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本就身体不好的李世民在听到李隆基这个操作之后, 直接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半生戎马,打过无数敌寇,一个人几乎活成了一本军事教科书的李世民完全没有想到, 自己的子孙居然会有如此操作。
临阵换将都是大忌了,更何况是斩将!
更何况, 这两个大将只有功劳,没有错处,仅凭谗言就在这种时候断定大将的生死……
这小子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李世民气得要死!
【但是皇帝虽然辜负臣子, 臣子却不曾辜负皇帝。
封常清哪怕是在临死之前,都没有怪过李隆基,甚至还写了一封《封常清谢死表闻》交给边令诚, 让他交给皇帝,
全篇表达自己对帝国的忠诚和兵败的不甘,全篇字字滴血, 催人泪下。
而两位大将身死的时候, 士卒也都呼喊冤枉。】
李昞:【……糊涂啊!】
作为一个武将, 他几乎难以理解这种操作,甚至都不明白李隆基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是他知道, 如果不说一点什么的话,恐怕大唐皇帝的名声在武将心中就要臭了。
【这小子,若是让老夫见了,定要好好打他一顿出气。】
陈曦摆摆手:【现在说还为时过早。因为接下来李隆基的操作更让人迷惑。】
众人:???
这已经是让人生理不适了, 难道还有更加可恶的操作?
【高仙芝、封常清死后, 潼关还是要人驻守的。
这个时候朝中无人,李隆基只得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哥舒翰的病也不是平常的病, 而是中风,身体都不能行动了。
不过老将毕竟是老将, 哪怕哥舒翰身体不能动,可是脑子还好使。
他到达潼关之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即便是安禄山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被哥舒翰击退。
此时还有两员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次胜仗,情势一片明朗。
这两人也都认为,此时潼关只宜固守,不可轻出,
二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
【好计谋。】李昞微微点头,【虽然方才陈姑娘说,这个时候的大唐重文轻武了,可是还是有聪明能用的大将的。】
从陈曦刚刚开始讲安史之乱,到现在已经出场了五个大将。
哪怕是已经斩了两个,剩下的看起来也够用了。
【是啊,】陈曦也点点头,语气萧索的说,【可惜的是,上面的皇帝糊涂啊!
将领就算是再努力又能怎么样呢,不还是得去送死吗?】
李昞:【???】
他愣了一下,【不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杨国忠又出场了,他觉得哥舒翰固守潼关不出,是在谋算自己。
嗯,这种大奸大恶的人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也知道一旦有机会,那些忠诚良将一定会清算自己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国忠纯属小人之心了,人家是策略,国难当头,如果他不蹦跶,还没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
但是杨国忠做贼心虚,极力劝说李隆基催哥舒翰出潼关去收复陕州、洛阳。
这里面抱着什么心思,大家懂得都懂。】
陈曦摇摇头,【其实奸佞小人哪朝哪代都有,这个时候李隆基还是不听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的话,反而对杨国忠是言听计从。
于是他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个使者接着一个。】
李昞:【……】
他沉痛的闭上了眼睛。
【大唐,要遭殃了啊……】
【是这样的。
哥舒翰虽然知道出关必败,但是碍于皇权威严,还是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
至此,潼关失守。
本来已经明朗的形势再一次陷入混沌之中。】
陈曦摇摇头,【李隆基这个时候,感觉有点像刘阿斗了。
刘阿斗守着诸葛亮留下的出师表,表上有的重用,没有的就不闻不问,诸葛亮留下的人没了就不知道用谁了。
李隆基也是,守着奶奶武则天留下来的人才,一旦没了,也不知道用谁了。】
听到将自己和著名扶不起的阿斗相提并论,李隆基脸色立刻就黑了。
那可是无能皇帝的代表,他再怎么说,也沦落不到这个程度吧?
都是杨家人害他!!!
【而且,潼关乃是长安的守卫,潼关失守代表了什么,就算是我们不知道,李隆基肯定是知道的。
所以在得知潼关失守没多久,李隆基便说要御驾亲征,然后便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
当年李世民在突厥大军压境的时候,力排众议都没有放弃的长安,终于在这个时候被它的帝王抛弃了。
并且,也是从李隆基开始,长安作为一座首都,走向了频繁被抛弃的路程。】
李世民:“……”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头脑昏昏,感觉人都快没了。
“稚……稚奴……”他声音微弱的喊。
旁边的大臣们都快吓死了,连忙将晋王李治叫了过来。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不讲究什么了,不知道哪来的力气,脱下来鞋子就丢了过去。
看着被打蒙了的李治,李世民终于出了口气。
不能亲自揍这个混账东西,揍揍他的祖宗也是好的。
虽然更上面的祖宗是自己,但是他总不能打自己吧?
至于是不是迁怒,那李世民现在可是想不到了。
【怎么说呢,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李隆基前期的那点明君风范好像又回来了。
在他们逃跑经过左藏库的时候,杨国忠想毁掉这些财宝不让贼兵得到,李隆基却说:“贼兵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贼兵。”】
【还算这小子有点担当。】李昞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了,总不能一直骂吧?
【不过这时候也已经挽回不了民心了。
在他们逃亡到马嵬驿的时候,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
这时有吐蕃使节二十余人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士卒们就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
陈曦感慨道,【要不怎么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呢,杨国忠平时作威作福,将国家祸害到了这个程度,
天下人不说是苦杨久矣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找到了机会,当然是要一击必中了!
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
户部侍郎杨暄、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魏方进被一并杀死。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同及儿子杨晞、虢国夫人及其子裴徽在陈仓被县令薛景仙杀死。】
【李隆基觉得到这里也就可以了,但是士兵们还是要求李隆基将杨贵妃也处死。
或许他们觉得一个女人真的可以左右了帝王的意志,也或许是他们还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在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被称颂的爱情故事,就这么画下了结尾。
李隆基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才总算是解决了这场军队哗变,李隆基得以继续逃亡。
此后,李隆基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
长安失陷,君储逃亡,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
李亨和李隆基分散开之后,便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在这个时候,君王虽然没有担当,但是臣子有。
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和对大唐王朝的反叛,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
其中颜杲卿和张巡那真的是提起来都要让人痛骂李隆基和李亨的。】
【骂李隆基寡人还能理解,这个皇帝的举动确实让人不齿。】嬴稷疑惑,【为什么还要骂李亨?】
【昭襄王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陈曦摆摆手道,【颜杲卿和张巡二人,前者还好,后者是比较有争议的。
颜杲卿是常山太守,城池陷落后,颜杲卿及其部下袁履谦被叛军俘获,送到洛阳。
安禄山见到颜杲卿之后非常愤怒的质问他:“你从前是我把你从范阳户曹任上奏请为判官,于是得以任光禄、太常二丞,便用你代理常山太守,我什么事有负你而背叛我?”
颜杲卿直接反问回去:“我家世代为唐朝大臣,永远信守忠义,即使得你奏请署官,难道还应跟着你反叛吗?
况且你本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族奴隶,因窃取皇帝的恩宠,才有今天,天子又有什么事有负于你而你竟反叛朝廷呢?”】
【问得好!】李昞拍桌而起,【这个问题老夫也要问,虽然老夫那后人脑子糊涂了,可是对这个胡人是真好啊!
三镇节度使,这是何等信任!
但是他居然还背叛皇帝,背叛大唐,简直无法理解!】
陈曦点点头:【安禄山想必也是被问的羞愧了,所以他恼羞成怒,命人绑颜杲卿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
颜杲卿骂不绝口,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问:“复能骂否?”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
同日,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被杀害了。
然而颜、袁二人以一千多人马的微薄力量,从起兵到失败,总共不过十几日时间,
但正是他们的有效抵御,拖慢了安禄山叛军的进军速度,大唐获得了调动军队的喘息机会,为郭子仪等平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