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的朝堂一片寂静。
当时朱元璋想要开始海禁的时候, 其实就有很多人反对的。
但是众所周知的,在朱元璋面前反对是没什么用的。
他根本不听!
在这点上,就算是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也没能劝住他。
现在天幕从闭关锁国的后果, 到海禁之后立马出现的现象,足以说明海禁真的不是一个好事情。
也不知道会不会让陛下改变主意……
反正他们是不赞成海禁的了。
【当然, 朱元璋做错的决定也不仅仅是海禁而已。
他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还有很多。
比如恢复人殉制度。
人殉,也就是以某种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 有自愿或强迫两种形式。
这种残忍的制度活跃与秦汉之前,在汉朝的时候基本被废除了。
一直到辽国的时候,那被中原人废除的没有人性剥夺人权的制度又被捡了出来。
中原人还成天看不起周边的辽人呢, 结果人家捡起来你的制度,你继承的不是也很好吗?】
朱标震惊的看着他的父皇:“父皇,您……”
历史上的他是死在了朱元璋之前的, 所以也不知道朱元璋居然恢复了人殉制度!
就连在后宫的马皇后也是一脸震惊。
若是她知道, 她是一定不会赞同朱元璋如此做的!
朱元璋也是一怔,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
没什么比他皇室的尊严更重要的了,而且按照天幕上所说的话来说, 在他死的时候,老马和标儿都死了,那其他人活着干啥?
统统给朕殉葬去!
【或许就如同很多人猜测的那样,正因为朱元璋出身特别低, 甚至是低贱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所以他对于一些维护身份地位的东西就特别在意,好像这样就能抹除自己拿低微的出身一般。
除了通过殉葬强调皇家尊严之外, 朱元璋还特别注重礼教。
因为在元朝统治的时候,中原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蒙古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制定《大明集礼》,力图恢复汉族礼仪文化,并采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
【服饰方面“复衣冠如唐制”,并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级严格的冠服制度;
礼仪方面革除胡跪,恢复汉族传统的稽首、顿首、空首的跪拜方式,并按等级实行五拜、四拜、再拜之礼;
姓名方面严禁胡姓,甚至连汉族复姓都遭池鱼之殃;
语言方面杜绝胡语,钦定《洪武正韵》;
婚姻方面禁止收继婚等。
当然了,他很多方面都不是恢复了,甚至连秦汉时候的人都要跑过来跪拜一声你比我们封建多了。
这样的礼教恢复的越多,对他这个皇帝自然也就越尊敬。】
虽然不是很明白“封建”是什么意思,但是朱元璋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他的很多政策,陈曦是不很赞成的。
这让他脸色不好看了起来。
女人,果然是什么都不懂的!哼!
【他甚至还有另一个开历史倒车的制度让人也觉得十分可笑,
那便是严厉的户籍制度。
洪武二年末,朱元璋下令:“凡军、民、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忘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命令户布统计天下户口,并给每户发放户帖,并规定,户帖每十年重新编造一次,州县官吏每年都要统计辖区内的户数人口。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户帖的基础上开始推行黄册制度,朝廷把居住在城乡的每个住户按照籍贯、姓名、人口、田宅、地亩等逐一登记造册。
每十年编造一次,每册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朝廷户部及省、府、县。
因上报户部的册子封面是黄纸,故称为“黄册”。
明代早期的黄册把人口分为三等:民籍、军籍、匠籍。
黄册制度既是明代的赋役之法也是明代的户籍制度,成为明代社会经济方面重要的基本制度。】
【这有啥不对的吗?】朱世珍有些疑惑。
陈曦笑吟吟的说:【如果你老朱家当真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那朱元璋不应该当皇帝,应该回去种地才是。】
朱世珍:【!!!】
他刚想要生气,却被嬴稷打断了。
【哈哈哈陈姑娘说得对啊,既然你要“仍从原籍”,那你本身是个农民,当什么皇帝!】嬴稷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寡人就没见过这么好笑的给自己添堵的政策。】
不过倒也正常,因为在朱元璋之前,还从没有过人是直接从乞丐、农民当皇帝的例子呢。
这种又自信又自卑的心态,做出一些奇奇怪怪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倒是也能理解了。
朱元璋却直接炸毛了:“这个嬴稷的祖坟在哪?”
朕要去刨了!!!
陈曦点头继续道:【一个人只要他生下来是个农民,那便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再没有变更的机会。
自己走了一条成功的路,就把所有人的路都堵死。
说他为百姓着想的方面是有,但是在坑害百姓上,他也是想尽了办法的。
这种做法对明朝有好处吗?
对豪强们肯定是有好处的,就算是他们的后人再不争气,按照朱元璋的这个政策,那也永远都是上层人士。
而普通百姓呢?则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
这种做法固化了阶级,普通百姓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工具,阶级矛盾在时间的沉淀中日益增长。】
说到这里,陈曦顿了顿,【其实我并不相信,像朱元璋这样的人,在不是他自己颁布这样的规定的时候,他会遵守。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一步步从一个乞丐走到了皇帝的位置了。
只能说,人类的本性确实是自私的,在什么地位的时候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问题。
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后,确实是想着以前当农民的日子,做了不少为农民、为百姓好的决定,
但是也同样是他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伤害百姓的利益。】
【他甚至还出了一个可笑的政策,那便是供天下之力养“猪”。】
【养猪?】嬴稷好奇,【是我想的那个猪吗?】
【其实不是,这个是我们后人的戏称。
因为明朝的国姓是朱,而且明朝的那些皇室被养的也跟猪一样,才会有这个说法。
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废除了分封制了。
在汉朝的时候,为了稳定刚刚建立的汉王朝,曾经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郡国并行制,
但是在汉武帝时期,便用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将分封制给处理了。
后续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没有再采用分封的策略了。
可是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不一样,他要分封!】
【哈?】
所有的老祖宗和皇帝们都发出了同样的疑惑。
【他是怎么想的?】
【在想什么……】
【前朝的教训是一点没吃到吗?】
“分封?是觉得自己的皇位太稳固了吗?”嬴政真诚的发出了疑惑。
“哈?分封?”刘彻茫然,“朕辛辛苦苦每天绞尽脑汁就是不想要分封,他这是让朕做白工?”
李世民眨了眨眼:“这个皇帝……有点不能理解……”
武则天嗤笑一声:“有点毛病。”
朱元璋气的脑子都要炸了。
他本身就对自己这个姓氏的谐音很是敏感,现在陈曦还这么明目张胆的说,简直是在他的雷点上面蹦迪了。
“这个女人,这个女人……”
朱标也很头大,他也觉得陈曦说的有点道理,但是自己和兄弟们关系这么好,一下子说不要分封藩王好像也不行……
好头大啊……
父皇怎么总是弄出来这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呢……
朱标有点心累的想。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是想用分封藩王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因为藩王都是他的子孙和亲戚,所以看起来也比功臣们要靠谱一些,可以巩固中央的权利。
所以藩王的主要职责除了统领军务,防御蒙古势力之外,还接受从功臣那里转移的军权,
以及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所以赐予了诸王清君侧的权利,用藩王来保护皇帝。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藩王不仅享有高禄高爵,还拥有大量兵权,使得他们成为实际上的地方统治者。
这根本就是分散国家权力,不仅是加大了统治的难度,还削弱了边境的防护力量。】
【而且人嘛,其实是很能生的,尤其是有钱有权养得起的人,那生起来数字真的很可怕。
光朱元璋儿子就有二十六个,就算刨去几个早夭的,那数字也是很可观了。
他们每个人再生多的十几二十个,少的几个儿子,这些儿子也都封王……】
嬴稷和赢子楚是先秦时期的人,虽然秦国那个时候已经实行了郡县制,但是周边各国也还是分封制。
他们一开始的时候还在想,就算是很能生,又有多能生呢?
但是在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么分下去,得要多少地啊?
【因为自己是从乞丐上来的,穷怕了。
所以朱元璋对待宗室除了封王之外十分优厚,生怕后世子孙挨饿受冻,
设立了岁禄和赐田两项优厚的待遇,明朝藩王们每年的禄米有一万石之多,其他皇室子孙的数量不等,还有大量的赐田。
这些条件足以让一个明朝的宗室子孙什么都不干光跟猪一样的活着悠闲的过一生。
所以说朱元璋的这个政策是倾天下之力养“猪”,那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特别形象。】
朱家人:“……”
好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