
这些百姓好啊,全都是给他送钱的,能不好吗,他的心情自然也跟着开心啊!
御道渐渐走完,殿试三甲心情各异,但是无不全都面带微笑的走完了御道全程。
如现在的“升学宴”一般,放榜过后,举人们也免不了要庆贺一番。
在地球古代,金榜题名置宴庆贺乃为“科举四宴”——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和会武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因宴会上要唱《诗经》中的“鹿鸣”诗,故有其名。
琼林宴是古时为新科进士而设的宴会。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鹰扬宴、会武宴都是武科宴。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
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云:“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
殿试结束,大乾王朝同样也有宴会,在放榜出来的第二日,皇帝赐宴,所有榜上有名者皆到狮子楼庆贺,庆贺结束之后在京中一日消费都有朝廷买单。
于是第二天中午,狮子楼之中殿试上榜的进士们齐聚一堂,热闹万分,但是酒桌上的食物却没人动,显然都在等着助教登场。
一只等到正午十分,三个穿着大红袍的大佬走到狮子楼里,当先以为头戴双翅冲天冠,第二位头戴宋氏长翅冠,第三位头戴似锦平冠,三个造型独特的头冠一下让人将三人分清楚了出来。
刹那间狮子楼中一片轰动,举人们无不热烈的欢迎着三位榜首,随着他们的落座动筷,场上的氛围才迅速热闹了起来。
中午的聚餐是学子们的进餐,等结束的时候才会有大人物到场说两句,所以进士们吃的很快乐,喝的很快乐,彼此偶尔说两句诗词,讲两句骚话,引的一片哈哈大笑。
仅有三位榜首始终全程带笑的,平和的吃着饭菜,一直到差不多结束了,礼部尚书亲至,场上瞬间安静了下来。
不过好在,尚书来了也没有多待,笑呵呵的说了一些场面话就转身离开,进士们这才解放,随后勾肩搭背的进出城中各处寻花问柳之地。
李明没有参与,从狮子楼之中离开之后趁着朝堂买单,很是买了一些东西,又把药铺里面很多珍贵的药材一扫而空,就笑呵呵的回到自己的住所,开始在师叔师伯的关照下继续修炼武艺。
放榜结束之后,李明高中状元的消息一路加急的传到临山镇之中,瞬间引发了一阵轰动。
百姓们兴高采烈的跑到李府庆贺,李老爷更是哈哈大笑,满心宽怀的让人在府上挂上大红灯笼,准备好大把的糖果,谁来道贺就给谁抓上一把。
就练青松观都觉得与有荣焉,更是派李明的师傅徐进带着几个宗门中实力强劲的弟子入京以更好的护齿自家这个大有前途的弟子安危。
而李老爷听说了此事,也眼睛转动,让李明师傅徐进顺便带着他家的两个丫鬟一起进了京城。
车马慢慢,行了十五日,才终于赶到了京城里。
这一天,李明正在习武,忽然见到师傅连同这么多人过来,特别是还有两个家中熟悉的丫鬟,不由得大为错愕。
“你如今中了状元,前途远大,掌门担心你的安危,特意让我带着观中弟子前来。”
徐进笑呵呵的开口,随后指着身边的二十多个壮硕的弟子笑着开口:“他们每一个都是二流中的好手,足以更好的保护你的安全。”
“阿这,那形,那先请进。”
李明笑了笑,当即把他们让了进来。
如今李明已经高中状元,自然不可能再住之前的小破屋了,皇帝听说了他居住条件简陋之后直接赐予了百金,千银,给他整了一套三进的院子,颇为的豪华。
这些人进来,绰绰有余。
“鱼儿姐,小荷,你们俩先在卧室里面歇息一会,有什么不便的地方记得及时跟我说,我去找师父说些话。”
李明先把从老家赶来的两个丫鬟接到自己的房间里,笑着对她们说道。
鱼儿姐比李明大三岁,虽然名为丫鬟,但是从小照顾他长大,李明又不是什么爱摆谱搭架子的人,为人随和之下,和丫鬟相处的自然很愉快,所以也没把她当丫鬟看,平时就叫‘姐’
小荷和李明一般大,也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陪同丫鬟,她跟鱼儿姐一样,是李明的身边人,平时也都是小荷小荷的叫着,并不疏远。
“好,师父的事要紧,你先去吧。”
鱼儿的身段高挑丰润,皮肤细腻若白玉,闻言理解的点头说道,让他不必在意自己。
“嗯,明哥儿,你快去吧。”
小荷也跟着开口,她的身形纤细一些,皮肤同样白皙,听话又懂事,不敢给李明添麻烦。
“嗯,等一会我再来找你们。”
李明对两人笑了笑,他看着两个白皙的伴儿来到这里,就知道父亲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让他把丫鬟办了,先成个家了。
想到这里,他笑了笑,转身出屋,在大厅里见到了师父。
“你的两个丫鬟每至驿站都单独住一个房间,弟子们都在外面守着,一路上绝无人相碰。”
见到李明将两个家里的丫鬟安排好才过来,他师傅徐进笑着开口解释。
“师父说的哪里话,您带队,我还能不放心。”
李明摆了摆手,进来弟子们见到他的时候都是敬仰坦荡的神情,再加上本身就有强悍的精神力量,怎么回事他能看不出来。
“哈哈,你在信中说的事,宗门都收到了,不仅宗门,你家里也全都照做了,现今观里的弟子全都召回,山中人手充盈,并且囤积了很多粮食,最起码够观里吃喝七年。”
徐进进来的时候,府里的丫鬟下人就都走出了这间大殿,左右都是自己人,他对着李明低声开口,随后眼神试探的看向他。
“要打仗了。”
李明直接明说,徐进和周围的弟子全都身形一震,果然如此的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
徐进忍不住紧张的询问,他来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问清原因,让宗门有个底。
“我已经授翰林院修撰,在家休沐两月,开秋之时上任,秋冬季估计不会开战,且近来也找不到缘由,但也说不定,假如今年西域匈奴还和往年一样侵犯边界,那么来年开春估计就会征战。”
“假如不是,那最迟后年开春,定会开战。”
李明笃定的说道。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官
也就是说普通进士登第之后不能直接当官。先要到吏部再参加一次考试,叫“关试”,关试合格后把档案从礼部转到吏部,就算是具有当官的资格了,叫取得“出身”,但仍然不能马上当官,要“守选”三年,再参加吏部每年冬天的官吏铨选程序,叫“冬集”,选上的才可以当官,即“释褐”,也叫“解褐”,就是说,脱掉平民的衣服,可以穿官服了。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这一步虽然很难,但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目前而言,仅有前三甲得到任命,只是夏天炎热,还没到上任时期,所以李明才会在家中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