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六百八十四章 调戚继光、俞大猷入京!

我,嘉靖,成功修仙 春又至夏 5222 2024-04-12 09:20:58

半个月的时间眨眼便过,浙江,郊外,戚继光所部驻扎的军营。

一大早,戚继光便从营帐内走出,巡视起了军营内的情况。

在不远处能够看到,校场之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士卒,正在进行日常的操练,喊杀声震耳欲聋。

戚继光在驻足观看片刻后,点了点头,旋即移开目光,带着亲卫,向着下一个地方行进。

自从大明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被胡宗宪尽数剿灭以后,戚继光以及他麾下的军队,便陷入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尽管如此,但戚继光却没有丝毫懈怠,仍旧跟往常一样,操练军队。

而伴随着几场战斗的磨砺,现如今,戚继光麾下的这些士卒战斗力,已经完全不逊色于大明的九边边军。

外加上国库日渐充盈,像拖欠军饷这种事,已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了。

在视察完军队的操练情况后,戚继光便打算返回营帐,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随后,只见几名罩袍束带的甲士快步来到戚继光面前,单膝跪地,沉声禀报道:“将军,巡抚大人派人来了,说是有极其重要的事情!”

戚继光闻言,在沉吟片刻后,沉声吩咐道:“嗯,本将军知道了,把人带过来吧!”

戚继光说完,便带着几名亲卫,返回了营帐。

不多时,在几名甲士的引领之下,来人进入了戚继光所在的营帐。

来人在进入营帐后,便看向坐于主位的戚继光,俯下身体,恭敬行礼道:“小的见过戚将军!”

戚继光闻言,将手上的书册放下,将目光转向来人,出言询问道:“是巡抚大人派你过来的吗?”

来人见此情形,不敢有丝毫隐瞒,当即低下头,沉声应道:“正是!”

来人说完,便从袖中取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信物。

一旁的亲卫见此情形,当即上前,从来人的手中接过信物,并恭敬递交到戚继光的手中。

戚继光在仔细查看了信物后,便确认了来人的身份。

随后,戚继光在上下打量了来人一番后,转而询问道:“巡抚大人可否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本将军去做?”

来人闻言,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紧跟着开口道:“戚将军,实不相瞒,具体的情况,巡抚大人并未说明,只是让您和俞将军尽快去一趟总督府!”

戚继光闻言,将目光从来人的身上收回,在沉吟片刻后,出言吩咐道:“嗯,本将军知道了,劳烦告诉巡抚大人一声,本将军马上就过去!”

来人听闻戚继光此话,连忙向戚继光拱了拱手,低下头,恭敬道:“戚将军客气了,小的一定将您的话如实带到!”

在这之后,来人并未在营帐内停留太久,而是在士卒的护送下离开。

待来人离开以后,只见戚继光唤来亲卫,出言吩咐道:“来人,备马,去一趟总督府!”

一旁的亲卫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将军!”

……

当戚继光来到总督府时,恰巧遇见了刚到不久的俞大猷。

在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的间隙,戚继光和俞大猷便开始就此事,闲聊了起来。

俞大猷看着眼前的总督府,率先挑起了话题:“话说巡抚大人火急火燎地让咱们来总督府,到底是因为何事,难不成,是倭寇又死灰复燃了?”

戚继光听闻俞大猷此话,在思衬片刻后,摇了摇头,紧跟着开口道:“我看不见得,自从朝廷解除海禁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倭寇了!”

戚继光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我看多半是哪里又出现了盗匪,需要动用军队前去镇压!”

俞大猷对于戚继光的这番话颇为认同,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说得有道理,应该是哪里又出现盗匪了!”

就在这时,只见先前进入总督府通报的侍卫来到戚继光、俞大猷面前,俯下身体,沉声应道:“二位将军,眼下巡抚大人在议事大厅等你们,你们可以进去了!”

戚继光和俞大猷闻言,在互相对视一眼后,在侍卫的引领之下,向着总督府议事大厅行去。

待戚继光和俞大猷进入总督府议事大厅后,便看向此刻正坐于上首的赵贞吉,向其恭敬行礼道:“见过巡抚大人!”

赵贞吉似乎对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到来颇为兴奋,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坐,都坐吧!”

“是,巡抚大人!”

在应声后,只见戚继光和俞大猷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在二人相继坐下后,很快便有奴仆上前,替戚继光和俞大猷端来了一杯热茶。

随后,只见坐于上首的赵贞吉将目光,分别从戚继光俞大猷的身上扫视而过,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本官这次叫你们过来,便是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通知你们!”

赵贞吉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不久前,吏部那边的调令下来了!”

赵贞吉的话还没说完,戚继光和俞大猷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些许疑惑之色。

旋即,只见二人齐刷刷地看向赵贞吉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吏部?”

赵贞吉将二人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点了点头,紧跟着解释道:“本官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胡阁老亲自向陛下举荐了你们作为练兵的首要人选!”

“接下来,你们将离开浙江,去往京城,专职负责练兵一事!”

……

赵贞吉所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戚继光和俞大猷来说,太过于震撼,他们在花费了一些时间后,方才彻底消化完毕。

随后,只见戚继光率先反应过来,并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赵贞吉,小心翼翼道:“巡抚大人,您的意思是,胡阁老他……”

戚继光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坐于上首的赵贞吉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对,你们没有听错,正是胡阁老向陛下举荐了你们!”

在这一消息得到赵贞吉的亲口确认后,只见戚继光和俞大猷互相对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动之色。

既然朝廷让他们练兵,则意味着,接下来将要有大动作,也就是说,建功立业的机会要到了!

在这之后不久,只见赵贞吉将目光从二人的身上收回,话锋一转,又继续道:“总之,你们尽快做好交接吧,另外,把你们觉得可用的人,都给本官列一份名单出来!”

赵贞吉说完,摆了摆手,很快便有胥吏上前,为戚继光和俞大猷备好了纸笔。

戚继光和俞大猷见此情形,在思衬许久后,方才用饱蘸墨水的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又一个的名字。

良久,只见戚继光和俞大猷陆续将手上的毛笔放下,并将整理完毕的名单,递交到赵贞吉的手中。

“巡抚大人,这里便是下官整理出来的可用之人!”

在这之后,只见赵贞吉分别从戚继光、俞大猷的手中接过名单,开始细细浏览起来。

“王如龙,胡守仁、陈子銮、吴唯忠……”

一旁的戚继光见此情形,干脆向赵贞吉介绍起了名单上的这些人:“巡抚大人,这个王如龙,生于嘉靖二年正月十九日,曾在台州府花街亲斩真倭两颗,从贼首一颗,部下斩首二十一颗,十分悍勇,另外胡守仁……”

在这个过程中,赵贞吉发现,戚继光对于其部下的信息,极为了解,甚至于连生辰、以及家中有几口人,姓甚名谁这类琐碎的信息,都记得十分清楚。

戚继光所展露出来的素养,令赵贞吉刮目相看,凭借着先前立下的赫赫战功,再加上有胡宗宪这位吏部尚书的举荐,戚继光日后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赵贞吉的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戚继光和俞大猷二人,已经被牢牢打上了胡宗宪的烙印!

毕竟,当初胡宗宪身为戚继光俞大猷的顶头上司,与二人一同率军剿灭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眼下,胡宗宪入了阁,又当上了吏部尚书。

对于戚继光和俞大猷来说,这份提拔的恩情不可谓不重。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让胡宗宪这位吏部尚书亲自出面,向陛下举荐相应的人选的,哪怕是他的老师严嵩来了也一样!

随后,只见赵贞吉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数压下,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看向二人,转而开口道。

“既然朝廷让你们去京城专职负责练兵,想必责任重大,手上没有可用之人怎么行!”

赵贞吉在沉吟了片刻后,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这样,到时候你们可以带一些下属过去!”

戚继光和俞大猷听闻赵贞吉此话,脸上顿时浮现出感激之色,连忙从座椅上起身,向其躬身行礼道:“多谢巡抚大人!”

毕竟,对于赵贞吉这样一位封疆大吏来说,朝廷那边突然将他手下的两名得力干将从浙江调往京城,此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浙江军队的战斗力下滑。

因此,赵贞吉完全可以用防备倭寇的理由保存实力,让戚继光、俞大猷二人,在不携带任何一名下属的情况下,就这么直接去京城。

而眼下,赵贞吉却没选择这么做,而是给了二人一个方便,让他们随意挑选下属,一同赴京。

整件事情归根结底,无非是赵贞吉想顺带着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毕竟,现如今,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已经被尽数剿灭,暂时用不到这么多的精兵强将。

倘若顾全大局,让戚继光和俞大猷随意挑选得力的下属,一同前往京城练兵,到时候消息流传出去,自己也能够在陛下心中,增添点印象分。

眼见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只见赵贞吉将目光分别从戚继光和俞大猷的身上扫视而过,出言吩咐道。

“行了,暂时就先这样,你们下去准备吧,到时候派人把名单给本官送过来就行了!”

“是,巡抚大人!”

戚继光和俞大猷闻言,当即俯下身体,感激涕零道。

……

在目视戚继光和俞大猷离去后,赵贞吉也紧跟着从座椅上起身,向总督府书房所在的方向行进。

在回到书房后,赵贞吉便有条不紊地处理起了书案上那些,被总督府官吏送来的公文。

随后,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赵贞吉见此情形,将手上的毛笔放至一旁,出言吩咐道:“进来!”

来人在得到赵贞吉的允许后,径直推门而入,随后,只见其快步来到赵贞吉的面前,俯下身体,恭敬禀报道:“禀巡抚大人,这里是您的儿子派人从京城给您送来的信!”

来人说完,便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将信封取出,并递交到赵贞吉的面前。

赵贞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不由得‘咯噔’一声,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暗自道:“难不成,是出什么事了?”

赵贞吉如此想着,内心也变得愈发不安起来,随后,只见其一把从来人的手中夺过信封,信封上的署名,是赵贞吉的长子赵鼎柱。

随后,只见赵贞吉强行压下内心的不安,迫不及待地将信封拆开,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父亲,近来身体可好,孩儿之所以会冒昧地给您写信,则是因为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告诉您!”

“不久前,陛下那边亲自派人前来慰问,并送来了八千两银子的赏赐,以及据说是陛下从内帑中特意挑选出来的礼物,其中有一个青花瓷瓶……”

赵贞吉在将长子赵鼎柱写给自己的这封信,浏览完毕后,心中那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落了下去。

“呼,还好,没出什么事!”

赵贞吉在感慨完毕后,不由得心情大好,因为根据他儿子赵鼎柱在信中所言,陛下派人给他在京城的家眷,送来了十分厚重的赏赐!

在赵贞吉看来,陛下给予的赏赐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陛下是在借此机会表达对赵贞吉的重视,以及警告暗中的那些人,不要轻举妄动。

“看来当初选择将织造局一案,如实上奏陛下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本官现在应该已经正式进入陛下的视野当中了!”

“赵贞吉,你可千万不能懈怠啊,再加把劲,争取有朝一日,能够跟胡宗宪一样,顺利入阁!”

赵贞吉在如此勉励自己一番后,便开始重新处理起了书案上的那些公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戚继光、俞大猷二人被胡宗宪举荐,即将前往京城练兵一事,便传到了郑泌昌、何茂才的耳中。

房间内,郑泌昌、何茂才二人聚集在一起,啜饮着杯中的茶水,聊着闲话。

“总督大人当上吏部尚书,居然没想着拉咱们一把,唉,老何,看来咱们俩得一辈子待在浙江了!”

只见郑泌昌将手上的茶杯放回原位,看向一旁的何茂才,如此抱怨道。

何茂才闻言,瞥了郑泌昌一眼后,出言安慰道:“我说老郑啊,要知道,严阁老他们还需要咱们在浙江发挥作用呢,而总督大人又是严阁老的学生……”

何茂才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总督大人还在浙江的时候,可是待咱俩不薄,这其中毕竟牵涉到了官员任免,就算总督大人愿意,严阁老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再者说了,咱们能够在这次大计中,保住现有的位置,就已经很不错了!”

郑泌昌在听完何茂才的这一番话后,也是不免有些泄气,转而开口道:“唉,老何,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贪心了!”

何茂才见自己的劝慰起了作用,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又继续补充道:“行了,别想这么多了,晚上咱们喝个一醉方休!”

……

紫禁城,乾清宫。

此刻,嘉靖正坐于龙椅之上,分外专注地浏览着,由吏部那边送来的在此次大计中,被罢黜的官员名单。

在每一位被罢黜的官员名字后,还写有具体的缘由。

“这群该死的蛀虫,拿着朝廷的俸禄,整天只知道推诿扯皮,什么正事都不干,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这种混账话都能说得出来!”

嘉靖在将上面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一遍后,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

侍候在嘉靖一旁的吕芳见此情形,当即上前,小心翼翼地出言劝慰道:“还请陛下息怒,不要因为此事气坏了身子!”

“等着吧,等过段时间,朝廷正式施行考成法,就有你们受的了!”

随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书案上移开,看向乾清宫外的景色,如此想到。

就在这时,只见几名太监,抱着一摞从司礼监那边送来的奏疏,进入了乾清宫。

领头的那名太监,在进入乾清宫后,便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毕恭毕敬道:“陛下,这里是司礼监那边送来的奏疏!”

嘉靖闻言,在略微颔首后,用手指着一旁的书案,转而吩咐道:“行了,暂时先放这里吧,等下来后,朕会看的!”

领头的那名太监闻言,当即低下头,恭敬应声道:“遵命,陛下!”

待那些太监,将怀抱着的奏疏,放至一旁的书案上以后,便纷纷告辞离去。

还未走出去几步,先前那位领头的太监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又重新折返回来,用手指着最上面的一封奏疏,恭敬禀报道。

“陛下,这封奏疏是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赵贞吉,派人送至朝廷的,内阁和司礼监那边都认为,应该交由您来定夺!”

“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嘉靖在听完那名太监的禀报后,脸上浮现出饶有兴趣的神色,摆了摆手,如此吩咐道。

“是,陛下!”

在那名太监离开乾清宫后,只见嘉靖从一旁的书案上,拿起那封由赵贞吉送来的奏疏,脸上满是饶有兴趣的神色。

“既然内阁和司礼监都认为,此事应该由朕来定夺,那么就让朕看看,赵贞吉在里面写了什么吧!”

话音落下,只见嘉靖将奏疏打开,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只见上面写着。

“启禀陛下,目前丝绸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一匹上等的丝绸,能够卖到十五两银子之多,丝绸价格的上涨,也让作为原材料的生丝价格猛涨,现在,一斤生丝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三两五钱!”

“百姓见到这其中有利可图,定会一窝蜂地前去种植桑苗,微臣担心,往后浙江的粮食,恐怕会出现缺口,一直以来,朝廷便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待嘉靖将奏疏上最后一个字浏览完毕后,将其放至一旁,出言评价道:“嗯,能够想到这一层,这个赵贞吉看得还算长远!”

“等顾言率领的船队,在美洲找到了红薯、玉米等作物,并推广开来的话,就不用再为粮食缺口而发愁了!”

一旁的吕芳见此情形,当即上前,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陛……陛下,敢问赵贞吉在奏疏里写了什么?”

嘉靖闻言,瞥了吕芳一眼,不紧不慢地出言解释道:“眼下,丝绸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赵贞吉担心百姓见到其中有利可图,定会一窝蜂地跑去种植桑苗,到时候,浙江就会出现粮食缺口!”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在思衬片刻后,对此表达了认同:“陛下,奴婢觉得赵贞吉此言非虚,眼下,丝绸以及生丝的市价都在暴涨,那些先前听从官府指令,种植桑苗的百姓,肯定赚得盆满钵满!”

“从中尝到甜头的百姓,来年肯定会扩大桑苗的种植规模,这样一来,愿意种植秧苗的人,就将大大减少,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粮食缺口!”

“倘若不幸遇到天灾人祸,那浙江的百姓就得遭殃了!”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在沉吟片刻后,紧跟着吩咐道:“嗯,吕芳,到时候把这件事,连带着来年春天与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开战一事,一起加入到内阁议事的议程中去吧,朕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吕芳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遵命,陛下!”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