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5章 大周阅兵

危岩一直在宫墙外的长道上等着,旁边跟随的南国使臣纷纷对视几眼,想开口说话却都在看到危岩阴沉的面色后不敢言语。

一行人左等右等,竟等来了一个传旨的太监,宣旨说南国诸位使臣可回了。

“大人放心,陛下只是想留公主在宫中赴宴。”传旨太监笑眯眯地说。

危岩抿唇不发一言,在传旨太监离去后,其他使臣你一言我一眼开口。

“危大人,我等还是速回驿站吧,明日就是大周阅兵,使臣团中诸多事宜还等您处置。”

“是啊,大人。”

大周皇帝下旨让南国使臣离宫,使臣团又想赶紧离开皇宫,总觉得这里是是非之地。

危岩心中万般想带公主回去,也只好妥协,现在他不是在南国,而是在大周,没有任何办法。

想到王上临行前对公主说的话,王后放下颜面哭求都无用,又想到一路上失魂落魄的公主,危岩的拳头不由握紧了。

“好。”他说,“回驿站。”

他如果做出什么来......只会给公主徒增烦恼。

明日就是大周阅兵,各使臣团都要出席,自从皇帝召见南国公主后,京城里想来现在也已经都知道了南国公主在使臣团里,所以公主明日必然要安好出席。

...

晏玄钰让使臣们先回去,除了让他们觉得大周皇帝对公主不一般外,也是想趁此独处机会和乌夷清商讨一番。

“陛下,可要现在去传膳?”

二人在殿中坐了许久,乌夷清听到晏玄钰身旁的总管李忠贤进入殿中询问。

晏玄钰一愣,“已经到用午膳的时候了?去传吧。”

他看了一眼乌夷清,问她:“做点南国菜?”

乌夷清摇头,“只按照陛下平日膳食即可,今日我与陛下还有许多事要商议好,此后怕没机会。”

“那就去吧。”晏玄钰转头对李忠贤说。

他想了想,又道:“再添两道菜。”

“是。”李忠贤看了一眼乌夷清,得了吩咐去传膳了。

待李忠贤走了,晏玄钰才笑道:“朕平日里吃的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传出去怕是会让旁人觉得你在宫里受了慢怠。”

乌夷清心道这有何吃不吃得惯一说?直到李忠贤带领几个宫人进来,在两张方桌上摆了几道菜,乌夷清才知道晏玄钰为什么这么说。

一盆青菜鲜虾粥,一碟酸萝卜丁,还有三道炒菜,乌夷清记得其中两道炒菜都是晏玄钰嘱咐李忠贤才加上的,一式两份。

也就是说,平日里晏玄钰用膳的规格比这还要简单....

这竟然就是皇帝的午膳。

饶是乌夷清再淡定,此时也不淡定了。

晏玄钰接收到乌夷清震惊的目光,其实就算这些菜他一个人也不是全部能吃完的。

他知道这个时候人们的餐桌礼仪还是印在脑子里的,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吃.....

其实一直以来差不多都是这样,他刚穿来的时候因为中毒没有味觉,后来虽然恢复了,但是没有太多口腹之欲,更喜欢这种吃下去浑身舒服的饭食,而且他一个人能吃下去多少呢?如果真按照宫中规格来,太过铺张浪费。

现在还没发展到粮食能随便挥霍的时候——就算发展好了,也不能浪费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乌夷清身为公主,当然知道南国王宫内每日是什么模样,再看眼前桌上摆着的午膳,乌夷清没有被怠慢的感觉,升起的是另外一种酸涩又复杂的情绪。

如果说之前她心里还有微小的其他想法,可是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

晏玄钰这般的人,才该统领天下。

乌夷清兀自想着,晏玄钰坐在她对面的桌子上自顾自喝起来米粥。米粥熬得火候刚好,佐以鲜虾与时蔬,不必太多花里胡哨的做法与佐料,真正激发了它们的好滋味。

乌夷清听到轻微的碗筷声回过神来,一早便被宣进宫里,为了面见皇帝并没有怎么用膳,更何况最近这段时日她心中忧虑,自然更是吃不下。

一直到看到宫人为她盛上后冒着氤氲热气的米粥,她突然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诱人与饥饿。

而桌上那小碟中装着的,就是酸萝卜丁,不过比较于百姓为了盐味与保存的需要,多了些口感上的美味。

这....真的是一次简单的用膳这么简单吗?

乌夷清品尝着口中的鲜香滋味,突然一愣。

她看向对面的晏玄钰。

这是晏玄钰在用这次午膳真真切切告诉她,要想百姓之所想!晏玄钰已是大周皇帝,尚且每日都用酸萝卜丁来提醒自己要心系百姓,更何况他人?

只是用不惯所谓贵族的珍馐佳肴,喜欢吃开胃小菜的晏玄钰:是的,就是这样!

乌夷清几乎是以虔诚的心将面前的膳食吃下。

对于自己要走的这条路心里越发清晰。

...

在晏玄钰的授意下,陛下和南国公主在亭中独处的消息传出宫去,似乎宣见入宫后这位公主就很得陛下喜欢。

“接下来,你要做给南国使臣们看。”晏玄钰一边饮茶一边说道。

乌夷清点头道:“陛下放心。”

这流言在乌夷清回南国使臣驿站时达到了顶峰。

众人皆看见公主乘坐着六匹马的车辇出宫——这是极受皇帝看重的人才能享此殊荣。

在公主还未到使者团所在的驿站时便由李忠贤带人到了这里,有使臣认出来这是宫里的总管大人。李忠贤笑着道:“陛下担心公主在驿站住不习惯,特意命咱家来为公主送些物件来。”

说罢他一挥手,身后的人鱼贯而入,将乌夷清暂住的地方几乎改成了另一番模样。

众人对这一变故又是好一番说道。

看到乌夷清毫发无损并带了一堆赏赐回来,危岩脸上没有高兴的神色,应付了众人后低声问乌夷清:“公主在宫中可发生了什么?”

乌夷清道:“无事。”

说完这之后就没有更多话了。

她的冷淡让危岩一愣,可危岩张了张口,到底没有立场再说什么,只好道:“公主早做休息。”

乌夷清看到危岩之后并非冷淡,而是在想今日在宫里晏玄钰对她说的话。

可用之人....

危家确实与她外祖和母后亲近,危岩对她也多有照顾。

可是.....她要做的是逆君之事。

乌夷清垂眸想着。

...

晏玄钰没想到自己还体会了一把“炸了”文学。

他知道自己有“营销”的成分在,但没想到员工太卖力也不是件好事——

在这个大周阅兵的节骨眼,众人本就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动不已,而他对乌夷清的态度,也很快被隐晦地写在了京城日报上。

什么陛下对南国公主一见钟情啦....

晏玄钰听到这些炸裂消息时只想扶额,好好做个皇帝不好吗?为什么一个皇帝,总要有对美人一见钟情的戏码?更诡异的是,竟然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能怎么办?最初消息可是他自己传出去的。

不过也对乌夷清回南国有利就是了。

晏玄钰也曾问过乌夷清的意思,他们还可以想其他方法,毕竟传出风声后对乌夷清有影响,乌夷清对此毫不在意,只要是能助她得权,一些流言又有什么关系?

何况这流言还能更好地帮她在南国立足,让父王不敢动她。

乌夷清远比晏玄钰想得洒脱。

也让晏玄钰对乌夷清有多愿意付出一切想抓住这个机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陛下有意和南国交好的消息飞传,南国使臣见其他人时脊梁骨都更挺直了几分。

另一与南国不对付的小国使臣遇上南国使臣,本来两方遇上总要互喷一阵,但是现在小国使臣们刚看到南国使臣的影子就起身要走,奈何对方非要过来拦住了他们。

于是两方只好不情不愿地行礼——不,南国使臣还是很情愿的。

其中一个南国使臣得意洋洋地说:“哎呀,陛下昨日又赏赐了公主殿下许多名贵首饰与宫中糕点,说都是殿下在宫中爱吃的。”

站在最前面的小国使臣之一刚要开口,就被后面的同伴拉住了,同伴低声道:“还是快走为妙,今日是大周阅兵。”

南国使臣听到这句话,顿时更加得意了:“因为陛下想和公主在一处,所以南国使臣的位置也是使臣之中最好的。”

众人:.....

即使其他使臣心里再怄血,面上也不能说什么,毕竟他们还在人家大周的地盘上呢!而且.....自从突厥被攻下,谁不是战战兢兢?

...

阅兵那日,万里无云。

晏玄钰身后为诸位大臣,再向四周散开就是各个使臣团。

他立于高台之上,这个位置是最好的位置,能让晏玄钰的声音像开了扩音器一样传到更远的地方,也让所有人听得更清楚。

在大周阅兵开始前,晏玄钰首先要鼓舞一番士气,他先将自己从登基以来的事情简单复述一遍,又说起如今大周气象,用词繁复拗口。

在场的所有人随着晏玄钰开口,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唯有晏玄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别让他知道是礼部的谁写的文稿!

这礼部是专门来克他的吧!

关键是晏玄钰需要全文背诵啊。

晏玄钰好不容易维持着威严的表情说完,加了几句自己的话后说道:“今日,朕邀诸位使臣远赴京城,是为共同见证!”

“轰——!”

随着晏玄钰最后一句话结束,一阵轰隆声传来,将各使臣吓了一跳,短暂地出现一阵骚乱,直到看到大周君臣不动如山,他们才压下心头一瞬间的惶恐。

轰隆声就是改良版的烟花,用作礼炮。

最前面的是锦衣卫,锦衣卫们脸上戴着半边黑纹面具,他们人数众多可却没有一丝声音,出现的悄无声息,他们统一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这就是晏玄钰“夹带私货”了。毕竟有小时候看着电视剧里的锦衣卫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的滤镜。

为此晏玄钰还把绣春刀给造出来了,伍老听完晏玄钰描述的“刀身比现在大周已有的腰刀要短小很多,刀的全身有弧度,下有排穗”后惊讶极了,以为晏玄钰也在武器上有些天赋,晏玄钰解释是从古籍上看到的——反正这么多古籍,总不能有人全部看过吧,这不就给了他发挥空间吗。

造出来绣春刀当然有实际用处,晏玄钰到底是从电视上看来的,注重的更多的是观赏方面,经过伍老的改良,此刀确实好用。

大周人人对锦衣卫并不陌生,锦衣卫直属于皇帝统领,可如今大周官员体系完善,各城也稳定发展中,晏玄钰就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事需要他们做了,所以现在的锦衣卫除了巡查职责,就是被分散到各处。

官府也不止一遍地告诉大周百姓,如果遇到危险可向巡查的锦衣卫求助。所以锦衣卫可谓是上能救人下能救猫狗。

大周百姓也习惯了街道上偶尔出现的黑色劲装锦衣卫们,可今天一见,所有远远围观着的百姓都有种陌生之感!

自从京城阅兵的消息在大周各处散播,不少人都纷纷赶往京城不想错过此事,阅兵嘛,当然也得让百姓看看,所以京兆尹紧急带人搞出一个巨大的地方专门供除了官员和使臣以外的人有地方观看,当然是不许吵闹的,旁边可都有官兵一直看着呢,就是防止有人在这时候闹事。

也没人在这个时候吵闹,自从礼炮轰声后,所有人就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看向阅兵场地,场地离他们有一段距离,但也是能看见一二。

不仅远远围观的百姓们屏住呼吸,就连高台上的使臣们也是如此。

锦衣卫走过时如同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带给他们一阵强烈的压迫感。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锦衣卫走过后,后面的两个方阵就是由袁康训练的兵卒,现在已经没有“袁家军”这一说法了,边境的不少将军都被袁康在晏玄钰的授意下特训过,这些将军手下的兵卒也是如此,而原本的袁家军中也融入了很多兵卒,相比于之前,将士们真的团结了起来。

和锦衣卫们的静步不同,兵卒们整齐的脚步声咚咚地像震在人心上,他们不仅脚步声一致,就连动作幅度都相仿,远远看过去精气神十足,而他们身上又同时有一种经过拼杀形成的血性。

兵卒是人数最多的方阵,后面就是城郊大营的人,他们动作当然不像前面兵卒那样整齐,但是重点不是他们,而是他们手里的武器,光是刀就是数种样式,有些使臣们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最特殊的是一种两人合抬的弩箭。

晏玄钰当然不会把现在刚做出来的武器拿出来,自从改良弩做出来之后这弩箭已经被城郊大营淘汰了,体积大,不太灵活。

银光闪烁的刀剑一出来,就令人心底生寒,不敢想象,如果大周的将士拿这样的武器,他们可有一战之力?

和旁人不同,乌夷清选择了和晏玄钰合作,那么这样的大周兵卒,这些武器就不会用到南国,可当乌夷清看到最后一个方阵时,她愣住了。

不仅是她,众人都沉默了。

只见最后一个队伍里全是老兵残兵,但是他们依然努力让步调整齐。

残兵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新的,他们的脸色红润,精神极好,可见他们是真的受到了良好的照顾。

大周阅兵,本可以单纯地向他人展现大周兵力是如何强盛,可最后的队伍里却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之中甚至有人是互相搀扶着向前走的。

他们所受的伤成了他们曾经为大周拼杀过的象征,所以大周人不应忘记。

今日的大周阅兵不仅给使臣们极大的震撼,大周人也同样,那些有幸在京城看到阅兵的大周人,用眼睛记住了这恢弘的场面。

看完阅兵的各个使臣团心思各异,巴结着有之,忌惮者有之。

如果说来大周之前戎狄部落的使臣们还心存侥幸,那么看过这场阅兵后才真的心底生寒。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