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济下部剧是和云和卫视合作?”听到消息的华泰震惊了几秒,“怎么跑到那儿去了?”
毕竟林济还是和一线卫视合作得多,尤其在成名之后,一线卫视提供给编剧的资源,也是其他卫视无法企及的。
华泰原以为林济会和大江卫视合作。
不过对方这种一线编剧本身有充足的选择权,华泰只听说林济下一部剧是现实题材,却不清楚对方究竟要写什么样的剧本。
他估计,新剧本大概和《代号11》相似,要借用云和卫视当地的资源。
林济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
《真爱诺言》破纪录这事在圈内掀起了一阵热议,青蓝卫视庆功宴办了一场又一场,有为剧组办的,也有赞助商办的,但这几场活动林济都没有参加。
他跑去G省并不是秘密,G省本地的剧迷时不时会发一张路透图。
“骑二八杠的小林。”
“下地干活+查资料的小林。”
“比起小林本人,我更好奇站姐和站哥的身份,藏得好深,这样的私密照是从哪里挖到的?”
“我好奇的是他下一部剧的题材,看这背景,应该是写一部农村戏?”
剧迷们揣测纷纷,林济本人却没有出面回应过,他最近一直在查资料,关于农业种植的,关于扶贫的,看似容易,可新剧的资料其实比《淬火》要分散得多,新闻和影像资料虽然有,内容却都差不多,没有那种系统性的跟踪报道。
虽然林济自己可以做一部分填充,但他还是更在意真实。
慕溪有时候都会忘记他这个人存在——除非林济在查资料搜资料的过程中遇到麻烦,他才会找她帮忙,其他时间对方基本是不出现的。
慕溪觉得,这大概是名编剧的格调。
但不管怎么说,林济确实表现出了认真对待剧本的态度——云和卫视当下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编剧。
虽然林济的下一个剧本是现实向,收视率自然比不过他为青蓝卫视写的那几部剧,但他的正剧,不管是《代号11》还是《淬火》,对卫视品牌的打造都相当有利。
旭日卫视和大江卫视那阵子拿奖拿到手软,简直叫人眼馋到哭。
如果云和卫视能拍一部类似《代号11》和《淬火》的剧,卫视的知名度至少能上一个台阶,后续的收益更是不计其数。
最关键的是,林济并不是云和卫视主动请来的,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果然,素材本身是第一位的。
……
林济新剧本确实构思了挺久的时间,资料查完了之后,他正式动笔写。
和当初写《淬火》时一样,他的办公地点也搬到了G省,云和卫视专门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这样方便林济收集资料。
新剧本虽然是以郭秀这个形象为主角,林济想写的却是一部群像剧,毕竟一项工作不是由某个人独立完成的,郭秀能摆脱贫困的处境,既有她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
林济把马鑫也薅了过来,马鑫最近不算忙,手头的工作处理得差不多了,他负责给林济联系圈内写同题材的编剧,林济可以听听对方的建议。
和写《真爱诺言》时不同,新剧本林济写得很快,三四天就能写一集,他也不用像《真爱诺言》那样狂写大几十集,那是狗血题材的需要,新剧本写个20集出头就足够了,没有那么多的内容要写。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类剧集虽然是现实向,其中凝聚的情感却不逊色于爱情剧,爱情剧可以通过语言、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来表达,而这种剧,则要让观众从内心里共情。
不过在写剧本的时候,林济没有刻意去渲染情绪,他一直认为,写这种现实向剧集,想要贴近观众,只要把人物所做的事情传递给观众就足够了,人物本身是有力量的,他在其中添加太多,反而会让角色失真。
“呼……”
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林济很用心力,其实剧本本身并不难写,他只是比平时更专注一些。
郭秀这个角色的人设,林济提前发给了许沛乙,相关的新闻报道他也给对方发了过去。
许沛乙如今的片约要比前几年多不少,不过她为林济新剧本空出了足够多的档期,一旦剧集开拍,她能在第一时间进组。
“林编,你每个剧本都在给我开拓戏路。”许沛乙笑道,“最近找我的角色,林凤娣那类型的占一半,我原来擅长的类型占一半。”
郭秀却不是林凤娣这类型的角色,虽然两人的生活背景有些相似。
林济写完的几集剧本都给许沛乙看了,她觉得自己可以驾驭郭秀这个角色,不过既然是群像剧,其他演员也得找到合适的,林济还打算用一部分当地的演员。
等22集剧本全部写完,片名林济也定了下来,叫《好日子》。
剧本由他负责,拍摄那头,云和卫视也早早做好了准备,总监慕溪亲自盯的,导演也是她亲自去请的。
她摆出云和卫视的名号时,导演那边态度很平淡,可她刚说出这次拍摄是和林济合作,对方立刻积极响应。
慕溪:“……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至于剧集的招商和广告,编剧定下林济之后,招商就已经招满了,都没需要云和卫视上门求人。
不过按台里的想法,《好日子》的广告位有一部分是给本地的特产的,G省好山好水好地方,果树遍野,品质丝毫不逊色于海外的水果,只是名气打不响,商家不愿意来进货,消费宁可去进口超市买高价的国外水果。
G省这边也缺好的宣传渠道。
《好日子》哪怕只提一嘴,带一带,以林济剧集的影响力,应该都能起到不错的宣传作用。
……
女主角许沛乙是进组最早的一个,因为她是最先定下来的演员,其他演员则是《好日子》剧组陆续找的——选角的过程中林济出了份力,他这个编剧全程参与了。
角色选好之后林济发现,绝大多数演员他都没有合作过,因为他之前合作的演员大多是长相偏时髦那一类,放在《好日子》剧组显得太过突兀了,甚至一些演员单独露面不明显——比如程渊,他非叫林济在新剧里留一个角色给他。
林济一开始答应了,毕竟程渊并不是那种帅气型的男演员,和时髦这个词关系也不大,当然,红气养人,现在的程渊的确比演《代号11》之前要亮眼得多。
可问题是,他一来剧组试镜,林济就看出不对了。
程渊单独站着还好,和本地的群众演员在一起就显得很出戏,可能因为他不是G省人,对故事所处的环境也比较陌生。
许沛乙看上去就要好许多。
林济分析了一下,这和演员的演技也有关系,许沛乙演技比程渊强一头,对角色的处理也胜过对方,和剧组其他演员出现在同一镜头时,她整个人不显得突兀。
她很能展现角色的朴实感和不屈不挠的劲头。
因而,除了许沛乙外,《好日子》剧组的演员们虽然名气不大,却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演技合格,和角色也很贴。
林济也被震撼到了:“他们怎么都不红呢?”
“年轻时候不红,年纪大了,也没有多少好角色可以挑。”许沛乙道,“就像我,到了这个年纪,您不叫我演女主戏,没人请我演。”
中年女演员的戏路实在太窄了,就算是转型成功的女演员,想碰到一个心仪的角色也并不容易。
举个例子说,业内三大一线卫视,青蓝卫视、大江卫视和星洲卫视,青蓝和星洲偏年轻化一点,大江走正剧路线,可就算是每年推出数部正剧的大江卫视,它主打的历史剧、战争剧等,也是以男性角色为主,女演员通常是作为陪衬。
许沛乙之所以能靠《无限危机》拿奖,因为林凤娣已经是一年中少有的出彩的中年女角色了。
《好日子》这个剧本一到手,许沛乙心中满是惊喜。
郭秀是G省人,她开始学G省的方言,一遍遍地听G省人讲话,和身边的G省朋友交流,问他们自己的方言准不准确。
她未必能达到土生土长的G省人的水准,可作为演员,许沛乙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懒惰耽误了一部好剧,在她心目中,《好日子》就是这样一部好剧。
云和卫视有专门的方言频道,《好日子》剧组也不和自家人客气,薅了几个老师过来,专门叫剧组演员说方言,加上剧组选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平时交流都以方言为主,耳濡目染之下,演员们学得飞快。
许沛乙这样的老演员愿意记笔记,给台词注音,一句一句地认真读认真背,年轻演员自然也不敢敷衍。
剧本里,郭秀有一儿一女,儿子生了重病,女儿虽然嫁了人,丈夫家里却穷得叮当响,这两个角色在《好日子》剧本里占据的戏份不少,原本林济考虑过找群演,最终还是放弃了。
表演毕竟是表演,当地演员虽然能展现出当地特色,缺少演技是个根本的弊端。
为了探讨剧本、练方言,再加教群演演戏,林济的剧组培训班又一次开课了,不过这次是分班化教学,演员们分在不同的小组里,利用拍戏之外的时间去学习。
这个剧本本身带有宣传目的,所以导演、摄影师和林济一有空就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参观附近的风光,很多美景林济早就见识过了,比如在群山环绕下静谧的村庄,比如当地的特色服饰,比如山后一汪碧蓝色的湖泊。
取景、农作、培训……开机之后,《好日子》剧组格外忙碌。
导演王博成大学读的农学,机缘巧合进入了导演行业,他早年也下过乡,在务农这块比林济通得多。
他坦言,当初慕溪找上门他是不愿意的,因为云和卫视之前拍的剧属实一般,他是会拍乡土情那一类的剧,可在他看来,乡土情所表达的是更真挚热烈的东西,云和卫视之前拍的那些剧不算。
他倒也不是听了林济的名字就忙不迭要合作,那会显得他拍剧只看编剧的名气,但事实上,他最看重的还是剧本。
不管是郭秀本人的经历,还是《好日子》剧本中体现的一群人为了好日子而奋斗的场景,都是打动王博成的一部分,他愿意和林济一起努力合作,把这个好故事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