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总的来说, 朱见深虽然是个比朱祁镇强很多的皇帝,
但是也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
而且朱见深最后的去世也让人十分唏嘘。
前面我说过了,朱见深在年幼的时候, 一直是由万贞儿这个宫女照顾的。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就造就了朱见深对万贞儿格外的依赖。
这种依赖可以说是爱情, 也可以说是亲情。
虽然最后没有成为了皇后,却成为了宠冠后宫的万贵妃。】
【在这里我其实有句话要替万贵妃澄清一下,
后世说万贵妃特别善妒, 自她的儿子死了之后,她就不让朱见深的后宫再有新的孩子出生这件事。
其中被妖魔化的最厉害的,便是朱见深的太子朱佑樘的事情了。
据明朝大臣于慎行记载, 他在万历二年从一个老宦官那里得知关于朱祐樘出生的秘闻。
有一天,要陪朱见深睡觉的宫人有病,就让纪氏代替, 纪氏在与宪宗过了一夜之后就怀孕。
而当时正受朱见深专宠的万贵妃千方百计给有孕宫人堕胎, 纪氏怀孕后也不例外,
但却没有堕掉,对外宣称已堕, 实际上暗中将婴儿朱祐樘抚养于西宫,
据说朱祐樘头上有数寸许无发,就是堕胎药的后遗症。】
【后来某天,朱见深在后宫叹息自己无子, 一个小宦官说陛下已经有了儿子,
朱见深大为惊愕,询问此子何在, 小宦官不敢说。太监怀恩禀报说在西宫抚养,已经三岁, 实际上应该是六岁。
于是父子重逢,朱祐樘作为皇子也被公之于世。
周太后担心朱祐樘被万贵妃谋害,便将朱祐樘带到自己宫中抚养。
有一天,万贵妃请朱祐樘吃饭,周太后劝朱祐樘不要吃万贵妃给的东西,
于是万贵妃给他食物时,他就回答:“已饱。”
给他羹时,他说:“羹疑有毒。”
万贵妃看到朱祐樘如此幼小就对她充满疑心,长大后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忧虑成疾。】
【但实际上,万贵妃生下的儿子只是朱见深的长子,虽然万贵妃之后再也没有生育,
但是朱见深一生却有十四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了万贵妃所出的皇长子之外,
还有十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全是出生在皇长子死后的。
甚至是在朱佑樘出生前一年还有一个皇子出生呢,
所以万贵妃其他方面不好说,反正也没迫害皇室子孙到什么程度。
朱见深的后代数量,一点都无愧于他这个姓氏。】
说完,陈曦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仅仅说万贵妃残害皇嗣的事情哈。】
朱元璋:“……”
虽然他很想生气,但是听着这个后代数量,再想想之前听到的明朝后期的宗室数量……
总觉得没什么底气去反驳这句话啊。
【因为万贵妃大了朱见深足足十七岁,
所以在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五十八岁的时候,疾病不治,撒手人寰。
得到消息的朱见深嚎啕大哭,哀叹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他主持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并辍朝七日。
同年八月,郁郁寡欢的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朱元璋:“???”
他其实是很能理解朱见深的感情的,毕竟他和马皇后的感情也是一样的。
现在他还没有失去马皇后,但是听到天幕说之后不久马皇后就要病逝,他心就揪着疼。
本来还在和马皇后生气的朱元璋现在也一点气不敢生了。
别的不说,也没几年了,继续生气的话,他日后回想起来马皇后去世前的日子,两人都是在斗气得有多后悔啊?
可是他完全不能理解,在心爱的人死后就直接没多久也自己去死的。
怎么的,皇帝当够了是吗?
朱棣同样也是这样的想法,他最多保证日后会多顺着点徐皇后的意思,让徐皇后少生孩子保养身体。
但是要说徐皇后去世了他也跟着走,朱棣自觉还没有那么的生无可恋。
尤其是听了天幕的话之后,朱棣觉得自己未来人生的目标,就是把蒙古人彻底打服。
直接把蒙古人全杀光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当年秦始皇那么凶残,都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具体要怎么打服,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的。
朱棣看了一眼自己朝堂上的群臣,觉得这么多人,往一个方向使劲儿,应该能查出来吧。
至于其他的臣子们还会不会同意此事,朱棣并不担忧。
有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的事情吊在头顶上,谁还敢继续姑息蒙古人?
是怕自己的妻儿后代被瓦剌人给弄死?
一不留神,朱棣就想远了。
但是朱见深很生气,他对万贞儿那可是真爱啊——虽然并不影响他也觉得别的女人可爱,跟别的女人生孩子。
所以他在听到后人居然如此对待万贞儿之后,那一股火是蹭蹭蹭的往上冒。
“岂有此理!”
不过朱见深喜欢万贞儿,可并不代表其他大臣也喜欢万贞儿。
在朱见深生气的时候,满朝文武那是一言不发。
主打一个沉默寡言,装聋作哑。
朱见深更生气了。
【朱见深死后,自然轮到了朱佑樘继位。
朱佑樘为人聪颖,也较用功,每背诵所讲过的书,未尝有错误。
听讲时,专心注目,不转移视听。
他还注重礼貌,讲官误读了字时,他不加指责,只是不跟着读而已,待讲官改读以后方才应接。】
【在朱祐樘成长的过程中,司礼监太监覃吉起了较好的作用。
覃吉朝夕相伴,侍奉惟谨。
他还向朱祐樘口授四书,谈论古今政典、天下民情以及农桑军务等等。
朱见深向朱祐樘赐予庄田,覃吉劝其不要接受,说:“天下将来都是太子所有,无须要什么庄田。”
有一次,朱祐樘偶然与内侍一道诵佛经,听见覃吉来了,赶快放下换成《孝经》。
其实覃吉已经知道了,却明知故问:“太子在诵佛经吗?”
朱祐樘答道:“没有,是《孝经》。”
覃吉说:“很好,佛书荒诞不可信。”
覃吉虽然身为宦官,却叮咛朱祐樘要防止宦官擅权。
他总是说:“奴才老了,没有什么奢望,愿他日天下有贤主!”】
陈曦沉吟片刻道:【或许后面在朱佑樘在位期间,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宦官专权问题,就是因为覃吉的影响吧。】
【朱祐樘继位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
他身弱多病,却并没有因为这个怠懈朝政,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自己办理政务。
同时,朱祐樘又在弘治元年三月采纳吏部侍郎杨守陈的建议,重开大小经筵,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
他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在这点上,我个人觉得他是比他爹要强的。
别看朱见深前期干了点好事,后期那些糊涂账和宠信宦官的劲儿,搞得我们后世一有什么明朝背景的话本,
内容是要洗雪冤屈的,基本都在成化朝。
谁让这个时候冤假错案多呢。】
朱见深:“……”
儿子这么优秀,他当然很骄傲。
只是这个对比对象是自己的话,那就很不高兴了。
他现在多少有点理解自己父皇看天幕时候的感受了,哪怕他并没有他父皇那么离谱吧。
但是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个对比的对象,他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人类的快乐多半还是要靠比较出现的啊。
【因为朱见深时期,有着很多的政策不是很好,
所以在朱祐樘继位之后,十分敢于否定前任宪宗的政既定政策。
成化年间,朱见深宠信佛道,致使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
于是朱祐樘就下诏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将前朝的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一律革除,处死曾经妖僧继晓,文武百官对此是弹冠相庆。
他即位后,还把前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万贵妃的弟弟万喜等人一一做了处理。
内阁首辅万安被罢官,梁芳被下狱,李孜省被流放,
同时,朱祐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一千余人。
此举有利于去除冗员,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
【朱祐樘曾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平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
意在掌握官员动态,不受蒙蔽。
他每天上朝听政,除早朝外,还恢复早已废弃的晚朝制度;
常批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
这种工作热情,真的特别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了。
他热爱工作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天,仁寿宫起火,宫人人慌马乱的救火,忙了一夜,
朱祐樘也一夜没合眼,因此他没去上朝,还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
朱佑樘朝的大臣们闻言简直是眼眶发红。
陛下啊陛下,真的是太好了!
尤其是对比一下朱见深后期,简直是让人感动!
朱厚熜和朱翊钧时期的大臣们更是羡慕的不行。
天呢,这么勤奋上朝的皇帝,哪怕是分给他们三分之一……
哦不,哪怕是五分之一的时间,让他们的皇帝上朝都好啊!
这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吗?
倒是朱佑樘本人觉得自己哪里有那么优秀哦。
上朝这不是一个皇帝最基本做的事情吗?这有什么可夸的嘛。
不过朱佑樘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前面陈曦都已经很久没怎么夸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