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3章

回到古代当咸鱼 观海 5677 2024-07-17 08:55:16

等裴清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皇帝愕然不已,诧异地看着裴清。

要知道这印刷术可谓是古今从未有过的新技术,裴清之前弄出曲辕犁就是极大地造福百姓了,因此现在在民间,裴清的名声可以说是好得不行了。

而印刷术则是能让裴清在百姓,尤其是学子面前的名声更好,甚至还带着恩情,如今虽还没有科举制出现,可学子就相当于是官员的预备役,只是看有没有机会当官,能获得他们的恩情,皇帝相信不管是谁都会动心的。

哪怕是皇帝自己,也很动心,只是他不想去抢裴清的功劳。

再说以这段时间裴清输出的各种技术,官员的恩情固然重要,可裴清也很重要,只不过是少施点恩罢了,对他也不碍事。

可没想到裴清居然能放弃这么大的功劳,这可是能让他名垂青史的大功,皇帝敢肯定,如果是其他官员,哪怕知道这印刷术的功劳不好得,也不舍得放弃。

别说什么世家能猜出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猜测是可以当世家动手,但是不能宣扬,就算宣扬出去,百姓也不会多相信,或者在史书上,那也只是可信度不高的野史。

“你当真要放弃?”皇帝看向裴清,心情有些复杂。

“陛下,只要印刷术能造福世人,发明者是不是我都不重要,或者说,发明者是陛下,反而更好。”裴清正色道。

皇帝沉默了好一阵,才让裴清先回去,他要好好考虑。

皇帝压力大,可裴清将印刷术一抛,整个人就轻松了很多,溜溜达达地回府去了。

回到谢府之后,裴清只是对着谢云煜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印刷术已经抛到皇帝那边去了,要是在家中再说什么,容易暴露。

裴清一夜好梦,皇帝却是辗转难眠。

裴清说的话诱惑太大了,对于皇帝同样也如此,可皇帝虽说心动,可抢夺臣子的功劳,却是他不太能接受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这个功劳放在裴清身上的话,又确实能引发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挺麻烦的,尤其是印刷术推广后,一些学子当官后对于裴清的态度。

真是越想越难办。

最后裴清被皇帝召过去的时候,见皇帝面色沉凝,还以为皇帝是不想要这个功劳了,顿时又烦恼起来,因为皇帝只能看到印刷术的一点问题,还有个科举制的大坑在后面等着他呢。

可让他现在就说出科举制,那未免也过于找死了。

裴清正纠结着,就听皇帝说:“印刷术便暂时放在朕身上吧,等五十年之后,再将真相揭露出来。”

这是皇帝想到的最好的处理办法,五十年之后,消息传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裴清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声誉。

“多谢陛下。”裴清知道皇帝能做出这个决定非常不容易,皇帝这是得到了名声,可也帮他挡下了危险。

要说名声一直得到的话还好,可等百年后解密,世人看来还是裴清的功劳,皇帝顶多算是个印刷术发明故事中的配角,哪怕形象再好,也只是配角啊。

他能想到这一点,皇帝又何尝想不到呢,可皇帝还是这么做了。

如果说之前,裴清对于皇帝的感官还是对方是个明君,而现在,心底则是多出了感激之情。

“行了行了,这事朕接下了,你之后就不要开口,别人试探也别承认。”皇帝叮嘱道。

裴清点点头,他清楚这点,他不承认,真心能顶住皇帝压力对付他的世家还是少,可他要是承认了,那就不好办。

“世家……”皇帝轻叹了一声,意味深长。

裴清全当自己没有听到,这些也不适合他去深思。

***

印刷术,几乎是皇帝让工部去研究的时候,就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朝堂。

哪怕工部还没有开始研究,可光是听说了印刷术的大致过程,京都的官员就大致知晓这个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尤其是礼部的官员,为了兴学教化,一个个的人都快熬干了,一眼就看出印刷术带给他们的便利。

像是以往,他们要推行教化,总得有些文字内容需要写下来,大盛这么大,抄写不光消耗人力财力,还消耗时间。

可按照皇帝提出的雕版印刷术,雕刻好之后涂墨按下就是一页内容,这比抄书不知道要快多少。

他们暂时还没有想到磨损之类的问题,可就算是有磨损,也比抄写轻松得多。

工部官员再一次感受到了其他同僚的热情,堪称热情似火,几乎见面就要先问一句印刷术弄得怎么样了,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催促,可那期盼的小眼神就是最大的催促了。

甚至不光是同僚在期盼,就连偶尔出门遇到人,听说自己是工部的官员后,都会忍不住探问印刷术的研究进展如何。

而工匠们的感触则更深,作为工匠,他们以前获得的尊重并不算多,直到裴清弄出了羽毛笔之类一系列的东西,尤其是曲辕犁后,其他人得知他们是在工部干活服役,都很是尊重。

而现在,更是对他们尊崇无比,肉眼可见的是希望他们能快点弄出完善的雕版印刷术来,好早些印书。

虽说印刷术还没有弄成,但是朝廷官员都清楚,这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既然印刷术发明出来了,那最先印刷的一批书该印刷什么书呢?

所有人都清楚,只要雕版完善了,这一批印刷的书数量绝对不小,虽说如今是儒学当道,其他学说衰弱得厉害,可从皇帝的态度他们也能看出来,皇帝其实并不在意用的是儒家还是其他家学说,只要有用就好。

而这么大批量的书冲进市场,但凡有点向学之心的人都会去买书,自然也能扩大这家学说的影响力了。

世家大部分是学儒,自然是希望雕版书籍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了,而朝堂中其他官员也都有各自的学派,别的学说不谈,就算是儒家,书的雕版具体用哪一版也是一个大问题。

早些年,世家最大的资本就是对于经学的讲解注释,他们掌握了文字的解释权,而现在,虽说没有这么厉害了,可是用哪一版的书也影响巨大,这不光是影响现在,甚至可能影响后世发展。

为了争这个先,朝堂上是吵得不可开交,谈论政事的时候也时不时会提到这点。

裴清原本以为世家多少能联合起来,没想到世家居然会为了到底雕版哪家的学说而吵起来,而听了谢云煜的解释才明白,学说之争看似只是口头的理论,可落到实地却是利益之争。

凡是涉及利益,自然不能退让,而且这种退让是一步退,步步退,很难再反击回来的。

而趁着这个机会,皇帝也能从中谋取一些利益,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裴清听的头昏脑涨的,感觉自己是真不适合掺和这些东西,还好他退得快,不然搅和进去就麻烦了。

不过争论到最后,朝廷决定等雕版印刷术研究好之后,第一本印刷的书就是农学研究院正在著的农书。

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农书对天下百姓都至关重要,二是其他的书需要校对修撰,确定无误后才好去印刷,不然万一这书上有什么错漏,朝廷直接印刷出版,那造成的危害可不得了。

而农书是新修著的,校对清楚后就可以雕版印刷出来,没有这些麻烦。

虽然有的官员对这个决定有些不满意,可他们争执了这么久,也没争执出个结果来,反而损失不小,考虑到农学影响并不是很大,最后咬咬牙还是同意了。

毕竟农学学得再好,也不可能像儒学这般遍布朝堂,因为农学是需要实践,并且格外耗费时间,算不上是儒家的对头。

如果皇帝是要印刷法家学说什么的,那不少官员定然不会这样罢休。

***

虽然确定了第一批要印刷什么书,可还有人蠢蠢欲动地想钻空子,这群人就是太医署的太医。

裴清之前在太医署弄出来的战场急救小册子给太医署的人一些灵感,既然有战场急救,那有没有日常急救呢。

不过日常急救也能加上战场急救中的一些问题,虽说遇到的次数会少,可一旦遇到还是要有解决办法。

不过办法就不能再用那本册子里的了,因为战场急救小册子里的方法是赶时间的方法,不是那么的细致,日常急救需要多注意一些。

在产生这个灵感之后,太医属就群策群力的写起了日常急救小册子,考虑到裴清之前给他们提供了不少灵感,太医署的人也没忘记裴清,时不时的就找裴清问问,看下他有没有想法。

裴清还真给他们想了不少会遇到的急救难题,比如被动物咬伤、骨折、喉咙卡刺、扭伤、切割伤,烧伤烫伤、食物中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还只是在家中遇到的问题,还没有包括户外的问题。

太医署的人一听裴清说的问题就感觉自己没有找错人,一般人哪里能一下子就想到这么多问题啊。

然后经过太医署的太医们辛苦劳作,总算是把一本日常急救小册子给写出来了,不过这时候说是小册子可能不太适合了,因为字数还真挺多。

在裴清的建议下,这本医书上写的内容都是用大白话写的,裴清也说得很明白,这本急救册子就是要让看的人一下子就明白该怎么该怎么操作,不能出现误解。

不过这么一来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字数格外地多,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精细处理的情况下,光靠字讲解的还不够清楚,需要画上图,册子就更厚了,抄写起来的难度也就更高了。

日常急救小册子写出来之后,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清楚这绝对是一本好书,若是自己知道怎么处理,就可以自己动手了,而不是要等大夫过来。毕竟有些伤势急救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比如说烫伤,按照太医署加上裴清的提示研究,就发现烫伤最开始的时候用冷水冲洗效果最佳,而若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去找了大夫来,也就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因此不少人都求到太医署这边请求抄写,能求过来的都是些达官显贵,自然不缺抄写的人,即便字数多,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影响,唯一的问题就是要仔细检阅抄写的正确与否,毕竟是医书,这万一要是哪里抄错了,那问题就大发了。

不过裴清觉得这些人不必这么紧张,因为这些达官显贵想找大夫可比普通百姓找大夫轻松得多了,尤其是有些人家中甚至还奉养了一位大夫专职看病,哪怕是抄错了点也问题不大。

可太医署的太医们把这本书写出来,可不是只想为权贵服务的,更多的还是想让一些普通百姓受益,为此他们想尽办法想要节省成本,可字数多,加上图画也多,两样凑在一起那就是高成本了。

哪怕是以成本价出售,太医署不赚钱,书的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正在太医署的太医们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印刷术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其实最开始太医们都没有什么想法,因为从朝堂上的争夺就能看出来,这第一批书不是他们能碰的,能作决定的也只有皇帝了。

等结果出来之后,他们就更没有什么想法,只想着等大部分书都印刷了的话,他们这书是不是也能去印刷一下。

然而聊天时说到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又有了别的想法。

“这雕版印刷应当是要事先多试验几次吧,不然匆匆忙忙上阵,雕得不好看岂不是浪费了。”

既然要多试验几次,那这试手的雕几次能不能用上他们的小册子。

只要和工部关系搞好,也不是完全不行,况且他们的日常急救小册子是可以分散开来的,比如如何急救喉咙卡刺,单用一页也行。

或者把在家庭中受伤的急救拿出来,虽然字数也不少,可和全书比却是少了不少的。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小心思,尤其是从工部那里探听到的消息是雕版印刷很快就弄出来了,可是农学研究院那边的农书还正在写当中,写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这样的话,他们的医书能不能趁着现在这个空当,偷偷地占点便宜,这技术弄出来了,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毕竟农书重要,医书同样也重要啊。

不过太医署的人也知道,前段时间为了印刷哪本书闹了这么一通,他们这时候上去说印刷医书,恐怕会被波及,就想着找个帮忙打探下情况。

找来找去就找到了裴清,不光是裴清在皇帝面前有几分脸面,和工部关系也不错,还因为这本日常急救小册子也有裴清的功劳,别的人和这医书没关系,很容易就拒绝,可裴清说不定就答应了呢。

裴清听到太医令的请求时有点震惊,他看太医署没有动静,以为对这印刷术没什么想法,没想到居然只是藏了起来。

“咳咳。”看到裴清脸上的诧异的表情,太医令尴尬地咳嗽了两声,费力解释他们之前是真的没有想法,只是发现中间有时间空缺后,想着不能浪费了,也不好让朝堂再度争吵起来,才冒出的这个想法。

虽然裴清很想相信,但总感觉太医令的解释有点说不过去,太医令见状也干脆不再解释,反正他们是有点小心思吧,可也没有干什么。

“这事我恐怕不好帮忙。”裴清想了想说道,他现在就是不太想跟印刷术沾身。

太医令很是失望,裴清是他想到最可能帮忙的人,没想到却失败了。

“太医令若是想让日常急救早点印刷出来的话,我建议直接去找陛下说就好,趁着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裴清说道。

太医令沉思片刻,还是有些犹豫。

如果是别的人,劝几句对方没听,裴清也不会再说下去,可考虑到日常急救也有他参与其中,而且用处颇大,最主要是太医令也是一番公心,裴清还是多说了几句。

最终说动了太医令,太医令转头就去找了皇帝,顺便将日常急救给献了上去。

太医令说完诉求后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会不会答应,其他太医也是忐忑无比,毕竟日常急救小册子也是他们的辛苦付出,若是能提前印刷,必然可以造福世人。

没想到上书还没到一天,皇帝就直接答应了。

皇帝也是收到了工部和农学研究院那边的消息,正为中间的空档时间头痛,这么点时间在这里就很显眼,定然会有人想要用上,那到时候又是争闹不休。

皇帝还在想着要怎么处理呢,没想到太医令的上书就直接解决了他的麻烦。

和农书一样,医书也是一个不容易引起争闹的书,对于其他官员来说,只要不是让其他对手学说占上风,印刷个医书也算不得什么。

就在其他人的沉默中,医书的印刷请求顺利通过。

不过也不光是日常急救小册子通过了,战场急救小册子同样也成了第一批印刷品。

因为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了,而从前线传来的消息让不少人震惊,让武将为了振奋。

作为立国不久的国家,大盛军队的战斗力依旧在线,甚至可以说是很强,所以哪怕是攻打实力同样强悍的蛮族,也能正面硬刚。

战事顺利属于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最让人震惊的是这场战事的伤亡率,比以往好了太多了,而究其原因就是战场急救手册和培养的那一批医护兵,当然,军医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

战报传回京都时,有大臣怀疑是不是军中有人为了夸大功劳故意这么说,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裴清参与了战场急救小册子的编写,而裴清又是太子伴读,有人想要向太子献媚。

对于这种怀疑,裴清早就习惯了,因为他的太子伴读身份,真是遭遇了太多怀疑。

但是这种猜测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夸大功劳多半都是夸大杀伤人数,哪里有军中死人反而谎称没死人,除非他们是想要贪图军饷,可大盛真的有人敢弄这事吗?

加上不断地有前方战报传回,朝中也就确定了这消息属实。

消息传来的时候恰好撞上太医署上书,皇帝一看既然要弄日常急救手册,不然干脆也再弄个战场急救手册,因为这场战事的原因,这本册子可以说是备受武将关注,武将们都想有。

不光是想着自己有,也是想在军中大面积地推广开来,之前其实也是有小范围地推广了一下,可是考虑到时间和抄书的成本之类的各种问题,并没有推广的太多,而现在可以印书,那不就有机会了。

最主要是日常急救也弄出来了,那战场急救也可以蹭一波,皇帝虽然还没有被武将烦到,可也知道这事不落实下去,武将们会是什么态度。

不过是印刷一本书,皇帝干脆直接凑到一起弄了。

不光是印书,日常急救小册子皇帝看过后,还挑了一些重点内容准备通过告示推行的乡镇村上去,因为这些急救问题都是没有急救的话,很可能就导致人丧命的情况。

皇帝本来是想直接推广下去,而裴清知道后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以往学校张贴的那种急救措施吗,又稍微提示了一下排版问题。

大盛书籍大部分都是直接抄,可以说裴清不提的话,没什么人想到还需要考虑这个。

见其他人对排版一无所知,裴清干脆用纸写了一个急救流程告示图,又是让太医署的人为之震惊。

明明上面写的内容和小册子上是一样的,可却格外醒目清晰,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处理的先后顺序一目了然,甚至还画了个小图,更加地能吸引观看者的目光。

太医署的人下意识地联想到他们之前写的那本日常急救小册子,要是没有对比,他们会感觉自己写得够好了,毕竟一本书内容清楚又翔实就够了,还能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可现在对比一下裴清画出来的图,再想想自己写的内容,就感觉粗略了太多。

如果只是抄书的话,太医署的太医们可能还不会去想着要怎么修改一下,毕竟修书麻烦呀,要做到裴清这般更麻烦,还不如原样子,也能用。

可是现在可以用雕版印刷,这还是他们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机会,真的要这么粗略地印下去吗,雕版雕好了就不能改了,成本太大了。

太医署的太医们陷入了纠结。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