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89章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安静的九乔 4789 2024-07-16 11:11:55

正在水井跟前往外提竹篮的不是别个, 正是石大娘。她见到李四儿带着佟家姑娘,身后跟着四五名仆妇, 前呼后拥而来, 手底也没停, 与身边李家的一起将竹篮提出井口, 这才直起身前来招呼。

提出水的竹篮里盛着一只西瓜,十来个大个儿洗净了的水蜜桃,挂在水井里浸了有大半天, 此刻提出水, 这瓜果表面便沁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水珠,看起来沁凉清爽。

石大娘过来与李四儿见礼, 不卑不亢行了个平礼。李四儿不免有些发愣, 这才想起,石大娘也是身上有诰命的, 不比寻常民妇。佟家姑娘玉兰这时候上前给石大娘行礼, 石大娘赶紧拦住, 慈爱地握住玉兰的手,褪了自己腕上一只镶红宝石的赤金虾须镯下来,赠给玉兰, 算是见面礼。

李四儿在旁看着, 便知石大娘是京里老规矩的人家出来的,礼数一点儿也不错。这李四儿虽然跋扈,但也不是全不知礼数,但她自忖本来就是个妾的身份, 旁人里外里瞧不起,她干脆撒泼使横,这样旁人至少还会避让些。

但是在石大娘这里,人家笑脸迎人的,对玉兰也颇为看重,李四儿就说不出什么,只能随着石大娘进院。里进王氏与如英已经将待客的一应物事都准备好了,也过来与李四儿与玉兰母女两个见礼。

石家西院里进有一株遮天蔽日的槐树,因为天气热,石家便将待客的地点设在了那株槐树下,摆了一张八仙桌,几张藤椅,几张小几。桌上放着早先石大娘冰在井水里的瓜果,这边石大娘请李四儿母女入座,亲自剖了那沙瓤黑子的大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盛在瓷碗里递给客人,并且斟上几碗凉茶。

小院里,大树下,凉风习习,登时惬意遍生。挑剔如李四儿,也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实在没想到,夫人这里,外头看不出什么,进院子里才晓得这真是舒服。”

事关女儿的终身,李四儿忍不住便顺着问:“可是这么热的天气,夫人为何不住在城外?听说贵府上在海淀还有个院子的呀?”

石大娘登时与王氏和如英对视一眼,开口道:“如今家里人口多了,海淀的院子已经有些住不下,毕竟当初是佃户帮着起的院子。等再热些再说吧。”

李四儿心里一个咯噔,心道:这里能住下,城外的宅院反而住不下了?那城外的院子可得小成什么样呀!

于是她故作惊异道:“哎哟,原来贵府上在海淀有田啊,那是得在城外张罗个小院子才是。敢问贵府在海淀有多少良田?我回头去问问我们爷,许是两家地能挨着。”

石大娘一伸五指,李四儿便问:“五顷?”

石大娘道:“五亩!”

李四儿:五、五亩……?

她差点儿没厥过去:事先打听过了,这石家好歹也是伯府的旁支,可是看这家境,怎么就能这么寒酸?

石大娘却没说谎:后来石家荒山与林地倒是买了不少,可是对方问的是良田。石家的良田一直没添过,而石家佃户近几年渐渐日子舒坦了,也并不是靠的石家那区区五亩地。

“夫人可千万别小看这五亩田,当初我们石家家里最拮据的时候,是全凭这五亩地的佃租,和半拉院子的租金,才勉强维持的。”

说到这里,连坐在一旁的如英也有些吃惊,更不用说李四儿了。

李四儿一望身边安静坐着的玉兰,心里登时想,自家闺女自从出生,就从来没有尝过“穷”味儿,这次若非是她自己提出来的要说亲相看,更是绝对不可能将闺女带到外城的这种地方来。

自从进了这院子,她对石家人的态度非常满意,没有人给她脸色看,也更没有人瞧不起玉兰这个庶出的女儿,可是这份穷酸劲儿……她的宝贝女儿难道日后要随这家人过这样的日子?

少时李四儿又问起如英新添的那一对双生男婴,如英少不得命人将两个娃娃抱出来。双胞胎这时已经两个月大,但是石家一向秉承在周岁之前不起大名的习俗,只管“二宝”、“三宝”地叫着。

李四儿听见便理所当然地问起石家的“大宝”,如英便将沛哥儿的身世一一都与李四儿解释了。李四儿听了睁大了眼,问:“所以,府上大宝其实是……养子?”

石家一起点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可是李四儿已经快疯了,这家人脑子里都是水吗?石家明明有爵位,可是却偏生要让个没人要的可怜货色去袭爵,自家亲生骨肉反倒要靠后站?

李四儿的亲儿子玉柱是隆科多的次子,玉柱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隆科多身上的一等公爵位以后是嫡长子岳兴阿继承,玉柱啥也捞不上。李四儿为此已经在隆科多面前闹过很多次,但是岳兴阿没什么错处,又是嫡长,隆科多没有办法剥夺这个儿子的继承权,所以只能去求了雍正皇帝,给玉柱补了个内班侍卫的缺儿。

所以李四儿完全不能理解:石家人这到底是缺心眼儿呢,还是真傻啊!

反倒是佟家的姑娘玉兰,见石家小小一个院子,一点儿也不局促,又清雅又惬意,石家人又都是和气的。玉兰倒是心生亲近,觉得石家很是不错。

到了晚间,李四儿在自家府邸见到了隆科多,隆科多知道这位如夫人今日去了石家,便随意问起。

“这可要了命了!”李四儿嘴快,立时添酱加醋地将石家家贫,石家的女眷样样都要亲自动手,甚至石家想不开地替旁人养孩子,一股脑儿全都说了。

隆科多皱着眉头,道:“石家收养妻姐之子,那是长房,新科榜眼是二房,爵位反正也落不到他身上的。再说了,若是石家家贫,玉兰多带些嫁妆进门,没院子没田亩,咱们难道不能给玉兰置办,回头玉兰把自己的日子过舒坦了,不就行了?”

李四儿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儿说:“不是那么回事!”

最关键的,她是看不惯石家那种甘于淡泊的态度。李四儿激动起来,拍着桌子道:“我才不管旁人,她们爱自己劳作,爱守着巴掌大的小院,爱多事养旁人的孩子,都不管我的事,关键是,她们管这样的日子叫舒坦,叫舒坦!”

“这还魔怔了,今日回来玉兰也跟我说,觉得石家的日子过得挺舒坦的。老爷您看看,咱们玉兰从小娇惯着长大的,她怎么过得了这种日子?叫她在那样的人家待一天,也是辱没了她。”

李四儿憋红了脸,拍红了手掌,隆科多连忙哄:“好好好,反正两家都没定下来,你既不满意,咱们就不给玉兰说这新科榜眼就是了。”

于是,佟家的媒人去了石家一回,就再也没有提过这茬儿。因是佟家自己摇了头,因此便也怪不到石家头上去。李四儿这般跋扈的人,竟然还记起礼数,往石家送了几件玩意儿,算是补给石家几个孩子的见面礼。

当初石咏提出,邀李四儿来石家椿树胡同小院“相看”的时候,他就大致算到了这么个结果。佟家与石家过日子的观念太不相通,要将出身背景习惯如此大相径庭的两个人捏到一起去,恐怕难有好结果。

当时石大娘还曾表示过反对,说是石家人诚信为本,尤其是婚姻大事上头,决不能欺瞒哄骗他人。石咏赶紧解释,那绝不叫“欺瞒哄骗”,只是将石家最真实的生活面貌“展现”出来,当然,在展现过程中可能会有些“艺术加工”,因此会将最紧要的一两点突显,但这依旧是石家人最习惯的生活,绝无欺瞒之事。

当然石家兄弟两个也商量过,为了避开一门不妥当的亲事,给石喻适当加戏,比如蹲在自家门槛上啃烙饼之类的“表演”,石喻也绝对做得出来。只不过李四儿心理承受能力不算高,早早就被“舒坦”二字打败,自己退却,石家总算是丝毫不露行迹地“婉拒”了这桩不合适的亲事。

岂知这消息在忠勇伯府那里走漏了消息。很快瓜尔佳氏族里就都知道,隆科多相女婿相到了石喻头上,结果还未见到石喻本人,只见了石家的情形就将石家给拒了。

孟氏很快听到了风声,她哪里还有看不透石家人的心思,当下笑道:“石家这是自己作没了这门亲事。”

孟氏早先听说石喻中了一甲,心里不是滋味儿,如今听说石喻没被佟家看上,便也心生几分得意,便通过庆德之妻隔空冲石家喊话:“人家瞧不上喻哥儿,许是能瞧上唯哥儿呢?做人兄长的不能这么自私,自己不想得好姻缘的,也别阻着旁人得好姻缘。”

孟氏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以明里暗里贬低石家,指责石喻既然不想与佟家结亲,为何不将这等机会让出来,让佟家也相看相看石唯。毕竟石喻今年十八,石唯也有十五了。

佟家姑娘玉兰,也正正芳龄十五岁,要说配石唯的年纪,勉强也可以。

然而孟氏也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毕竟谁家也没有亲兄长还未说亲,小三岁的弟弟就先越过兄长的道理。此外,石喻是因为考进士中了一甲,佟家才会看上石喻,石唯与哥哥在功名上还差这么老远,孟氏不过是一厢情愿,做做梦罢了。

不过孟氏既然这么说,石咏这个石家的一家之主少不得也要有点表示。石咏当即也托庆德将话再传回去,说是石家没有任何阻挠旁人姻缘的意思,孟夫人那里,如有相中的人家,自管请便,石家绝不干涉。

他料定了孟氏为石唯说亲,绝不敢提这个“佟”字,原因无他,年羹尧与隆科多是政敌,两人不和。

早先年羹尧于雍正二年进京的时候,就曾经在雍正面前八卦了很多隆科多之妾的所作所为,颇有指责之意。而隆科多则在雍正面前当耳报神,传了不少年羹尧恃宠生骄、专横跋扈的各种行径。

雍正无奈,只能在两人之间充当和事佬1。原本要将年熙过继给隆科多,也是调解两人关系的一种安排,可惜后来在十三阿哥力劝之下,为了年熙本人的心绪考虑,到底还是将年熙过继给了年希尧。所以年佟两人,到底也没能调解成功。

孟氏的父亲就是年羹尧手下的亲信,她便有一万个胆子,也不可能肖想佟家的女儿。果然,石咏这话一放出去,孟氏立即怂了。她如今也会想办法为石唯和石真打听相看,但是再也不敢公开提什么与佟家相关的事儿了。

而石咏于此时接到了二叔石宏武的信。

此前年羹尧青海大捷的时候,石宏武一直随岳钟琪在青海与四川一带征战,甚是劳苦,直到六月间才接到了石咏寄来的家信,信中告知石二叔石喻高中的好消息,此外也询问石宏武对石喻亲事的看法,毕竟石二叔一直征战在外,这“父母之言”怕是难以完全满足,因此石咏选择了事先征求意见,毕竟为石喻说亲也拖不得了。

石二叔的信总有两页,看得出是分成两次写的。头一页是正常的与石咏的相互问候,只说他在岳钟琪阵中,一切尚好。西北的情势尚未完全稳定,他短期之内没有机会回京,因此尽请石咏这个“长兄”为石喻的婚事做主,他一切都没意见。

而第二页,石咏见到的时候也微吃了一惊,拿去给石喻看,石喻也默默无言一阵,从大哥这里将信笺讨去,珍而重之地收起来——

那信笺上只写了一个硕大的“好”字,看得出来书写的人心情激动,连手都在抖。那个“好”字收尾的一笔那里,墨迹有些模糊,显然是写信的人写完这个字之后,笔墨晾干之前,写信人的泪水将信纸给打湿,将字迹给洇开。

可以遥遥想见,这写信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激荡,几多自豪欣慰,又几多愧疚自苦。

石咏深知自家二叔与二弟,都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然而两人其实都不是那等无情无绪的木头。石咏见石喻如此,便立在石喻书房外,对石喻说:“以后大哥不代劳了。与二叔的一应书信往来……都由你来吧!”

石喻背对着石咏,低头立着,终于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很快进了九月,石咏与如英都留心打听着宫中的消息。他们早先已经相中了几家人家,就等着看这次选秀的结果。若是这些人家的闺女能够被撂牌子或是得了恩典免选自行婚配,他们便有机会为石喻上门去说亲了。

这一次雍正明确提出,距离皇考崩逝未满二十七个月,因此东西六宫不进新人。本次选秀主要是为宗室子弟择偶婚配。因此挑人挑得不多,撂牌子的几率很大。

可是事情未必总是遂人愿,石家看好的几家都被选中,有郡王妃郡王侧妃,也有指给镇国公辅国将军之流的。石咏与如英便只能自我安慰,大约他们的眼光都不错,且与皇家的眼光差不多,他们觉得好的,皇家也觉得好。

最令石咏吃惊的,还要数他昔日的弟子弘历阿哥,府里竟然给指了两个格格,一个姓高,另一个姓富察,但是这富察氏与伯府老太太富察氏没什么亲眷关系,只是同姓而已。石咏掰指头算了半天,总算算清楚弘历竟然只有十二岁。他着实为此被雷得外焦里嫩的。

如英却说:“皇子阿哥,这点年纪身边便指人这也是常事。只是对于这些女孩子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幸事。”

这时安安欢声笑着从夫妻两个的上房外面”咚咚咚“地跑过去,这孩子的天性至此还未受过半点约束。夫妻两个登时相视一笑,石咏点着头道:“咱闺女这性子,是绝不可能进宫去的。”

如英登时伸手打他一下,纠正道:“安安哪里都去得,只是咱们夫妻绝不会让她去那种地方便是。”

——对!这才是正理儿!石咏心想。

如此一来,为石喻说亲的事就暂时耽搁了。然而石咏的二伯庆德却鬼鬼祟祟地找上门来,问石咏:“茂行,好侄儿,你看看,这能不能……行行好,帮帮忙,借你二伯一件能唬人的古董去使使?”

石咏心想:啥叫能唬人的古董。

他一开口:“二伯,啥叫‘借’?”

庆德:……这个侄儿,现在越来越犀利了。

“茂行啊,”庆德无奈之下搓着手,对石咏说,“你看你二伯上回往锦官坊那里送了二千两银子过去,却一点水花都没有?这次好不容易问了人,说是二千两实在是太少了,但若是真金白银,现在打点年公的行情已经涨到一万两了。所以二伯实在是没办法,过来求你,你手头有没有什么,价值不算高,但一看上去特别唬人的古物件儿,或是书画什么的,替二伯救救急?”

石咏:“二伯,你为啥一定要打点年公?在如今礼部的差事上做做不也挺好的?”

庆德便急:“这实缺和闲差哪儿能一样?再说了你二伯已经折了两千两在锦官坊,锦官坊有一本册子,将每个官员买‘蜀锦’的金额都记在上头。二伯眼下也不用一万两,就只要一件古董,就能补上差额……”

石咏几乎无语,心想这个二伯为何如此天真,锦官坊那本簿子,哪里是什么寻常账册,分明是一本“百官行贿手册”,孟氏可以随时以此要挟曾经向年羹尧行贿的官员,这本册子,根本便是他们的罪证那。

作者有话要说:1年羹尧进京的时候,雍正曾经就年羹尧对李四儿的批评做出以下评价:“舅舅隆科多实心办事,恪谨尽职,近亦有人议及其家人者,凡人十事中九事皆善,而一事偶失检点,人皆舍其九事之善而指摘其一事之失,此因尔等互相妒忌不能同心为公之故耳。”对隆科多还是维护为主,对年羹尧则是批评教育。所以……隆科多撑得比年羹尧要久一点。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