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有一句话: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天才是筛选出来的。
一个班几十号学生,大部分平庸,但总会有几个尖子生和差生。比例大概各占十分之一。如果要在全年级拔尖,那就是百中选一。
全市若要在初高中筛选能参加省级奥数比赛的,必然是万中选一。而能到国家级理工科比赛中拿名次,难度立马上升到百万选一。
国家要发展,需要普及基础教育。但少数天才往往能成为攻坚力量,进而是学科带头人,成为无双国士。
“圣光”的教育部一方面在全国招生盖学校,同时在搞天才筛选,从全国四点五亿人口中,把最聪明的一批六到十五岁的学生筛出来。
筛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教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天才的基本能力,很容易显得与众不同。
教育部会给筛选工作进行物质激励,希望每年能从基层筛个千儿八百的准天才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以点带面,快速攀爬科技树。
国防军拿下上海后,同样要对原有官僚体系进行筛选。比如第一轮就把原法租界巡捕房唯一的华人督察长黄金荣给筛到牢里去了。
此外还要筛出能力突出的人才来填补职位空缺,新的上海市政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力求让每个岗位人选在能力和操守都在及格线上。
从1843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开埠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要说没积累点人才是不可能的。
只是过去洋人掌控上海的产业发展,顶多培养一批洋行买办,不可能让中国人有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
现在新的市政府要提拔人才,第一天就筛选出百来号能力突出的苗子,只要接下来能通过政保局的政审,就能走马上任把新的公务体系架设起来。
但这第一天公务员选拔,最大的收获居然是个来自印度的阿三。
蔡学斌亲自带领五六个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同伴对吉拉德进行半天的笔试和面试,发现这个三十几岁的酒保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生经历和世事洞察能力。
吉拉德是贱民出身,皮肤黝黑。
但他以船长文书的身份环游世界好几次,去过全球几十个知名大城市,通晓五六种语言,了解各国风土人情,且对海洋法系和远洋贸易非常熟悉。
他之所以出现在上海,是因为把他带出印度的英国船长抵达上海后因病去世。新船长不待见他,把这个能力突出却低贱卑微的印度仆人一脚踢开。
为了谋生,吉拉德在英国开的上海总会找份工作,月薪才两英镑。酒保是他能担任的职位上限,不可能再高了。
对于一个环游全球的人来说,吉拉德没有太多刻板思维。得知中国人把英国人给干翻了,还公开招聘公务员,于是他壮胆来试试。
“试试就试试。“千金市马骨”就是要有轰动效应和话题性。”蔡学斌拍板了,让吉拉德在海关任职,“管它是谁?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值得我们重视。”
招聘的第三天,黄埔滩一号的“众业公所”贴出海报,宣布市政府决定雇佣一批公务员,其中印度裔公民吉拉德担任海关副关长。
海报公开了吉拉德的身份,其担任海船文书和俱乐部酒保的履历也不讳言。同时清楚列出此人能力和应聘过程,并附带其大头像,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人潮拥挤的“众业公所”外,只要抬头就能看到中英法三国文字的海报。大头像是黑白的,但吉拉德印度裔贱民的特征非常明显。
这不拘一格筛选人才的故事太有新闻性了。这事关不少人的饭碗和前途,整个上海为之轰动。
英国佬办的《字林西报》对此有专门报道,国内的《大公报》连续好几期讨论此事,还给蔡学斌市长做了专访。
“啊……这个该死印度酒保居然真的跑去应聘公务员。”沙利文在上海总会的酒吧内读了报纸上的新闻,拍桌大骂。“他怎么敢?他是个贱民。”
安东尼看过报纸了,耸耸肩道:“我也想不出前天还在给我倒酒的酒保怎么就被中国人选聘为海关副关长。
看看这报纸上是如何夸他的,懂多国语言,记忆力惊人,熟悉商贸往来,且非常谦卑。中国人一定是被骗了。照这样,我能当中国皇帝。”
报道在上海的英国人圈子内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暴。酒吧的英国主管在好几台桌前接受询问,通报自己所知情况。
“吉拉德?是的,他曾经在我们总会的酒吧过了一段时间。他顶多算比较老实,善于服从。
至于说才华,我从未见他展露任何才华。报纸上显然对其能力有所夸大。把我们的仆人抬到高位或许是对大英的羞辱。”
穿一身燕尾服的酒吧主管看似很公允,倒没说吉拉德什么坏话。但他里里外外的意思却很明显——要么是中国政府不识货,要么是别有用心。
这个解释比较能让英国人接受,但酒吧内有人表示异议,“报纸上说,那个酒保在接受半个月的培训后将正式就职,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你什么意思?”沙利文不悦的盯着另一张桌的绅士。
异议者耸耸肩,“我昨天也去应聘过,和我一起去的人很多。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能接受笔试面试的都是有些能力的人。
我不了解叫吉拉德的印度酒保,但我跟中国的面试官交谈过。对方很睿智也很博学,没人可以随意欺瞒他们。
中国人并不是在瞎搞,对这次公务员选拔非常认真和务实。吉拉德只是被第一批受聘的外籍雇员,我相信接下来情况会越来越明晰。”
异议者的话引发了更大的骚动和讨论,谁也无法说服谁。在随后一周内,越来越多的公务人员被公示聘用。
八成左右是中国人,但外籍雇员确实不少。
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港,拆除租界后重新恢复其商贸和物流中枢的作用。市政府公布了规模宏大的基建项目和工业发展规划,并允许受监管的外资进入。
西方舆论认为中国人没办法自己管控海关,认为这会带来物流和商业的低效和严重的腐败——事实证明,确实确有这方面问题,敢伸手捞钱的层出不穷。
但政保局上海分局解决此类问题也非常高效,逮住就枪毙。
到三月底,首批从泰国进口的大米和橡胶陆续到港,完成任务的各国商人拿到了自己的尾款。高额利润把他们刺激的兴奋不已。
沙利文在上海总会的俱乐部见到那些幸运儿请所有人喝酒的豪气。
赚到钱的商人想要赚更多,他们需要更多的贷款来周转,也会更加努力的运来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和工业机械。
这些都在刺激上海的金融业和制造业高速发展,也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商人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什么都敢朝中国运。
毕竟这年头各国政府管理能力都很有限,重金之下愿意冒险的人太多了。
吉拉德作为海关副关长,在月底上任。他亲自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出口商人。面对面的接触下,有没有才能是显而易见的,光是流利交谈便是重要能力。
对于海关法规和贸易流程,吉拉德堪称熟稔。
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带领几百名海关职员处理了价值超三百万银元的货物进出口,且按新税率为中国国库增加二十几万银元收入。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限制初级原材料的直接出口,尽可能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比如生丝的出口税率被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丝织品却调低到百分之五。
在这之前,中国生丝的出口价格被各家洋行掌控,江南的蚕农被严重压榨。
现在政府自己生产和进口设备办缫丝厂,建设丝织品产业链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行政权力和集体议价把生丝价格抬高一倍。
如果出口价格过低,中央政府干脆建设高标准库房进行收储,主动干预市场,维护本国人民利益。
三四月份正是丝织品出产旺季,这是价值千万银元的市场,仅生丝贸易一项就触动了诸多从事东亚贸易的洋行利益。
过去大量中国生丝出口到日本,加工成丝绸后销往欧洲。而日本生丝又是中国生丝最大的竞争对手,极大压缩了中国丝织品的利润。
过去日本靠赚差价就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越赚越多。现在中国中央政府宁愿自己补贴蚕农不赚钱,也不让日本赚钱。
四月份,上海市政府创办了自己的纺织品交易所,整合国内尤其是江南一带的棉纺和丝织品生产和交易。
此举首先把很多在上海充当中间商的小洋行给搞破产,德国充当了中国相关产业的最大买家和卖家,进行国家间的采购,维护双方利益。
而到四月份,伦敦股票交易所爆发了一场股灾。因为大英帝国宣布对中国商品进行制裁,并表示要在新加坡等地抽检商船,禁止任何中国商船通行。
这表示大英暂时没打算开战,之前押重注赌要获得中国战争赔款的人一个个都要上天台了。
至于禁止中国商船通行——现在中国压根没有什么远洋运输业,所有货物基本是外国商船运输,甚至就是英国船在跑远东航线。
沙利文在上海总会得知这个消息,心痛如绞。同时他又在庆幸自己见机算早,之前投资的股票全部脱手,还小赚一笔。
英国在淡化这场冲突,既体现其内部矛盾,也让很多势力看清地缘政治的变化。不少离散在世界各地的被选者考虑要跟“圣光”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