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1章

拯救世界不如追星[美娱] 男神都已嫁 2938 2024-07-22 10:09:58

玛格丽特一视同仁的diss完“六个男人五个秃, 还有一个正在秃”的秃头男士组合之后,第二天便结束了英国之旅, 但并未返回洛杉矶, 而是直接飞往了温哥华,开始《蝴蝶效应》的拍摄。

编剧出身的埃里克·布雷斯与J·麦凯伊·格鲁伯, 对这部处女作充满热忱, 为了展现出各个虚拟现实部分的区别,使用了柯达所能提供的各种胶片展现不同色调。

而玛戈作为制片人, 更是为此邀请了着名摄影师马修·拉内蒂掌镜。

而这部题材受限,不被各界看好, 难以顺利冲奖的科幻、惊悚电影, 在2004年2月正式开机。

“蝴蝶效应”最先在1972年, 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伦兹提出——

“巴西丛林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

而在这部电影中,女主角伊万丝自幼与母亲一起长大, 因童年经历了一系列糟糕可怕的经历,使她的精神备受困扰。

但伊万丝自幼便有短暂失忆的症状, 这令她想不起来幼时那些可怕记忆的细节,只依稀记得童年生活在一起的几个好朋友——

青梅竹马,她童年时期暗恋的男孩凯文。

一起长大的死党汤米, 同时也是凯文的弟弟。

一同长大,心灵脆弱的金发男孩唐尼。

需要定期约见心理医生的伊万丝,精神状况并不算十分健康,因此她越发想找回失去的童年记忆。

凑巧的是, 伊万丝多年来有每天详细记日记的习惯,而根据那些积攒多年的记事本,伊万丝终于慢慢恢复了童年记忆,但找回记忆一事并没能让她的精神得到放松,而是充满内疚痛苦——

伊万丝童年时竟然做了许多错事,并因此失去了那三个最重要的好朋友。

尤其是凯文,她童年时候暗恋的男孩。

但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改善的方法,伊万丝发现她可以通过阅读日记,潜入童年身体,回到过去改变自己做下的错事。

她希望自己能够重获友谊,甚至是和凯文成为恋人,一起度过幸福生活。

但她回到过去改变的每一件事,都如同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一样,总是事与愿违,现实转变带来意想不到的糟糕结果——

伊万丝恐吓了凯文的恋童癖父亲,使其再未碰过凯文,却导致他将所有变态倾向加给了小儿子汤米,汤米的虐待狂倾向越发严重,因此进入了监狱。

她和凯文成为了恋人,却杀死了好友汤米酿成惨剧。

解救了差点被虐待狂汤米烧死的小狗,却导致好友唐尼杀死了汤米,被关进精神病院。而凯文在这样的打击下堕落染上毒瘾,并因吸毒过量而亡。

回到过去解除炸弹,自己却被炸成残废失去双臂,而母亲则身患肺癌,生命垂危。

当她再一次回到童年,发现本来可以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凯文,为了能每天看见伊万丝,监护权上还是选择了变态的恋童癖父亲,而这一次凯文意外被炸弹炸死,而伊万丝住进了疯人院。

每一次回到过去,现实结局只会越来越惨烈,伊万丝越发迷失痛苦,游荡在痛苦边缘趋近崩溃。

至此,伊万丝已经进行了五次时间之旅,虽然剧情复杂,但长达两个月的拍摄过程却称得上顺利。

不过关于结局的选择,主创内部却各执其词。

《蝴蝶效应》一共安排了四个结尾,其中最合两位导演心意的是——

伊万丝通过家庭录像回到胎儿时代,在母亲的肚子里掐住了脐带,为了所有人能获得幸福结局而杀死了自己。

这个结局堪称石破天惊,震撼程度难以言表,但显然过于惨烈,好莱坞总归还是希望电影结局能温情大众化,更讨普罗大众欢迎,因此,更多人支持另一结局——

伊万丝回到和凯文第一次相见之时,她直接骂了凯文“你以后要是再来烦我,我就杀了你,还有你全家。”

七岁的小男孩凯文害怕的跑开了,从此与伊万丝再无关联。

而当伊万丝再次醒来,停止了改变过去的时间之旅,将自己的日记全部烧成了灰烬。

初此之外,电影还设定了另外两个结局,伊万丝成年后在街上偶遇凯文,一个结局是两人错身而过,伊万丝转身去追凯文;

另一个则是两人相认,勉强算得上是大团圆合家欢结局。

会议室内,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令《蝴蝶效应》主创争论不休。

两位导演坚持回到胎儿时期抹杀自己的人间惨剧结局。

而焦点影业总裁,《蝴蝶效应》仅次于玛格丽特的另一制片人詹姆斯·沙莫斯,考虑市场反应,则希望采用伊万丝吓跑凯文,放弃爱情但所有人获得幸福生活的结局。

长达三天的商讨会议之后,焦点影业首席执行官玛格丽特,最终拍案决定——

采取导演埃里克·布雷斯与J·麦凯伊·格鲁伯坚持的首个结局。

玛戈的决定并不只是为了制造一个石破天惊的噱头,而是考虑到电影本身。

《蝴蝶效应》构思极佳,但根据心灵感应时间旅行这种设定,再加上一次次过去与现实的交叉,如果硬要以科学来解释,难免存在破绽,而结尾设定成震撼结局,是真真正正的加分华彩段。

当玛戈结束《蝴蝶效应》的拍摄时,已经是四月下旬,作为第五十七届戛纳影展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当即飞往了这个临近地中海的法国南方市镇。

戛纳电影节闭幕式将在电影宫卢米埃尔大厅内,于2004年5月23日下午六点举行,而在这之前的一个月里,评委会成员将为了各大奖项的归属,在会议内各抒己见的吵上几个月。

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按照戛纳以往的惯例,主持评委会从入围主竞赛的二十部影片中,先选出最有机会赢得五项主要奖项,即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影片,以此防止重要影片被遗漏。

而阿佳妮最心仪的最佳影片,便是在最后一刻送来参展、王家卫导演四年磨一剑的《2046》,这部电影在场刊中评分均为第一,获得金棕榈奖实至名归。

但评审团中的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却不是如此认为,他竭尽全力鼓吹人人平等,意在削弱主席的特权,使评审团脱离阿佳妮的掌控,以此架空这位年轻主席,并致力于鼓吹意大利影片《爱情的结果》。

与南尼·莫莱蒂站在同一阵线的还有英国导演迈克·李——

在最佳女演员奖的选择上,迈克·李坚持将奖项颁给女配角凯西·伯克,因为伯克不仅是他的英国同胞,还是从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走上演艺之路的。

不但如此,迈克·李对玛戈很不客气,搞得好像他才是主席一样。

但玛格丽特显然不准备遵从这两位欧洲导演的想法,“金棕榈奖项我坚持颁给《2046》,而最佳女演员——”

玛戈与两位中国评审统一阵线,“出演法国电影《清洁》的女演员张曼玉是最佳选择。”

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手腕厉害,在眼看无法动摇阿佳妮的决策权后,尝试说服玛戈设置并列的金棕榈,“《2046》可以与《爱情的结果》一同获得嘉奖。”

玛戈还未出言回答,与她刚刚顺利合作《杀死比尔》制作发行的昆汀·塔伦蒂诺开口,“并列金棕榈只会削弱奖项权威性,招致无数批评,场刊评分第一的《2046》当然更实至名归。”

怪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一向欣赏华语电影,更是曾公开称刘德华的114部电影他全部看过。

而在《2046》中名为担任第一女主角,但戏份反而是绿叶陪衬,因此难以争夺最佳女主角奖项的中国女演员巩俐,则坚持为王家卫争取金棕榈奖,“《2046》不但人物个性鲜明,内心复杂,电影本身充满开放性与哲理性,当然是最佳选择。”

香港导演徐克立即表明他支持《2046》,而不是《爱情的结果》,“丝毫没有并列金棕榈的必要。”

至于另外两位曾与玛格丽特完美合作过的美国编剧杰夫·内桑森,与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更是不可能站在南尼·莫莱蒂那一边。

《2046》在八人的评审团中,以六票获得压倒性胜利,令南尼·莫莱蒂一系列试图架空阿佳妮的小招数完全失效。

2004年5月23日戛纳影展闭幕式上,《2046》一举抱走最高奖项金棕榈奖,而张曼玉则凭借与前夫阿萨亚斯至情至力的合作顺利封后。

第五十七届戛纳影展落下帷幕,评委会给了世人一张极具说服力的答卷,展现出了作为世界第一影展的权威和魄力。

而阿佳妮超乎所有人预料,这个被传媒界担忧唱衰,认为其将被架空,成为有史以来最失败评委会主席的法国女演员,以真切事实证明了自己才是主宰一切的女王。

而正当玛戈登上重返洛杉矶的航班之时,美国首富托尼·斯塔克先生,正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

“斯塔克先生,您不但富可敌国,还是位众人皆知的超级英雄,这简直是梦幻的人生,不知道您接下来的梦想是什么?成为世界首富?”

一身黑色暗条纹西装,蓄着一点胡子,看起来风度翩翩玩世不恭的托尼·斯塔克摸了摸下巴,“追到玛格丽特·阿佳妮是我的毕生目标。”

记者对他的回答有点蒙,这个采访可是正经八本的财经访问。

撰稿记者在惊讶下问出一句,“成为世界首富和追到玛格丽特,你选谁?”

托尼抱着手臂,一脸轻松的说道,“不管你把任何选择和玛戈摆在一起,我的回答总是一样。”

他重复道,“追到玛格丽特·阿佳妮是我的毕生目标,就这么简单。”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