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 朱棣还昭告天下:建文时期更改的成法,全部恢复旧制。
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
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 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
并大赦天下, 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 通通赦免。
主打一个跟朱允炆对着干,你赞成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就赞成。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朱允炆定下的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
比如他在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了。
这部分人肯定不会真心实意的拥护朱棣了。
但是对于自己这边的人, 朱棣也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
永乐元年四月, 再论靖难的功劳, 朱棣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陈懋等六人为伯。
并广求贤才, 对山林隐逸的怀材抱德之士,令官府寻访,量材擢用。】
朱棣:“……”
他那个时候也没考虑那么多嘛,毕竟对政敌, 那就是要矫枉必须过正的, 不然万一死灰复燃了呢?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朱棣做过一件事, 让天下读书人都为之愤慨的。
那便是杀方孝孺。
在此事上还有个说法是,方孝孺被诛了十族!
方孝孺是当时的大儒, 也是朱元璋亲自给朱允炆找的老师。
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在当时的儒生心中算是标杆一样的存在了。
而且在朱棣进南京城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官员出来迎接他,也就一百来个吧,尚书以上职位的就一个。
所以朱棣的登基诏书,是想让方孝孺来写的。
但是方孝孺十分硬气,表示不给你写,你诛我十族都不给你写!】
【那朱棣这个时候脾气也大着呢。
本来他也委屈,是他一开始就想造反的吗?那不是被朱允炆逼到这个份上的吗?
本来藩王也不是他想要当的,是朱元璋硬封的。
朱允炆削藩就削藩,还非要把自己这帮叔伯亲戚往死路上逼,直接削成庶人,
那不造反等死吗?
方孝孺不是想要诛十族吗?
那就满足你!】
【于是方孝孺的十族:父三族、母二族、妻二族以及学生们便都被朱棣杀了。
洋洋洒洒共杀了八百四十七人。
至此“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不过《明史·方孝孺列传》中并未记载被灭十族,株连坐死847人,也有873人等字眼,
这种事情也并不能真正下定论。
但在方孝孺死后,其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
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除了诛十族之外,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姚广孝当时有句话便是:“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不过后人对方孝孺之事倒是有着一些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些人觉得,方孝孺是大忠臣,对朱允炆坚贞不二,有骨气有气节,宁死不屈,带着十族死也不屈;
另一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封建王朝内部的改朝换代,甚至都不是两姓之间的改朝换代,方孝孺实在是有点愚忠,尤其是带累了八百多人跟着一起死。
到底是哪种,还是看大家见仁见智了。】
嬴稷笑着问:【那陈姑娘是仁还是智呢?】
陈曦摆摆手:【昭襄王就不必问我这么尖锐的问题了,这怎么回答都会有人骂我的。
你就当我只是一个讲述者,没有立场就完了。】
嬴稷倒也没有为难陈曦的意思,哈哈一笑就算过去了,然后道:【要是让寡人来说,寡人自然是不希望有方孝孺这样的臣子的。
我大秦的君上,那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如果非要靠臣子灭十族才能保证地位的稳固,那还不如死了得了。】
嬴稷也是有着自己作为君王的骄傲的,这样被臣子捍卫着都守不住的江山,还不如让出去呢。
【更何况这还是嫡系皇子,有着继承权的。】
不过嬴稷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下。
如果是之前那个什么金人蒙古人的来了,还是需要这样的臣子来抵抗一下的。
【不过虽然老夫不太理解他这样的人,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人,大部分君王还是很欣慰的吧。】刘煓打了个哈哈,避免嬴稷说话太难听了。
现在两个老人家倒是合作的很愉快,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后者的儿子窜了前者后人开辟的王朝了。
其他老祖宗纷纷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身为臣子他们自然觉得方孝孺真的是神经,你自己死就算了还要带着十族跟你一起死,脑子进水莫过于此。
尤其是这还不是王朝之间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皇帝家里面自己闹了闹而已,多少有点显着你了。
可是若是作为皇帝的先人,他们又觉得有这样的臣子那是真安心啊。
能为皇帝直接把十族都带走的人,能是什么坏人吗?
这种迂腐的人真的是越多越好啊!
【不过朱棣诛杀方孝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巨大的,后面有个文学家胡适曾经这么评价:
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
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
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
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
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
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
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
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
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朱棣脸色很难看,虽然他现在也很想杀了方孝孺,但是天幕这么说之后,他不能这样做了。
因为他不是个昏君,更不是个听不进去劝的昏君!
事实上他平时对姚广孝的建议也多是采纳,如果不是方孝孺那么咄咄逼人,他哪怕是气急了也不会杀人的。
“陛下,您还是要冷静一些啊。”姚广孝此时站出来道。
“朕知道了。”朱棣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关于方孝孺的事情,我们就说到这里。
无论如何,朱棣在此事之后便成功的登基了。
比起稚嫩偏执的朱允炆,朱棣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他继承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并且将洪武之治成功延伸和发展成了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
朱棣听到这个评价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亮了。
什么叫做盛世啊!
那是治世都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做的比自己的父皇朱元璋都要好!
朱棣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朱元璋哼哼一声:“看来老四做的还不错啊……”
朱标第一时间道:“父皇,四弟是有天分的,您不要生他气了。”
朱棣倒是也见好就收:“皇兄,臣弟也只是学习父皇和皇兄罢了。”
父子三人一时间显得十分兄友弟恭起来。
朱标心中有些不确定,但是朱棣此时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父皇这下能看到他了,日后的皇位……
【朱棣登基之后,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而且他是当将领的,知道军人不易,所以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还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则是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有这些措施,永乐时期“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在永乐三年的时候,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
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691,312,600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世珍虽然听不懂陈曦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并不妨碍老头开心和骄傲。
【俺们老朱家的皇帝,多好啊!】
陈曦不是很想打击他,不过……
【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奇葩多,可能最好的皇帝就是朱元璋和朱棣这俩了。】
朱世珍:【……】
这个话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时候说,听起来真让人不舒服啊……
朱元璋也觉得不舒服。
于是他又开始迁怒朱棣了。
“老四,看看你的好后代!”
刚高兴了没一会儿的朱棣:“……”
父皇,这些不也是你的后代吗?光说我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啊,这锅大家得一起背啊!
倒是朱标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了,毕竟这里面可没他什么事了……
哦,还有一个朱允炆,也没出场多久,忽略不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