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 李治已经亲政一段时间了。
虽然他年纪也不是小孩子了,并不是很需要许多顾命大臣。
也就是说,李治希望能大权在握, 能力不一定有他父亲那么强,但是权利集中他希望是有的。
但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 李治面对的大部分都是世家的人。
要么是五姓七望,要么就是关陇贵族。
没有几个是能真正听他的。】
【尤其是在永徽四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谋反案后, 李治就更加是如此觉得了。
房遗爱是房玄龄的儿子,是高阳公主的驸马;
薛万彻李世民的妹夫;
柴令武是平阳昭公主和柴绍之子,巴陵公主是他的妻子。
这么一看, 基本上都是李治的亲戚团。
他们之所以谋反,按照某些史书上的原因,还要追溯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
这帮人谋反朕的儿子, 和朕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里, 顺便还要再提一嘴编撰《新唐书》的宋祁和欧阳修了。
因为在《新唐书》中, 两人说的是,高阳公主下嫁房遗爱之后并不满意, 和佛家弟子辩机私通,
后因高阳公主赠给辩机的玉枕被人偷窃,官府逮捕后交代实情,所以两人的事情败露, 李世民震怒, 斩杀公主府奴婢数十人,下旨赐死辩机。
所以在李世民去世后, 高阳公主并未表示出悲伤的神色。
高宗继位后,为了谋夺房遗直继承房玄龄的封爵, 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房遗直宣称高阳公主夫妇“罪盈恶稳,恐累臣私门”。
故唐高宗令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发现高阳公主参与谋反案。
其罪状是她与会占卜的和尚智勘、会舞神弄鬼的和尚惠弘、会巫医的道士李晃胡搞,又使宦官掖廷令陈玄运察看宫中吉凶,让道士、和尚召唤鬼神欲加害唐高宗。】
【但是实际上,宋祁和欧阳修采录的民间叙事数量非常庞大,涉及范围也很广泛,且在《旧唐书》中,也未曾提及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
其次,高阳公主失宠的时间记载也有矛盾。在《新唐书》中,李世民和高阳公主水因为辩机这件事有了隔阂的。
可在《旧唐书》中,房玄龄病重之时,仍通过高阳公主对李世民上表,且李世民还曾与高阳公主评价房玄龄:“此人危惙如此,尚能忧我国家”,这说明李世民和高阳公主父女之间并无隔阂。
还有就是,隋唐时僧侣管理十分严格,进出寺庙都有登记,无缘无故离寺不归不被允许,因此辩机的行为在当时实为违法,不可能多日不归而不被发现惩戒。
以及在许敬宗为《瑜伽师地论》所作后序时是由李世民过目过的,以许敬宗这种墙头草的敏感人设,如果真有这种私通的事,还会去详细的描写辩机?他是觉得自己的仕途太长了?】
【……编排公主,这些人有几个胆子啊?】嬴稷震惊。
【害,反正都是已经作古的人了,而且还是前朝的,编排起来有什么后果呢?】陈曦摊手,【就像始皇帝陛下,也有很多人编排说,他不是庄襄王的儿子,是吕不韦的孩子。】
一直在爷爷旁边当一个小透明的秦庄襄王赢子楚:【???】
真当他是傻子吗?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他自己不知道?
【……真是,拖出去车裂吧。】赢子楚冷冷的说,【寡人看这个脑子,也不像是人生出来的,他应该也不是他父母生的吧。】
【咳……】陈曦忍笑,努力把话题又拉回来,【不过永徽三年的时候,李治曾在高阳公主家做客,两人的关系在这个时候看起来还很融洽,两年之后高阳公主就开始谋反看起来也有些可疑。
再加上是房遗直的话后李治才让长孙无忌开始调查,长孙无忌又牵扯进了许多无辜的人,比如吴王李恪等也被牵连进来。
所以这场所谓的谋反,很有可能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了排除异己,造出来的一场冤案。】
【在这一场谋反中,开始卷进去的李室宗亲是荆王李元景,因为说的是房遗爱等人是要拥护李元景为皇帝。
李元景呢,是高祖李渊的第六子,和高阳公主等人甚至都不是一个血脉的关系。
在长孙无忌审了半天之后,李治单独面见房遗爱,后者就又把吴王李恪给牵扯进来了。
不过李元景可能还有点冤枉,但是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针对也好,被李治忽略过去也好,那是真的不冤枉。
毕竟,这位才是差一点成了太子的人。】
长孙皇后:???
她说实在的,有点茫然。
如果说她还是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心中只有丈夫和他的事业,那她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现在她有了孩子了。
她的大儿子,被寄托了厚望的太子承乾,因为自己的心态问题,最终谋反。
虽然也有李世民教子无方的原因,但是长孙皇后还是把这个问题的原因揽到了自己身上,准备等这次的天幕结束之后,去向李世民请罪。
至于说到李世民在她去世之后想要立其他人为后的事情,长孙皇后心中有点难过不假,接受起来却也不是很难。
人死灯灭,其他的还能说什么呢?
可是现在,连后世都认可稚奴的皇帝做的不错,为什么李世民要换人呢?
【后人总觉得,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情深义重,不光在她去世之后没有立后,就连继承人都要从长孙皇后所出之中选择。
但实际上,李世民不光想要立杨氏为后,甚至还想要立杨氏的儿子为太子。
是的,吴王李恪便是杨氏所出。
当年在李承乾谋反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们都能顺利的活下去不被其他的儿子给杀了,所以李世民才背弃了对魏王李泰的口头承诺,选了相对仁弱的晋王李治。
但是太子都已经定下来了之后,李世民又开始反悔了。
——当然,也或许是因为当时杨氏太得李世民的心,他又开始子凭母贵了吧。
他觉得,还是吴王李恪比较像他。
看啊,熟悉的话又出来了,这些渣男皇帝们啊……】
皇帝们:……
嗯,可不是熟悉吗?
多少的皇帝都说出过宠妃的孩子类己这样的话了。
说白了,这事上面不还是皇帝喜欢哪个女人,对她的孩子爱屋及乌吗?
放在李治和李恪身上,也就是谁的妈还在而已。
长孙皇后斯人已去,杨氏可还在呢,怎么不是杨氏赢了,顺便连她的儿子都赢了呢?
【你要说李世民机灵吧,他在立了太子之后,在李治并没有什么过错,且也不是什么愚笨愚蠢恶毒的人的情况下,想要换太子。
而且换太子这件事,李世民甚至是和长孙无忌商量的。
这点真的就很离谱,长孙无忌乃是李治的亲舅舅,血浓于水,总比吴王李恪这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家伙来的亲近吧?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后直接问: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啊……那不然呢?
他说不是因为这个,你自己信吗?】
【当然了,长孙无忌还是很会说话的,他回答道: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的确,太子乃国之储君,随便更换的话,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动荡的事情。
听了这话之后,李世民还是放弃了让吴王李恪当太子的想法。
他估计也想到了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怕这个事传到吴王李恪耳朵里,让他也有了争储的想法,
于是李世民还对吴王李恪说: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
也就是用前朝的事情警告他,如果他心怀不轨,这个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就算如此,李世民表现出了这个意思,那么吴王李恪就会被人摆在太子候选人的位置上观摩。
长孙无忌又怎么可能会对吴王李恪没有恨意呢?
而李治,虽然表面上不说,他真的对吴王李恪不忌惮吗?
在子女这件事情上,李世民真的很明显的是李渊的儿子。
一个比一个糊涂,一个比一个以为自己爱孩子……
真的,也就是当家长不需要考试,不然这两个有一个算一个,都拿不到生孩子的许可证。】
李渊:“……”
李世民:“……”
在这个时候说这个,他们一点都不觉得父子两相像有什么好的。
还不如不像呢。
尤其是李世民,他经历过这些,也想方设法的想要避免,结果他还是走上了自己父亲的老路……
想到自己孩子们以后的结局,李世民就有点想哭……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所以在后面的时候,长孙无忌故意扩大了牵连的范围也是很正常可以理解的事情。
李治倒是哭着问过:“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不行。
最终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全部被杀,江夏王李道宗死于流放的路上。
后世评价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嫉贤妒能,大搞政治斗争的这件事,为“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
【当然,这两人的报应来得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