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28章 由历史剧开始的新历史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半只青蛙 4461 2024-03-02 09:45:01

作为一名退居二线的公务员,1950年时,已有57岁的李润石同志这三年来最大的乐趣有二。

一是看林汉偷偷交给他的,关于他本人1950年后的所有“作品”。通过那些东西,现在之李润石能与未来之李润石能够进行“跨越时空”的“接触”,这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不过林汉交给他的东西,他在阅读之后,都依照他的要求,很快放进炉火里烧成了灰烬,不留半点痕迹。

这三年来,每看完一篇林汉交给他的,属于他自己本人“未来”的作品,李润石都会到长江边顺着江岸走一圈,兴趣来时则会跳进长江水里畅游一番。当然,他的这种作法,常让他的警卫员很是紧张和郁闷,直到新中国最年轻的少将,李华梅将军来到他身边,长期担任他的警卫与保镖后,警卫们才不再为李主席随跳进长江里游泳的安全问题而和他闹意见。

那时李润石主席已经将住处搬到了长江上的一条小型客轮上,并长期地住在船上。他一时兴起想要游泳时,可以直接就近跳下江水。当时警卫员得到上级的通知是,只要李华梅少将在船上,就毋须担心他的安全问题。

除了和“未来之我”进行“交流”外,李主席这三年来的另一个乐趣,就是欣赏由宣传部副部长林汉主持拍持一系电影和历史剧。

五十年代前,电视虽然已经发明,中国北京这里更在1950年建立了新中国第一座电视发射塔,但电视在新中国还只是个新生事物,而电影这种适合几百号人同时观看的娱乐项目,则成为官方除了广播外,对民众宣传的重要手段。

林汉担任宣传部副部长至今已有七年,由他亲自主持拍摄的电影已超过五十部,受其影响而修改剧本的电影,数量就多了。这七年来也是新中国电影的高产年。

“必须让人民群众,每个星期都有一部新电影可看!”

这是林汉就任宣传部副部长后公开喊出的口号。

和那些努力地“中规中矩”,生怕犯政治错误的同行不同,由于林汉“敢犯错”,又来自后世,他所主持拍的电影,在叫好叫座的同时,在国内也有不小的争议。

比如,林汉就曾经抄袭后世美国人拍的《拯救大兵瑞恩》,山寨了一部名为《英雄母亲的最后一个儿子》,其剧情大致是一位1935年新中国建国之战期间,一位母亲全部的五位孩子都上战场参加了解放军,其中四位先后牺牲,上级领导得知这则消息后,下令无论如何都将她的第五位孩子从战场上撤下来送回他的母亲身边。而后为了找回这个烈士母亲的最后一孩,官方特地派出一支精英小队深入敌后战场寻人的故事。

在这个时代,这个剧情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最后被上级领导一句“连古代帝皇都知道,战争出兵时要给百姓家中留后,不要玩假大空,把我们共产党人捧杀成连古代帝皇都不如的冷血动物”给顶了回去。

类似的触雷的东西,林汉这七年来碰了不少,他被保护过,支持过,也被批评过,甚至还有过站在台前检讨的经历。

林汉玩HIGH以至玩砸了的电影,最严重的是他抄袭后世网络作家梁都的名作《亮剑》,结果这部电影拍出来主席看后火冒三丈,批评他说电影里李云龙这种形象,根本就不是革命军人的正面形象,他的思想和方法不是人民解放军文化,而是绿林文化,是军阀主义。

当时李主席批评林汉道:“一支真正的革命型军队,除了掌控的先进军事技术外,必须协同作战,必须遵守纪律,必须服从命令,不允许个人随意行动。李云龙是现代绿林好汉,有幸投身到人民解放军之中,如果他能自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努力改造和提高,他本可在人民解放军的大镕炉中修成正果,成就功业。可惜他的匪性太重,终不能登大雅之堂。我从前进行三湾改编时,正是要消灭军队中的这种‘绿林化’、‘军阀化’、‘私有化’的倾向。”

“你从前对学生上课时,把现代军队分成五种类型,土匪型的军队是你评价最差的,但实际上,你的这个剧本里李云龙和他的军队,仍然是支土匪型的军队,只不过是被他披上了一层革命的外衣罢了。”

当时林汉被李云席叫到面前狠批了一顿后,还上台进行检讨,事后林汉在肚里大骂“梁都坑惨了我”之余,一边检讨,一边叫来手下,修改了剧本,将这部电影重拍,由鼓吹亮剑精神,变成了批判《亮剑》这种绿林文化、军阀主义,这才过了关。

不过林汉拍的电影中,李主席最喜欢的,也评价最高的,却是林汉拍的王朝末年系列,李主席在阅后甚至还特地下达指令,要求各部门的党员都要去看。

林汉主持拍摄的王朝末年系列,是指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后来人的角度,评价中国历史上,自周期以来,每一个王朝在末年时期,其上层的挣扎、变革,最后依旧难敌大势,被历史的激流冲走的历史专题系列剧。

这个系列剧从西周末年的《烽火戏诸候》开始,相继拍了《秦末风云》、《穿越者的悲歌》(指王莽)、《大汉的终结》、《真实的三国》、《西晋》、《五胡乱华》、《隋朝大足夭进》、《大唐之死》、《五代十国》、《自我阉割的“怂”朝》、《元末英杰》、《大明劫》,以及离新中国很近的,讲清朝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林汉虽然无耻抄袭梁都的作品抄出了问题,但是他主持的拍摄王朝末年系列专题电影,在上层中间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好评。

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林汉来自后世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在那个时代,每个王朝末年时,统治阶级最后是如何作死,自己玩死自己的全部经过,早就被网友们翻来覆去,扒掉七层皮,一切隐藏在光鲜之下的杨梅大疮,全揭露得一清二楚。

在拍摄过程中,林汉为了让这部系列剧成为永远的经典,每拍一部系列时,都找来上百位相关的历史学家充当顾问,大家聚在一起,先不谈电影剧情,而是围在一起“打嘴炮”。

比如,最重要的《大明劫》一部戏时,林汉先甩出了自己观点:将东林党、楚党这些所谓的清流全批得一文不值,称其为比阉党还不如的狗东西。而当时林汉身边更有一帮数百人的学生,在故纸堆和地方日志里,一点一点地寻找相关的历史资料,以验证他的说法。

当时林汉这种把明末文批成狗屎不如的东西的观点,几乎将在场的老学究们气晕。大家大辩论了整整一个月,相关的论点甚至都登上了报。最后,自然是来自后世的林汉胜出了。

每一个系列,在拍摄前都有几百号人在做相关的资料整理工作,服装、道具也是尽可能地贴近历史,而各地配合收集相关资料的人加起来更可能上千。动人物力如此之大,但官方却非常满意,因为在这过程中,在拍摄过程中,官方也趁机将中国的历史中被“无耻文人”和别有用心的统治者“扭曲”的部分,好好地整理了一次,纠正了许多长久以来被刻意抹黑的观点。

比如比如被抹黑的纣王,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比如被黑出屎来的朱元璋等等。

而当拍摄者决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力求用“最客观的平常心态”拍摄这一系列的王朝末世专题剧,同时又动用了如此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精力,拍出来的作品自然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该片拍出后,不光在中国,就连在海外的华人圈里,也影响巨大。许多海外华人看了之后,都声称其内容颠覆了许多旧有的传统观点。

在这个系列剧里,林汉甚至亲自上场表演。而在拍摄过程中,他也一反传统的剧情式表现手法,在剧情结束时,以“未来人”的“身份”进入电影,采访“末代皇帝”或“亡国皇帝”,和他一起讨论他为什么会亡国,以方便观众能看得更明白。

例如在《大明劫》这一集中,电影里现出崇桢皇帝煤山上吊时的画面时,林汉身穿现代人的衣服,如然出现在镜头里,拉住了崇桢皇帝。

镜头里,林汉对崇桢皇帝说:“先别急着死,做鬼也要做明白鬼。你说君非亡国之君,臣却是亡国之臣,能不能向大家说个清楚,到底是啥回事呢?”

然后林汉就崇桢皇帝坐在他上吊的歪脖子树下,开始讨论东林党、楚党之流的黑历史,崇桢皇帝向林汉抱怨,干掉魏忠贤前,明朝朝廷一年的茶税是上百万两,东林党这伙“清流”执政后,就只剩下几十两了。

林汉这个未来人,这时就用其从“后世”查到的资料,向崇桢皇帝解释说,这些偷漏掉的税收,其实都落入东林党这些所谓清流和他们背后商人利益团体的腰包里了。在这过程中,晋商勾结满清的黑历史也被捅了出来。同时林汉还告诉了崇桢帝,为何他征个“辽饷”,就逼得天下皆反的真相:是士绅和官僚勾结,把几百万的辽饷全转稼到农民百姓身上不说,更还“扩充”了数倍。

再说完了明朝这些“清流”们的各种黑历史后,崇桢帝问林汉:后世是怎么评价这段历史。

于是林汉拿出明史,把里面那些对这个时期“清流”们自吹自擂的段子念了一遍,然后林汉对着被气得吐血的崇桢一耸肩,作无奈状道:“想开点吧,谁叫这些家伙是掌握笔杆子的,掌握子笔杆子,就掌握了话语权。写史书的他们,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脏事记进明史里?为了找出这些家伙干的脏事的黑历史,我们可是召集了几百上千号人,到处查各地的地方日志,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统计整理出这些资料的。”

拍这段时,林汉更没安好心地安排了一个剧情,大明劫的最后,满清夺得了江山,多尔衮控制了汉人的大好河山,在结局的时候,林汉又站出来,问多尔衮道:“那些无耻的明末地主阶级,崇桢皇帝都被他们玩得死去活来,你是怎么对付他们的?”

多尔衮对着镜头牛气哄哄地道:“想偷税漏税?我们满人大刀可不含糊!”

林汉又问:“明末土地不足,兼并问题,怎么解决?”

多尔衮冷笑道:“这二十年,明朝死了一亿汉人,人口去了七成,自然地就腾出来了!”

由于深恨后世满屏的清宫戏,在《大明劫》,林汉还特点指出,所谓的张献忠屠川,其真相根本是满人屠川,事后再污蔑推到张献忠。

然后,镜头又切换到明末那些家破人亡的士绅,林汉告诉他们明朝所以会亡于异族的原因,这些士绅在知道“真相”后,却个个摆出一副死不悔改的模样,大叫“要我的钱就是要我的命,要收税当然要向泥腿子要钱,哪有向士绅要钱的道理。”

《大明劫》这一集和最新一集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讲清末的故事对比着看,就更加有趣。由于少数清朝过来的当事人还活着,更在电影里也有机会真身上场——比如伪满洲国的傅义皇帝。清末的故事所以叫《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正是提醒观众,王朝末年时,无耻的统治阶级皆是一样的,犯下的错误也都是相似的。他们不是不想改,而是他们的阶级属性,注定了他们“不能改”,“无法改”。

最后在林汉在评价那些清末时想挽救大清于危难中的改革者时,他总结了一句:“王朝末年时,哪怕出现了少数背叛自己的阶级想拯救自己阶级的‘背叛者’或者说是‘变革者’,但是却绝对不会出现背叛自己阶级的‘阶级’。人不可能坐在椅子上将自己的举起来,当这些‘变革者’的屁股还坐在旧阶级的基础上时,这种拯救就注定不可能成功。”

在这部系列剧中,关于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的《穿越者的悲歌》,则是林汉出于恶趣味,以另类的手法拍的一部历史剧,是这部系列剧中争议最大的一部,至于最后不得不又用“正经”的方式重拍了一次,而重拍的那集,片名也改成了《从西汉到东汉》。

之所以这部弄到最后要重拍,是拍摄时林汉“脑洞”开得太大,他自己亲自下场,直接以“西汉穿越者”的身份进入电影里,去扮演“王莽”这个角色,把历史专题剧硬生生地演成了“穿越剧”。

具体的作法就是,林汉这集中,虚构了一个在红旗下长大的,教条主义的年青人,无意中穿越到西汉末年变成了王莽,手中大权在握,决定在封建时代进行从上到下的“社会主义改革”。

在后世,王莽被无数的网友戏称为穿越者的前辈,实在是他建立大新朝的所作,实在太象“未来人”了。

在这一集的剧情里,林汉亲自扮演的这个王莽,就是“教条主义”地将他所能想到一切在后世看来很先进的改革思想在西汉这个试验田用了一次,结果处处碰壁,最后弄得天下皆反仆街的事。

当时李主席看到这个剧本后,觉得对于宣传“反对教条主义”很有意义,于是就让他拍了,只是要求他事后再拍另一个“正经”说故事的版本。

在过程发生过的一件趣事是,在考古学家将王莽发明的游标卡尺的照片和现代游标卡放在主席面比较一下,又在仔细地研究王莽时期的改革制度后,就连主席也不禁莞尔,忍不住对林汉吐糟道:“现在,我也开始有些相信他很可能是你的同行了。”

林汉主持的王朝末年系列,在1950年七月时,拍完了最后一集关于清末剧情,而后在全国陆续播出。

但实际上,清末的剧情,并不是真正的最后一集。而真正的“最后一集”,在1950年后,就由林汉在兰芳开始拍摄。

这部最后一集,1950年八月开始拍摄,一直拍到1951年十月才收工。

而在1951年七月的夏季的一天,李润石主席乘座李华梅寄灵的客船,顺长江而下,进入江西,而后转乘火车,到达庐山。

山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将要召开。

上山前,他问李华梅:“你准备好了吗?”

李华梅点点头道:“准备好了。”

先前一脸严肃的他,这时露出微笑,一同点头道“我也准备好了,一起上山吧。”

此时的李主席,今年五十八岁,跟在他身边的李华梅,官方记录上的年龄,是三十七岁——1932年她诞生后,对外自报的年龄是十九岁,只是英灵的身体,让她看上去仍然象十九年前一般的“年青”。

他已进入中年晚期,而她则“正当年”,他在前,她在后,这一老一“青”,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向山上走去……

(全书完)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