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亏都不愿意吃的嬴稷这个时候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还以为他听错了。
【什么?厚往薄来?】
【对,差不多就是,别的国家进贡给明朝十两白银的东西, 明朝还礼会还回去百两黄金。
数量肯定是不准确的,但那是大致意思懂就行了。
对于国家层面的事情, 我是个普通人不是很懂那么多啦,
只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那就是国家有钱居然不是给我们百姓改善生活, 而是去赏赐国外的人,为什么?
难道赏赐了他们就不会来闹了吗?
看起来也好像不是啊……】
朱棣:“……”
尴尬,多少有点过于尴尬了。
这种事情如果不说, 心照不宣大家都明白也可以了,但是点名了之后是真的有点尴尬了。
这让他怎么直说,他就是觉得普通百姓的命, 没有他的脸面重要这种话呢?
哪怕朱棣心中是这么想的, 他也绝不可以说出来。
这是直接站在了所有百姓的对立面, 朱棣还没有那么傻。
不过他松了口气,好在天幕上自己的爷爷是过于傻了点, 他根本不会……
朱棣突然一僵。
或许是个聪明人的话,还不会有什么,但是如果是个像他爷爷这样单纯的农民,还真会被这样的言论所挑动。
因为在他眼中, 那就是陈曦说的那样, 他才不会考虑什么国家的面子。
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哪还有心思去想那么多呢?
这里面连个能给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
朱棣感到一阵绝望。
【除此之外, 朱棣还命令郑和下西洋。
从朱棣在位的永乐三年开始,一直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五年, 郑和一共出海了七次。
这七次下西洋且不说他们的初心是什么,单单说一下这个花费吧。
据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
郑和舰队宝船之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的载重量,而是为了给人“巍如山丘,浮动波上”的观感。
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朱棣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
【……】嬴稷震惊了,【这也太夸张了。】
这样的船只,建一次就这么可怕,但是每一次不可能没有损耗,不是一次性造好就完事的。
而且陈曦也仅仅是说了造船的费用,还没有说人工的费用呢。
这么大量的船出海,上面的传功得有多少啊?
【根据后人对郑和下西洋史料的一些考据来看,郑和每次下西洋的人数几乎都在26000人以上。
航行时间都超过两年,并且都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丝绸制品、瓷器、茶叶等大明王朝的“特产”。
这是为了炫耀明朝的国力了。
在回程还需要带上各国的“特产”,以及到当地的一大笔支出。
就算他每次按照40艘船、人数按25000人,时间每次两年,各种带东西的船5到10艘左右我们来算笔账。】
【首先宝船造价费用,大概是在4500两到6000辆左右,历史记载是63艘。
甚至在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部分版本的卷首记载有一艘特大的宝船称:
“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就算是不单独把郑和所乘坐宝船的费用拉出来算,也不把其他零零散散的船只算上,取个中间一点的数字5000两一艘,这笔费用也有30万两白银。
其他船只建造加上船只维修、养护,应该也在20-30万两左右,船只的费用就是需要50-60万两。】
【嘶……】
【还有船上的人员。
就算是工业化之后不用人来摇船,船上的人大大减少那也是需要人的,
更何况这个时候还压根没有工业革命,也没有蒸汽机,
不过明朝的时候因为朱元璋闭关锁国的无知和“不征之国”的傲慢,让明朝也压根没赶上工业革命就是了。】
朱元璋:“……”
不是,说老四奢侈就算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也能带上他说一下?
【人员按平均每次25000人计算船上的官兵应该不会误差太多,而平均的年俸禄根据当时的边防军的年俸禄估算一下差不多应该有12两左右,
那么远航一年所需俸禄便是30万两,两年就是60万两。
七次就是420万两。】
【这么多人那就不能只发俸禄了,你还得吃得喝吧?
一个人一年按照2两计算,那么一次远航两年就是10万两,七次就是70万两。
那我们来算算,船只的60万两加上俸禄的420万两加上吃喝的70万两,这算下来便是550万两。
当时明朝的国家财政收入一年也就是几百万两到一千万两左右之间。
也就是说,这么一个下西洋的活动,耗费了明朝至少半年的财政收入。
而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
以及朱棣为了表现大明的大国风范,命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
所以“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被认为是下西洋终止的直接原因。】
【那么郑和下西洋就没有任何的好处吗?
那当然肯定也不是的。
我们从郑和每一次下西洋发生了什么看看就知道了。】
【说这个,要先从郑和的身份说起。
郑和,原本姓什么现在是存疑的,有说他是姓马,被朱棣赐姓为“郑”,世称“三保太监”。】
【太监?】嬴稷瞬间找到了重点,【所以这又是一个太监?】
【是的。】陈曦点点头,【和高力士一样,郑和也是一个出了名的能文能武的太监。
郑和年轻时便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之后被赐姓。
在永乐元年,郑和刊印的《佛说摩利支天经》中,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而郑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可以说是身兼两教。
这也为后来航海的人选选中了郑和打下了基础。】
【而关于朱棣决定命人下西洋的原因有着这么几种说法,
第一种原因是和朱允炆有关的。
之前我说过了,朱允炆最后的结果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盖棺定论。
在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郑晓、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怀疑。
此后有许多学者都采取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清代官修《明史》之《郑和传》 与《胡濙传》均收录了这种说法。】
朱元璋怒视朱棣:“就不能给你侄子一点生路啊?”
朱棣:“……”
他冤枉啊!这个时候他还没干这个事呢好吧?
……
虽然但是,他也并不觉得自己真的遇到这事之后会心慈手软就是了。
【第二种说法,便是宣扬威德说。
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 “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
其二,认为这从根本上出于朱棣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其三,认为下西洋并非出于“夸多斗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扬德化。】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下西洋这件事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选择带队人选的时候,那也必然是慎之又慎的。
其中,郑和具备军事才能,并且得到朱棣的信任;
当时的郑和也是正当壮年,身材魁伟,朱棣曾询问袁忠彻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
最后就是我刚说的,郑和兼涉佛教和□□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
所以最后郑和便成为了下西洋的正使太监,带领着几万人踏上了茫茫大海。】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是永乐三年,用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回国。
期间海上遇到的艰险颇多,不过因为船队庞大,人多势众,
再加上郑和指挥有方,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也就是在去爪哇的时候,遇到了东西爪哇内战,然后顺手摆平了一波;
在航行的终点古里,郑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树立石碑,碑文称古里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在碰到海盗陈祖义的时候,郑和派人对陈祖义加以劝谕,陈祖义诈降,阴谋袭击郑和船队,
郑和识破了他,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俘获贼船七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这些事罢了。】
原本还想要嘲笑一下这个朱棣不听自己老爹的话,乱用太监的嬴稷:【……】
看来这三保太监,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陈曦倒是看出了嬴稷的欲言又止,笑了一下道:【其实什么样的人群里面都会分出不同层面的人,
不是宦官的人里也有大把的奸臣,宦官里面也有……
少部分的能人。
放任宦官为患最主要的还是皇帝无能,真要一股脑全推给宦官,那也是有那么一点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