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6章 考察组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远上天山 3115 2024-07-06 09:16:53

眼下国内媒体还不够发达, 南江厂的员工宿舍没有电视机,平时大家看新闻还是通过报纸, 日子国和韩国针对坡国订单的发文并没有传到林叙耳中。

然而,船舶总公司方面却注意到了这则来自海外的舆论。

南江厂这个集装箱船的订单是从日子国和韩国的竞争中厮杀到手的,当初华国接下这个订单的时候,坡国方面其实也有质疑。

毕竟这不是一个小订单。

“这艘船的成品,关系着我们今后能否继续在国际市场上接到同类集装箱船的订单。”

船舶总公司的领导给南江厂方面下了命令。

“你们南江厂负责这个项目的是谁?”总公司的领导问程安民。

“是林叙。”程安民道,“港岛6.4万吨级散货船的订单也是他负责的。”

“林叙的表现,不止你们南江厂的人夸,我们这边也收到了人家大连厂的夸赞。”总公司领导道,“他负责这个项目, 问题应该不大。”

“林叙唯一的劣势就是太年轻了。”

“年轻怎么会是劣势呢?”总公司领导叹了口气,“现在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相关国家拿林叙的年龄做文章。”

程安民跟着点了点头:“日子国和韩国的制造业确实比咱们更会宣传。”

船舶总公司的担忧不无道理, 南江厂这艘集装箱船的任务正式开工以后, 日子国媒体就持续跟进, 称南江厂主导该项目的是一位不满30岁的年轻人。

“自1979年以来,华国船舶业日新月异,各类型船舶纷纷下水,而这一次, 华国试图在700TEU集装箱船上展现自身实力,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但据本报获得的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华国负责该项目的, 竟是一位不满30周岁的年轻人。”

“坡国注重订单的性价比, 然而便宜就一定是好事吗?”

这家日子国媒体在报道中疯狂搜刮来自华国的各种负面新闻,比如某船厂建设某一类型的船失利, 又比如某煤矿发生事故,又比如某地工厂关门……哪怕这些新闻和南江厂此次接到的订单毫无干联,日子国媒体依然在努力往上靠。

“他们报道他们的,我们造我们的船,不要受那些事干扰。”施家望安慰林叙道。

他觉得,林叙是年轻人,稍稍一激就会受影响,何况林叙也没有应对这种直观的恶意的经历。

日子国人有多坏,施家望他们这一辈人了解得更透彻。

而且眼下南江厂就是要去国际市场上寻求突破,船舶市场一共就这么大,南江厂分走的订单都来自日子国和韩国这种造船业相对发达的国家。

都是隔壁的邻居,谁会愿意已经接近饱和的市场忽然闯进来华国这么一个对手?

和施家望想象的不同,林叙并没有受影响。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管日子国那边如何抨击南江厂造出的船的质量,唯一能反击的武器就是一艘质量超过普通标准的船。

如果这艘船没有造好,那就正中了两国媒体的下怀。

……

然而,南江厂方面还是低估了媒体的影响力,在日子国和韩国媒体反复报道之后,坡国国内也出现了质疑声——和华国的合作,是否应该继续?

这艘集装箱船建造到一半时,坡国方面忽然来了一组考察人员。

在考察华国之前,这组人员先后去了日子国和韩国的船舶工厂,对两国的建造设施、政策和员工水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抵达华国、到达南江厂之后,坡国方面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是不是下错订单了?”

不管是在建造中的船坞,还是规模与相关设施,南江造船厂都确实难以和日韩两国相比,南江造船厂的设施更陈旧,机械化方面也远不如日韩两国的造船厂。

日子国和韩国媒体的报道内容,坡国船东原本不想理会,可耐不住日子国媒体的反复报道,以及坡国国内对华国造船能力的质疑。

毕竟眼下华国的工业还处在落后的位置。

“华国方面能把我们需要的集装箱船造好吗?”

“他们出的设计方案确实不错,可建造起来是什么样,谁都没办法保证吧?”

“先看看吧。”

考察小组众人此刻同样心情复杂。

光看媒体报道,他们可以说这是日子国攻讦竞争对手的手段,可实地来了华国之后,只他们眼前看到的一切,确实要比日子国和韩国逊色许多。

这笔订单继续下去的话,他们很怀疑到手的船舶的质量,虽说船舶最后都会经过专业的验收,如果质量不合格,华国方面必然会作出赔偿,可坡国这边既损失了时间,又没有拿到船,亏损也相当巨大。

如果不继续的话,根据合同要求,就是坡国方面要做出赔偿了。

“也许这艘船的质量在我们期待值以上呢?”

“不过……据说南江厂负责这艘船的是一个年轻人。”

坡国方面刚刚提上去的信心又减少了一半。

船坞这边,林叙和坡国考察组的负责人见了一面。

林叙确实年轻得出乎意料,这是坡国方面的看法。

然而,只和林叙简单交谈了几句,负责人就发现,林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华国年轻人的模样。

这一次来华国,相关部门都把他们当成外宾热情接待,眼下的坡国相对华国是绝对的富裕国家,到了南江船厂这边,有了之前被接待的经验,厂领导的态度再热情,考察组这边也坦然接受。

然而,林叙却是那种态度平平、对于造船却又了解得十分透彻的年轻人。

这艘集装箱船目前建造到什么程度了,林叙全部明明白白讲得清楚,对于考察小组的疑惑,林叙也能够全部予以解答。

更重要的是,他们进入了日子国、韩国的造船厂,对方的规模和环境的确要好于华国,但这一艘船具体怎么建造、它的用料、它的安全措施、它如何维持稳定性——反而是看起来最朴素的南江厂给予了最全面的回答。

考察小组中也有成员表现出了刁难的意思。

这也反映了坡国国内对这次合作的态度,有人支持,但也有人反对。

林叙的回答是:“那我们就根据合同的第52条、53条和54条执行,我们不负责任何因为你方选择产生的过失。”

考察小组众人:“……”

客观来说,他们在南江厂厂长面前表露出不合作的意向的话,南江厂厂长都一直在极力挽留他们。

如果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林叙表现出惊慌,或者一再退让挽留他们的话,坡国这边或许还会再得寸进尺,或者给南江厂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可林叙表现得实在太过淡定了。

坡国方面都不知他的底气来源于何处。

不过至少在对这艘集装箱船提出意见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林叙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专业性。

华国对这艘集装箱船的建造做了哪些不同于传统的改动,以及它相比当下的主流集装箱船的优势在哪里——日子国和韩国给出的答案,居然不如南江厂这艘船打动人。

“林科,导轨的安装有点小问题,你来看看!”

“行,我马上就过来。”林叙把设计图塞到考察组负责人的手里,“你们还有其他问题的话,等今天建造结束之后我会回答,如果你们对于这次合作有其他想法,也请及时告知我们。”

“但在这次合作开始之前,我们上级部门以及船厂方面的态度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造好这艘船,达成双方的友好合作。”

考察组负责人忽然道:“能让我们看一tຊ看这艘船的建造过程吗?”

“当然没问题。”林叙一口答应了下来。

考察小组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便跟着林叙的脚步上前了。

这艘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当中,眼下天气很热,船坞更是热得厉害,给人一种空气不太流通的感觉。

走在最前面的林叙表情严肃,而他们肉眼所及之处,每一位正在造船的工人视线都无比专注,对于陌生人的到来,工人们几乎头都不抬,只专心于手中的工作。

论设施,南江厂确实不如日子国和韩国的造船厂。

然而,在这艘集装箱船的建造上,考察组众人也没有看到落后——南江厂为这艘船配备的,都是当下华国国内民船所能用到的最先进的设施。

而船厂内的氛围,甚至会给人一种虔诚的感觉。

这是一艘无数人耗费心血与专注建造的船。

即使现在看不到船的最终面貌,可不管是华国一开始提供的设计图纸,还是负责建造这艘船的南江厂工人的认真程度,都叫人在不知不觉中对这艘船抱有信任。

考察组的一员在负责人耳边低语道:“我听说,这个林叙虽然年轻,但是负责过‘南江’号的建造。”

“真的?”

“南江”号眼下可谓是南江造船厂的明星产品,在伦敦的船展上拿过奖的,在同等级的巴拿马型船里,“南江”号备受各地船东的好评。

“据说他负责的是第一艘,现在的同类产品都是按第一艘的标准建造的。”

“还有些细节南江厂的人不肯透露,我们怀疑,他可能还参与到了一些不能外传的项目。”

坡国的考察小组是来考察集装箱船的,并没有探究南江厂和华国秘密的意思,成员们知道得太多的话,对坡国本身也没有好处。

总而言之,他们现在彻底明白,南江厂把林叙调来负责集装箱船的项目,并非因为厂里对这个项目态度敷衍,也不是日子国媒体报道的那样,南江厂无力承担700TEU集装箱船的建造。

相反,南江厂方面应该很重视这个项目才对,才把林叙叫过来负责。

事实上,哪怕不汇报林叙“受重视”的细节,考察组方面也能看出造船的工人们对林叙的信任:林叙所过之处,哪怕一颗螺丝钉出现了问题,他也能准确无误地点出来。

工人们等着林叙解决的问题,林叙人一露面,整个车间的氛围立刻就变了,他每指出一点,导轨的安装就能更顺畅一分,没过多久,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工人们看他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考察组众人猜测,在整个南江厂,林叙恐怕是最了解这艘集装箱船的人。

“这次合作没必要取消吧?”

“按南江厂的效率,咱们这次合作恐怕还能提前完成。”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