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级战列舰的设计细节是皇家海军的最高机密。”参会的巴登贝格路易亲王面色不善地看了一眼不怀好心的美国海军部长:“不过我们也可以大概的透露一些,我们的狮级战列巡洋舰有9英寸的主装甲和26,000吨的吨位。”
“9英寸的主装甲带?我好像看贵国的报纸上贵国的媒体猜测皇家海军的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就有9英寸装甲了。”俄国代表显然对于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的装甲数据有些意外,事实上大多数国家都会下意识地把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性能往高了去猜,尤其是像狮级这种可以堪称是大英帝国目前的明星级主力舰的玩意——体型优美、火力强大,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其性能有更高的期望——无论是敌人还是盟友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各国的主力舰都会有公布的官方数据,通常都是在建成服役之后再由各国官方来公布,毕竟这东西总是要向议会来解释海军花的钱究竟用来干什么了,不过这样的数据大多数都仅具备纸面上的参考价值,数据的详细程度可能还不如百度百科——尤其像是公布的装甲厚度水分就更大了。
而各国的情报部门,其实很多情报都是要通过这些公布的公开数据来进行推算的,然后再结合各国国内都有的爬墙党和舅舅党流露出的或真或假的数据来进行汇总,总的来说和21世纪的国内军迷生态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比如英国人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当初在建成之后,英国民众纷纷猜测这样一艘优美而漂亮的军舰肯定起码有9英寸的主装甲带,某种程度上和国内的军迷当初推测ZTQ-15的装甲能够扛芒果弹一样,当然我们都知道无敌实际上只有6英寸的装甲,当时英国国内的军迷们知道无敌的实际装甲厚度之后其失望程度大概和国内的军迷知道ZTQ15的实际防护产生的心理落差差不多。
而这种民间的猜测其实不是最离谱的,二战前的时候,荷兰找德国准备建造的1047战列巡洋舰实际上是荷兰人对着简氏舰船上面的各种军舰数据进行参考之后来设计的,性质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某个国家买一本航空母舰设计史然后照着上面来设计航母。
“像这样的数据对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帮助,有更详细的数据么。”
“贵国正在为大西洋舰队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吨位也和明帝国最新开工的战列巡洋舰吨位相差无几,那么不妨由贵国来公布一下具体的数据来给大家做一做参考。”巴登贝格路易亲王一句话就把美国人给顶了回去,全世界的所有海军强国建造的军舰都会有官方公布的公开数据,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异类——那就是明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
明帝国和美国所公布的官方数据基本上只有吨位和火力,这两点主要还是因为确实没有办法隐藏,你的船只要开出去就会被人看到,通过尺寸多少就能够推测出吨位大概在什么水平,当然误差是肯定有的不过一般来说影响不会太大,毕竟你宣称的吨位,如果比实际上的吨位缩水的比较严重的话,大家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就像日本在海军条约期间的那些超标的条约重巡,妙高高雄什么的还算勉强能接受的话,宣称8500吨的最上那就真是把大家都当凯子玩了。
而至于火力这个东西,除了大和之外,也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在船只建造出来之后还保密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一艘主力舰的火力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军事威慑的手段,你只有日本那种从一开始就奔着开战的军国主义国家才会在这方面进行保密。对火力的保密最多也只能局限在对口径的保密上,而对于管子的数量。这个只要眼睛不瞎那都瞒不住。
明帝国和美国,保密最多的就是双方的装甲和航速。
这两个方面基本上都是从直接外观上没办法判断出来的,毕竟对于一个完全不懂行的人来说,像纳尔逊级武装油轮这样的主力舰无论怎么从外观上来看都不像是比科罗拉多级看起来更结实的样子。
明帝国那边保密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方面是朱少铭下达的指示,明帝国在无畏舰时代还会公布纸面数据,毕竟明帝国的无畏舰纸面数据拿出来的话,相比于外国同行并不离谱,某种程度上,在纸面吨位利用率上,相比于英国人来说还要逊色不少。
可是从超无畏时代开始,如果你要让其他国家知道你一艘3万吨级的高速主力舰用的是全燃油锅炉,能跑27节,然后还有280mm的装甲,就算不公布主装甲带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只是公布一下纸面上的280毫米倾斜装甲那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都将会是一种冲击。
毕竟,虽说战列巡洋舰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战列舰,说白了就是一种高速化的主力舰,不过主力舰高速化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可以是很多方面,而装甲也是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就像历史上英国人最早的无畏级战列舰无畏号和战列巡洋舰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在这个时候造价和无畏基本上是一个水平,甚至还要稍微便宜一些,可是历史上同期,英国人也提出过建造一型融合型战列舰的计划,这玩意大概拥有2万吨的吨位、无畏舰相同级别的火力和防护,以及25节以上的航速。
然后这个东西的造价就飙升到了220万英镑以上,无畏舰也就178万英镑,这个造价飙升的幅度实在是让英国人难以接受,所以这种融合型战列舰也就不了了之了,相比之下无敌号不到170万英镑的造价就香的多了。
现在基本上全世界都认为明帝国手中的战列巡洋舰是一种和英国的狮级战列巡洋舰相差无几的同类品,然而实际上这是一群隐藏在哈士奇里的狼。
而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对于主力舰的保密就是处于另一方面的考虑了,众所周知,保密主要有两种极端,一种是防止别人窥探到自己有多么先进,通过保密来保持技术上的优势,这一种也是大多数情况下所通行的,而另一种就是。防止别人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落后。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人民军队的保密目的其实就是这个,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悲和可笑,但是防止别人知道自己有多么落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米格25在别连科叛逃事件发生之前,在西方人的眼中,几乎就是一款无所不能的全能战斗机,而在叛逃之后西方通过对这款毛子最先进的战斗机进行拆解之后,之前笼罩在西方头顶的阴影在顷刻之间就消散了。
(但是我必须得说米格25即便电子设备比较落后,但是依然是一款非常杰出的设计,放在世界战斗机设计史上,也将永远是有一席之地的。)
美国海军的境况其实与之类似,美国海军对于自己的战列舰相关数据的公开情况和其他国家比较类似,毕竟在传统战列舰方面,美国人的设计确实相当不错,可以说即便是放在全世界,在不考虑火炮精度和人员素质的情况下,拉去和大明出口方案当中同吨位的型号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可是美国人的战列巡洋舰就没那么乐观了,太平洋舰队为了能够完成在条约限制范围内的局限,整艘船的动力系统几乎完全是从英国进口的,就这才能尽量保证控制住吨位的同时拥有相对合格的防护。
可是美国人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还是从民族自尊角度出发,都不可能把他们所有的战列巡洋舰都采用来自英国的动力系统,毕竟美国的先军政策本质上就是用军事的发展来拉动军工业的产能和经济,再通过军工业来带动国内的就业和经济问题,所以不是迫不得已的话,动力肯定要选择美国自己的。
而美国自己的大型舰艇的动力水平真的是一言难尽,大西洋舰队正在建造中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在比明帝国的1910型战列巡洋舰少了一座炮塔的情况下吨位却是相差无几,而且在动力舱更大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也就9万马力左右,速度上完全无法与之相比。
明军公布自己的战列巡洋舰速度25节,是因为不想让其他国家知道自己的主力舰能够跑到27节以上,而美国人选择不公布战列巡洋舰的速度是因为其他国家都猜测美国人用了这么大的吨位,而且在火力上也非常的保守,那么在动力上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之后肯定是应该能跑到将近30节了吧,这时候你怎么让美国人解释其实我们这个玩意也就只能跑27节?
“我觉得相比于考虑技术细节,我们更应该考虑明帝国海军的战略问题,那就是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高速主力舰。”巴登贝格路易亲王把讨论的重点从技术问题上转移到了海军战略问题的讨论上,毕竟能够看出来,大家都对于大英帝国的主力舰性能很感兴趣,而大英帝国则对这些盟友的军舰性能并不怎么感兴趣。
“寻求在舰队决战时候的机动优势?毕竟在圣卢西亚海战当中,明帝国的远征舰队就一直依靠更高的整体编队航速,在和我们美国朋友的交手当中占尽优势,尤其是当时明军逼迫谢利将军所进行的那个转向。”荷兰海军虽然在华约各国当中算是排不上号的,不过荷兰海军规模虽小但是素质却算得上相当不错,英国人对荷兰海军军官们的职业素质的评价尤在法国海军之上,所以对于荷兰海军特仑普中将所提的建议,路易巴登贝格亲王以及陪同其出席会议的英国本土舰队司令乔治·卡拉汉上将都在认真聆听,只不过荷兰海军拿来举例子的圣卢西亚海战是美国海军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
美国海军部长还有出席会议的几名美国海军的高级军官,大多都面露不悦之色,其中一名美国军官在荷兰人这边刚刚发言结束之后就急不可耐的出言反驳:“我们在圣卢西亚海战当中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前无畏舰对于无畏舰的性能劣势而已,如果明帝国当时的舰队是由一群20节的前无畏舰构成,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就是我们在转向之后和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捉对厮杀,就算他们有航速优势我们的编队只需要偏转几个罗经点就能避免他们切到我们的T字头,最终双方将会在海上绕圈一般的炮战当中决出胜负,所要比拼的归根结底还得是火力和防护。”
这名美国海军将领所反驳的理由也透露出了美国海军的一种战术思想,而这也是历史上没有高速舰的美国海军在海军条约时期面对拥有整体速度优势的英国和日本海军的假想作战当中的一种战术,美国人想的其实很简单,我知道你跑的比我快,那就看看到底是你跑得快还是我转向转得快,双方的炮战距离基本在1万米以上,大不了我就像贪吃蛇一样在海上绕圈子,反正这样你就抢不到我的T字横头。
这样的理想情况在理论上当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英国海军那边的参会人员在听到美国人的“高见”之后都有忍不住抚额的冲动,你这样对方是抢不到你的T字横头了,可是合着你的舰队在海上遇到对手的舰队就始终绕圈子吗?你们的海军也太没有主动性可言了吧?
这就是传说当中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
“可是为什么贵国的这种战术当中,好像完全看不到贵方高速主力舰的身影?请问贵方的战列巡洋舰又要承担什么任务呢?”非常单纯的荷兰人没有听出美国人语气当中的怨气,还在这里和美国人就事论事地讨论战术,只不过他们这番话又在无形当中暴击了美国人。
美国人的战列巡洋舰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除了太平洋舰队对于战列巡洋舰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之外,大西洋舰队还真不知道他们的战列巡洋舰到底能用来干什么,毕竟美国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那真的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美国人可不像英国人那样对于装甲有莫名其妙的自信,尤其是在圣卢西亚海战遭受了毒打之后,美国人就很清楚如果说圣卢西亚海战时期,美国主力舰的9英寸级别的主装甲,还能够在一定距离上抵御明军310毫米的被帽穿甲弹的话,那么6英寸的上装甲带简直就是插标卖首。
而美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当中,除了太平洋舰队的那三艘全后置主炮的超无畏战巡防护还算相对比较靠谱一点之外,最早从英国人那里订购的战列巡洋舰原本想不惜代价搞一个能跑29节的飞毛腿,美国人已经在那时候做好了把吨位放宽到25,000吨的准备,但是几年前就想整29节的高速舰就算是对英国人来说也是压力山大,最终英国人表示,你要想跑到29节的话,可能需要将近28,000吨然后塞上差不多40个锅炉,而在火力上最多依然只能保持8门12寸炮的水平。
最终美国人只能向现实妥协,购买回来的第1艘英制战巡也就是在无敌的基础上拉长了一定长度,把4座双联装主炮换成了三座双联装主炮,同时两个炮塔在舰体后部自然负背,尽可能的腾出了一个相对更大的动力舱,让这玩意好歹也能跑到27节,当然装甲上也就只有6寸的皮带装甲和大面积的4英寸上装甲带。
美国人自己都很清楚这种东西绝对不可能有和主力舰交手的能力,而美国大西洋舰队那边自行建造的战列巡洋舰里,美国人第1批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无畏型彭萨科拉级战列巡洋舰也依旧维持了这种心理安慰级别的装甲,后续的北安普顿级战列巡洋舰重点是提升了防护,提升到了什么程度呢——提高到了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高度,这艘船的主装甲带终于不是6寸的皮带装甲了。
可是美国人从来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对自己的防护有迷之自信,他们可不觉得这样的装甲能够扛得住大口径的舰炮,更重要的是美国人那两艘36,000吨的新奥尔良级超无畏战列巡洋舰虽然已经是吨位如此之庞大的装备13.5英寸舰炮的战列巡洋舰了,按道理说吨位总算是够富裕了吧?可是因为舰体拉得太长,所以侧舷装甲只有7英寸。不过已经足够可喜可贺的了,因为历史上的列克星敦也就不过如此而已。
总之美国人的战列巡洋舰,美国人自己很清楚这些玩意是绝对不能和主力舰交战的,所以美国海军赋予战列巡洋舰的任务是用来攻击普通的巡洋舰,承担战列巡洋舰最基础的巡洋舰杀手的任务。
可问题是如果你的出发点只是要当一个巡洋舰杀手的话,你为什么要上14寸炮造到36,000吨呢?一艘不到2万吨的12英寸舰炮的战列巡洋舰和一艘满载排水量将近4万吨的战列巡洋舰,用12英寸舰炮和13.5英寸的舰炮去蹂躏那些几千吨的巡洋舰能有多少区别呢?
美国人可能自己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海军发展充满了曲折,而且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美国海军来说,他们能做的就是其他国家有的他们也要有,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有?
对不起,不知道。
毕竟在美国海军内,能够提供战略指导思想的人,目前为止有且仅有一个马汉,而马汉个人的理论本身就是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很多人批评二战时候的日本海军一心只放在舰队决战上面,而日本海军某种程度上是绝对的原教旨主义马汉思想的拥趸,不要说现在马汉在罗斯福死后就已经离开美国海军了,就算马汉现在还在,并且有足够的影响力,他也只会推动那些铁王八而不会对战列巡洋舰有什么兴趣的,更谈不上为美国海军提供一个怎么运用战列巡洋舰的战略指导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