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5章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大河东流 6175 2024-07-05 08:17:42

沈家爷孙的事情先放一边,这个急不来,两个月后再去才能知道分晓。

知青点那边,张成业报上了陈东华的名字,现在已经核准了,确定是他。

通知下来,知青点的人一边恭喜,一边暗自神伤。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这乡下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

陈东华放下心里一块大石,准备交接,他离开了,知青点还得选一人出来,到时候方便跟村里打交道。

这个人,一个是要好沟通,一个是不能在村民眼里有负面印象,声望也要够。

然后大家推举了林荆南。

林荆南的资历是比较浅的,不过也来了三四年了,他烧瓦的手艺很不错,挣的工分在知青点这么多人里面最高,有这个声望。

林荆南也没有推辞,接下了。

这时候,谢睿的包裹到了,苏茴家收到了大大的一个,这在村里面根本就不是秘密。

在村民眼里,也不知道谢睿是怎么回事,跟苏茴家两个小子的关系特别好,之前他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就时常看到他们在一起说话,现在他回去了,据说还当上了干部,出息的不得了,依旧没有忘记这两个小朋友,时不时的就给他们寄东西。

虽然说,苏茴她们也不是没有寄东西到首都那边给他,但是想也知道,他们这边的东西,和首都那边寄过来的东西,价值能一样吗?

李满芬和赵来娣都有些眼热,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更期盼。

上一次他寄过来一些他们这边没有的布,从来没有摸过那么丝滑的布料。真是长见识了,那么一块,李满芬根本不舍得用,层层保护起来压箱底了。

除了布料,还有那用金色小袋子包装的饼干,口齿留香,都是他们之前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这一次又会有什么呢?

也是巧了,这一次就有张保国的同桌向他炫耀的巧克力,不过不是单纯的巧克力,而是巧克力夹心,看上去更贵了。

从包装就能看出它的价格,估计会相当“美丽”。

除了这个以外,里面居然还有一瓶人参酒,谢睿在信上说这是他家一个世交送的,他装了一些给他们尝尝。

人参的年份不算很大,隔一段时间喝一小口对身体好。

除此之外,最占分量的就是学习资料了,他一直记着张卫国那时候偷偷把书拿出去的恩情。

他现在这个年纪,也就能帮他搜集学习资料,这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

每一次收到他的包裹,张卫国都是一边痛苦一边快乐着。

这些书不用说,老宅那边不给的,这个人参酒,张保国和张卫国司心里都不想分给那边,分量实在不多,分出一半来也不能看。

那个巧克力也不多,只有六颗,一人一颗,还剩下一颗,拿去那边怎么分。

不如不分。

即使知道或许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更适合这个补酒,他们私心里也忽略了。

爷爷重要,但是妈妈更重要。

他们不提,苏茴也没说。

谢睿送这些东西来,有看她的情面,也有他们兄弟的情面。

所以他们兄弟也有处理权,这是难免的交际往来,这就烦恼了,等以后他们年纪大了,烦恼的地方还在后头呢。

不过,他们这边没有东西送过去,李满芬和赵来娣就让张凤华在写作业的时候来问了。

张凤华不太想问的,但是不问又不行。

张凤华写完了作业,做了一下心理建设,她踌躇再三,问了:“卫国,之前知青点的那个谢叔叔,给你们寄什么东西了呀?”

这寄东西来会弄得人尽皆知,是因为这包裹是知青点那边送来的,林荆南去了邮局,顺带着一起取了,然后给他们送过来,有不少人都看见了。

张卫国把自己面前的辅导书放到她面前,然后再一指前面那好几本:“这些就是谢哥给我们寄来的,有学习资料、杂志、报纸,你要看看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看着那厚厚的几本学习资料,张凤华心有敬畏。

这么多,得看到什么时候啊?

她拿过一本看了起来。她现在才念三年级,张卫国五年级,双胞胎四年级,也就是说,她的年级反而是最低的,有一些看得懂,大部分看不懂。

看不懂放了回去,挑选了杂志来看,但这居然是一本学术型的杂志,也就是说,完全看不懂。

这下子她学乖了,去翻报纸,报纸总不会看不懂了吧。

结果还真有看不懂的。

不过也只能忽略那些专业知识。

她也没有再问下去,问是不是只有这些,他只说了学习资料,那就只有学习资料,她只要乖乖回话就好了。

张安国正在写作业,听到堂姐问,突然想起来了夹心巧克力的滋味,忍不住咂巴了一下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巧克力了,没有之一。

他也好想去首都啊,首都里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不过他人还太小,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

等到张凤华回去,说了这个答案,李满芬和赵来娣都有些不满,李满芬嘀咕:“他们说只有学习资料?不可能,就是不想给我们吧。”

张凤华:“我看了,学习资料有这么多。”她比划了一下:“都是这次新增的。”所以如果有别的东西,那肯定也不多的,不拿给这边,也情有可原,那边就5个人了,而且人家本来就是想送给他们的。

赵来娣呵呵了两声:“你啊,你就是没什么心眼,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傻不傻?”这话她也就是在这里嘀咕嘀咕,在苏茴面前,她现在乖巧得不得了,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说,平时也绕着苏茴走,能不见面就不见面,这个人她惹不起,惹不起就只能躲了,她躲还是躲得起的。

周小晴也知道,不过她没有那个心思了,虽然如果是原先她会挺好奇,或许也会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占,但是现在,她怀的这一胎不太安生,那时候被家里出事的消息打击到了动了胎气之后,一直怀的就不太舒畅,跟苏茴收到包裹时间差不多,她收到了他大哥写的信。

大哥收到了爸妈的信,上面有地址,不过信上的消息不多,只有几行字,说自己安顿下来了,平安,让她们几个自己好好照顾自己,除此之外,没了。

当然,周小晴不知道的是,周家大哥收到的那个信,还是用报纸的边边角角写的,爸妈那边连一张空白的纸都拿不出来,这处境可见一斑,但是这么揪心的话,他不好跟这边的弟妹说,他自己扛着就够了。

不过看着爸妈的那个地址,周小晴三人都没办法笑的起来。

虽然知道了爸妈的地址,知道他们在哪里安顿下来有个着落的地方,他们放松了不少,但是那地方,太偏远了,还是特意去找了地图才知道那地方在哪里。

周小冬和周小雷心里计划着,等他们有假期了去那边看看他们,现在的话,他们这里也做不到别的,就是收集一些这里的土特产,给大哥寄过去。

大哥怕他们冲动,地址都没给的太具体,要寄东西只能先寄给他,然后再转寄给爸妈那边。

周小晴因为这事儿,心里烦乱,她肚子里的那个不消停,娘家那边这样,又不能跟这边的人说,心里压着,身体原本就有些伤了,双重夹击之下,她憔悴了很多。

别人不知道她娘家那边出了事儿,只以为她这胎怀的辛苦,说了不少安慰的话,不过跟她上一个相对比,上一个可没有这么调皮,上一次是儿子,这次这个不一样,难道是个女儿?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听着这个说法,李满芬对她的态度没有之前那么上心,这要是个丫头的话,她才懒得费这么多心力。

李满芬和赵来娣觉得那边藏私,除了自己抱怨几句,也没其他办法,就这么过去了。

村里一时间风平浪静,一片岁月静好,知道陈东华离开的日子到了,才起了些微波澜。

这时候还没有到开学的时候,但是他之前就有假期,他先回家陪陪家人,到时候直接从家里出发去上大学,这边的手续该办的已经办好了。

他离开没有谢睿那时候那么大的阵仗,那时候村里有些声望的都来给谢睿送行,感谢谢睿给他们村作出的贡献,这一次陈东华离开,基本就只有知青点的人惦记着。

陈东华看着这里的人,熟悉的场景,忍不住有些怅惘。

他在这里有十年了,他终于可以回去了。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这么多年来,许多人都劝过他放弃,在这里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但是他不甘心,坚持下来了,坚持到媒婆看了,就要取笑他心气太高,不合群,他都忍了下来,现在,他的付出有了回报,要是他在这里有妻有子的话,就无法走的这么干脆利落了。

张成业作为大队长也来给他送行,苏茴不在,她跟陈东华的交情一般般,就不去打扰了。

张成业说了跟那时候谢睿离开差不多的话:“这里一直欢迎你回来。”

陈东华眼眶微红:“谢谢。”

他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大雨哗啦啦的下着,今年的雨水多,大雨滂沱的情况不少,不过今年的大家伙儿的情况都比之前要好了很多,因为大部分都铺上了瓦片,漏水的情况有,但是比起之前外面大雨,里面中雨的情况好多了,一般一个面盆、一个木桶就能解决。

因为到了雨季,大家伙儿都比较清闲,都在家里躲雨,有的会在家里收拾家里的卫生,有的就会拿着一些手工活去别人家串门,赵夏兰就拿着一些筛选过的稻草杆子来她这里串门了,可以跟苏茴一边聊天,一边编席子。

不管是做雨衣,还是就当席子用都可以。

如果不是在编这个,就是在纳鞋底,或者是做针线,再不济还能挑豆子,总之,永远有活干。

在八卦完了知青点那边的事情之后,赵夏兰看了眼和几个孩子的距离,凑过头来压低了声音:“有个事你可能不知道,我给你说说。”

苏茴:“什么事儿。”

赵夏兰:“之前传闲话的那次,那个男的,张术,你还有印象吗?”

苏茴点头。

赵夏兰眨了眨眼睛:“我跟你说,他现在在相看呢,女方那边跟我娘家那边有点七拐八拐的关系,知道我在这个村,跟我打听,我才知道的。”

苏茴漠不关心:“哦。”

赵夏兰:“你态度就这么冷淡啊?”说是这样说,没什么反应才正常。

“我觉得他也该是时候找一个了,他这么快找,估摸着也是被你那时候给吓到了,怕你对他们做什么,现在过去了一段时间,风头也过去了,没什么人关注了,偷偷的成家,就彻底撕扯开来,证明当初的流言纯粹是子虚乌有。”

苏茴点头:“这跟我没关系。”

赵夏兰赞同:“是跟你没关系,不过知道了心里有数。”

这说完了,赵夏兰的声音也恢复了原来的大小,但是她以为她压低了声音,另一头4个孩子会听不清楚,毕竟现在外面还哗啦啦的下着雨呢,但她没料到的是,他们几个相比起常人来,个个都要耳聪目明一些,没有听得很仔细,但大致是听到了,不过听到了也当做没听到,这事就跟妈妈说的一样,跟她没关系,跟他们几个更没有关系。

李满芬和张根生了三儿二女,第一胎张菊,然后是张全,然后张平,张兰,张贵最小。

她生的这几个孩子,在子女上都挺有缘法,张菊生了三个,有儿有女,张全生了四个,有儿有女。

张平这边四个,全是儿子,张兰生了两个,恰好是一个好字,张贵那边生了一个儿子,现在他媳妇怀着第二胎。

子孙兴旺。

这五个人,日子都能过的去,单要评论个究竟,过的最差的是张菊。

她就和她男人老实下地干活挣工分。

跟她相对比,张兰的日子是过得比较好的。

虽然一开始,嫁的跟张菊一样,都是乡下的庄稼汉,还是同一个村的,但是后来,她男人有贵人相助,时不时会被叫去做零工,不一定每个月都有活,但是一年十二个月里,六个月是能保证的,加上离家里不是很远,每天早出晚归,攒下了不少钱财。

不过他们两口子都没有怎么花钱,因为他们想要把钱攒着,然后在镇上买个房子,不论地方大不大,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到时候能把户口迁移过去。

她男人不是没有做正式临时工的机会,但是每次都被卡在了户口这方面,然后跟机会失之交臂。

他们一直打听着镇上的房子,镇上的房子也很难得,很多人住的比他们乡下地方还要拥挤,十几二十个平方的地方,住了五六个人的情况并不罕见。

这些房子大都是厂里供的,大家也不会想着要去买,想买的话那价格可不低,而分的房子虽然地方不大,但那是免费的呀,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想要买也没有地方卖。

镇上说实在也不是很大,家家户户人口多,都不够住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卖掉?

他们就一边打听着消息,一边慢慢攒钱。

为了买房迁户口这个目标,就算家里的经济情况在她男人兄弟中是最宽裕的,却一点也不显眼,日子照旧过得紧巴巴。

好不容易,今年打听到有个老大爷,他有间十平米的旧房子要出售,这十平米分开前后两间,地方一眼就能看到头,但这房子能入户,价格因为房子破旧也还可以接受。

这个房子独门独户,有个二十多平米的院子,底部是砖,上面还是泥砖,顶上铺着瓦片,放到村里一点也不突兀的老房子,开价四百,砍价砍到了三百八。

如果是在村里自己建的话,估计也就两百多,大头都在底部的砖和屋顶的瓦,但没办法,就是县城的地之值钱,哪怕这么破旧了,房子还时不时的漏水。

张兰的打算是先买下来,落户,之后找机会把男人的工作落实下来,慢慢攒钱,之后可以推平重建,到时候全部建起来,也有三十多平方,他们一家四口人,还是可以的。

都跟屋主商量好想要买了,他们自己手里有积蓄,但是距离三百八还差点,就想要跟他两个兄弟借钱。

她公公已经不在了,婆婆跟着大儿子过活。

张兰她男人是老二,上面一个大哥,下面一个弟弟,一开口,大伯哥说好借,但一回头就反悔了,还说要跟他们借钱,借钱要做什么呢?这房子他也想买!

她婆婆也出来说,那房子不如他们先借钱给他,让他户口转过去,也在城里找份工作,不管是什么都好,到时候有了工作再慢慢还钱给他们。

这让张兰气个倒仰,他们就借四十,他要倒过来借三百多,有这样借的吗?

而且镇上的工作当作那么好找,说能找到就能找到?

城里有户口的人这么多,也不见个个都有工作啊。

她男人有贵人帮忙,都不敢打包票!

她生气,她婆婆就哭她可怜,说当初他们大哥是怎么怎么对弟弟的,现在有个机会,报答的时候来了,打感情牌。

以前的事张兰不知道,但是她嫁过来之后自己有眼睛,她自己会看。

男人那个大哥,心里焉着坏呢,像这次,肯定是他的主意,却让他妈出面,占了大义,他自己一个字也不说。

呸!

她气的直接拿了钱就往娘家来了,好一通哭诉,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她婆家那边是不能借了,她打算跟娘家这边借,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可不一定能够再遇到有人卖房子啊。

张兰有信心,她妈估计不太愿意,但她对着自己爸开口的话,他拒绝自己的可能性很低,她是知道的,家里有些积蓄的,四十块也不多,上年分红估摸着就有这个数了。

除此之外,她还想要自己大哥和弟弟给她撑腰,陪着她一起立刻去把手续办齐全了,她证件都带齐了,她男人抹不开情面,记着那点兄弟情和母子情,但她可没有,只要借到钱,就能直接去办手续!

知道了原因之后,张根果然没二话,让李满芬拿出了五十块。

“你们掏空了家底,但还是要预留一些家里应急。”

刚刚愤怒的唾沫如飞刀,现如今一听这话眼眶就红了

他们真的是掏空了家底,她男人零工也不是做了很多年,拿出这笔钱,家里就剩下几毛钱了,就是想着得一份正式的工作,临时工转正不了,那也是每个月都拿固定粮的啊,而且一般临时工也不会轻易辞退。

有那个贵人在,拿到户口,得到聘请的机会很大,但没想到,在这个紧要关头,男人他家里不仅不帮忙,还想着拖后腿。

幸好,她娘家这边还能依靠。

对于去帮张兰跑一趟,张全和张贵都没二话。

张保国和张锦华也跟着一起去了。

这两个侄子也差不多能当个成年男人来看了,跟着一起去,看到这么多个汉子,想要欺负也得要踌躇踌躇。

苏茴也被张兰请着一起去。

她没办过这种事,二嫂有文化,能帮着一起看。

周小晴如果不是怀孕辛苦不能奔波,张兰也是要请她一起的。

于是张兰一个人来,一起走的时候,张根、张全、张贵、苏茴、张锦华和张保国,六个人跟着一起走了,浩浩荡荡,如果不是手上没有拿着家伙,估计别人都要以为则还是要给出嫁女撑腰打女婿了。

盛情难却,苏茴跟着到了镇上。

张兰带着他们直奔目的地,去找老大爷。

“大爷,我们提前一天,我钱带好了,你证件带齐了吗?我们现在就去过户。”

“现在?”大爷先是被这人吓了一跳,然后听到这话:“也不是不行,你等会儿,我去叫我儿子。”

对方人这么多,他这边也不能弱了气势。

不过,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怎么她男人没来?有什么变故?

算了,这不管他的事,这一过户,就跟他没关系了。

老大爷起身去找了两个儿子,一起去过户。

现在这时候没有什么官僚主义,平易近人,知道他们来做什么,问清楚情况,就给他们盖章写了过户书。

这时候的房产交易很少,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空的房子,他一年,也就办个几次,不超过五次的那种。

拿到了过户证明,在这里,张兰当场拿出钱来,交给老大爷:“大爷,你数数。”

大爷也没矫情,这么多钱,可得要数清楚了。

他仔仔细细的数了三遍,点头:“对了,那就这样了。”

张兰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就是把户口迁进来了。

不过这个户口也有问题。

那就是转户口是有限制的,比如说他们这种情况。

有房子可以转户口,但是只有户主。

他们一家四口,只有他能转。

农转非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户口转了,每个月就有固定的粮食,会有一本粮本,可以去领粮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转城市户口的原因。

不用下地干活,每个月就有固定粮食,家里人口多了,还能申请公房,有工作的,待遇另算。

张兰这一次,还是她男人的贵人帮忙牵线的。

不然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落户。

刚走出大门,张兰打头,正好看到了匆匆走来的婆婆。

和大伯哥、大嫂一起。

她见了人,就抹着眼泪:“我的苍天啊,谁家里有这么大主意的儿媳妇?这么大一笔钱,说拿走就拿走了,房子这可是大事,自己一个人就把主做了,这样的媳妇谁家承受的起啊。”

旁边搀扶着的大伯哥一脸纠结:“弟妹,你这主意也太大了,二弟都不知道这事,你就这么不跟他商量商量,还没说定呢,要是被人骗了……”

“你把钱花了吗,快把钱拿出来,那可是我儿子辛苦攒的血汗钱,你这败家娘们!”

她大伯哥叹了口气:“弟妹,钱还在你手里吗,如果还在就最好了,你要是不放心妈拿着,可以给二弟收着啊,不管怎么说,都别冲动,或许妈说的语气有些过了,但她也是一片好心,你别误会了。”

看到这动静就有人围了上来看热闹,听到这些话,窃窃私语:“这主意真够大的,买房子哎,不管什么房子,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都没跟自己男人商量,不是被人骗了吧?”

“要是我媳妇也这样,我可不敢要了。”

“瞧瞧她婆婆这哭的,家门不幸啊。”

“啧啧,不放心她婆婆呢,这人真是。”

“这钱应该花了,房子不知道什么情况,有谁卖房子吗?”

“没听说啊,没有吧,哪有房子卖。”

“这血汗钱没了吧,这把年纪了,还在儿媳妇面前哭,婆婆的脸面都没了,这平日里肯定也被欺负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