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汉武帝刘彻的光辉太耀眼, 几乎压过了汉朝所有的皇帝,
也或许是因为刘邦斩白蛇起义,让经历了战国几百年和秦末动乱的百姓安定下来的功勋太过显著,
在我们后人眼中,西汉远远比东汉要更为人熟知。
东汉最出名的时候, 除了位面之子刘秀的登场,可能就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了。】
【但是我们一一细数,同西汉开始一样, 东汉前期也是明君辈出。
汉明帝刘庄便是一位。】
【汉明帝刘庄乃是刘秀的第四子——嗯,前面几个都是郭圣通生的。
阴丽华到底有多受宠爱见仁见智吧。
但是刘庄一开始并不是太子,太子乃是郭圣通所生的长子刘疆。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疆有什么过错, 只是因为郭圣通被废后,刘疆并非嫡子,于是自己请求辞去太子之位。
不被偏爱的人就是这么谦卑吧, 不然刘疆也可能会出什么意外呢。
当然, 刘庄也并没有辜负刘秀的安排, 继位之后,对内延续了刘秀在位时期的制度, 提倡儒学和刑名之学,并且严禁外戚干政;
对外继续对匈奴用兵,派固出兵攻打北匈奴,又遣班超出使西域, 设置西域都护府, 吞并西南的哀牢国,使康藏高原上的白狼等百余国称臣。
这个时期的汉朝一样的武运昌隆。
除此之外, 他还派人出使天竺,引进了佛教。
在位期间, 兴修水利,救济贫农,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口大增,时人颂曰“赫赫盛汉”。
刘庄与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并称为“明章之治”。】
【是的,刘炟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事从宽厚,放宽刑律,鼓励人口生育。轻徭薄役,奖励农桑。军事上更是留下了“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佳话。
此时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而且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皇帝,刘炟还发明了章草字体,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过这两个皇帝也并不是没有缺点。
刘庄过于苛刻,打压异己,严苛驭下,所以在刘炟继位之后,一改明帝苛察。
但是刘炟过于宽厚,即便外戚窦宪骄擅,也没有惩罚,开启了外戚专政之始,也敲响了东汉走向衰败的警钟。】
本来还挺高兴的汉朝皇帝们:“……”
怎么还会有人在外戚的事情上面做幺蛾子啊?
开国之时,吕雉就给所有信任外戚的皇帝们狠狠的敲了一记响钟,还没记性吗?
以为所有的外戚都是卫青霍去病那种,本身能打的不行,还有自知之明,不以自己是外戚的身份对皇帝指手画脚吗?
开始还觉得这个后辈不错,现在看来怎么也是个糊涂蛋啊!
气死了。
【不过两位皇帝寿命都比较短,刘庄四十八岁去世,刘炟三十三岁便被私通后宫的侍中郭举举刀惊吓给吓死了。
接下来继位的,便是汉和帝刘肇。
因为汉章帝早逝,所以刘肇继位的很早,九岁就已经成为了皇帝。
继位之后,窦太后专权。
嗯,就是刚刚我说汉章帝放任窦宪骄擅,开启了外戚专政之始的那个窦。
汉章帝养大了窦氏的胃口,在发现汉和帝并不如他们想象的好糊弄,也不如汉章帝那般愿意放纵他们之后,
窦氏党羽便举起了屠刀,准备杀掉汉和帝。
当然,最后的结果并没有成功。】
【永元四年,十四岁的汉和帝联合清河王刘庆与大臣丁鸿发动政变,捕杀窦氏及其党羽,成功亲政。
在位期间,每日上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懈怠,“劳谦有终”。
经略西北,降服西域,汉朝的威势延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五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纷纷向东汉送纳质子表示臣服。
嗯,看到了吗?真正强大的国家是对方送来质子,而不是你送去女子和亲。】
爱好和亲的皇帝们:……
别骂了别骂了,再骂……
再骂也是要和亲的呀!
不过是牺牲一两个女子,是送她们去和亲,又不是让她们去死,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他们倒是也想让他国送来质子,那也得人家愿意吧?
倒是几个武功昌隆的皇帝们开始思考。
或许和亲什么的可以缓缓了。
或者让他们送来质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国家这么强大,凭什么还要去给弱小的国家送去公主呢?
【汉和帝还改革太学策试,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要求他们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
这点他和他的皇后邓绥的想法是一样的,并没有一味的觉得遇到天灾人祸就该认命,而是积极的解决问题。
也难怪刘肇会废掉原本的阴皇后,册立贵人邓绥为皇后了。】
【不过除了少数的皇帝之外,大部分比较英明的皇帝是寿命比较短的。
比如宋神宗,宋哲宗,以及这位汉和帝。
汉和帝甚至更加短命,他在二十七岁的时候,便因病薨逝。】
【怎么说呢,面对这些有作为的皇帝英年早逝,我们还是很心痛的。
宋朝那两个是难得比较强硬的主战派,甚至也有过一定的武功,如果他们长寿一点,能不能改变宋朝的命运也不好说。
好在汉和帝的继任者,和熹皇后邓绥足够优秀,完美的接过了汉和帝递过来的接力棒。】
【嗯?】刘煓愣了愣,【为什么是皇后啊?他的儿子呢?】
【刚刚说到了,汉和帝去世的太早,子嗣也尚未长成。
邓绥也只能临朝称制。
只能说,如果不是邓绥的话,汉朝灭亡可能还要再早那么几十年。
毕竟剩下汉朝的皇帝,那操作是一个比一个下饭……】
【下饭?】
【菜嘛。】
众老祖宗:……
这个形容还挺形象的。
汉朝的皇帝们:……
你们猜我们为什么笑不出来?
【毕竟后面的皇帝们不是登基活个一两年几十天就驾崩,就是被外戚毒死,不是折腾的国家元气大伤,就是重用宦官,卖官鬻爵。
那叫一个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当然,这点汉和帝和和熹皇后也是要背一点锅的。
谁让他们没有选好继承人呢?
不过也或许是老刘家的优良基因到头了,这个时候只剩下点歪瓜裂枣了。
邓绥选了两个皇帝,汉殇帝刘隆,百天继位,一年后便病逝;
汉安帝刘祜,在邓绥还在的时候表现的还行,邓绥去世后,他立刻开始急吼吼的显示自己皇帝的威严了。
先是清算邓氏外戚,然后开始提拔自己的外戚。
值得一提的是邓氏被邓绥约束的很好,但是汉安帝这边重用的外戚就不一样了。
他对乳母王圣言听计从,致使王圣专权,王圣的两个女儿也趁机“分威共权”,
其皇后、外戚、宫女、宦官一同乱政,
又听信谗言枉杀太尉杨震,废黜太子刘保,使得“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也从他开始,东汉实质性上的由盛转衰。】
【……】刘煓愣住了,【乳母?】
【嗯,他是第一个开始给自己的乳母封爵的。】
【……】老太公沉默了一下,【那他亲娘了?】
【他亲政之后追封了父母。】
【那邓绥呢?没养过他?】
【当然是抚养过的。
刘祜在幼年的时候还是很出色的,十岁就受到了汉和帝的青眼,多次召他入宫觐见。
后来汉和帝驾崩,汉殇帝继位,刘祜的父亲刘庆前往封地,刘祜被邓绥特意留在了京城。
可以说,没有邓绥,就没有日后刘祜的继位。
之后汉殇帝去世,也是邓绥把刘祜推上了皇位。
可以说,没有邓绥就没有汉和帝。】
【……那为什么会清算邓家,邓绥不是也对他挺好的吗?】
【大概是因为,刘祜长大了之后,大臣希望邓绥能够还政刘祜,邓绥却不愿意吧。
事实证明,邓绥的决定是正确的。
邓绥在成为皇后之后,就被汉和帝认为“有丈夫之性”,让其参与并知晓外朝政事。
这个时候锻炼了邓绥的能力和手腕,于是在汉和帝驾崩之后,邓绥便接起了大汉的江山。
她做的甚至比汉和帝还要好,因为她活着的时间比汉和帝要长很多。】
众人:……
居然是以这种方式嬴的,让人觉得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呢。
【邓绥亲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她选贤任能,勤俭救灾,和汉和帝一样,即便是遇到天灾人祸,也没有说是躺平,而是积极克服。
邓绥亲政的时间里,有十年是东汉天灾频发的时期。
按照我们现代的研究来看,这段时间其实是板块运动的时期,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天灾。
而当时的大臣呢,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只觉得是邓绥牝鸡司晨,所以才会引发这些天灾,想要逼着邓绥退位。】
【其实真的很庆幸,当时的邓绥坚持住了,并没有因为这些大臣的攻讦而放弃。
如果换个人来,或者是换那些大臣来,说不定又是逼着皇帝下一番罪己诏,然后天灾继续。
在邓绥的治理下,各级政府及时组织赈灾行动,组织大家抗击天灾,大规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同时号召当地的豪强富户,拿出自家所存的粮食赈灾。
然后又将很多原属于国家的公田,拿出来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耕种,用公田来安抚民心。
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成功的安抚住了百姓,没有将天灾酿成更大的人祸。】
【邓太后确实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执政者。】武士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