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一百九十七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三十二)

重生美国当大师 慕容鹉 1925 2024-02-27 13:16:25

为什么身为经济学家的袁燕倏不希望太多人去念经济学呢?

原因很简单,经济学是一门只有“贵族”才能伺候得起的学问。经济学史上的各位大拿那真是非富即贵,根本不是屌丝能够染指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为无产阶级指明前进方向的那两位,他们可都是有产阶级出身。

其实,近代之前能搞科学的各路大师们基本上都是上层阶级出身,穷人们使劲找饭辙还来不及,哪有功夫研究什么科学呢?

而且他也不觉得经济学对于民国时期的赛里斯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不管是北洋还是国府,既不能搞宏观调控也不能搞计划经济,日后国府最多整理一下税制整合一下币制罢了,要那么多的经济学家有个卵用?

我们袁大师真心觉得当下赛里斯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一批理工科人才。

注意了,这批人才培养出来并不是为了赶在抗战之前建立一个初级工业体系……不是DISS穿林北腿,而是看国府这个德性,白送一个工业体系也未必有用。

实际上,这批人才就是为了在二战之后的新中国准备的……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能不未雨绸缪呢?

所以他话锋一转道:“请问任公,看过晚辈提交的那份计划书了吗?”

听到“计划书”这三个字,梁启超的精神不由得一振,赞叹地道:“鸿渐你真是有心了。这份计划书极好!”

这份计划书自然就是“胡华学校”的项目方案了(1)。

梁任公这种成熟且睿智的政治家只要稍微琢磨一下,便能明白职业技术学院的好处,而且最棒的是胡华学校还不需要他老人家出钱……象征性还是要出一点的,不过大头还是袁燕倏来投资的。

他转头问道:“东荪,你也看过那份计划书了吧?”

张东荪也立马点头道:“看过了,鸿渐此议正和我心!”

梁启超闻言也很干脆地道:“鸿渐说的工业技术学院可以抓紧办起来,至于胡华学校那明年年初就招生吧。”

于是在他们的三言两语之间,袁燕倏这位天字第一号反动学阀日后又多了一条开办“黑心学校”的罪名。

“都说鸿渐先生辩才无碍,怎么今天上课这么简略啊?”

“估计是上课的人太多,大部分还不是商学学生,所以他泛泛而论吧……不过鸿渐先生真是帅啊。”

“没错没错,人家说他是中国第一美男子,我原先还以为言过其实,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哎,就算只能看看他,他的课我也要上啊。”

“对的对的,他下午还有一节公开课,我一定要去!”

“同去同去……”

和梁启超他们这些教师吃过一顿便饭之后,我们的袁大师又在大礼堂上了一节公开课,文学创作的公开课。

而这一次他老人家那是更加显得不耐烦了。

只见冷着一张脸的袁燕倏冷声向着坐满了一个大礼堂的听众说道:“说到这个文学呢,真的应该算是门槛最低的艺术创作了,只要认识几个字就能关起门来进行创作。”

“不过要真的是如此简单,那在座各位也没有必要来听兄弟我这节课了。”

兜头给听众们浇了一盆冷水的袁大师还不满足,他冷笑一声道:“给诸君说一句实话,起初兄弟我是拒绝开这门课的。因为你们这些年轻人太容易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做了自己的创作天赋了。”

没错,我们袁大师是想要收一些弟子的,要当学阀没有几个为他摇旗呐喊的徒儿那怎么可以?

不过弟子这玩意也不是越多越好,这方面还是要向章太炎学习学习,搞一个四大天王和八大金刚就行了。

所以袁燕倏就来了一个“大开山门,只收名人”。

不是他为人太过功利啊,而是因为接下来是个很容易出王八蛋的大时代,要是这些王八蛋都打着自己的名号,那他也不就成了大王八蛋了吗?

“兄弟我再说一句实话,在座诸位同学当中能成为文学家的最多也就百分之一罢了。”

他劈头这盆冷水就浇得整个大礼堂鸦雀无声。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袁燕倏皱着眉头道:“不好意思,兄弟我也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么多人身上。所以么兄弟我就冒昧地给你们请了一位启蒙老师……”

他把手一招,康多尔就拉着一位老者走上了讲台……

台下众人转头定睛一看,心中就冒出了不少问号。

原来这位老者那真的和这个大学堂的环境非常不搭调啊。他长得土里土气,穿的土里土气,样子土里土气,一看就是从土里刨食吃的农民。

农民还能当我们写作的启蒙老师?

“真是的,农民就不能当你们写作的启蒙老师了吗?”我们袁大师拍了拍不知所措的老农肩膀,很是不满地说道。

“在兄弟我看来,写作第一需要毅力,第二需要生活,第三……没有第三,有前两者就够了。”

“而这位老师就能教你们毅力和生活!”

他转头向这位老农十分客气地问道:“敢问老哥晚稻什么时候收啊?”

虽然这位老农年岁足可以当袁大师的爹地,不过人家立马诚惶诚恐地道:“回少爷的话……”

袁燕倏挥手打断道:“什么少爷?叫我小袁就行了么。”

老农愣了一下,还是有点慌张地土语道:“小袁那个少爷,晚稻再过几天便能收了。”

众所周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可以种两季稻,第一季早稻是在阳历的七月中旬收割,这个时候还要赶紧进行晚稻插秧,所以被称为双抢。这也是农民伯伯们最为辛苦的时间段。

接下来比较辛苦的活计便是十月下旬开始收晚稻。

这些细皮嫩肉的城市学生真的要冒着七月的大太阳去双抢……我们袁大师也怕闹出人命啊。

不过只是收割一下晚稻,那么这些学生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当然啦,愿意去的学生不死也会脱层皮。话又说回来了,能让“白话文第一人”亲自教授写作,一层皮还真是划算。

其实说到这里,台下众人心里已经有数台上这位英俊却又冷酷的老师要说什么了。

“诸君,听到了吗?马上就要收割晚稻了……”

果然只听我们的袁大师转头向着台下问道:“那么你们之中谁愿意接受启蒙呢?”

“我!”

注释:

(1)见第二卷第一百六十五章《黑学校》。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