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4月中旬
修整后的幕府大军气势汹汹的扑向西南诸强藩领地,意图一举拔出萨摩,长州,肥前,土佐这几个眼中钉,肉中刺,荡平反幕派大本营。
这西南诸强藩也不是软柿子,在面临生死存亡之机进行了全民动员,凭借英国紧急支援的武器装备誓与幕府军周旋到底,扶桑内战空前惨烈的拉锯阶段开始了……
南美洲战争中
从1868年从6月到8月的攻防作战,联军方面主要驱动配属的仆从军部队与巴西帝国军队对抗,辅以犀利的炮火助阵,耐心的消耗巴西帝国的实力。
除了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的驻军,联军方面7.7万人的总兵力中,仅仆从军部队就占据4.8万人,是绝对的主力。
再加上六个华裔志愿民兵师2.6万余人和乌拉圭,巴拉圭两国共计的4230余人军力,凭借这样的军事力量,发起了本年度的冬季(南美洲6~8月是最寒冷的季节)作战。
针对巴西帝国的战争,安第斯总督府早就做出了充足的准备,战场上并不追求速战速决,对于面积如此庞大,人口如此众多的巴西帝国可能性也不大。
安第斯总督府应对的方法是“剥洋葱战略”;
即通过不断的军事打击消耗巴西帝国的实力,打击洛佩斯二世皇朝的威望,激发巴西国内业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一层一层剥掉维持其统治的葡萄牙上层贵族和白人庄园主力量,赢得最终胜利。
安第斯总督府方面早已经获知了巴西帝国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借入了大笔战争贷款。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必将会加剧其国内矛盾。
借的越多,堆积的风险越大。
对一个经济基础完全是农业国来说,借款一时爽,偿还可就遥遥无期了。
法兰西的高利贷者可不是好相与,巴西即便能够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战后累积的债务偿还压力,也很大可能会导致巴西帝国的轰然倒塌。
战场上
经过几个月的兵力消耗,联军方面兵力数量不降反增,至8月已经接近10万之数,增加的兵力来源主要是俘获的巴西人。
临近冬小麦的收割季节,联军再次撤军了。
联军放弃了占据半年之久的南马托格罗索省,大部兵力撤入巴拉那省固防,该省位于巴拉圭东部,乌拉圭以北地区,紧邻着大西洋,赛迪奥港具有很好的物资补给能力,这一点最为联军方面看重。
来自安第斯总督府南方畜牧产区的大量粮食和农牧产品,通过海运可以方便的抵达赛迪奥港,就近补充远征大军所需粮草,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长期坚守。
经过几个月的血战消耗,巴西帝国34万大军锐减了近三分之一,其孱弱的后勤力量也支撑不起大规模反攻,军队默契的脱离接触,返回圣保罗省默默的舔舐伤口。
这一阶段
皇家陆军并没有增派兵力前往南美洲,反倒是大唐帝国皇家海军表现更为亮眼,以乌拉圭首都蒙特维的亚港口为基地,“暴风”号,“山风”号“暴风”号,“冷风”号铁甲巡洋舰组成的蒸汽铁甲舰队频频出击,击毁并俘获了巴西63艘作战舰艇和110余艘货船。
通过有效的作战,基本上清理了巴西帝国残留在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及内陆湖区的海上作战力量,打通并掌控了内河贸易航线。
除此之外
皇家海军组成蒸汽铁甲战斗编队,主动寻找巴西沿岸港口,巴西军舰以及风帆商船予以打击,对其重要城市的海路运输实施封锁。
舰队航迹向北远达里约热内卢周边海域,并且对里约热内卢港口实施了炮击,从而引发了这座南美大都市空前恐慌。
以大唐帝国皇家海军的实力,欺负一下巴西帝国那真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忒稳当。
9月初
随着“狂风”号,“恶风”号,“苦风”号,“疾风”号率领10多艘1400吨级蒸汽装甲护卫舰抵达赛迪奥港,进一步加强对巴西帝国海上运输线的绞杀。完全可以预见,巴西人的苦日子将过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1868年底
震惊整个世界的国际大事是苏伊士运河经历十余年的艰苦开凿,于1868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这项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工程花费高达1860万镑,比最初预算的两倍还多。
从此之后
从欧洲到亚洲的漫长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苏伊士运河的正式开通,必将会极大的促进欧亚大陆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也方便欧洲列强殖民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
英国佬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在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后,伦敦很快意识到了这条海上咽喉通道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且开始着手争夺运河控制权。
英国原本是计划建立一条铁路,这一方案最终胎死腹中。
在苏伊士运河公司中,法国占据了52%的股份,大唐帝国在皇帝李察出访法兰西期间,向拿破仑三世表示了愿意入股运河公司的倾向,随即得到了法国人的热烈回应。
当时苏伊士运河公司由于工程预算严重超支,正陷入巨大的财政危机中,法兰西议会对使用财政资金补贴苏伊士运河公司分歧严重,反对意见占据大多数,迫切需要引入一个有实力的投资者。
双方一拍即合
在法国的穿针引线之下,大唐帝国以420万英镑的廉价买进了埃及占据的44%股份,随后又以贷款方式对运河公司注资了280万英镑,极大缓解了苏伊士运河公司财政危机,促成这一世纪工程的顺利完工。
也就是说
法唐两国就占据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96%股份,英国佬想要横插一杠子,就必须从这两家手中抢食吃。
1868年底的国际外交风云,就围绕着英、法、唐三国展开了……
1868年12月21日
三国在巴黎举行了闭门会晤,会谈进行了三天最终不欢而散,分歧的焦点并非法、唐两国不愿意出让股份,而是英国又想拿好处又不愿意出钱,再次使出了利益交换这一招。
法、唐两国都是世界殖民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广泛的地缘利益需求,比如维持“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基本政策诉求,维持跨大西洋贸易航线的稳定,维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维持大唐帝国对英镑贸易圈的优惠税收准入等等,都属于地缘战略利益范畴。
法兰西帝国同样如此,最起码殖民中南半岛就需要英国人的配合,往来欧亚大陆的法国商船和军舰总要在英国的殖民地港口补给,这是免不了的事儿。
问题在于英国佬的算盘打的太精了,法、唐两国作为世界列强也是有脾气的,压根不吃这一套。
想要拿到苏伊士运河的股份没问题,法、唐两国都可以出让部分权益,但必须要拿真金白银的英镑来支付,空口白牙谈什么利益交换可不行。
法、唐两国私下沟通以后,确定了对英国人的统一立场;
即以工程费用1860万英镑为基础,溢价不低于五成各自出让部分股权,最终确保法兰西帝国占据第一大股东,大唐帝国占据第二大股东地位。
说句实话
即便是溢价5成也是亏的慌,法国人在苏伊士工程上辛辛苦苦经营10年,累死的埃及劳工超过12万,真可谓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建成了这个世纪工程,正式通航了,也就是说能见到回头钱了。
这时候英国横插一杠子,法国能不憋屈吗?
但是思前想后,法国和唐国都不得不做出退让。
一来是因为英国已经武力占据埃及,有能力随时出兵苏伊士运河区,在谈判桌上得不到东西就直接动手抢呗!
千万不能高估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道德底线,法国人和英国人相爱相杀了几百年,对此再清楚也不过了。
英国佬就是以海盗起家的,原本在实力不如人的时候,大肆抢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货船,甚至恬不知耻的发出“准掠证”,公然支持这一践踏道德底线的海盗行为。
武力抢夺苏伊士运河这事儿,对英国一点道德负担都没有。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后想要盈利,离开英国人还真不行。
众所周知
如今世界上第一航运大国是大唐帝国,主要的航线在跨大西洋航线和太平洋航线,以蒸汽货轮为主的船队几乎占据了大西洋航线的七成份额,定期货轮航班遍及欧洲各国,是不折不扣的海洋大国。
世界第二航运大国是大英帝国,其主要的航线是欧亚航线,即从地中海南下进入大西洋,沿非洲海岸线一路南下直抵南非约翰内斯堡,绕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印度次大陆,英属海峡总督府或东亚地区。
在这一条欧亚航线上,散布着十几处英属殖民地,每年往来的军舰和货船数量巨大,是苏伊士运河未来可能的最大客户,没有之一。
大唐帝国在这条航线上的货船数量极少,可以完全忽略。
英国商船或者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时就不交钱,就蛮横不配合,你能拿他咋办?
正因为如此
法、唐两国思来想去之后,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英国人的横插一腿,但是拿利益交换肯定不行,必须要拿英镑出来购买。
帝都长安
皇帝李察看了前几天巴黎三国闭门会晤的会议纪要,忍不住噗嗤一口笑出声来,然后满脸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柳爱卿,朕看你们议定的事情一件也行不通,英国佬就是占便宜没够的主儿。
既然盯上了苏伊士运河,怎么可能甘愿位居没什么话语权的小股东?
英国人的脾气就是哪怕占了1%股份,那说话的语气也要像控股股东一样强横傲慢,达不到他们的目的就撕毁合作协议,索性掀桌子。
至于说溢价50%,那更是一句空谈了。
英国谈判使臣如果拿着这份会议纪要返回伦敦,议会的那帮子唯恐天下不乱的英国议员能掀翻了天,足以顺利的通过对苏伊士运河出兵的决议,这等于自寻烦恼。
伦敦的流氓习性一贯如此,法国佬怎么记吃不记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