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章 蓬蒿

难琢 伯正 3247 2024-10-16 14:01:19

第二天一早,方应琢带着相机独自去了粟水中学。自从昨天我带他去校门口转了一圈之后,方应琢觉得学校里可以拍到不少素材,准备自己再去看一看。

过了中午十二点,粟水中学上午的四节课结束,学生们回宿舍短暂地午休,方应琢也回到了商店。

午饭是我自己下厨,距离我上次开火做饭已经过了有一阵子,以至于每个步骤略显生疏,不像以前那么利索。

既然方应琢也能吃辣,我就无需再考虑做饭口味的问题,直接做自己爱吃的菜就可以。

方应琢没下过厨,我就让他站在一旁打下手,帮着洗菜切菜。他把切好的菜盛在盘子里,拿给我看,刀工还是稀烂。

我看着盘子里的菜,沉默了好一会儿。

方应琢一向擅于察言观色,当即看出了我的欲言又止,他又看了看手中的盘子,问道:“要不然我再去加工一下?”

“……算了。切得不好看又不影响味道。”

我无意中看见了方应琢手指上的伤口,应该是刚才切菜时被刀划伤的。细细的一道,向外渗出了两滴血珠。

我去另一个房间的抽屉里拿了创可贴递给方应琢。找这个东西还费了我一番功夫——我身上小伤不断,人又活得糙,那些伤口基本只是草草处理,也不在乎到底什么时候愈合。

不过,方应琢这种从城里来的细皮嫩肉的小少爷,我还是区别对待一下吧。

我把创可贴递给方应琢,不禁在心里想,看来我又找到了一条方应琢的缺点——笨手笨脚,生活技能基本没有。不过这些事情也不用方应琢亲自操心就是了。

这天中午,我一共做了两道菜,豌豆尖炒肉和干煸四季豆,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了花椒粉和干辣椒。

炒菜的时候方应琢帮不上什么忙,我也不敢再让他添乱,于是他主动地把煮好的米饭盛出来,装在两个碗里。

锅里的白气飘散出来,使方应琢的面孔变得柔和又模糊,我隔着这一层白雾看向他的脸,影影绰绰,心中陡然升起一个怪异的想法。

家是这样的吗?

厨房里的烟火气,热气腾腾的饭菜,以及……一个能跟你一起吃饭的人。

几乎就要下一秒,这样的念头又被我干脆利落地打消。

“家”于我而言,本就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我独来独往惯了,早已经适应一个人的生活,也怕麻烦,更没有兴趣与其他人建立太过紧密的联系。

方应琢不过是一个租客,我们两个连朋友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两条不会相交的线,即便某一刻靠近、使我产生了错觉,但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我们在桌前坐下,方应琢夹了一筷子四季豆,夸赞道:“很好吃,一点也不输外面的餐馆。你好厉害呀。”

方应琢的赞赏总是很简单,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词,但我听着还算受用。我笑笑:“那你就多吃点。”

第一碗吃完后,方应琢又去盛了一碗饭。还真是听话的乖宝宝。

尽管上次带他吃凉面就发现了他胃口很好,但看着方应琢拿饭勺把碗里的米饭压实的样子,还是让我忍不住有些想笑。

我在夏天的胃口一向不算太好,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停止。我起身把自己的碗筷泡进池水里,给自己倒了杯白开水,又重新坐回桌前。

“你今天在学校里都去哪儿了?”我随口问方应琢。

“教学楼,”方应琢说,“采访了几位老师和学生,大家都很配合。”

“可能觉得比较新鲜吧。”

方应琢继续道:“我还去了你以前的班级。”

听到这里,我喝水的动作一顿,白开水在玻璃杯里晃了一下,溅出几滴水珠,暴露了我的心慌意乱。

我沉默片刻,发出一声没什么意义的音节:“嗯?”

方应琢:“教学楼走廊里有往届学生的模考成绩,我看到有你的名字和照片,了解到你以前在三班。”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粟水中学会在每次大考后公示学生成绩单,我的名字一直在第一行第一列,被方应琢看到也不奇怪。

但是方应琢忽然提起这个话题,总让我觉得还有什么话等在后面。

我一掀眼皮,再次用单音节回应他:“哦。”

方应琢察言观色的本领仿佛在这时失了效,看不出我对谈论这件事的兴致不高,反而图穷匕见,直白地问道:“秦理,你没有报考大学吗?”

果然……方应琢是想问这个。

手指在杯壁上摩挲了几下,我看向他的目光意味不明,终于爽快地承认:“对。”

闻言,方应琢看向我,可我没有与他对视,视线落在桌子的边缘。方应琢追问:“为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昨天我们两人站在校门口看高考光荣榜,我还想过方应琢会不会说点什么,然而方应琢真的开了这个口,我反而本能地选择了避而不谈。

这件事情与紧紧缠绕我几个月的梦魇一样,变成了心口处一块溃烂的伤疤。

自己尚且不愿意回忆,又怎么想跟别人提。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想通了,”我耸了耸肩膀,“身边本来也没几个人高考,还是打工更有出路。而且我家还有这个小商店,我也算继承家业了吧。”

方应琢皱着眉,语气罕见的有点生硬;“秦理,别骗我。”

“没骗你,现在这样不是挺好么?”我把水杯放在桌子上,发出一声不轻不重的响,然后直接起身,准备下楼,“你记得把碗筷泡水里,一会儿我一起洗。”

出人意料的是,方应琢反应更快,竟直接拉住了我的胳膊。我这才发现原来他只是看起来斯文,其实力气很大。

怎么,小兔子急了要咬人?

“我不相信。”方应琢执着地向我讨要一个说法,似乎听不到满意的答案就不会善罢甘休,“也许别人会说这种话,但是你不会。我看了你模考的那些卷子,我不信次次能考六七百分、在作文里写‘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秦理会这么想。”

这人平常一向温声细语,这还是我第一次听他用稍显强硬的语气说话。但即便如此,方应琢的讲话声也并不大,却让我失语了更久。

刹那间,我想到了另一个人。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那位素未谋面的笔友非北也一样。

非北还寄给过我一本《李太白全集》,我在高中期间反反复复地看过很多次,有段时间睁眼想的是青崖白鹿,梦里又梦见江入荒流。看过的诗句总是自然而然地记在了脑子里,又顺手写进作文,反正批卷老师也吃这一套,我的作文分数总是很高。

然而后来接二连三的意外叫我认清现实,我也不再愚蠢地认为自己非同凡响,不再觉得自己与粟水镇的其他人有什么不同,都是被命运折磨的可怜虫罢了。

蓬蒿就是蓬蒿,永远也没办法变成鸿鹄或鲲鹏,既然生活已经是一滩烂泥,越挣扎反而会陷得越深。

见我迟迟没有反应,方应琢误以为他这一番话打动了失足少年,开始殷切地趁热打铁:“是因为手伤才没考好吗?秦理,试试复读吧,你还这么年轻……”

真是麻烦。没想到方应琢虽然笨手笨脚,脑子倒是还算灵光,猜得真准。

这种感觉很奇怪,我的脑子里冒出一种新鲜的类比,就像在看动画片的小孩正准备关掉电视去写作业,结果妈妈这时出声呵斥孩子去完成功课,反而会让人想要报复性地赖在电视机前。

因此,听见方应琢这么讲,我非但不买帐,反而愈发烦躁,产生了一种想要反驳的冲动。

他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少爷懂什么?

趁他说话之际,我甩开了他攥住我的那只手。余光里,我隐约看见了方应琢的表情,他无措地微微睁大眼睛,看起来很不解,还有点难以掩藏的委屈。

我冷笑一声:“方应琢,人都是会变的。无论当年怎么想,不代表现在的我还是那样。你是我什么人?就以为自己很了解我?”

“你太越界了。”我告诉他,“不该问的事别问,不该打听的少打听,不要多管闲事。”

“对,我确实不是你的什么人。”方应琢怔怔地盯着我看了几秒钟,悬在半空的手慢慢地垂下来,“我只是觉得很可惜,你明明那么优秀。”

说完这句话,方应琢不再说什么,而是拎起背包先我一步走下楼,推开商店的门。他的背影最后消失在了我的视野中。

我留在原地,收拾了桌上的碗筷,连同池子里我的那份一起洗刷干净。

最近秋老虎猖獗,天气重新变得湿热起来,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淌过皮肤,温度显得格外冰凉,几乎到了刺骨的程度。

抹上洗洁精的瓷碗太滑,我的手却偏偏不听使唤地一直抖,费了很大力气才没有让它摔碎在地上。

那天方应琢离开商店之后,很久都没有回来。

起初我以为方应琢只是在生我的气,不愿意再看到我,想离我越远越好——当然这样再好不过。

然而直到过了粟水中学的放学时间、过了商店的关门时间,还不见方应琢的影子,我又难免担心起方应琢的人身安全。

按理来讲,方应琢作为一个成年男性,独自在外边也没什么危险,但这里是鸟不拉屎的粟水,方应琢又是个城里来的人傻钱多的外地人,这么晚还没回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就要另当别论了。

看着时间一点点逼近晚上十点,我终于有些坐不住。往常这时候我已经要准备睡下了,此时此刻也只好无奈地带上钥匙,出门找人。

尽管与方应琢同住了几天,但其实我没有方应琢的联系方式,找人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笨方法,我走了好几条街,同时在脑子里琢磨着方应琢可能会去哪儿,他喜欢拍照,出门一般是为了采风,可是大晚上黑灯瞎火的有什么景色能拍?

我也是今天才发现,虽然粟水是个芝麻大点的镇子,想短时间内走遍每个地方还是颇有难度。薄而锋利的弯月静静悬在天边,耳边聒噪的蝉鸣不断,我不知不觉间走出了满后背的热汗,洗得褪色的T恤湿哒哒地黏在后背上,异常难受。我边走边想,算了,反正我本来也讨厌方应琢。干嘛要管他是死是活?

大约走了半小时,我终于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看见了几个人影,还有一辆眼熟的摩托停在路边。

借着树和草丛的掩护,我藏身在其中,向那边看去,刚好看到方应琢被几个人围在中间,其中一人正是赵庆。

他正在对方应琢说些什么,手里的东西在黑夜闪着银光。

我看得很清楚,那是一把刀。

作者有话说

端午安康宝子们,请品尝小兔小理肉粽!

从外面回来了,开始稳定更新,目前暂定隔日晚九点。还是期待大家的评论哦3!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