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2章 与子绸缪

[三国]焚香祭酒 积羽成扇 2967 2024-07-31 12:37:19

钟繇?

崔颂差点因为过度惊讶而把盒子磕地上。

对三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多少听过这个名字, 此人是魏朝三公之一, 至于另外两公, 一个是“据说”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另一个则是“传闻”心思不定,被管宁割席断义的华歆。

崔颂之所以对钟繇有印象,还要得益于一款名为三国杀OL的卡牌游戏。这款游戏里钟繇的技能十分好用, 以至于他天天选钟繇玩,玩的久了, 这个名字也就烙进了他的心底。

崔颂万万没有想到, 郭嘉给他介绍的好友, 竟然是钟繇。

比起实际的行动,所有的言语都显苍白。崔颂没有多说客套话,只暗暗记住郭嘉的心意。

见郭嘉仍有些不放心, 崔颂半玩笑道:“莫非奉孝对我毫无信心?”

郭嘉忧虑道:“刺客一事未定,终究令人难安。”

崔颂也觉得刺客的事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 一直挂在他的头顶,让他一刻都不得放松。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另一个自己的提议,希望能在长安把事情解决。

就算他寻不到幕后黑影,不是还有大神崔颂给他抱腿吗?总会有办法的。

崔颂想得很开,郭嘉见他如此乐观,忍不住沉下声。

“记得防备你身边的人。”

崔颂被吓了一跳:“此话何解?”

另一个“崔颂”让他不要轻信, 现在郭嘉又让他防备身边的人……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

郭嘉徐徐道:“嘉只是奇怪……为何每一次刺客都能未卜先知, 在子琮落单的时候下手?”

第一次便也罢了, 哪怕对崔府的地形与府内之人的作息十分熟悉,还能说是巧合——第二次,崔颂与荀家车队分开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竟与刺客狭道相逢……时机之精准,绝非一个巧合就可盖过。

崔颂听懂了他的未尽之意,不由细思恐极。

“我身边的人有问题?”他知道郭嘉既然说了这番话,心中必有决断,“你觉得谁可疑?”

郭嘉喟叹一声:“嘉不知道。”

未等崔颂开口,他又道,“除了普通家仆,徐、甘、乔三人……皆有殊异之处。”

三个人看起来都有问题?

在崔颂的惊愕中,郭嘉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全盘托出。

徐濯作为他的护卫,每次都赶得凑巧。看似及时地赶走刺客,保卫了他的安全,可实际上,一不能生擒,二不击杀,三则从不在第一时间赶到……如果不是崔颂自带武艺,每次都能与刺客周旋,等徐濯赶到的时候,他早就变成一具尸体了。

再说刺客服毒自杀一事,当时离刺客最近的是徐濯,外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乔姬说他那几天恰好肠胃不适,一个身体一向强壮的武士,怎么突然好端端的闹起了肚子?寨中的食物都是统一处理的,连稚嫩的幼儿吃了都没事,他一个习武的成年人,突然就水土不服了?虽说他的手臂收了重伤,差点去了半条命,然而这个世上,可是有苦肉计这一说法……

乔姬作为他的近侍,懂医毒之术,且前两次事发时都不在现场,刺客服毒时又最早赶到……亦有几分可疑。由徐濯的证词可知,刺客当时意图逃走,后来被他阻了,于是服毒自尽。这在郭嘉看来亦是奇怪得很。刺客若有自杀之心,无需等到这个时候,在牢里自戮岂不痛快。他既忍了刑罚之苦,有心逃走,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窘而自尽。

如此一来,善医善毒的乔姬又多了几分可疑。

最后是甘姬。甘姬亦是他的近侍,会武,看起来无甚可疑之处。唯独两点巧合令郭嘉有些不对味。一是第二次刺杀时,她与徐濯最早赶至,后来去寻乔姬,却与乔姬一同失踪,一去不返。

二是刺客服毒的那天,为崔颂递送汤药的甘姬无声无息地站在帐外,恰巧听见白荣与他们的谈话。

未有明确的证据,郭嘉不好妄自断言,只能直言提醒崔颂,要留心这三人,不要太过信任。

所谓疏不间亲,如此直白地让他警惕身边的从者,可见郭嘉真的把他看做是自己人,并且一心为他打算。

崔颂向来是“人报我三千,我回人一万”,郭嘉如此,他自是对郭嘉更加亲厚。

有了这番插曲,再加上徐濯有伤在身,在透露自己要去长安的信息后,崔颂本想让徐濯留下,但架不住他的强烈反对。兼之郭嘉说了一句“此时朔风酷寒,不若稍等几天,等天暖一些了再走”,于是崔颂没有立即动身;缓了小半个月,等徐濯伤势好转,他带上这段时间准备的物资,与众人道别。

长亭外,郭嘉递给他一只被蓝色布带缠绕的硬物。

崔颂解开布带,发现里面是一柄小巧精致的匕首。

这把匕首崔颂见过,不止见过,他还曾用它破开山壁,带郭嘉逃离绝境。

——这正是二人困在山洞时,郭嘉交给他的那把匕首。

那个时候他们一逃出山洞就落入水里,匕首也在那时遗失了。后来,元娘因为感激他们,特意带着族人去河里打捞,郭嘉的匕首,崔颂的佩剑,都被他们找到,物归原主。

如今,这把匕首和在山洞时一样,被郭嘉一分为二,其中刻着睚眦的子匕首被套上特质的刀鞘,用布带牢牢裹着,送给了他。

至于另外一半,自然还在郭嘉手上。

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半,但整个刀刃锋利流畅,完全看不出被分开的痕迹,而且威力不减,仍然削铁如泥,无需多想便知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崔颂觉得这件礼物有些贵重,可他突然想到——在古代,赠刀似乎是一种郑重的礼节,代表朋友间的信任与重视,不好拒绝。

崔颂只能收下这把匕首,思索了片刻,取下腰间不离身的玉坠,回赠给郭嘉。

郭嘉道:“此刀名为‘绸缪’,与另一把‘独觞’本为一体,今赠与子琮,望子琮一路顺风,好自珍重。”

崔颂有些不舍。到底是他在古代第一个投缘的朋友,不似荀氏叔侄那样的君子之交,颇有些现代好哥们的感觉。

“奉孝也要保重,”他郑重道,“酗饮伤身,万不可贪一时之欢而不顾惜身体。”

充当背景板的白米忍不住嘀咕:“先生要能真记住才好……”

郭嘉重重地咳了两声。

崔颂将目光转向旁边的白米,“此事还需要白兄多做监督。”

白米表示义不容辞:“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时刻看牢先生,不让寨里的人卖酒给他。”

郭嘉无言:“只是偶尔小酌……”

不过他这“小酌”的量,比一般人多一点罢了。

最终,崔颂带着家仆等人上路。

他的白驹宝马“搦朽”在白氐族变乱的时候被人扣住,后来不见所踪。也不知怎么回事,这马四处乱走,兜兜转转,竟来到女羌族的牧场偷吃,被抓了个正着。

为了逃跑,白驹在牧场里搅风搅雨,最后还是来帮忙的徐濯认出了它,说这是崔颂的马,方才结束一场闹剧。

崔颂找回这个小祖宗,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几人一路北上,等抵达长安的时候,正是开春时节,同时,他们听到了一则消息——

董卓迁都了。

许多人以为董卓迁都是被十三路诸侯(演义18路,正史13路)给吓的,其实不然。董卓迁都,最主要是因为白波军与匈奴的威胁。

知道董卓迁都的事,崔颂便对长安之行抱了疑虑。最终他还是选择继续前进,以不变应万变。

期间他在梦中回过一次现代,就“绸缪是什么寓意”这一问题咨询了另一个自己。

作为一个“文盲”,他压力很大,古人这动不动就给东西取名,还引经据典、追求雅致深意、用意象表明心迹的习惯,每次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俗人。

另一个“崔颂”问:“是筹谋还是绸缪?”

他在纸上用隶书写下“绸缪”二字。

“崔颂”有些惊讶:“看来这位朋友确实对你情谊不浅。”

“这话怎么说?”

“崔颂”把手机递给他:“度娘在手,天下你有。”

崔颂对他偷懒的行为感到不可置信,但还是接过手机,自己查询起来。

百度:绸缪chou2mou2

1、紧密缠缚。示例:未雨绸缪。

呃,是让他未雨绸缪的意思?

他再往下看。

2、连绵不断。

3、缠绵悱恻的恋情。

……

%*@什么鬼,郭嘉送给他的东西不可能是这种意思吧?

他再继续往下看,终于在最末尾找到答案。

8、情意深切。示例:“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汉·李陵[1])

对了,郭嘉说另外半把匕首叫「独觞」,可不就是“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的意思吗?……不过等等,这首诗到底啥意思?

毫无诗歌细胞的崔颂又开始纠结,最终将目光落在“情意深切”四个字上。

反正就是“情意深切”的意思吧,具体的意境还是不要管了……

崔颂将「绸缪」放进袖子的暗囊中,贴身携带。前往长安的一路并不太平,流民苦大仇深,饿殍尸横遍野,他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忘不了那些惨烈的场景,而这,仅仅只是开场。

当他们终于抵达长安城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松了口气。

崔颂取了从洛阳城带来的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递给守城士兵。

其中一个士兵带着文书进城,剩下的仍然拦着他们,分不清善意还是恶意的目光直往他们身上扫。

甘姬对这些肆无忌惮的目光有些恼怒,但却发作不得。

不一会儿,士兵回来了,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军官。

“胡骑督,就是这几人。”

被称为胡骑督的军官上下打量着他们,见他们身上佩着外族人赠送的行囊,眼中流露出一丝轻蔑。

“如今长安乃是国都,天子脚下,岂容尔等随意进出?”

※※※※※※※※※※※※※※※※※※※※

[1]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据说此诗只是假托李陵苏武之名,作者另有其人。但一般默认是李陵的诗。

※久违的小剧场:

崔·懵圈·子琮:缠绵悱恻什么鬼……多义词真可怕。

郭·乌鸦·奉孝(深沉):现在不是这个意思,以后就不一定了。

崔·毒奶·子琮(果断):奉孝的意思我明白了,兄弟情深嘛,我懂我懂。

崔·毒奶·子琮:……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