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二百三十章 万里江山是沧桑,百年疏狂最袁郞(一)

重生美国当大师 慕容鹉 1587 2024-02-27 13:16:25

编者按:这篇《论前清美学的倒退》乃是袁燕倏先生在1922年九月初于南开大学发表的演讲稿。

在这一年的七月份,北大校长蔡元培发函邀请他担任经济系和英文系客座教授,袁先生便从上海来到了北方。

因为当时从上海至北京需要先坐船到天津,所以他第一次在北方发表公开演讲是在天津。

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1876-1951),他亲自上门邀请袁先生来校演讲。

“寿春校长邀兄弟我来到贵校演讲,真是荣幸之至。

虽说南开这所学校两年之前刚升级为大学,不过兄弟我敢大胆地预言,在寿春校长的引领之下,还有在座的各位先生和学子的共同努力之下,南开一定会成为一座名震华夏的名校!

兄弟我不是恭维贵校。为什么敢这么说,就是因为鄙人在欧罗巴的时候遇到过贵校的一位周姓校友。这位周先生人品贵重,性情端方,还很有领导气质。

这让兄弟我相信,南开果然是一所好学校。

那么这场演讲呢,寿春校长让兄弟我自由命题,说什么都行。那鄙人就班门弄斧来说一说美学……”

编者按: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中最重视美育的要算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南开校长张伯苓。蔡元培在他留学德国时,已接受了席勒的美育思想,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说”。

而张伯苓在美育理论方面的论著不多,而在实践和效果方面却超过了蔡元培。

“说起这个美学啊,就不得不提起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他的那本《美学》是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制。这本书有四卷本,兄弟我正在翻译之中,希望能在不远的未来让诸位指正。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das Schone bestimmt sichdadurch als das sinnliche Scheinen der Idee——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编者按:袁燕倏先生是民国第一大翻译家,他精通多国语言,其中就包括德文。他除了把德文版《美学》翻译成中文之外,我们今年看到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就是他当年翻译的。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绝对理念经历了美学、宗教、哲学三个阶段。艺术同宗教、哲学一样,职责在于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但区别在于,艺术的任务总是以感性形式来表现理念……

兄弟我没有掉书袋的打算,因此就把话给说开了吧。

一个时代的理念不行了,那么美学也会跟着倒退。没错,兄弟我说的就是前清时期的美学。

我们汉族人的审美一直都是抽象的,淸寡的,流畅的,超然的。

而这清朝二百六七十年的历史,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其审美特征的话,大约“繁复”是合适的,从绘画书法到家具建筑乃至于当今流行的京剧,不一而足。

想来这个民族当真没有经历过汉唐以来的汉文化的熏染,想当然地以为“堆砌”即是高明。

好比说我们的园林艺术,真是“假山假水,不堪入目(1)”。

尤其前清的服饰那真的是……且不说剃发易服乃是胡俗。单说这个样式,兄弟我只能说是丑爆了。就连西人也看不惯,说我们拖着一条猪尾巴。

除了这些直观的审美情趣之外,前清的文艺美学也是大踏步地倒退。

又比如说从康熙年间就制霸到今日的桐城派,拘泥于程朱理学,只把文章当做官场的敲门砖……”

编者按:这篇演讲素来被认为是袁先生是“美帝特务”和“反动学阀”的一大证据,因为他假借批判清朝审美,实则严重地破坏了民族团结。

不过即使是袁先生这样的大师难免也有时代的限制和错误的认知。

我们还要考虑到当时袁燕倏先生正在和康有为为首的前清遗老论战,他有可能是借此攻击这帮顽固的保守派和保皇党。

“经过这两百多年的胡风腥膻,再加上这几十年的西风东渐,我们是再也回不去了。

不过兄弟我觉得也不必沉溺与往日之非,而是要建立今日之是。所以兄弟我是十分支持寿春校长在贵校展开的美学教育,也希望南开大学成为中国美学的更生之地。”

——节选自《鸿渐演讲选集》

“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

“万、万、万家宝。”

“万家宝,这个名字真是不错……嗯,你今年十二岁了?”

“对、对、对的。鸿渐先生,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哈哈哈……现在我来给你签个名吧。”

“谢、谢、谢谢……”

看到我们袁大师如此平易近人,还能猜到自己的年龄。涉世未深的万家宝小同学激动得眼泪——嗯,还有鼻涕都流出来了呢。

我们袁大师一边签名,一边心说,看在你是我粉丝的份上,《雷雨》我就不“写”了。

没错了,鲁郭茅巴老曹最后的那个“曹”,原名万家宝,1920年生人。

真的和原来那条时间线上一模一样,他是今年秋考考进南开中学的,正好赶上了袁燕倏的这次演讲,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巧合”吧。

不过现在曹禺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袁燕倏也不方便结交,只好先留个地址以待将来当人家的文学领路人了。

注释:

(1)这是梁思成说的。他也一直认为满清时期中国建筑艺术是一个大倒退。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