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46章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鹿子草 7381 2024-09-13 15:17:07

狄思科的方案, 让胡青松和潘芝花的眼前陡然一亮。

若是把这个农贸公司办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能扭转经合办清水衙门的现状。

可是,摆在大家面前的,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办公司的资金从哪来?

经合办的账面上只有不到两万块钱。

指望这点钱办公司, 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农村农业问题, 潘芝花在三人中最有发言权,她沉吟片刻说:“在农村大批量收购瓜果蔬菜, 一般都是有账期的, 可以先收菜后付款。但现在农户的警惕性都提高了,咱们是新企业,刚开始合作肯定会要求咱们现款现结,一卡车的菜没有几千块下不来。”

“而且收菜用的卡车、加工净菜的场地、仓库、人员,都是需要钱的。”

要想把农贸公司办起来, 他们首先得想办法弄到一笔启动资金。

胡青松觉得事情很简单,端着茶杯往椅背上一靠,“咱们成立农贸公司,也是帮区里落实菜篮子工程的任务, 区里怎么着也要支援咱们一些资金吧?”

潘芝花摆摆手, “你可千万别指望区里了,区领导一句话就能把咱们怼回来。’没钱你办什么企业?你们就抓好经济合作方面的工作, 农贸公司交给别的部门来办吧。‘”

区里还有经委、计委、农委,都是既有钱又对口的单位。

站在区领导的角度讲,若要开农贸公司,这几个部门都比经合办合适,最起码人家不用区里补贴。

其实胡青松的意思是, 让狄思科去跟徐区长讨个人情,给经合办批一笔款子!

他这样的老机关最擅长研究人, 早在狄思科来上任之前,他就研究过狄思科的履历了。

这位新主任的升迁轨迹基本与徐叔阳重合。

徐叔阳这次从企业调来了区里,没过多久狄思科也从企业出来了,胡青松觉得狄思科跟徐叔阳的关系八成不一般。

可是,他往狄思科的脸上瞄了两眼,发现这位年轻的主任,似乎并没有向区里求助的意思。

他又有点怀疑自己的猜测了。

要是上面真的有关系,怎么可能忍住不用呢?

狄思科赞成潘芝花的观点,“潘主任说得对,咱们还是尽量自己想办法吧,事情筹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跟区里提一提。”

区里不是徐叔阳的一言堂,让其他部门出资办农贸公司,显然更符合区里的利益。

经合办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能持续发展的路子,还是别去上面冒险要钱了。

搞不好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胡青松一计不成,又想出个馊主意,“要不然咱就跟隔壁开辅导班的那个老板商量商量,让他先提前交半年的租金,四万八的租金,加上咱账户里原有的,暂时只做收菜生意的话,应该够用了。”

狄思科心说,得亏没让你去企业工作,否则这签好的合同说撕毁就撕毁,真是一点契约精神都没有了。

他正儿八经地点点头,对胡副主任这个馊主意大家赞赏,笑道:“胡主任,您有没有那个老板的电话?要不先打电话跟他商量一下?要是能让他提前交个一年半年的租金,哪怕打个九五折呢,咱就不用想其他办法了。”

胡青松还真的存了号码,当即就给对方拨了过去。

他将提前交租的要求跟对方提了,不知对方在电话里说了什么。

胡青松嗯嗯了两声,便讪讪地放下了听筒。

他轻咳一声说:“补习班也是小本买卖,咱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于是,三人分工合作,狄思科去市经委和计委找项目资金,胡青松和潘芝花则负责跑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贷款。

狄思科在市经委只有一个熟人,就是老搭档曾浩田。

所以,回了办公室他就给曾浩田打了电话。

“曾处长,新单位怎么样?工作好不好开展啊?”

接到狄思科的电话,曾浩田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哈哈笑了两声说:“刚来不到一个月,还在摸索阶段呢。小狄主任怎么样?”

“我这里还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没什么项目呀!”

曾浩田早知道他那边的情况,宽慰道:“项目会有的,总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嘛。”

狄思科笑道:“项目确实找到了,就是没钱。”

他简单介绍了经合办想开个农贸公司的想法,又问:“经委那边,有没有相关的农业项目?自带项目资金的那种!”

“农业项目得去找农委啊,我们现在主要负责工业工作。”曾浩田停顿片刻,斟酌着措辞说,“农委也够呛能管经济上的事,你们要是想要项目,最好还是去商业局找找。”

“市蔬菜公司是商业局的亲儿子,有这方面的项目,肯定先往那边倾斜。”

曾浩田劝道:“你们开这个农贸公司跟工业半点不沾边儿,想在经委讨资金是不可能的。要么去农委搞’星火计划‘,那个是针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就能申请补贴。要么别管蔬菜公司,直接去商业局找找路子。或者你往老东家那边跑一跑,看部委里有什么项目,最好能直接带帽下到你们区里……”

狄思科还是听劝的,跟老曾聊了一会儿,放下电话就琢磨起他的建议。

因着之前当过副厂长,他在市里只跟工业口和贸易口的人还算熟悉。

跟其他单位,基本说不上话。

他倒是有同学在商业局工作,但年纪太轻还没成长起来,跟项目资金有关的问题,他插不上手。

与其耗时耗力在市里找路子,不如回老东家碰碰运气。

打定了主意就行动,让周健将在家看家,狄思科自己轻车熟路地回了经贸部。

袁媛刚开完会回来,在办公室门口看到他,就笑着调侃:“狄主任,怎么不进去坐坐?当了主任以后,看不上我们这间小办公室啦?”

“里面只有俩小姑娘,我都不认识,哪好意思进去坐啊!”

他已经离开翻译室五六年了,翻译室可以用物是人非来形容。

连以前那个闷不吭声的袁大姐,都学会调侃人了。

果然还是工作锻炼人呀!

袁媛邀请道:“你好久没回来了,进去坐坐吧!”

“不了,万一遇上了庞老师,还得跟他应酬。我一会儿约上崔主任,咱们一起吃个饭吧?”

袁媛表情微妙,“放心吧,遇不上庞老师,人家上礼拜升职当翻译室的副主任了,轻易不回英语组的办公室。”

狄思科最近忙着自己的工作,还真没关注部里的动态,惊讶地问:“翻译室有人员变动啦?除了他,还有其他人被调整吗?你怎么样?”

袁媛在翻译室工作七八年,也算是老资历了。

“我就那样吧,现在是副科享受正科待遇了。”袁媛低声说,“崔主任今天未必有时间跟你吃饭,她刚升了副司,还挺忙的。”

“升职啦?那更得给崔司长贺一贺了!”狄思科看了眼手表说,“到午饭时间了,咱一起去找她吃饭呗!”

袁媛在崔主任跟前还是不太能放得开,摇头说:“你去找她吧,我可不想往前凑。”

“那我可走啦!你中午找你家老张一起吃吧,我就不当电灯泡了。”

袁媛前两年在本单位找了个对象结婚,对方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两人算是门当户对,都是从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袁媛点头,正想着送送他,一回身就碰上了匆匆走过来的庞庆祖。

她客气地喊了声“庞主任”。

庞庆祖从鼻腔里“嗯”了一声,就想直接从她身边经过。

狄思科打量着庞庆祖那透亮的发顶,也笑着喊了声“庞老师”!

自打狄思科和汪妍妍先后离开英语组,喊他庞老师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连最先喊他“庞老师”的方堃,也在他升职当组长后,改称他庞组长。

所以,庞老师这个称呼,对庞庆祖而言,真算是久违了。

他刚才在琢磨事情,没注意到袁媛在跟谁说话,此时听到一声久违的“庞老师”,让他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看清对方的容貌后,忍不住惊讶道:“狄思科,你怎么来了?”

狄思科其实经常回老东家串门,只是看望的都是别人,从没特意找过庞庆祖而已。

“我今天在附近办事,顺便回来看看的。”狄思科笑眯眯道,“听说庞老师升副主任了,还没恭喜您呢!”

“哈哈,谢谢了。”庞庆祖在他肩上拍了拍说,“听说你现在干得也很不错,当副厂长了是吧?”

他没特意关注狄思科的情况,但去年广交会的时候,部委内刊上刊登了一篇关于狄思科在企业推广外贸电算化的文章。

得知对方已经是副厂长了,庞庆祖当时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没想到这小子才去企业几年就升了副处,跟做了电梯似的。

不过,今天再次面对狄思科,他的心态已经很平稳了。

他刚升了翻译室副主任,副处级,部委干部一般会比地方干部高半格。

所以,从级别上来说,两人虽是同级,但庞庆祖认为自己还是要略高一筹的。

狄思科笑意吟吟:“对,在企业当了三年副厂长,最近刚被调去区经合办了。”

庞庆祖拍他肩膀的动作一顿。

翻译人员的知识面都比较广,经合办的名头他是知道的。

虽然不清楚经合办的具体情况,但是这年头,能跟经济搭上界的,都是热门单位。

庞庆祖试探地问:“小狄,你这次调职,得是经合办的主任了吧?”

狄思科颔首:“对。”

庞庆祖收回了手:“……”

人家现在比他高半级了。

即使部委比地方高半级,那两人也顶多算是平级的。

庞庆祖脸上的笑处处透着勉强,“呵呵,真是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狄主任这么年轻就走到我们前面去了!”

狄思科是回老东家找机会的,又不是来寻仇的。

况且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顶多算是气场和性格不合,尿不到一个壶里。

于是,他适可而止,笑着说:“我这算什么走到前面啊?经合办主任很多人都能当,但翻译室副主任的工作,可不是谁都能抓得起来的。您要是愿意,我还巴不得跟您换换呢!”

闻言,庞庆祖像是在三伏天里吃了一口冰镇西瓜,浑身都舒泰了,乐呵呵道:“狄主任是不可多得的翻译人才,要是愿意回来工作,翻译室肯定是敞开大门欢迎的。”

旁听的袁媛:“……”

让他回来干嘛?当你领导吗?

狄思科是真的跟庞庆祖气场不和,也不想跟他搞无效社交,简单应付几句就离开了。

他有事可以跟袁大姐在电话里说,没必要非得在庞庆祖跟前表现得交情有多深。

他不怕得罪人,但袁大姐还得在小心眼儿手下工作呢。

按照袁媛告诉他的位置,狄思科找去了崔主任的新办公室。

崔主任今天正好在家,让他自己倒水喝,就笑着问:“你现在是大忙人,怎么有空跑来部里了?”

“您不是让我有事回娘家嘛,我刚才去翻译室找您,发现娘家已经是后娘当家了,只好辗转跑来找亲娘了。”

崔主任被他逗得一笑,踮脚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说:“那走吧,亲娘请你吃个午饭。”

翻译室每年进进出出那么多翻译,狄思科是往原单位跑得最勤的。

最初那两年,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回来。最近两年回得少了,但每隔两三个月也要来一次的。

所以,崔主任对他的动向非常清楚。

两人去食堂打了饭,狄思科跟几个相熟的同事点头打招呼,就听崔主任问:“你这次又遇上什么事了,还能劳驾狄厂长亲自跑一趟?”

“嘿嘿,我现在不是狄厂长了,刚被调去区经合办当主任了。”

崔主任反应很快地说:“看来你跟徐叔阳处得不错,他去区里当区长都能带着你。”

“哈哈,区里的工作可不好干。早知道您能升副司,我就再等等了,来部里接替您当个翻译室主任,也能威风威风啊!”

崔主任笑问:“你都在经合办当一把手了,还不威风啊?”

“威风什么呀!”

狄思科趁机跟她介绍了经合办的情况,又讲了开办农贸公司的计划。

“您这里有没有适合我们的项目?带补贴的那种!”

“咱们是搞对外贸易的,跟你们这个农贸公司的业务不对口,除非你们有农作物进出口业务。”

狄思科忙摆手:“现在还干不了那么大的买卖,只是在本区的乡里收收菜。”

“内贸的事情,你得去找商业部啊。”

狄思科犯愁:“我要是认识商业部的人,就不用回娘家麻烦您了!”

他的级别上来了,但年纪轻,阅历浅,关系网可没有崔主任铺得大。

崔主任听了他的要求,沉思许久都没说话。

狄思科也没打扰她,直到饭盒的饭菜逐渐见底,才听崔主任问:“你们那个农贸公司有计算机吗?”

农贸公司还没注册呢。

连公司都没有,计算机自然也是没有的。

但领导既然问了,肯定是需要计算机的,狄思科坚定点头:“有!”

“商业部信息中心那边,好像在搞一个什么网络,是用来统计全国蔬菜信息的,收集信息需要各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帮忙,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如果有单位愿意加入,估计会有一定的配套资金。”

狄思科赶忙说:“搞信息系统好呀!我们有计算机,而且办公楼对面就是我们区的农委,采集数据方便得很。”

“我也是考虑到你在外贸电算化这方面做得不错,才想到了这个。”崔主任又摇摇头说,“不过,这事我还不太把稳,我抽空找熟人问问,你先回去等我电话吧。”

狄思科大喜,豪气道:“那我先提前谢谢您了,甭管成不成,以后您家的蔬菜我都包了!”

崔主任没好气道:“我们全家人都吃食堂,常年不开火,你包点什么不好,非得包蔬菜!”

“哈哈,那现在不是只有蔬菜嘛,等以后我们有肉蛋禽和牛奶什么的,我也给您包!”

*

狄思科着实没想到,来外贸部门打听内贸的项目,居然也能歪打正着。

虽然还没得到准信儿,但他还是乐颠颠地回去等着了。

周六下班以后,他去幼儿园接上两个孩子,便直接去了提前订好的饭店。

三哥和苏晓即将领证结婚,今晚双方亲属要会亲家。

他们原本想把饭局定在周日的白天,但狄思科要带着经合办的人去跟交响乐团排练。

两边为了照顾他,竟然把会亲家的时间提前了一天!

这就导致他即使不想去掺和会亲家的事,也得捏着鼻子去了。

他跟二哥结婚会亲家的时候,都是全家出席的,老老少少去了一大串。

轮到三哥这里自然也要全家出席,但狄思科为啥不想去呢?

就是不想去看苏副校长那张臭脸!

三哥的媳妇还没能娶进门,就先把老丈人得罪得不轻,苏家差点就不想认下这门亲了。

要不是有郭美凤亲自出马,好说歹说,贡献了一箩筐的漂亮话,对方家长还未必能消气呢!

不过,听郭美凤话里的意思,苏晓的妈妈和姐姐态度还行,苏副校长还是不怎么乐意的样子。

到了饭局上,也确实如她所说,苏晓妈妈和姐姐很客气,与狄家这边的女性言笑晏晏。

但苏副校长的表情就很淡了,显然是还对这个女婿不满意。

其实,他原本对狄思民也还算满意。

狄思民对女儿有过救命之恩,还是重点中学的体育老师。

两个年轻人也算是有缘。

可是,自打闹出了他借钱买房子这件事,苏副校长真是看他哪哪都不顺眼。

长个大傻个子,还黑不溜秋的。

脸和身材,能当饭吃吗?

光长个子不长脑子,以后怎么过日子?

老三的老丈人明显不在状态,二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把自己家的一长串萝卜头拉了出来。

“苏校长,您瞧我家这几个孩子都长得挺漂亮吧?”

苏校长早就打量过狄家的孩子,老大和老五的孩子都长得不错,男孩随娘女孩随爹,但狄家老二的姑娘一看就是随他的,胖乎乎的,眼睛也不大,不算好看,顶多能评个可爱。

当着家长的面,他当然不能说人家孩子不好看,只能违心地点点头。

二哥更来劲了,“有了我家这几个孩子当样板,以后老三跟苏晓的孩子也差不了,他俩今年结婚,用不了两年,就有漂亮娃喊您姥爷了!”

苏家儿子常年在外地,孙子跟在父母身边,苏校长只在寒暑假能见到。

苏晓大姐倒是生了一个女儿,但一直由她婆婆带着,苏家老两口没养过。

这回轮到苏晓了,他们是想帮女儿带带孩子的。

二哥这话算是搔到了苏校长的痒处。

不过,苏校长脸上还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样子,看样子不是那么好消气的。

大哥是老大,自然也要帮弟弟说几句话。

“苏校长,老三买房子,我们全家人都是支持的。早几年,我家老四买一套两居室的楼房,才花了一万多块钱。但是去年,老三拿着四万多块钱,连楼房都买不起,只能买两间平房。今年他买房子那一片,有人出六万块想买两间房,愣是买不下来。您说说,他要是不借钱买房,以后不是更买不起嘛。”

大哥其实不太理解苏副校长生气的原因。

狄老三的情况,他应该早就清楚了,拿死工资的老师,而且没房。

既然同意两个年轻人谈对象,就是默认接受这一点的。

如今老三早早借钱,在低价的时候买了房子。

结婚以后,小两口有自己的房子,不比租房好多了?

大哥是真的不懂老三的这个老丈人,难道还非得让狄家兄弟免费送老三一套房,他才能满意?

苏校长倒不是想占老狄家的便宜,但狄思民在学校是有正式编制的。

只要他结了婚,学校那边早晚会给他分房子。

按照苏校长的打算,小两口结婚后,先租一段时间的房子,然后他在中学那边找找关系,给他们安排一套房,不用借钱,还有房住,万一遇上房改,还能少花点钱买断。

可是,老狄家几兄弟撺掇狄老三买房。

一下子就断掉了他在学校分房的可能。

一般来说,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是不会给名下已有房产的教职工分房的。

在苏校长看来,狄老三就是办了件没脑子的事。

吃力不讨好,还欠了一屁股债。

借了四万块钱,买那两间破屋子,未必比学校分的房子好。

狄思科将攻略三哥老丈人的任务留给了几个兄弟,自己伺候着嘟嘟和自家两个崽吃饭。

狄嘀嘀和狄嘀嗒本来就胃口好,这回跟嘟嘟姐姐一起吃饭,那就造得更欢了。

仨孩子的肚子就跟无底洞似的,夹什么都能吃得下。

狄思科给他们每人夹了一块肘花,又抽空瞟一眼摆着扑克脸的苏校长,心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等到他当老丈人的时候,就得按照苏校长这样表现。

板着脸,把头抬得高高的,亲家全家都得围着我讨好才行。

狄思科放下筷子,头一回主动跟苏副校长说话。

“苏校长,您疼闺女的心,我们都明白。我三哥买房的钱,其实是我跟二哥给他结婚的随礼,并不是他跟我们借的钱。不过,我们老狄家以前就是普通工人家庭,受到的教育就是本本分分做人。别看我三哥长得挺精明的,其实骨子里就是个老实人。他不愿意让我跟二哥给他出这么多钱,才说是跟我们借的。”

二哥点点头,谁也没逼着老三还钱呀。

“至于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着急让三哥买房呢,一是我妈实在喜欢三嫂,不希望她嫁进来以后受委屈,租房子过日子并不稳定。”

“再一个就是,等我三哥他们学校那边分房,实在是遥遥无期。中学里还有不少老职工和老教师没有落实住房问题。我哥才进单位没两年,他又是个教体育的。我们家在教育口没什么人脉,要想让他早早分房,八成是要劳动您出面帮忙的。”

苏晓的妈妈瞪了板着脸的老头子一眼,趁机跟亲家解释说:“我家老苏就是这么想的,等他俩结婚以后,托关系跟学校那边说和说和,先给小两口分套房子,这不就省钱了嘛。”

狄思科叹道:“我们就是怕麻烦苏校长,才赶紧让三哥买了房子。现在很多单位都在房改,但房改过程中也冒出了很多问题。就拿我之前工作的日化厂来说吧,有个副厂长,前些年给亲戚违规安排了住房,这回被职工举报了出来。调查期间先把他调离原单位,然后去新单位没干几天就彻底停了职。”

“我三哥是本分人,不想在风口浪尖上麻烦老丈人。他心里也清楚,只要他开口求助,苏校长即使为难也会答应下来的!”

苏妈妈在老伴的手臂上推了一下,“思民也是为你着想呢,你快别板着脸了!跟亲家喝一杯吧!”

两个孩子都要结婚了,苏校长当然不能一直端着,借着这个台阶就下来了。

狄思科也举起酒杯,笑道:“我三哥不敢在原则性问题上麻烦您,但您也别觉得我们老狄家怕麻烦。要是中专的同学们需要实习机会什么的,您就言语一声,我虽然离开了日化厂,但是帮厂里推荐推荐实习生还是没问题的。”

苏校长这回是真的笑了,中专的校长每年都要因为给学生安排实习机会跑断腿。

北方日化厂的效益不错,要是能安排一部分学生过去实习,甚至让学生留在厂里上班,那可真是解决了他的麻烦。

他赶忙问:“日化厂真的能安排人?大概能安排多少?”

“一百个以内吧。”狄思科并不打包票,“至于能不能留下,那就得看同学们自己的努力了。”

现在日化厂的一把手是尹甘露,而且新厂房马上就要建成了,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尹厂长应该能给他这个面子。

*

为了老三能顺利结婚,老狄家的几兄弟使出了浑身解数,总算是把他那难缠的老丈人哄好了。

翌日上午,狄思科去歌舞团排练的时候,脑袋还因为宿醉而昏昏沉沉的。

因着已经通知大家可以带家属,所以今天狄思科也把老婆孩子都带上了。

狄嘀嘀和狄嘀嗒因为要在爸爸的同事面前亮相,被妈妈精心打扮了一番。

狄嘀嘀终于不用穿短裤了,换上了她心爱的蓬蓬裙。

一路上都把车窗当成镜子,左照右照,偷偷臭美。

歌舞团那边给经合办安排了一间最大的排练室。

一家四口进来时,经合办的人员基本到齐了,而且来看热闹的家属比合唱团成员还多。

好不容易有一个来专业歌舞团参观的机会,大家把爱人和孩子都带了过来。

年轻人带儿子女儿,上了年纪的就带孙子孙女。

狄嘀嘀和狄嘀嗒是两个自来熟,跑进排练室没多久,就跟两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玩到了一起。

于童去楼上找团长,狄思科则找到了潘芝花,问:“潘主任,人都到齐了吧?声乐老师已经来了,要不咱们排练一遍?”

潘芝花点点头,收起点名册喊道:“安静安静!先集合了,咱们先唱一遍《我和我的祖国》,让专业老师帮咱们看看。”

闻言,一群人哗啦啦地往前方涌来,按照之前排练时的站位,找好自己的位置。

狄嘀嘀和狄嘀嗒听到集合的召唤,也拉着刚认识的小朋友跑过来,在一众成年人的前面站成一排。

其他小朋友瞧见他们去排队了,也一个挨一个地站了过来。

狄嘀嘀和狄嘀嗒还热心地帮人家排大小个儿。

这一套他们在幼儿园天天练,可熟啦!

狄思科:“……”

又显着你俩了,你们是大班长啊?

来排队的孩子们,大的五六岁,小的两三岁,再大一点的孩子已经懂事了,才不会跟着瞎掺和。

别人不好开口赶孩子,只好由狄思科这个亲爹亲自上阵了。

“谨言谨行,你俩先带着小朋友们下来,今天不用你们唱歌!”

罗雯站在第一排,含笑逗弄道:“小朋友,你会唱《我和我的祖国》吗?会唱的话可以一起唱啊!”

狄嘀嘀和狄嘀嗒连忙点头,“会唱!”

爸爸每天让妈妈弹钢琴伴奏,在家里练唱,他俩听得多了,已经会唱前面的几句了!

闻言,大人们都笑着鼓励:“既然会唱,那就留下一起唱吧!”

声乐老师也笑着说:“既然孩子会唱,那就留下吧,要是唱得好,可以加一个童声部,效果应该也不错。”

狄思科倒是不介意让孩子参加演出。

但是,他瞅瞅仍然美滋滋的狄嘀嗒。

他该怎样委婉而不失礼貌地告诉儿子,这个歌咏比赛并不适合他?

毕竟这个合唱团里唱歌跑调的人已经够多了。

要是再加上一个“唱歌就要大声唱”的狄嘀嗒,他就算找个上百人的交响乐团也搂不住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