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序言

金榜题名之后 郑雅君 3252 2024-09-21 13:53:53

献给我的母亲,是她用尽全力将我举过头顶,才让我有机会去认识本书中的被访者。

郑雅君是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的关门弟子。

结下师友缘,应该是在2013年。

当年春,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开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研究。

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常务副校长王卫平教授委任我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负责对整个研究项目进行设计,并指令我主持全校本科生学情调查。

6月份我们实施了覆盖50%在校本科生和全体专任教师的问卷调查。

几千份问卷回收并完成数据录入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数据分析牵头人。

当时还在担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的徐珂老师知道了我的难处,便向我推荐了他们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郑雅君。

一个在读本科生能胜任得了吗?起初我有点将信将疑,但一时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只好将就委托给她了。

让我喜出望外的是,郑雅君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她找了几位成绩优秀、有兴趣且想练练手的同学组成了工作小组,经过一个暑假的奋战,拿出了合格的总体分析报告。

事后我才知道,他们实际遇到了不少拦路虎,但郑雅君和小伙伴们一点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磋商,实在解决不了,再去向徐珂等老师请教。

整个数据分析工作,一点儿也没有让我操心。

秋季学期开始后,我又请郑雅君带着我的几个在读硕士生,进一步挖掘数据,做出了几个漂亮的专题报告。

她的专业能力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更让我欣喜的是,她能拢得住伙伴。

别看她不泼辣、不强势,但不管年级比她低还是比她高,不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还都买她的账。

据我的观察,主要是她为人诚恳、友善,有困难有麻烦走在前面。

那一年,慕课在中国兴起,复旦大学也走在潮头。

作为《复旦教育论坛》的执行副主编,我向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陆昉教授约稿,请他就慕课发展的路径选择写一篇文章。

陆昉老师行政工作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来动笔。

有一次偶然与郑雅君谈到慕课,她兴致勃勃地跟我讨论起来,很有点不一般的思考。

我灵机一动,请她去与陆昉老师合作。

于是便有了那篇“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的文章,发表在《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一期上。

这次合作,使我看到了郑雅君做学术研究的潜质。

于是建议她通过推荐免试直升到高等教育研究所来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

那年我已经过60岁了,本来不打算再带硕士研究生,但看到如此优秀的苗子,不能不动起了延揽的心思。

而郑雅君在与我们的合作中,对教育研究的兴趣大增。

我向她推荐了谭光鼎、王丽云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一书,并介绍了几位美国顶级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是如何从社会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她完全有机会在社会发展与公共事务学院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但她最终下决心来高等教育研究所,让我十分欣喜。

对她更深入地了解,那是在成为我指导的研究生之后。

她老家甘肃张掖,少年丧父,因而比一般的孩子性格更加坚韧,更有自强的意志。

大西北民风的熏陶,使得她具有那方土地上的人所特有的纯朴、诚挚和善良。

她父亲在世时善书爱画,这种文人气质也影响了她。

我看过她在列车上画的一幅窗外风景水彩速写,那种对大自然美的敏感超越常人。

她喜欢茶道,记得有一天晚上快十点,我离开办公室回家,她陪我走到校门口后,又赶去参加一个茶会。

她喜欢兰花,还特地送了我一钵她自己养的墨兰,至今这钵花还在我办公室的窗台上。

她为人直率,不存芥蒂,常常见面熟,所以朋友不少。

老师也喜欢找她帮忙、合作。

读本科时,她曾帮一位老师做访谈和口述,到高等教育研究所读研后,依旧接着做。

我听说那位老师秉性自我,便告诉了郑雅君。

其实她也了解到了,但她说,答应了的事,就要继续做完做好。

她这种秉性,有些近于固执。

本科四年级时,她曾经到香港中文大学做过一年交流生,所以,她本科实际读了五年。

老师对她的本科学位论文的评价是,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

考虑到她在香港耽搁了一年,我就建议她利用2013年本科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在她做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再深入挖掘一下,写成硕士学位论文,争取两年硕士毕业,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没有想到她不干,一定要重起炉灶,理由是,到高等教育研究所来,就要按高等教育学的专业要求扎扎实实做一遍。

一心向学以至于此,实在少见、难得。

如今社会浮躁,极端功利追逐之风蔓延。

来读研究生的,已经很少见有真正是以学术为志业的。

郑雅君大概算得上是我能看到的一个例外。

她真心喜欢学术,乐意沉浸学术之中。

我因为是所里的行政负责人,带的博士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在职攻读学位的,所以,通常每周二晚上请博士生来我办公室,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学术问题。

郑雅君进高教所就读后,起初来旁听,后来渐渐就加入讨论。

从不忸怩,从不吝啬,只是平等、坦率地与大家交流、分享。

她的见解常常得到博士生们的赞赏,出的主意往往让大家心悦诚服。

所里的老师们也很快发现郑雅君是个做学术的坯子,愿意给她指点,与其分享,甚至成为合作研究的伙伴。

硕士就读期间,她大概发了六七篇期刊和会议文章,有一半是与牛新春老师合作的。

2016年,我从图书馆借到了美国最新版的《院校研究手册》,有意将其中的第四篇“院校研究工具和技术”翻译出来作为学生的阅读资料。

郑雅君知悉我的想法,居然在校园网上招募了10位同学,个把月便完成了翻译任务。

得人如此,为师者舒心。

这些翻译材料已经收入2021年6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院校研究手册》。

郑雅君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她自己选定的。

进入教育学科学习,她就在关心大学教育“塑造”学生的过程,关心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是怎样被“塑造”的,他们的社会背景怎么影响了他们在“塑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学习行为。

很显然,她的社会学专业知识、思维和方法融入了教育专业研究的范式,令人耳目一新。

我赞赏她的选择,任其自由探索。

我向来认为,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应当学会自主开展独立的研究,而不应期待导师去喂、去灌、去领着干。

导师的作用就是在旁边把把方向。

对有学术追求的学生,只要给他支持和空间就行了。

郑雅君选择了质性研究方法来做论文,其实这比用量的研究方法更具有挑战性。

能不能进入访谈对象的语境,能不能触摸到访谈对象的心灵,这是考验访谈者境界、情怀、学识、能力的标尺。

阅读她的论文草稿,我就感到她已经超过了现时大多数研究生能够达到的高度。

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之后,论文被推荐参加教育实证研究第一届评奖,在十篇获奖的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郑雅君的论文是其中两篇硕士学位论文之一,又是获奖的两篇质性研究学位论文之一。

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的高校学生就业发展论坛上,郑雅君的学位论文再次获奖,且是唯一的质性研究论文。

论文获奖之后,我就考虑把它纳入复旦大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出版。

资助硕士学位论文出版,不敢说是破天荒的事,至少可以说是稀罕事。

我觉得值得,2018年10月就与上海三联书店签订了出版合同,约定2019年6月出书。

但是,我完全没有料到,计划延迟了两年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郑雅君觉得不完满,想要进一步充实。

她原来设计了三个研究目标,学位论文只实现了两个,她想通过出书实现第三个目标。

2019年秋,她已经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了。

硕士毕业时,本来她也可以选择留校攻读博士学位,也曾考虑过申请境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5年5月我随复旦大学访问团到香港大学访问,在港大教育学院我向白杰瑞教授推荐了郑雅君。

经过严格的审核,郑雅君被接受攻读港大博士学位。

进入港大之后,她对自己的要求更加高了,总想把书稿改得更好。

但繁忙的学业,又使她无法集中精力改稿。

再后,她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很快坠入爱河。

结婚、生子,一路顺风。

我赞成她暂时搁置书稿修改,先完成人生大事。

也得到出版社杜鹃女士的理解,没有作合同违约处置。

在大事基本停当之后,我便不断催促郑雅君完成书稿修订。

如果说书稿还有未能尽善之处,那么该怪我鞭策太急。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孟夫子的名言。

确实,出优秀的学生就是教师的幸福!我为这本著作的出版感到高兴!为郑雅君的成长、成熟感到骄傲!孟夫子还说,“知人论世”。

为了让读者了解作者,我把与郑雅君的师友缘作个交代。

是以为序。

2021年9月28日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