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成一看宋声的夫人来了,客气地行了一礼,喊了声夫人好。说完后就要躬身告退,想着不打扰人家小两口一起吃饭了。
他心里对宋声这个年纪比他还小的新任知府更加佩服了。人家不仅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知府的位置,做事也老练稳重,在官场上可以说在他这个年纪做到游刃有余的并不多。
没想到私底下跟夫郎之间的感情也这么好,看人家这眼神就知道不是装的,小两口感情是真的好。
他们府衙的小厨房做饭味道还不错,大鱼大肉都有,人家夫郎还特地提了食盒过来给送饭,这不是感情好是什么?
“下官就不打扰大人和夫人用午膳了,”李如成下句要告退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陆清堵了回来。
“李大人,先别急着走,我今天也带了你的这份,一起吃吧。把赵大人和崔大人也都叫过来一起吃,这食盒大,我装了整整四大碗呢。”
李如成本来还想推辞,但陆清已经把食盒的盖子掀开了,一股浓浓的酸辣粉味道扑面而来,闻着十分诱人。
李如成鼻子动了动,一脸好奇的问道:“夫人这是做了什么饭?好香的味道。”
陆清捂嘴笑了笑,“这个是我新做的酸辣粉,主要食材就是你们前不久做的粉条,李大人确定不尝尝吗?”
一听是新弄的粉条做的,李如成更有兴趣了。这粉条做出来之后他知道可以泡软了炒菜吃,也听宋声提起过要做什么酸辣粉。
但说是一回事,做出来是什么样子的他还没见过。
陆清这么一说,他也不推辞了,干脆留下来一块吃。还让旁边跟着的官差把赵游和崔海叫过来一起吃。
宋声他们三个先进了屋,陆清把提来的食盒放到桌子上,从里面端出四碗酸辣粉出来。
李如成光是闻着味道就馋了,这也太香了,只是这上面看着红红的,能吃吗?
“李大人放心,这上面都是放的辣椒油,实际上没那么辣,我给大家做的都是微辣,不会辣哭你们的。”陆清打趣的说道。
李如成呵呵的笑了几声,说道:“辣也不怕,好吃就行了!”
陆清把碗筷摆好之后,又从食盒的最底层拿出了一份烙的白白的饼子出来。
他们都是成年男性,饭量都不小,即便这些酸辣粉都是大份的,也可能吃不饱。所以陆清特地给他们配了饼子,微辣的酸辣粉配着饼子很下饭,吃着味道也不错。
李如成光是闻着酸辣粉的味道就馋了,等到赵游和崔海过来的时候,李如成已经吃的满嘴红油,手上的饼子都啃了半个了。
赵游捂着嘴偷笑道:“如成,瞧你都给辣成什么样了,不是说你最不能吃辣吗?咋还吃这么欢呢?”
李如成从前跟他们吃过一次辣菜,当时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说是太辣了。其实还是因为当时的厨子没有利用好辣椒的辣味,炒的菜并不好吃,他才没吃下去。
现在这个酸辣粉做的这么好吃,辣怎么了,他完全可以接受!
李如成道:“你俩咋过来这么快?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我寻思着你们要是不来了,你们俩那份就归我了。现在看到你们可真是太失望了。”
赵游一脸惊讶的看着他,像是不相信他会是跟他们俩抢饭的人。
俩人看李如成吃的那么香,旁边的宋声也一声不吭的在一边吃着饼子一边嗦粉,吸溜吸溜的看着的确很诱人。
赵游眼瞅着李如成大半碗都快吃完了,赶紧坐下端着旁边那一碗吃了起来。崔海也一样,他年纪偏大一些,本来看到这些汤都红红的饭有些不敢尝试,可看到他们两个都吃得这么香,还是忍不住尝了尝。
这一尝,就没停下来。四个人埋头吃饭,因为有点辣,陆清准备的饼子他们都吃光了。
陆清是吃过饭之后才来的,这会儿就在旁边坐着看他们吃,一边看一边温柔的提醒道:“你们慢点吃,这里面的汤是红油的,吃的太急容易呛嗓子。”
李如成他们是一句也没听进去,过了一会儿三个人吃完后,用汗巾擦了擦嘴,嘴巴还麻麻的,仿佛没吃过瘾。
赵游问道:“这饭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买的?也太好吃了。”
陆清趁机解释道:“赵大人,这叫做酸辣粉,是我做的。吃起来酸酸辣辣的,是用番薯做成的粉条做的,您觉得怎么样?”
赵游连忙夸道:“好吃!非常好吃!原来是用咱们先前做的粉条做的呀,这东西我还是头一回吃,咱们府城里各大酒楼都没有这道菜呢!”
崔海也跟着接话:“对对对,没想到这个粉条还能这么做,还真是好吃。宋夫郎还真是奇思妙想,竟做出了这么好的吃食。”
陆清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这法子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相公跟我说的,我就试着做了一下,没想到味道还不错。”
李如成一听这么好吃的酸辣粉竟然还是宋声想出来的主意,更加佩服了,“大人不愧是状元郎出身呐,涉猎真真广泛,就连厨艺一道都有钻研,令我等佩服。”
宋声不敢揽这个功,他虚心道:“这法子也是我从一些书上看来的,李大人过奖了。”
陆清把碗筷收到食盒里面,问道:“几位大人,不瞒你们说,我打算先在府城里开一个卖酸辣粉的铺子,到时候还要欢迎各位大人赏光支持。”
“夫人要开铺子?那必须支持。这酸辣粉这么好吃,等你开张了,我就让拙荆和孩子都去尝一尝。”赵游说道。
李如成和崔海也这么说,陆清很高兴,心满意足的提着食盒回去了。
等他走之后,宋声跟李如成他们商量起事情来,说的就是这个番薯粉条的事。
“几位大人,先前的粉条炒的菜你们也都尝过了吧?觉得口感如何?”
番薯粉条做好之后,宋声让人拿了一部分到府衙的后厨上。后厨这两天做了一道白菜炒粉条,味道十分不错。
李如成几个都说这粉条炒菜好吃,而且也挺顶饱的。
宋声趁热打铁,跟他们商量起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我打算多收购一些番薯,接着做粉条。刚好这次衙门的公账上还有一些银子,用这些银子当做成本收购番薯,多做一些粉条拿出去卖,肯定能赚不少钱。”
“卖粉条?”李如成若有所思,然后说道:“有道理,这是个好主意。番薯的价格那么便宜,如果经咱们的手,把它做成粉条,再高价卖出去,中间肯定能赚不少钱。那咱们衙门公账上以后不就有钱了吗?”
账上有钱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
李如成十分高兴,赵游和崔海都不是傻子,自然也能想明白这一点,纷纷赞同宋声的提议,同意大量收购番薯用来做粉条。
其实宋声完全可以不跟他们商量的,他现在已经是知府了,是整个肃昌最大的官,完全可以自己做决断。
只是他们几个都是与自己共事的人,还是与他们商量一下,和和气气的把这事儿说好,他们也能更为此事操心,尽力把这件事办好。
这边陆清从衙门回来后,就直接回了家。他做的酸辣粉得到了李如成几个大人的喜爱,他十分高兴。
回来之后把食盒递给刘姑姑,就直接进了屋。他要开始筹备着开铺子的事儿了。
如今开铺子,他已经非常有经验了。熟练的找牙人看铺子位置,包括后面找人重新装修,里面所用到的桌椅板凳等等,都需要重新置顶。
陆清忙这些事忙得不亦乐乎,还好家里有人给帮忙管着孩子,他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暂时都放到事业上去。
陆清在这边筹备着铺子开张,宋声则是找了个时间又去了一趟之前的那个集市。
他到集市主要是为了找魏五郎的,先前魏五郎告诉过陆清,说是他最近一段时间应该都会到那个集市上摆摊,如果需要他帮忙做什么,直接到集市上找他就行。
宋声没有穿官服,他穿了一身读书人经常穿的长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去了集市,找了一圈都没看到魏五郎的影子。
这会儿是下午三四点左右,宋声当了知府以后办公时间非常有弹性,自己安排好就行。所以他专门挑这个时间出来找魏五郎,想着他肯定还在集市。
找了一圈没找见,宋声准备打道回府,结果一转头看到一个背着背篓的瘦高身影刚从集市的另一头走过来。
少年的背影有些弯,表情还有些丧丧的,下午这个点儿有很多人都收摊走了,所以摊位很多,他有些心不在焉的随便找了个地方开始摆摊。
宋声跟上次一样出现在了他的摊位前,魏五郎看到他的一瞬间,表情立马变得鲜活起来。
“是你啊大哥!”魏五郎高兴的说道。
宋声点点头,“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一般出摊都是早上就来了的,上午卖半天中午回去。
如果生意不太好,下午就会再蹲半天,等到傍晚天黑之前回去。
魏五郎这个点才过来,很明显有些不大正常。
魏五郎刚才还鲜活的表情又丧了下去,“我娘病了,这两天一直在咳血。我今天本来想留在家里照顾她不出来摆摊了,可是大夫说我娘的病需要花很多钱才能治好。我犹豫了一下,只好又出来摆摊,想着多攒一些钱给我娘买药。”
“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宋声揉了揉他的头发。
“大哥,我这里又进了一些新的货,你看看有你喜欢的不?”魏五郎沮丧归沮丧,但仍旧不忘正事。
他急急的从袋子里翻着东西,想把自己收到的好东西赶紧都摆出来给宋声看,毕竟宋声在他眼里就是他的贵人,他要是看上了,自己这东西就能卖出去,就能多赚一点钱了。
没想到宋声却按住了他正在往外掏东西的手,说道:“你先别忙,我有个买卖想跟你谈,有兴趣吗?”
“什么买卖?”魏五郎眼睛睁的圆圆的问道,想起上次对方让他帮忙收购的番薯,他脑子转的快,眼里随即露出一丝惊喜和期待,“是不是还要收购番薯?”
宋声微笑着点点头,“没错,我这里如今还需要大量的番薯,你收多少番薯我都要,价钱还是一文钱一斤,每一百斤额外付五十文,你干不干?”
魏五郎袖子一挥,“干!”怎么能不干呢?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那可是五十文钱呢!
虽然对他来说可能是个辛苦活,但这中间光差价都能赚不少呢。更何况眼前的这位大哥给他的辛苦钱也多,要是多收购一点,那他娘的药钱岂不是就有着落了?
回想这几日家中的情况,阿娘倒下之后,看病吃药都需要花钱。大嫂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些心疼钱的,他听见好几次了,大嫂私底下悄悄跟大哥闹矛盾。
另外几个哥哥手上根本没什么钱,他们挣的钱全都上交给阿娘了,前不久刚好给二哥物色了一个媳妇儿,彩礼已经谈妥了,人家要的不少,好在彩礼只要给够人家就同意嫁,他娘也就狠狠心把彩礼钱给了。
这么弄下来,家里的日子就拮据了,更别提再有多余的钱看病买药了。
如今收购番薯的活来的是真及时,魏五郎地摊也不摆了,宋声离开后,他火速收拾完东西装到背篓里就往家赶。
他跑得快,出来也不过才一个多时辰,人就又回去了。魏三郎他们几个看这个小弟这么快就回来了,惊讶道:“五郎,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东西卖出去了吗?”
魏五郎摇摇头,“没有,三哥,东西改天再卖,我有事儿跟你们说。”
他把几个哥哥叫到屋子里,又把刚才在集市上宋声跟他说的话说了一遍。
“哥,咱们一起收番薯吧。那个大哥说了,咱们收多少他要多少。价格还是按照一分钱一斤给,咱们每卖出去一百斤,就能多拿一百文钱。”
魏三郎他们一听收购番薯能卖这么多钱,都激动说要跟着五郎一块收番薯。
三百斤就能拿三百文,再加上收购的时候的差价,相当于一趟运送三百斤过去他们就能净赚三百多文。
魏大郎他们兴奋之余,想起上次在村子里收购番薯的情况,说道:“咱们村的番薯估计不够,二弟三弟四弟,从明天开始,你们一人负责一个村,专门去人家村子里收购番薯吧。”
魏五郎点头同意:“大哥说的对,咱们去别的村里收,肯定能收不少。”
魏家本来因为发愁魏母的买药钱低迷好几天的情绪一下子变得振奋起来。
说起来,宋声把这事交给魏五郎来做,魏五郎心里十分感激他。其实这事让官府放出消息说要收购番薯也可以,但宋声没这么做,而且通过魏五郎来做这件事,主要是因为官府的公信力实在是太低了。
如果官府贴出告示说一文钱一斤大量收购番薯,可能压根就不会有百姓相信。
退一步说,就算有百姓相信这是真的,他们也不会真的拿着东西到官府来卖,因为他们怕把东西给了,官府不给钱。
宋声也可以想法子找托来证明这事儿是真的,但那样太费时费力了,还不一定能够收到足够量的番薯。
不如通过魏五郎在乡下先开始收番薯,等以后慢慢的再放到明面上,把魏五郎发展成为为官府做事的人,这样百姓们就会相信官府是真的在认真公道的收购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