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辽东事宜,说了京区布防,更说了要想国库充盈,需要采取哪几种办法。总之谈得十分融洽,让游健接下来的几天,都心情好好。
当然一上早朝,游健的心情,就急转直下。主要朝臣老龄化严重,三十岁以下二十五岁以上够资格进入金銮殿上朝的官员寥寥无几。
黑压压的,全是三十岁以上,有的甚至都五六十岁的糟老头子。不是说糟老头子不好,而是
基本都是老顽固,少数挺好,但也比较墨守成规。
而且吧,还喜欢无为而治。
不是说无为而治不好,而是要看情况啊,现在什么时候,继续无为而治,那游健这个崇祯帝,是不是只能躺平等’自挂东南枝‘那一天的到来。
反正游健需要的是鹰派官员,而不是鸽派。
“朕就不明白,他们有什么好吵的。每次上朝都吵吵闹闹,到底有什么好吵闹的。”
王承恩低头做事,没有应和。主要游健也不需要应和。就当游健在自言自语吧!
“算了,朕是年轻人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游健晒然一笑,刚想坐下来批阅奏折的时候,俩孩子醒了。
王承恩赶紧带着人一块儿照顾,先给俩孩子冲牛奶。做过很多次,王承恩速度十分的快,之后又将除游健办公的案桌之外的家具搬走,包括香炉在内。
又铺上毛茸茸厚厚的毯子,让吃饱喝足的俩孩子在毯子上爬行。
“你们哦,可真是淘气。”
游健批阅了几本奏折,就批阅不下去了,干脆就搁下朱笔,没再继续批阅奏折,而是一屁股坐在毛毯边缘处,看着孩子们玩耍。
“不许打架。也不许互相将小jiojio喂给对方。”
孩子自然没有理会游健的说教,依然互相’斗殴‘,你一jio我一jio,末了jiojio貌似不够用,就改用巴掌。
小孩子吧,特别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你能说他什么都不懂。但是绝对记仇。
哪怕一母同胞一前一后出来的兄妹俩,感情也不见得好。
朱慈烺和朱媺娖就是标准的欢喜冤家兄妹。
感情是真的好,但是吧,从娘胎里就开始掐,直到现在,只要待在一块儿,没隔多久就开始掐。
说生气吧,其实游健并不觉得生气,就觉得其实俩孩子的感情还挺好。冤家兄妹又如何,打打闹闹的,以后说感情不好,怕是都没有人相信。
游健看着他们玩耍,看了一会儿就感叹了一会儿。
后续挺搞笑的,朱媺娖突然撅起屁股爬到游健的身边,一下子倒地,然后将自己的小jiojio努力往游健嘴巴里塞。
自然是够不到的,朱媺娖小jiojio的距离,其实离游健的嘴挺远的。所以呢,朱媺娖肯定没有把小jiojio喂进游健的嘴巴里。
朱媺娖翘着肉乎乎的小jiojio,小手手同时不停地挥呀挥。好像在说,’父皇,你躲什么躲。’
游健挺无奈的,好半晌幽幽一叹。
“臭丫头,自己的蹄子自己啃。”这是想孝死他呢。游健这下子是真的哭笑不得。
“咿咿呀~~”
游健自动翻译,翻译过来就是,父皇我喂小jiojio来孝顺你啊。
果真大孝女,妥妥的。
朱慈烺则往案桌的方向爬。小屁股翘着,一耸一耸的,特别的圆润。游健猜测手感一定超级不错,就一巴掌拍在上面。
“啪”的一声响,声音清脆,朱慈烺顿时愣住了。随即小嘴一瘪,‘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游健顿时茫然不知所措,自己手不重啊。
就是拍了一下屁股,居然就哭起来了。这么娇气,妈哒,以后怎么培养成文武双全的人才。
完全不承认自己手贱的游健,到底手慌脚乱的开始哄儿子。
“好了,不哭了,来,吃个手手。”
游健就跟个蛇精病似的,不知道是傻还是抽风,还真就将手指头塞进朱慈烺的嘴巴里。
后果可想而知,都不想说了
只能说还好朱慈烺还没来得及长牙齿,不然游健的手指准布满牙印儿。不过也是该的,谁让游健太欠。
明明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怎么着也该表里如一的稳重吧。结果不得不说,本性不管如何,还真的不是能随随便便掩盖的。
“臭小子~嘶~”
游健龇牙咧嘴,瞪朱慈烺的时候,嘿,朱慈烺居然咧嘴,笑得分外甜蜜。
得,人类幼崽总是可爱的。
不管是女宝还是男宝。
就连现在朱慈烺的‘傻’笑,以及朱媺娖滚来滚去的动作,都超级可爱。
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滚就滚到了案桌旁,差点就撞上了。
朱媺娖傻傻的坐在原地,没一会儿,突然意识到什么,居然站起来,伸出肉乎乎的小jiojio准备去踢案桌。
多半认为案桌碍眼,妨碍到她自由的滚来滚去。
游健笑着让伺候的太监将案桌连同上面堆放的奏折一起抬到角落。随后就在角落办公,继续批改奏折。
经过接连几次的努力,地方官员们写奏折已经老老实实,不再写些‘乱七八糟’的诗词,让他找不到重点。而是尽量简洁,将地方发生的事儿,无论大小都阐述了一遍。
四月有灾,五月还算风平浪静。到了六月,天旱无雨,已经逐渐显露旱灾的节奏。
有地方官员上疏奏请中枢派遣工部官员来地方修建水利工程。
游健微微琢磨,觉得这事儿该做。正好骆养性在江浙地区抄了很多人的家,国库私库都肥了一波。
游健也就没有计较拨款会不会有官员贪污,直接上朝的时候点了工部几位员外郎,由他们领着工部挂名的工匠,前往容易爆发水涝/干旱的地区检查维修以及修建新的水利工程。以陕西山西一带为最。
另外还顺带想起崇祯元年七月除蓟镇兵变外,还有后金欲攻打山海、石门关的事儿。
最主要的,还是浙江海溢。
海溢就是海啸。
这种天灾怎么说呢,后世都没法避免,何况是古代了。
想起这个,游健就挺犯愁的。
海啸该怎么对抗?
还是说不对抗,等海啸过了,再说灾民的安置问题?
游健揉着太阳穴,烦恼异常。
“朕该怎么做?”
怎么做才能减少损失。游健开始不自觉的走来走去。速度不快不慢,看似不焦躁,实则十分的焦躁。
是的,游健想的已经不是抵抗天灾了,而是怎样在天灾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最直接也算最有效的办法,是迁徙。将海啸可能到来的地区百姓给转移。
而这后世的话,很好处理。华夏人民对于祖国具有很高的服从性。可是古代,故土难离。
除非逃荒,不离开故土的话会面临活不下去的情况,才会选择离开故土。
可海啸这玩意儿,古代时候又没有有效的检测方式,即便游健知道又该怎么说。
即便说,百姓就一定信?
再说了浙江面积挺大,将浙江靠海的百姓迁走无疑是个大工程。游健敢保证,自己要是敢这样做的话,定然会有捣乱分子趁机跳出来说大明暴政,不给百姓留活路。
从天启帝开始,到崇祯帝时期,哪一年没有乱民造反。
所以迁徙这个办法靠谱却不实用,那就只有灾后救治工作可以搞了。
游健头疼的再次揉了揉太阳穴。到底还是动笔,给还在江浙一带的骆养性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简略提了提浙江7月的时候会发生海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