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从童年来看,朱见深这个皇帝还是蛮可怜的。
除了童年的不幸之外,朱见深的爹也挺不靠谱的。
是的还是朱祁镇。
《宪宗实录》记载“上初名见深, 至是更名见濡”,
朱见深是他的本名, 但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在诏书中将皇太子的名字写成“见濡”,天下臣民竟然不知道他是何人!
可想而知, 朱祁镇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关心也很有限的。
在这样的经厉中,朱见深的精神压力极大,因而落下个口吃的毛病。】
朱祁镇:“……”
再一次被点, 还不是被夸,朱祁镇更生气了。
他问王振:“太子呢?”
王振被问愣了:“……这,应该是在学习吧。”
要知道, 太子现在也才三岁多, 把这么大的孩子带过来朝堂上, 实在是有点过于残忍了。
朱祁镇:“……”
他张嘴想问些什么,不过很快又闭上了嘴巴。
对这个儿子, 他确实是没有什么了解,否则的话也不会连名字都搞错了。
——哪怕是下面的人写错了,他这个最终的决策人就不看一眼的吗?
所以天幕这么说,他难得心虚, 没有说什么。
【二月二十三日, 朱祁镇驾崩。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虽然他这个人烂透了, 他的庙号却不错。
明英宗。
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然而真正挽救了大明的朱祁钰却是个恶谥,不得不说还是很讽刺的。】
【朱见深继位后, 次年改年号为成化。
三月,尊明英宗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其生母周氏为皇太后。
五月,葬明英宗于裕陵。
朱见深刚即位,就发生了都指挥使门达结纳东宫内侍王纶,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之事。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辅政其实权利相当大了,是个香饽饽自然多的是人争取。
门达在朱祁镇晚年深得宠信,而李贤时为内阁首辅,对门达统率的锦衣卫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
门达因此衔恨入骨,设计构陷李贤,事情败露,朱祁镇也未处置门达。
所以说,朱祁镇真的是间歇性有脑子,持续性的愚蠢。】
【在朱祁镇病重的时候,门达蓄意勾结王纶,欲除掉李贤。
他们的阴谋被朝臣揭发,朱见深大怒,结果就是王纶被斩,钱溥被贬,门达因他罪并发,“论斩系狱,没其资巨万”。
而与此同时,李贤则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朱见深十分倚重李贤,李贤也“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
但李贤辅政不久,即于成化二年冬卒。
李贤历经朱祁镇、朱祁钰两朝,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可以说虽然比不上于谦,但是也是一个能臣了。
其入阁后,力抗曹吉祥、石亨等,尤为注意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名臣多为其所识拔。
能够重用李贤,可以说开始的时候,朱见深也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
【除了李贤之外,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
再加上朱见深即位后,就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又不顾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了他的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重修朱祁钰的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
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位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
嬴稷挑眉:【这个意思是,后面这位也不怎么样嘛。】
【是的,也是很有明朝皇帝的通病……】陈曦感慨一声,【咱们慢慢说,不过跟自己的开国祖先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比起来,后面的这些明朝皇帝们也就都一般般了。】
朱元璋、朱棣:“……”
被夸奖了,却不知道该不该开心呢。
毕竟他们的后人是真不怎么样啊!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评价还可以,但是对比一下其他优秀的皇帝们,就显得很平庸了。
尤其是跟自己对比。
都说虎父无犬子,怎么这孩子们还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这让两位皇帝十分不满,且看不开。
不过这也很正常,人的性格如此,要是看得开的话他们也不会搞那么多特务机构了。
【既然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当一个好皇帝的,那朱见深也是决定要处理一下麻烦事的。
荆襄流民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荆襄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郧县地区,该地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元、明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区。
每当灾荒、战乱,这一带常常聚集近百万的流民。
朱见深在位年间对流民的重视和安置,就是因刘通、石龙起义而起。
政府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抚治。】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如果平时多加以重视,加以安抚,百姓难道是会起义的吗?
一出事就觉得臣是奸臣,民是刁民,就你不是昏君,是被欺瞒的可怜巴巴的皇帝是吧?
仓库都没你能装。】
皇帝们:……不是,怎么还骂人呢?
【这个时候的明朝实际上也不是很安稳,除了荆襄流民起义之外,
还有藤峡盗乱和固原盗乱。
其中藤峡盗乱是广西、广东瑶族、侗族的少数民族的民变,
在朱祁钰在位的景泰期间,瑶渠侯大狗等率先作乱,聚集了上万的民众,
修仁、荔浦、力山、平乐等地都一起呼应,各系留守官吏无法控制,于是以招抚平定。
但是这个时候的明朝主要还是要给朱祁镇擦屁股,对付瓦剌,没有第一时间解决,等到了朱祁镇再次复辟之后就更加严重了。
当时朱祁镇下诏缉捕侯大狗,予以千金,爵一级,竟仍无法捕获;
久之,叛乱蔓延至广东的高州、廉州、雷州之境,所到之地均被损毁,而两广的官员均无对策。
说白了,朱见深这个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的父皇在擦屁股了。】
朱祁镇:“……”
他已经被陈曦提的麻木了,多少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啥锅都能往他身上推是吧,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祁镇并不觉得瓦剌那边是自己的原因才要分心处理的,他觉得那是他弟弟的皇帝没当好。
当然,这方面他也并不比朱祁钰强多少,因为他也没能解决了此事,所以他也不会特别要求朱祁钰就是了。
【而固原盗乱,主要发动的是蒙古人。
这是一个很漫长也很复杂的事情。
一小批归化蒙古人,在并不直接与长城防线接壤的固原发生叛乱。
因为这个时候的明朝军队,非常依赖蒙古军户所提供的精锐。
所以,这次叛乱在性质上就和当年唐朝的安史之乱类似。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这场事变也注定无法造成几百年前那样的爆炸性效果。
但是已经被内地民变搅的焦头烂额的明朝,也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将其平定。
这也算是震动了整个明中期的大事了。】
【早期明朝在建立的过程中,其实就大量吸收元朝留下的蒙古技术与军人队伍。
明军使用蒙古人输入的回回砲攻克城池,穿戴着蒙古式甲胄去攻略四方。
凡是愿意归降新朝的蒙古军户,也被朱元璋等明朝初代领导人所高看一眼。
在内地,明朝效仿元朝的旧制度建立安置军户的卫所。
同时,在每个卫所内都安排了投诚的蒙古士兵,虽然在后来这些人迅速没落退化了吧。
明朝又将之后招降纳叛的蒙古人和中亚色目人安置于内地,从卫所军户到锦衣卫地方分支机构,可谓应有尽有。
因此,不少蒙古人作为军户人口加入了明朝体系,甚至从朱元璋得天下的时代开始,就有成建制吸纳元朝地方部队的传统了。
毕竟蒙古人凶残归凶残,那是真的能打。
当年亚欧大陆上席卷的黑色风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些在西北散领地内的蒙古部族,在城投后被直接授予了世袭官员身份。
根据不同情况,也会给予不一样的优惠政策。
其中既有分布在河西甘州的蒙古人卫所,也有宁夏固原的自治部落。
尤其是后者,不仅可以继续在规定的区域内放牧,还因为承担军役而免于徭役。
在明朝当局看来,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给予规划人的最高待遇了。
不过这也只是明朝政府的自欺欺人罢了,被编户齐民郡县和军户卫所包围的小块牧区,实际上很难养活足够的部族人口。
尤其是固原本身所处的河套地区,自唐末开始就遭遇了持续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当地经济在更早之前就仰仗于来自中亚和草原的商队贸易。
但明朝偏偏用众多卫所与关卡,阻挡了大部分以正规渠道进入内地的外国商人,这无疑是对内地蒙古保留区的严重经济打击。】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慢慢恢复人口的蒙古归化部族,根本就不可能靠在一亩三分地上放牧来维持生计。
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像原本的汉人百姓一样,依靠耕种养活自己。
所以他们经常同周围的贫困郡县进行小型走私活动,或者冒充入关的蒙古人来打秋风。
最后,甚至于吸纳逃离郡县的农民来为自己耕作、放牧。
更有人期望有机会突破边境封锁,同蒙古高原的远亲们建立联系。
固原的叛乱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