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菲菲离开的时候, 朱总千般不舍,万般留恋:“路总,这还没开拍呢, 你就走啦?不留下来多待几天, 再给他们多指导指导, 他们的思想, 是真跟不上啊……”
“不会不会, 前面他们只是不知道还有那么多种操作方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 很多大学生用相机的摄影模式拍的小微短片, 不也挺有意思的嘛, 不用担心, 他们都是成熟的剧组了, 总不能还比不上大学生。”
朱总叹了口气:“难说, 他们可能还真比不上大学生鬼主意多。”
“那就招点大学生嘛, 这不暑假了么, 你们招点大学生兼职, 给他们实习证明, 我想应该会有人愿意来的。”
朱总半信半疑,直到他招到几个考古专业、民俗专业、舞台美术专业的兼职大学生, 整个剧组的专业含金量嗖嗖往上涨。
路菲菲安排的营销团队还在努力推波助澜,他们混在演职人员里面,时不时问一问兼职大学生们专业相关的问题。
整个营销团队的人思路异常发散,他们问的问题, 不是卡BUG,就是感觉好像能回答, 但细想之下好像又不太对。
大学生们很耿直,能答就答,答不上来就摇人,打电话找自己的同学和导师求教。
问多了,就顺理成章的把这些曾经答过问题的人都放在片尾的鸣谢名单里。
长长的鸣谢指导名单,看起来霸气非常。
前面是大学的名字,后面跟着系或是教授的名字,如果没有教授,那就放学生的名字,反正也没人纠结那个人名到底是个啥。
第一波营销是比穷卖惨,让剧组接地气,看起来搞笑有趣的同时,也能降低大家对服化道,还有的预期。
第二波营销就是展示优点,告诉观众,我们的剧情和专业知识过硬,我们的钱都花这了。
大多数书粉对剧情还原度和演员贴合度的追求最高,能达到这两点,哪怕是大学宿舍里拍着玩的,都能得到极高的评价。
最重要的是能管理好观众对片子的预期,给快饿死的人吃一碗有大块肉的饭,他们就会很高兴,要是抱着吃米其林三星的期待,结果吃到嘴却发现是工地旁边的十元盒饭水平,观众是要掀桌的。
路菲菲向朱总表示:“要是他们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你放一百个心!”
朱总见路菲菲安排的对接人也很靠谱,一颗心终于放下了,那祥林嫂一般的嘴也终于不再劝说路菲菲再多关心他们这边几天,反正有人能贯彻路菲菲的思路,能把事做下去就行了。
路菲菲来的时候,小吴同学此时正处于烦恼之中。
他对纪录片拍摄的热情相当高,也是得益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让他觉得“我上我也行”,拍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谁不喜欢。
本质上还是没有自己的想法,想法是什么,取决于他今天刷到了什么,随便刷到三五个讨论一件事的贴子,他就觉得这就是大势所趋了,拍出来必火。
小吴的金钱压力不大,压力来自于面子,刚刚打造的“神算子”人设,不能第二次就被自己砸了。
他想成为常胜将军,不败战神。
现在有了任红霞,他相信搞艺术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不管怎么样,也一定能做出好作品。
在路菲菲帮朱总做初期安排的时候,任红霞也已经挑到了跟小吴合作的选题——茶马古道。
涉及到茶文化,小吴此前为了做茶叶生意速成的那点茶叶知识,也不算完全白费功夫。
国内有七条茶马古道,三条上西藏,四条延伸到国外。
不管是纪录片最受欢迎的少数民族风情元素,还是国家喜欢的自古以来的对外友好形象,都有。
大方向定了,下面就是细节。
每天都仿佛卡在了时间循环里,一日一日的重复着同一个套路:
早上十点,任红霞攒起来的主创团队和小吴一起到会议室,开始头脑风暴,思考方向。
中午,订饭,一边吃饭一边头脑风暴。
下午,想出一个方向,主创团队策划分析这个方向的可行性和受众面。
傍晚,订饭,一边吃饭一边听策划分析出的结果。
晚上,文案攒大纲思路,摄像谈拍摄手法。
凌晨两点到三点,也可能四点五点……散会。
早上十点,大家重新坐到一起,把昨天的案子拿出来再次审视。
刚刚想出来点子的时候很兴奋,亲妈眼看啥都好。
搁了一眼,味儿就变了,亲妈变后妈。
推翻,重来……
如此这般,过了整整十天。
已经推翻了九版,本来有一版已经让任红霞觉得第二天想起来也很高兴,但是,不能让小吴同学高兴,小吴同学压根没听懂他们兴奋的点在哪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纯看片观众,如果他们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那要怎么样才能说服外面文化层次更低的观众。
小吴同学不像朱总,会强硬的说“我觉得不好,就是不行!”
他就像一个虔诚老实又执着的学渣,缠着班里的学霸给自己讲题,听不懂也绝不放弃,但是怎么都听不明白,把学霸给说绝望了。
要不是纪录片想找个愿意投资的人千难万难,任红霞真的想放弃这个眼神清澈的富二代。
就在大家都非常痛苦、睡眠不足的第十一天,路菲菲出现在头脑风暴的会议室。
所有人,包括任红霞团队和小吴同学团队在内,不由得眼前一亮,比喝了三杯冰美式还精神。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飘出一句话:“得救了。”
按路菲菲所想,十天了!他们怎么着都应该已经推进到每集的分集大纲、去哪些地方拍摄、联系协作单位了吧?
自己过来,就是看看他们的大纲里面有什么亮点,要去的地方有什么典故,联系到的协作单位有什么能吹的点,最好再从协作单位上再薅点羊毛来支持拍摄工作……
这才是一个营销公司应该做的事。
结果,他们居然还卡在不知道怎么拍上面。
他们在纠结东西是要不要从茶树发芽开始拍、炒茶工艺的tຊ历史变迁、炒茶人的技巧,以及等等……从之前讨论的内容来看,《茶马古道》起码得过十集才能让茶叶上马背,走上茶马古道。
任红霞以前的合作伙伴都是专业人士,不需要她说什么,他们自己会对拍摄难度、观众接受度,以及收视率的基本盘都有一个大概的预估,在第一天开会的时候就能解决掉这些问题。
现在,她的团队都是慕她名而来的半吊子,只能说是“爱好者”,愿意学。
愿意学,也就是不能即插即用。
再加上甲方小吴连半吊子都不是,就更加灾难了。
项目组的助理简单把前几天的会议结果说给路菲菲听,路菲菲听了半天,觉得有点疑惑:“你们是还没有确定想展示什么,就已经在讨论细节了?”
“确定好了,展示茶马古道。”小吴非常自信。
路菲菲摇头:“不是,你们主要是想讲茶叶的前世今生,还是全世界消费者对茶叶的态度,还是茶叶相关的文化,还是讲茶叶相关的植物学和生态问题?还是茶马古道沿途的城镇人文风貌、历史变迁,茶马古道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小吴真没想那么多,他们家是搞机械的,机械设备在宣传的时候,只要讲给观众一个点:“物美价廉”。
茶叶能扯的东西太多了,他想了想:“不能都讲吗?反正那么多集呢,舌尖上的中国,不也每集一个主题吗?”
路菲菲说:“每集一个主题不假,但是每集的主题都向着一个中心,用不同的手法烹饪食物。一集说茶多酚,一集说古代怎么点茶,一集说普洱,一集说茶马古道的马帮生活……这也太乱了。”
任红霞的想法是拍摄人与茶,成都青羊宫五块钱一位的露天茶摊、广州早茶与茶之间的关系、潮汕手法花哨的功夫茶、牧民喝的茶砖……
在喝茶的气氛里,再加入采茶人、卖茶人的故事,带出从古至今的茶文化故事。
路菲菲觉得任红霞的这个主意挺不错,小吴却有不同意见:“任导说的我觉得很好,不过,只拍中国的部分,会不会显得不够国际化?像上次那个茶叶国际展览会,还有一个区域展示其他国家喝茶的历史呢。”
按他的想法,起码得把英国加进来,英式下午茶,提到就能让人想到贵族、皇室,跟高贵沾上边,整个片子的逼格都提升了。
这个想法被任红霞否了,说太杂,小吴同学不甘心,等路菲菲来,他又把他的这个梦想说了一遍,希望能得到路菲菲的赞同。
只要路菲菲赞同,他就有了十足的底气。
结果,路菲菲也觉得太杂了,如果是纯英国人在英国喝茶,那镜头最多带一分多钟,为了这一分多钟不远万里跑到英国,有点没必要。
如果是英国人在中国喝茶采菜,还有点搞头。
“茶跟烧烤不一样,烧烤远远的看着,烟火腾腾十分热闹,吵吵闹闹的也很合理。喝茶的人要是像喝酒吃烧烤的人那样撸起袖子划拳,气氛就不对了,所以,人的事情不要太多,不然会闷,要么就像上课,我觉得大概拍茶本身相关的东西70%,拍与茶相关的人文历史故事30%。”
小吴同学见路菲菲都这么说,便不再执着于他的想法。
理解要投钱,不理解也要投钱,投呗,他就一个小小的要求,拍喝茶的时候,能用他家这边的场景拍。
这些小工厂主们,会在空闲的时候,坐在一起喝茶,讨论将来的发展,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这是小吴的一点私心,将来要是纪录片能上电视,那就相当于给全镇做了宣传,到时候大家乐呵呵的在纪录片上找自己的时候,都会想起是小吴让他们上了电视。
再一次连续五天的头脑风暴,每天都有新的进展,定好拍摄集数、每集拍摄的地点和内容,然后团队联系各地想要拍摄的地方。
大城市好办,以任红霞的面子,北京城四合院里住着的大爷大方地把自家珍藏的清代紫砂茶具拿出来给摄制组拍,连着茶宠的由来都讲了个清清楚楚。
路菲菲通过老段,找到文化圈喝茶人。
小吴同学搞定了自己之前踩点去看过的茶园,那些茶园老板没跟他达成合作,不过过系算是处下来了,茶叶不能以低价卖给他,但茶园允许摄制组进入,只要不搞破坏,随便他们拍。
有一个茶园风景好,茶树密,还有几个能撑场面的古树,之前就有几个电视剧过来借过景。
老板一家子对接待摄制组非常熟练,拍摄费用、合同,都准备好了。
供应拍摄组的饭食、饮料、发电机设备、能让拍摄使用又不会晒死茶树的照明设备,他们家都提供。
任红霞踩完点,安排好拍摄之后,有些累了,随便找了个干净的器材箱坐下,老板的小女儿端着茶过来给她喝,看见她坐在箱子上,十分紧张地小声说:“快站起来,要是被别人看到,你会挨骂的。”
“为什么?谁骂我?”任红霞不解。
小女儿的眼睛四下瞟瞟,看着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里,声音越发急促:“就是别人,以前到我们家的剧组里的叔叔都说,这种箱子女人不能坐,坐了就要倒霉。”
任红霞笑着接过小女孩手里的茶,也压低声音对她说:“不怕,谁要是骂我,我就骂他!”
路菲菲在茶园里转了一圈,也走过来想歇口气,见任红霞有茶,便笑着对小姑娘说:“有我的吗?我要喝温的!”
“我去端!”小姑娘热情地跑回去,又端了一杯微温的茶跑过来,她一回来,就发现,路菲菲也坐下了。
小姑娘把茶递给她,小声嘀咕:“会挨骂的。”
“啊?”路菲菲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怎么就会挨骂了,任红霞笑着把女人不能坐箱子的故事讲给路菲菲听。
路菲菲也笑起来,她一手接过茶,一手指着自己的颧骨,对小姑娘说:“不怕,谁敢骂我,我就在这涂高光粉,克死他!”
“!!!”小姑娘不懂,小姑娘大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