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次的“议和”,没有任何人觉得奇怪。
毕竟宋的历史也听了这么几次了,月余来全都是宋的事,宋朝皇帝们能做出什么荒唐事都不会再让人觉得奇怪——更别说这个皇帝还是赵构了。
就问现在的华夏上下五千年,无论纵向横向,谁还不知道赵构是个什么人的?
所以啊,大家都清楚,对于身在临安,一心偏安的赵构来说,能好好当他的皇帝享他的清福已经够他高兴的了估计。
宋金停战,对他而言可谓是“万幸”,他根本不会有任何借助金国此时内乱、金国境内起义军气势凶猛的绝佳时机,给金国来个致命打击的想法。
他可是赵构啊。
能把祖宗基业和脸面都抛在一边,为了独自享清福、甘心向外敌称臣的“完颜氏最大功臣”啊。
连宗泽那样忠心耿耿肝胆一片的臣子前后二十四道情真意切的奏疏都能被他无视、连岳飞岳家军花费十余年光阴种植的唾手可摘的果子都能被他弃如敝屣,他是如此凉薄、如此自私,又怎么会去想、在宋金议和后,中原那些想用生命来铺就一条回家道路的起义军和百姓们呢?
他既然已经抛弃过一次,当然也能抛弃第二次。
反正南方一片安逸,反正战火不至过河。
江南春光旖旎,南宋的君臣仍旧沉溺温床,仍旧声色犬马、仍旧……不闻血泪。
“终于,在金国新皇帝安定内乱登基后,开始着手清算镇压境内的起义军了——耿京的队伍最为庞大,声势也最为高昂,所以就像标杆一样,成为了金国主要针对的目标。”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哪里都说得通。
李晓诗说道:“起义军再怎么勇猛,毕竟是在金人的地盘上,而且面对的又是训练有素的女真铁骑,之前金人的主力在南侵宋朝,现在全军回调,起义军就像是误入了蜘蛛地盘被丝网缠住的蛾子,就算一时还没被吞掉,但总会被慢慢消灭的。在这种势如水火的情况下,辛弃疾对局势判断得十分准确,他向首领耿京提议,说,现在起义军如果想存活延续下去,只有投靠南边的宋朝政权,接受朝廷的收编,才能保住自己。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
“公元1162年正月,辛弃疾南下和朝廷交涉,皇帝和大臣们都见了辛弃疾,接受了他们的‘归降’,分别授予了官职。在辛弃疾的努力下,这趟南下十分顺利,但是,他们这边顺利,北边却出了事。”
“起义军内部突然发生了变故,由于种种原因,本来已经决定归附宋朝的张安国叛变,杀掉了耿京,投了金人。”
“首领耿京死亡,起义军顿时溃散,辛弃疾带人回程,一直到了海州,才知道耿京被杀、张安国叛变的消息。这个时候张安国已经被金国派到有重兵驻守的地方做官了,驻扎在那里的,有五万女真精兵——虽然辛弃疾一行已经和南方朝廷签订了协议,但,那都是建立在耿京还活着、起义军能够一起投靠的份上,现在起义军逃的逃散的散叛的叛,南方的宋朝会怎么看待他们?这看起来已经是一个无解的局面了。”
岳飞蹙眉。
叛徒这种人,是最让人厌恶的。
尤其是叛军又叛国的。
辛弃疾会怎么做?
——他带着人调返回到宋朝了吗?
“辛弃疾二十出头的年纪,正血气方刚,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让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用这样的口气评价一个青年人“血气方刚”,听起来会是多么的怪异啊。
但此时,并没有人真的会觉得奇怪,他们那颗被这大宋朝廷搞得沉寂的心、随着这句简短的话,逐渐跳跃了起来、越来越急促。
联想到刚刚义端和尚叛变时辛弃疾的作为,他难道……
“——辛弃疾提槊上马,带着人马冲向了张安国所在的大营。”
李晓诗的声音笃定干脆,简短的字句中将辛弃疾的作为原封不动概括了出来:“张安国周围,是五万金兵,而辛弃疾所率领的,只有五十人。”
“辛弃疾带着五十人,从正面闯入金军大营,并且生擒了张安国。之后,他又带着张安国以及许多叛军旧部杀出重围,一路南下,渡过淮河,最终,将这个叛徒交给了南宋朝廷审判——张安国被当众处斩。”
她的话音落下,可历朝历代的天幕前,已经有无数人被震在了当场。
或许这只是一个抓回叛徒的事情,论功劳和战绩既比不过种师道李纲率军解开封之围,也比不过岳飞岳家军北伐月内连破数阵、更是拿下了金人所向无敌的铁浮屠——
但,论听来的震撼感,大概只有之前西汉时候冠军侯急行军直捣匈奴贤王帐能够胜一筹了。
古有霍去病奔袭万里封狼居胥,今有辛弃疾五十闯五万生擒敌方长官。
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用言语和文字难以概括的豪迈,让人听之不由心生激荡,无法自抑。
放在那种时候,大势所趋,即便辛弃疾什么也不做、或是调头回到宋朝,向朝廷说明情况、又或是自己隐居起来积攒力量等待之后的复仇,都不会有人苛责于他,毕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是张安国的错,是时局的错,没人能怪他。
但他还是做了。
他将一腔肝胆与豪气,尽灌枪尖,乘着月色血色,写就了一笔在历史中艳艳夺目的英雄锋芒。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不正是万军从中取敌军主将首级最具象的体现吗?
这是连写到话本演绎中都会被认为是太过夸张虚幻的事情,可却实打实的出现在了一个年轻鲜活、真实存在的人身上。
他豁出命去,为了报耿京的知遇之恩,也为了履与赵构的约定,有义、有忠。
他虽然血气方刚,但在决定出行前,又是否考虑过:若这一去,再不得回呢?
想来肯定是想过的。
只不过答案也同样明确。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即便一去不回后史书上未必有他这一笔,但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去做这些事的。
他的本意或许不是想要成为英雄,但他确实成为了英雄。
一个充满着侠客豪气、色彩鲜明的英雄。
何等的意气风发、凛凛傲然啊。
华夏人自古都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但,英雄情结却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为辛弃疾这般潇洒孤绝的事迹而感到震撼。
年迈的辛赞眼含热泪,嘴唇颤抖,想要去触碰面前这小小的天幕。
听到李晓诗讲他有多么为难、他有多少苦衷时,他没有哭,但听到这里,他却不由恸然。坦夫……坦夫啊。
“辛弃疾带回张安国,正面对五万金兵并顺利全身而退的事情传开,他自此一战成名。”李晓诗摇摇头,“但,南宋朝廷却没有让他去打仗的意思,而是给他分配了个文职——这其实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赵构对金的消极态度,大家不要忘记了,辛弃疾在南宋这些人的眼里,可是‘汉奸’归正人,他是注定得不到重用、会被排挤的。”
不仅如此,而且估计连辛弃疾自己也永远想不到,他这次南下归宋、归得自己之后全部的人生都远离了梦中的战场。
或者说,他闯入金人营地的这一遭,差不多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上战场了。
“同样的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或许是当够了皇帝,他禅位给赵昚、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太平公主成为的这一位皇帝,宋孝宗,然后自己去做太上皇了。宋孝宗继位后,一改赵构对金的战略,他启用了主战派的官员,要对北方的金人进行讨伐——辛弃疾不顾自己位卑言轻,越级上书给主将陈述分析了金国内部的情况,但很显然的,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辛弃疾是因为擒张安国,但每天有多少新鲜事呢,很快就没人会记得他这些事迹了,更何况他是归正人。”
“这次大战的结局是,宋军内部因为自身的原因,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十三万宋军大败而归,死伤无数,而这么多年来南宋积累下来的物资等也都被打了个精光,史称符离之败。”
“符离之败后,南宋只能选择割让重地、赔偿巨款,才重新和金人议和。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南宋整个都吓破了胆,就算赵昚很‘热血’,也没有用。宋朝打不起了。朝中的声音都是主和派、主战派都被排挤出权利中心了。”
“也就是在这次之后,辛弃疾结合自身对金国的认识,写出了针对性极强的《美芹十论》,从形式、敌军情况,我军情况等方面,把他所构想的对金政策全都写了上去。在金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的辛弃疾知道,金国其实就是外强中干,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绝对能够击垮他们——赵昚也看到了这份内容,也确实很欣赏辛弃疾,但……他其实也做不了主。朝廷上下的风向,已经不能让他再谈北伐的事了,更何况……辛弃疾还是个归正人呢。”
说到这里,大家都默契地看向了李晓诗身边的、正在暂停中的太平公主直播回放画面。
——就是这个时候吧?
但这个“归正人”,可以说是从头贯穿到这里了。对于宋朝的朝廷来说,归正人,似乎真的足以掩盖一个人全部的风采——无论有多优秀,牵扯上归正人的身份,就没有人会用他。
明明辛弃疾这么能打……
许多皇帝不由扼腕叹息。
刘彻更是直无语。
他真的很羡慕啊。
不管是北宋的杨业还是种师道李纲,又或者是南宋的岳飞宗泽杨再兴韩世忠、再到这个辛弃疾,他都很想要。
良将难得。
就算有了卫霍双璧,也不会嫌多的。
可宋朝这些皇帝,尤其是徽钦二宗和赵构,到底走了什么狗屎大运,能得到这么多?
……还都被他们嚯嚯了。
弃疾肖似去病,那为什么不能让弃疾也来做他的臣子呢?
毕竟汉武总要比宋皇靠谱的。
不是吗?
“《美芹十论》投入南宋朝堂,只像是在死水里丢进了一颗小石子,几乎不会溅起任何的水花,宋还是那个宋,江南还是那个江南。”
李晓诗说道,“辛弃疾南下归宋,最终还是把战场厮杀归成了诗词歌赋,文书笔墨,那些刀光剑影,就只能从他的笔下去看了。”
江南云烟富贵,被西湖暖风熏的迷醉的南宋君臣,眼中又怎么能盛得下中原大地纷飞的战火、遍野的饿殍、流离失所的他她它呢?
他们会在歌舞升平中岁月静好,会在游船夜宴上尝遍珍馐,却不会在午夜梦回记起被抛弃在故土之上水深火热的百姓。
“一连好多年,辛弃疾都在各种文职上打转,什么通判的,全都是文书类。而且江南安逸,就算再不情愿,他的槊铠也不得不被闲置,落灰生尘。辛弃疾不愿耽溺于这样的暖熏之中,却也没办法,只能提起笔,把心事都落在了笔下。”
“他写,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①,他写,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②,他又写,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③——辛弃疾的词,词风多变,含着各式各样的典故,让人无法简单概括。但,他的词,他的作品,每每都透露着他锐意进取、渴望击除鞑虏恢复山河的愿望。可是……没有用呀。辛弃疾只能一遍遍地在夜深人静的烛火下自己擦拭刀兵,把满腔报国杀敌的抱负藏到心底,在酒醉后和知己友人一起诉说这种愁绪,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④。”
一句一句、一首一首。
李晓诗随意出口,就都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名句。让许多懂行的看客都呆了呆。
杜甫李白等明显察觉到自己的句子和诗意被巧妙化用成为典故,也都在咀嚼后露出真实的赞叹。
唐虽然以诗为主,但不是没有词,更别说辛弃疾的这些词句里,最摄人心魄的是其中蕴含的气势了。
李世民冲天幕比了个大拇指。
没想到,这辛弃疾不仅有军事才能,文采还这么好,这不就是文武全才了么?
这种人才,要是给他,一定会好好用的,虽然大唐不缺。
不过李晓诗既然放了太平的回放……
那会不会除了介绍辛弃疾这个人以外,还有点别的用途?
比如……给大家看看,太平是怎么用他的?
毕竟宋人重“归正人”的身份,他们大唐可不在意这个。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唐从来都是个包容的朝代,虽然最后是因为包容而衰败(一部分),但也同样因为包容而繁盛。
更何况宋朝所谓的归正人根本算不上什么“非我族类”,人家那都是纯纯的汉人!
是宋王朝合理的、正统的子民啊。
电脑前,李晓诗侃侃而谈:“辛弃疾,字坦夫,是先生给他起的字,寓意坦途顺利,在后来,他给自己改做了幼安,可能是想把幼时的安乐全都给封起来,直面人生的风雨吧。”
“在这种‘光阴虚度’里,他文途光辉,被我们称为词龙——词中之龙。”
“所以也有人说,辛弃疾是最会写词的武将,也是最会打仗的文臣。”
“但其实他的才能,远远不止这样。”
观众:这还不够吗?
……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