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当上皇太孙, 知道这天下以后是自己的时候,朱允炆就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
他也曾经跟朱元璋讨论过这个事情, 朱元璋呢是比较乐观的。
他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信任,表示:“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 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对叔叔们表达了不放心,问:“胡虏不安定, 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允炆认为应该“以德怀之, 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 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倒是觉得有些道理, 自己的孙子能当大任, 但是还是对藩王没采取什么措施。】
【既然这样,朱允炆就决定自己动手了。
他曾经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 多不法,奈何?”
藩王们地位尊贵兵多还不守法,怎么办呢?
黄子澄说:“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 临以六师, 其谁能支?
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 而顺逆之理异也。”
差不多就是,别怕, 咱们人多力量大。
就……嗯。】
嬴稷、赢子楚、刘煓忍不住异口同声问:【这傻小子该不会信了吧?】
陈曦点点头:【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
众人:【……】
嬴稷若有所指的说:【这选继承人,还是得按照能力来,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啊……】
嬴政若有所思。
不过他也不是按照喜好,胡亥那玩意儿真不是他选的啊!
嬴政冤枉!
【其实朱允炆这个时候没有意识到,朝中能打的大臣们,基本上都被他爷爷杀的差不多了。
而藩王之中,燕王朱棣是实打实的能打的。
他身边并没有什么认知清醒的人给他分析形势和出谋划策,只有一些虽才高八斗却不知变通又自尊心极强的书生。
嗯,也就是儒生。
被这么一忽悠,朱允炆那是很赞同黄子澄的话。
所以他登基之后没多久,便开始着手准备削藩了。】
刘邦看了一眼吕后,语气复杂:“这家伙是不是以为我们大汉的皇帝都是无能之辈?”
否则的话,汉朝三四代没有完成的削藩,怎么他一上手就开始要准备了呢?
你准备工作做齐了吗?
刘恒、刘启和刘彻心中都是同样的想法。
毛长齐了吗小子你就削藩?
一样都是开国皇帝立出去的藩王,他们汉朝好歹还不是刘邦心甘情愿的呢,你那可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你的亲叔叔。
一旦封出去了,就算是你爹都不一定能搞定,就凭你?
朱元璋也是十分无语,看着堂下的朱标,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立皇太孙是朱标死后的事情,现在朱允炆都刚出生没多久呢,就算是想要跟朱标说些什么,都说不到点子上。
……
算了,反正听了天幕那话,他也打算对藩王的事情上再订正一下了。
总不能继续让后人为了藩王的事情再折腾。
也不能让藩王的事情再一次拖垮大明!
后者才是朱元璋真正下定决心整顿藩王的原因。
【别看朱允炆前面的表现好像很孝顺,很仁慈什么的,但是对待藩王,对待自己这些叔叔们,朱允炆是真正做到了手腕强硬的,
一看就是朱元璋的后人。】
朱元璋:“???”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还没什么担心的他听了陈曦这么说,总觉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当时朱允炆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是赞成削藩的,不过他们之间的意见不是很统一。
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
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
应当先削夺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采纳了其建议。】
燕王朱棣:?
周王朱橚:?
怎么的呢,他们得罪谁了?
两人委屈巴巴的看向朱标。
虽然说天幕也说了,这藩王是历史的倒退,但是要是一开始没有封王也就罢了,现在都有了……
那谁不想一直长长久久的当王爷啊?
如果是朱元璋开口卸了两人的藩王之位,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可现在是个侄子,那就……
朱标头大:“回去孤就教训教训他!”
朱元璋却道:“藩王本就应该削,你们有什么好不平的?”
朱棣、朱橚:???
父皇,您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朱元璋现在心态转变,骂起来儿子一点都不带打磕巴的:“没看天幕上说藩王是拖垮我大明的一项错误的措施吗?
你们还想当藩王,难道是觉得我大明国祚太长久了?”
“儿臣不敢!”
“父皇息怒,弟弟们也只是觉得委屈罢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像是算了。
他能不知道委屈吗?但是藩王的错误想要开始纠正,就要从他这里开始。
那这所有的委屈都要从他这里先开始,后面就好说了。
实在不行,他这些儿子继续封王,世袭罔替就不用了。
还有什么格外的优待……
朱元璋心在滴血,心痛的不行。
他打天下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亲人吃饱喝足,富贵一生,结果现在还是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啥也不干就行……
哎,他这个老祖宗无能啊!
……
不过他们到底也还是太能生了些。
【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八月,也就是朱元璋刚刚去世三个月,周王朱橚便因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
建文元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
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夏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明初众藩王:???
朱标:???
朱元璋:???
虽然早就有了朱允炆会削藩的准备,但是削成这个样子还是让人震惊。
这是一点准备都不打算准备,就硬削啊?
说句不好听点的,老爷子尸骨未寒,就对他儿子们动手了,这个朱允炆也真的是……
【你这重孙还真是……】嬴稷感慨了一下,没感慨出来,【寡人当年不满穰侯等人,都没敢直接上……】
朱世珍:【……】
虽然他没懂削藩什么的,但是他懂死人。
现在这说的,他已经不知道死了几个孙子了。
【就……】朱世珍嘴唇颤颤,【就一定要死人吗?】
嬴稷哼笑一声:【天真了吧?普通兄弟争夺家产尚且有着你死我活呢,更何况是帝王之家。
死几个人算是很正常的,死的就剩下一根独苗的也不在少数。】
朱世珍张了张口,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这些事情对于他们这种长时间都位高权重习惯了此事的人来说,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他这个普通的农民来说实在是太难接受了。
可是重八当上了皇帝,他们朱家也确实不一样了……
哎。
【其实在除了削藩的问题上,建文帝朱允炆做的还算不错。
在政事方面,他崇尚儒家仁政,一改朱元璋时期的严刑峻法,严苛政令,
他宽刑省狱,平反冤案,改变了动辄诛杀的严酷的政治空气。
他减轻赋税,尤其是解决了“江浙赋独重”的积弊。
客观上因为朱元璋把武将们杀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也开始优容文士,力图实现文官治国。
他重用的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便是儒家出身的文士,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削藩一事也是齐泰和方孝孺力主的,可以说是这两人把朱允炆带进了沟里。
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和朱元璋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齐泰、方孝孺:“……”
被提到的二人脸色难看。
什么意思,他们力主削藩还错了不成?
这藩王权利本身就是过大,就是不应该!
太祖就是错了!
【也就是朱允炆年轻好说话,朱元璋其实也用儒家呢,这俩人为啥不去忽悠朱元璋?
不还是因为朱允炆好骗一点嘛。
然后就把孩子给忽悠瘸了。】
齐泰、方孝孺:“!!!”
不管是哪个界面的齐泰、方孝孺都有些慌了。
尤其是在朱元璋手底下的。
如果说朱允炆还是有些温和的,不会对他们真的怎么样,可杀疯了的朱元璋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就是这两个东西让皇太孙削藩是吧?”朱元璋眼中酝酿着风暴,就连朱允炆也不敢开口吱声。
现在他毕竟还只是皇太孙,能不能继承皇位还要看他爷爷的意思呢。
“先把这两个家伙关押起来,等天幕完了再说!”
朱元璋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下命令道。
【当然,其实朱允炆想要削藩是正确的,但是没有任何准备就去削藩是愚蠢的。
甚至他们削藩的顺序都是愚蠢的。
尤其是朱棣他们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所以在朱允炆削藩的过程中,朱棣也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准备,
建文元年六月己酉,燕山左护卫千户倪谅将朱棣密谋兵变的消息上报,
朝廷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于谅等人因此被诛杀,而北平都指挥张信则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