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4章 回乡之路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远上天山 3100 2024-07-06 09:16:53

各科成绩出来之后, 林叙拿到了自己的成绩条,他几门课考得都不错, 所以综合成绩排到了全系前五名。

他看了一圈,宿舍其他人和他的成绩相差并不大,绝大多数同学一科的分数都在90分以上,最多只错了几道小题。

在林叙看来,他们班没有那种电视剧里演的天才型角色,但每个人都是稳扎稳打的,基础打得很牢,不管涉及到哪方面的知识点,他们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现在他们能查的资料还很少, 绝大多数同学是靠着书本和图书馆里借阅的资料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但就算这样,林叙觉得, 很多人已有的知识并不仅是一个个点而已, 而是一张张网。

林叙往自己包里塞了几本英文资料, 还有船舶专业相关的资料,林叙暂时还没确定自己的方向,所以他把设计制造、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书都借了,暑假回家再仔细研究研究。

不止他这样, 放假之前,他们班同学都去老师办公室淘书了,最夸张的那位连老师的俄文杂志都借走了,因为家里有长辈懂俄语。

“又要坐火车了。”一想到要坐火车, 卫强和王宁琦就面如土色, “还不如在学校待着呢。”

“真羡慕你们离得近的,我坐完火车还得转汽车。”

卧铺票不是想买就能买, 他们班同学大多都只能买硬座,林叙这种一天以内就能到的还好,像那种动辄要坐上两天三天的,时间久了根本吃不消。

他们系就有个同学因为坐不惯长途火车生了场病。

“回吧,等下学期过来,我要让你见识到谁才是英语界的霸主。”——卫强的英语全班倒数第一,和他满分的数学分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家那边外语学的是俄文,和林叙他们这些还能看懂字母表的不同,他英语是从ABCD开始学的。

“加油,本学期的英语霸主支持你!”卫强话才说完,华洋就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

卫强:“……”

仔细想想,他学过华洋这个交大二代是很难的,对方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英语水平绝对不是他们这种哑巴式的,就目前而言,对方的读写说已经毫无障碍了。

“当我没说。”卫强叹了口气,“既生洋何生强,老天不公啊。”

华洋:“……那把你数学分析和我换换?”

几人闲聊间,林叙东西已经收得差不多了,来的时候带的暖瓶面盆这些放在宿舍就行了,被子也不用带回去,就是书太重了,比一整条被子还重。

“林叙,要送你到车站不?我看你东西有点多。”华洋问他。

林叙摆了摆手:“不用,我在家也是下过地的。”

华洋这人一直挺热心,他身在海城大本营,谁要回了他都会帮忙送一送,平时他有时候不在学校吃饭,就把饭票分给家里有困难的同学,有同学回家的票难买,他也会请家里长辈帮忙问一问。

林叙和林培约了先在交大校门口见,之后再一起坐火车回家。

没等多长时间,他就看到林培精神满满地从公交车上跑下来,冲他招着手:“这儿!”

和林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不同,林培参加了海大羽毛球队,每天都要训练,身体锻炼得相当强健。

海大羽毛球队前阵子才和交大打过一场比赛,林叙还去看了,海大赢了,林培嘚瑟得不行,把他的奖牌在林叙面前甩啊甩的,林叙都能看到他们校队队长犀利的目光了。

林培同样扛着一个大包,里面放着些从海城买回家的特产,还有他的书和杂志,他人看着更干练、更成熟了,这学期海大的课业很重,他也不敢有一点松懈。

数学本身就是吃天赋的学科,林叙学船舶,他感觉同学们的水准差不了太多,大家可选的方向也多,而数学,在林叙印象中,属于更容易出顶尖高手的学科。

不过据林培所说,他现在只是有一点吃力,算不上特别吃力。

见了林叙,林培乐呵呵的:“终于放假了。”

两人提前写了信回家,告知家里自己的放假时间,这样小舅他们能在差不多的时间去接他们。

“你知道赵海平他们什么时候放假不?”

“应该比我们早点吧?回家就能见到了。”

林培摸着下巴:“我听赵海平的意思,他暑假可能要出去考察遗迹。”

“那不是见不着面了吗?”

在林叙想象中,考古一般都在荒郊野岭里,偏远点的地方,对着一块地方刮上半天土,连挖带刮,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不回来。

赵海平暑假出去的话,到开学恐怕都未必能回家。

不过林叙转念一想,赵海平这一届毕竟都是新生,老师带他们出去考察,应该只是演示,不可能叫他们亲自上手。

文物都是宝贝,没经验的随意碰一下,损失都是巨大的。

……

从海城到宁安,林叙他们坐的还是原先那条路线。

两人上车的时候是下午,火车是晚上开的,等两人到了宁安,天才蒙蒙亮,火车站在玄武湖边上,汽车站却在中央门,两人在火车站附近买了个包子,吃了碗豆腐脑,等最早的一班公交发车了,两人才慢悠悠地坐上公交,准备去买汽车票。

反正今天之前肯定能到家,没必要在宁安过一夜。

两人在火车上睡了一夜,上了汽车就不困了,在车上没什么事做,林培带了本《故事会》,林叙才看了一会就受不了车子的颠簸,干脆靠着座椅打起了盹。

下车继续转车,几十年后汽车三个小时就能到的车程,光这一趟就转了三班车,一天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林叙和林培眼下才20岁出头,这么长的时间坐下来,两人都觉得筋疲力竭。

回家和去学校的感受毕竟不一样,去学校看什么都是新鲜的,又是第一次念大学,心里的激动足以盖过精神的疲惫。

可现在,他们已经在海城待了快半年,大城市的繁华见识到了,再回看宁安,风景就差了些,再到县里,那就更提不起兴致了。

林文华一手提着一个包,把两人的行李装到了板车上,他是和郭萍一起来的,郭萍手里扶着辆崭新的自行车。

林培“哇”了一声:“妈,家里什么时候买的车?”

“早就想买了,等你出去读书了就买了辆,怕你骑坏。”

林培:“……怎么会呢?”

自行车林文华夫妻俩确实很久就想买了,但之所以买tຊ这辆新车,还是因为原来那辆车彻底不能用了,林文华骑着它摔了个大跟头,送到修车的那边,人家说修不好了,只能报废。

林文华平时去哪儿都靠骑车,等林叙林培回来了,在家这么多天也有要用车的地方,林文华和郭萍一咬牙,还是把车给买了。

等到了家,林叙先被外公外婆拉着瞧了又瞧,见林叙身体又好精神也不错,两人才安了心。

两人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睡觉,睡到天又黑了,才迷迷糊糊地爬起身。

“爸,妈,我们买了东西带回来,你们快来拿。”

海城值得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大件的两人买不起,小件的都是两人特意去挑的,交大所在的徐汇区又有百货商场,又有小铺子,林叙宿舍偶尔会出门逛一逛,因为有华洋带路,他们总能买到又便宜又实惠的东西。

林叙的包里装着大白兔奶糖和一件灯芯绒外套,的确良衬衫他也买了一件,给小舅妈穿,香烟一整条林叙是买不起的,虽然“中华”和“熊猫”都是海城产的,不过一条得林叙好几个月的生活费,所以他只买了一包“中华”和一包“牡丹”。

他和林培都买了雪花膏和擦手霜,班里女同学用的同款,不贵又好用。

见两人买了这么多东西,郭萍的第一反应是着急:“生活费是给你们吃饭用的,你们怎么花在这些东西上了?”

“我们天天在家干活,用不着这些。”

林叙自己的经费还没花完,奖学金也用不完,到了期末他才发现,自己居然省下了不少钱,开学之后还有一笔奖学金的进账,所以花钱的时候林叙一点没省。

他又不是天天买,也不是天天回家。

要问郭萍衣服和雪花膏她喜欢吗?那自然是喜欢的。

林叙和林培挑衣服的眼光不错,都是质量好又实穿的,比县里百货大楼买的衬衫都时髦好看,可要郭萍自己买,她是绝对舍不得的。

她习惯了辛苦,习惯了不享受,哪怕路过百货大楼,哪怕心里很喜欢一件衣裳,她所想的也是一家人的吃穿用,自己的喜欢被她放在了最后。

“妈,我们以后就能挣钱了。”

“下次不许再买了。”郭萍嗔怪道,“你们买书买资料不花钱?平时和同学一起出去不花钱?”

郭萍既心疼钱,也不想两个孩子为了她省吃俭用。

她心里清楚,海城的消费必然是比红河村高得多的,出门在外,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不然就显得太落魄。

有句话叫宁生穷命不生穷相,林培和林叙两人在外面,郭萍也不希望两人显出穷相来。

在大屋里,郭萍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可等她和林文华进了房间,林文华就看到她珍惜地摸着那件的确良衬衫,摸摸衣角,再摸摸针线,她嘴里嘀咕着雪花膏她平时不太用,可嘴角的笑容却怎么也遮掩不了。

自从林叙和林培考上了大学,家里一切都是顺的,日子好像忽然甜了起来。

“你这不是挺高兴吗?孩子给你的,就用呗。”

林文华不说这话还好,他这话刚说出口,就被郭萍凶巴巴地瞪了一眼:“孩子还知道买给我,就你不知道买。”

林文华:“……”

实话实说,这么多年,家里的财政大权他是一点沾不到的,当然,家里确实穷,根本没有什么财政可言。

……

两人回家之后先吃了顿丰富的晚餐,家里的日子和以前没有任何区别,林叙他们在海城倒是能感觉到一点新气象,可在红河村,大家还是挣着微薄的工分,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着。

林叙和林培想去帮帮忙,但鉴于两人没有挣工分的资格,直接被郭萍轰了出来。

两人去海城读了大学,就等于已经拿到了城市户口,连医保都有,再到地里干活,纯粹是浪费劳动力。

“你俩好好读书吧,不是带书回来了吗?多看看书。”郭萍道,“这么多人在呢,不差你们这两个,在这就是添乱。”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