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69章

经过大约1年半的战斗,美军终于成功的扑灭了叛乱,或者说是幕后的军工集团实在是赚够了,加上那些有创意的家伙利用皮克希工业的自动制造机的扩展模块搞出的“卡车军工厂”(就是在卡车车厢里面的军工厂)导致用量最大的轻武器市场大幅度缩水,他们急于去处理这个后院起火的问题,这场闹剧一样的“叛乱”总算是结束了,与其说是叛乱,倒不如说是一次盛大的军火展销会。

在最初的不适应之后,这种全自动制造设备的各种扩展周边也陆续被富有创意的厂商弄出来,比如说和天朝的组装工作台以及无人机链组成的公共机动定制站,为那些买不起目前还稍显昂贵的制造机的用户提供类似网吧一样的租赁服务;再比如说将各种稀有元素分门别派做成的一体化电子打印墨盒,这种火柴盒大小的墨盒可以打印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除了因为加工精度无法搞定的CPU,但是这也不是问题,很快厂商就推出了芯片整合包这种奇怪的玩意儿。

至于说内置的控制程序等等问题,也被一票富有冒险精神的家伙做出了整合软件包,在制造完成的同时,直接输入设备内部,虽然这种本质上就是破解加盗版的工作让厂商蒙受了不少的损失,但是很快新的加密技术出现之后,这些厂商就愉快的把这个工作抢过来自己做了。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做到体系打包销售,就像正常的商业流程当中,你买了苹果的手机,却不一定有财力或者意愿去购买苹果的电脑,而你买了手机和电脑也不一定会接着购买他的IPAD或者别的什么产品,你可能会根据性价比,造型,个人喜好和适用去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但是,自从这种芯片一体整合包推出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一个整合包可以打印从个人通信设备到计算机到家用电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电器,而如果从总价值来说,显然比你单独购买单件商品来得划算,换句话说,就是批发,对于厂商来说,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发达的物联网系统下大幅度的扩展自己的产品类型和种类——毕竟他们不需要为每一件商品做一条生产线,而且还能愉快的把那些不好卖的东西塞进好卖的东西里,搭配成整合包卖。

从好的一面来讲,人类的产品研发到生产到回本的周期被大副缩短,其产生的在科研和应用研究上的助力其实是相当大的,毕竟当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蓝图的时候就像在Steam上买游戏:什么?买游戏还要玩?(3DM:什么?玩游戏还要买?),是处于一种超市心态,简单说就是,管不住手,会剁手——而正常的网购流程,数天的物流时间就足以让对方的消费冲动冷却,然后快速的走退货流程,造成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浪费。

而通过这种模式,当你冲动冷却的时候,你已经拿到实物了,而人类一贯的心态也大抵是相近的,如果你只是购买了蓝图,那么倒是容易取消订购,退款;但是,当你不仅买了蓝图,然后还买了材料墨盒把它做出来了,并且不提供实物退货流程的情况下——那么但凡不是太糟糕的商品,一般人的想法都是将就着用用,至于说在网络上打差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设计师和用户的直接交流,势必对于研发销售的流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好处,研发的风险被降低,因为哪怕你是真的做了坨翔出来,也不需要自己承担备料,生产线等负担,只需要忽悠得好,多少能够卖出去一点,回本发工资或者抵充研发经费之类的。

但是,坏的一面就是:人类的资源浪费程度加大了,打印墨粉盒虽然以及通过大数据调整了尽量保证里面的各种金属粉尘和混合材料的消耗是大致同速的,但是由于各种产品的需要量和用户倾向性不同,终究是会出现某种元素用完,某种还剩了很多的,这自然也就催生了两个行业,第一个是出售山寨墨粉盒和自由添加单项元素剂的家伙,第二个就是低价收购这些废弃墨盒回去回收里面稀有金属牟利的团体。

不论怎么样,这当中都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也许每个人每年使用大约2个墨盒的量,其中浪费也就1-2克左右,但是,如果考虑一下基数还有那些电器发烧友的用量以及制造机本身的浪费来说,人类的资源消耗速度大约增长了11%-13%,别小看了这个数字,这可是以人类整个社会的资源消耗量来计算的比率,原料的坑口价直接上涨接近30%就是一个直观体现。

除了资源的浪费外,也导致了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的激烈变动,首先是大量缩减的中间环节导致的裁员,然后就是实体商店的萎缩,特别是耗子们见缝插针在小区开办了“移动回收站”之后,对于各种电子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只需要一笔低廉的手续费就能把自己不理智消费导致的不必要材料盒损失弄回来接近60%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不剁手还等啥?

受到最大的冲击的低端劳动密集产业,比如服装,纺织等等还没有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精明的某兔子家的商人就结合了AR技术推出了面向小区甚至家庭的“自动衣橱”,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消费欲望最强烈的两个群体之一就是女人,而女人……女人的衣橱里面永远少一件衣服,而网购又不能穿戴自己身上,那些模特穿着好看,自己买回来就……

而这种自动衣橱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站进去,在AR现实增强系统当中试衣,觉得合适了,付钱购买,自动打印系统在10秒内就会完成全部的工作,输出一件完美贴合体型,习惯的衣服出来,不会出现大了,小了等常见的退货问题,毕竟相比电子产品来说,衣服鞋帽的材质简单多了,只要不是为了装逼格非要天然原棉加手工制作的话,大部分的这些产品说白了就是各种聚合物和聚合纤维的集合——对于打印机来说,难度比金属都低。

庞大的失业人口当场就冲的一些没有做好准备的小国几近嗝屁,但是已经把这些家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大国们并不关心这些小国们怎么想,原本因为没有足够的拓荒人口而暂停的大开发计划随之重启,毕竟自动制造机的另外一个通过了各大国的许可上市销售的理由之一就是:殖民地的建设速度和维持难度。

正常情况下,人类要建立一个殖民地并不是游戏里面一点鼠标,把殖民舱丢下去就完事的,人类是一种娇气的玩意儿,上到娱乐产品,下到上厕所的卫生纸,哪怕只要少了一样都会极大的打击殖民者的积极性,并且造成政府需要提供高额的补贴才能让他们乐于去一个未开发的蛮荒之地生活和工作——而建立一整套的殖民地工业体系显然是需要时间的,而通过外星球运输的话——想想看星区间运输的成本和对于运力的浪费。

而偏偏这些需求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现在有制造机了,事情就好办了,大部分的常用的电器,衣帽鞋袜,家具装饰都可以通过它来进行家庭式制造,在殖民地初期只需要设立几个所谓的卡车工厂或者公共移动定制站就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在后期投放的采矿,精炼等初期简易设施上线后,相应的产品种类也会迅速增加,至于说那些高科技的无法通过制造机完成的部分,其数量和质量就差不多在人类空闲运力允许范围内了。

最起码在殖民地最难过的连抽水马桶都没有的初期,制造机确实是极大的节省了一系列的维持工作的麻烦,并且也让殖民者有更好的环境和积极性来对殖民地进行建设工作,虽然其中一部分最终还是会被社区工厂和殖民地大型工业系统替代。

可对于人类原本疆域周边的文明来说,这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了,原本因为油水太少他们本来就不受重视,除了耗子们偶尔去他们那里买卖点奴隶,套点现外,依然在过着自己自由自在的愉快生活,这些穷得海盗都不想打的家伙开着自己的小破船用着古老的化学能武器在宇宙当中过家家,路过的人类舰队对它们熟视无睹,而因为距离和观察能力的限制,它们也对人类舰队一无所知。(大陆偏远村庄的村长张口就是大陆局势,万年历史的傲天剧情在现实当中不存在的,如果哪个村长有这种消息收集力和观测能力,那么这货…….一定来历不简单。)

特别是那些无论劳动力,口味还是造型都差强人意,老鼠都觉得连捕猎养殖或者当奴隶销售都赚不到钱的家伙,老实说,如果从生活环境等来看的话,他们和陆行蟹这种口味好的到底哪一个更惨一点还真的不好判断,后者虽然最终的去向是屠宰场,但是你要知道,任何一个畜牧养殖场的两大指标之一就是:出栏重量和出栏率,前者决定了平均一头牲畜的出肉量也就说利润,后者决定了在中途因为疾病之类的原因死掉导致的亏损。

所以说,任何一个想要赚钱的养殖场都需要极大的提高这两个指标,前者在不考虑使用化工科技的情况下,就意味着营养丰富,口味良好的饲料以及少运动多休息的生活;后者则意味着完善的医疗保障,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如果是作为奢侈品销售的那种,例如神户牛之类的玩意儿,每天的生活待遇搞不好比一部分小国的居民都高,最起码地球上喝不起啤酒的人还是很多的,更别说配备专门的医生和按摩师了。(仔细想想,老实说,你们很多人过得可能还不如一头养来屠宰的牛……)

如果我们不考虑屠宰的问题,换算到一个智能生物的角度来看就是:每天不用干活,只需要吃睡玩,有需要的还提供大量的后宫用于交配配种,吃得好,玩得好,还有专职医生,免费医疗,免费住宿,恒温恒湿的良好环境——我想,如果不是最终去向是屠宰场,也许很多人类都会羡慕这些陆行蟹。

而这些口味不好的,依然在过着每天劳动到精疲力尽才能换取糊口的食物,哪怕是这里面的上层贵族很多也过得还不如一个人类小市民,甚至于想要吃点砂糖之类的玩意儿都得等到节庆的时候,当然,对比他们自己的底层人民来说,也可以说确实是贵族生活了,而且就连这般的生活,很快也会迎来终结,因为人类的殖民者在路上。

边境星区,某宜居行星

说是宜居,也不过是对于人来说的宜居罢了,氧气含量偏高,有水和冰,有臭氧层避免恒星辐射杀伤,这就是一颗宜居行星,至于说荒漠化,大量的咸水湖和贫瘠得不行的少量绿洲对于人类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它表面上是荒漠和沙漠为主,实际上水资源还挺丰富的——对于人类而言。

北极冰盖区,“热熔装置都装好没有?”“搞定了,引流的水渠和地下水网也链接上了。”“那准备吧,起爆倒计时,3,2,1”“轰!”洁白的冰块轰然炸裂,整个北极冰盖如同一团冉冉升起的云团,混杂着大量冰霜的洪水轰隆作响,向着四面八方扩散,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修建的类似大坝一样的拦水坝,在拦水坝前面是一排排深邃的地洞,直通地下水网河道。

从太空观看,冰盖就像是一团粉末般渐渐扩散,在地表上形成大量的纤细如毛细血管般的银白纹路,每一条纹路都是宽度达到数百米乃至数公里的水流,在干涸松散的沙土上冲击出一条条深邃的河道,而类似的场面在南极也有,与此同时,一颗体积恰当好处的彗星也在定向爆破牵引下,与该行星轨道相交,预计在四个月后就会发生撞击,制造出大量的尘埃来遮蔽天空,为地表降温,同时也避免地表径流蒸发。

在完成补水,融冰制造河流等工作之后,人类就会投放一些基因改造过的绿藻和蓝藻,至于说当地的原始生态环境会怎么样就不在人类的考虑范围内了,预计在5-10年后,这颗沙漠行星就会变成一颗布满地衣植物和耐寒耐旱灌木的行星,这个时候就是可以砸殖民船开始正式建设的时间。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