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32章 负责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远上天山 3095 2024-07-06 09:16:54

南江厂完成第一艘LNG船的项目之后, 第二艘、第三艘船的建造也相继启动。

这一次虽然没有来自其他单位的同行们帮忙,由南江厂独立完成LNG船的建造工作, 但因为南江厂员工们在之前的建造中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新船,众人可以说是满怀信心。

对于这两艘船的项目主管的安排,厂里不少人毫无异议——依然是林叙。

厂里的重大项目都交由林叙来负责,对这件事,南江厂的员工们已经习惯了。

“等咱们厂启动豪华游轮项目,负责的人会不会还是你?”陈辽开玩笑道。

“我倒是想试试帆板和摩托艇。”林叙一摊手,“领导不给资金,我有什么办法?”

这几年的经济要比前些年好不少, 有钱人多了起来,玩极限运动的小青年也比从前多了多。

林叙原本就有发展帆板帆船和摩托艇的打算,领导们也说会留意, 可这些年大船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林叙根本就闲不下来。

领导们也不会放任动辄报价上亿的大型船不顾, 把林叙这个骨干调过去造这种休闲类运动艇——利润实在太低了。

事实上,这一类型船的利润并不低,而且其中包含的技术难度也有限,只是和LNG船、LPG船这种运输掌握当下经济命脉的原料的大型船相比, 性价比就低了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南江厂自然更偏向于发展大型船。

甚至自80年代末期后,随着造出口船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南江厂逐渐放弃了一部分低附加值船的建造, 倒不是说厂里看不上这一块的利润, 也不是目前的生产力不能实现两手抓。

而是南江厂作为船舶行业的头部船厂、南船的代表,也必须给中型船厂和小型船厂留在生存空间。

80年代整个船舶行业低迷期间, 南江厂的日子还算好过,然而中小型船企所能获得的利润却十分低微——订单多来自国内,运输行业的低迷自然也对国内产生了影响,为了争取不多的订单,中小型船厂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船厂没能度过行业寒冬。

南江厂从未想过一家独大,形势也不允许南江厂一家独大。

举个例子说,眼下南江厂突破了LNG船这个关口,而厂子虽然大,生产力也算突出,但当订单累积到了足够的数量,南江厂自身的生产力必然是无法满足订单的需要的。

因而在这个时候,南江厂会把其他船厂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订单转出,更侧重于LNG船的生产。

因为在目前的国内,只有南江厂暂时具备这样的能力。

“你现在急着造那些做什么?你自己又不会玩。”陈辽吐槽了林叙一把,“领导又不傻。”

“等你退二线了,你可以慢慢造。”徐军杨乐呵呵道,“那时候我闺女也大了,她们正是适合玩那些的年纪。咱们这辈人看着日子越过越好,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多,她们那代人绝对会比咱们活得更精彩吧?”

徐军杨前些日子刚去吃了肯德基,虽然他对干巴巴的炸鸡汉堡毫无兴趣,但是小孩喜欢,去一趟还不容易,店里挤满了人,得排队,他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小孩。

对徐军杨而言,这也是长见识的过程,肯德基麦当劳这些,他从前也只在外国的电影和新闻上看到过。

……

两艘新LNG船的建造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在细节上做了改动——譬如推进系统,譬如货物处理系统,其他部分基本沿用第一艘LNG船的设计经验。

而因为林叙全程跟进前一艘LNG船建造的全过程,他在LNG船建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丰富的经验,这一次不需要他全程去跟进,他只要负责审核和检查,也能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的关键。

这两艘LNG船几乎是同时开工,从设计到建造,时长要比第一艘LNG船短得多,成本也有所下降。

当然,因为船东方面提出的要求不同,在造船细节上,项目组也根据船东的要求做出了相应改动。

至少在液货围护系统的建造上,南江厂节省了大量时间——殷瓦钢是现成的,不需要进口,工人们也通过前一艘LNG船的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前一艘LNG船建造时,南江厂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殷瓦钢,也没有懂殷瓦钢焊接的工人。

“工作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林叙感慨道。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图纸,而前几年厂里刚启动LNG船建造项目的时候,林叙看到这些图纸只会觉得头大,现在则不同,他看到图纸,只觉得思路比上一次清晰了许多。

上一次尽管他跟进了建造的全过程,但依然会有一些他无法理解的难关,林叙负责的是跟进项目,而不是紧盯和项目有关的每一个细节,绝大多数工作还是由其他员工来完成的。

这一次则不同。

哪怕凭借林叙的个人能力,他依然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在,因为他对LNG船的建造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脉络,因而,哪怕有问题出现,林叙也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并在第一时间找到哪个解决问题的人。

南江厂的领导们觉得林叙相当靠得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林叙靠得住的关键点。

这两艘LNG船建得相当顺畅,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南江厂方面的预期。

虽然厂里一直计划造出更高端的、国际先进水平的LNG船,然而涉及技术的项目本来就该循序渐进慢慢来,不可能一步到位,他们第一艘LNG船只是最基本的LNG船,厂领导已经计划好了,在不断接收订单、不断生产的过程中慢慢实现技术革新。

可林叙负责的这两艘LNG船,技术水准上似乎都高于同一类型的LNG船的平均值。

厂里一开始也没有明确的判断,之所以产生这一结论,还是来自于购买这两艘船的船东。

进入90年代以后,船运行业迎来了爆发期,船东们的购船欲也比之前旺盛了许多,当然,船厂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虽说日子国和K国都有造LNG船的实力,但作为船东,他们也不希望整个行业被某一家或某几家船厂垄断,在南江厂证明自身有造LNG船的实力之后,海外的这家船东就向南江厂发来了订单。

这是一家在船运行业拥有相当实力的大船东,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利润也相当可观。

在南江厂这两艘LNG船交付之后,对方时隔几个月又追加了新订单。

订单=钱=船东的信赖。

到这时候,南江厂再次和船东方面联系上了,才听说了这两艘LNG船的蒸发率要比同一型的LNG船蒸发率低得多的消息。

厂领导们:“……”

要不是林叙成天在厂里逛来逛去,他们真怀疑林叙其实会魔法。

为这事,厂领导特意把林叙叫过去,才知道他针对蒸发率这块进行了一些小改动——耗费的成本并不高,但对船东而言,这可谓是个大好消息。

除此之外,这同样能够大幅提升南江厂的LNG船的竞争力。

客观来说,蒸发率哪怕只低一点,对于船东而言,一船液货也能够增加不少利润,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是购买LNG船,他们可以在南江厂买到价格相对低一些、产生的利润却更高的LNG船。

运输业的成本原本就相当高昂,买船本身是一比大开支,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同样不可忽视,南江厂却能够从两个方面减轻船东的负担。

因而,对比之下,船东们会选择哪家船厂建造的LNG船,答案不言自明。

几位厂领导眼睁睁看着他们正处于“发展中”的LNG船排期逐渐往后、往后、往后……生意甚至从欧洲扩大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有种他们好像没有做太多宣传、口碑就慢慢打出去了的感觉。

“那还不是因为咱们厂的LNG船造得好吗?”

领导们既惊讶,又有种超出了预期的幸福感。

本来tຊ是打算一步步慢慢走的,忽然就坐上火箭了。

“那也不用担心,船是咱们厂造出来的船,林叙也是咱们厂的自己人。”

“再说了,林叙造出来的船,不给咱们多一点惊喜,我反而会觉得不习惯。”

“我就是适应不了,想想咱们之前,造一艘LNG船多难啊!不少人在厂里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不就是想看到咱们厂把大船给造出来吗?”程安民道,“梦想实现得太快,你叫我怎么适应?”

林叙也没有私自去做什么改动,只是他本人既大胆又心细,前一艘LNG船建造过程中他没有实现的设想,他都用在新船里了,他的那些想法也得到了相关研究所和机构的验证,实践起来完全不存在问题。

他有想法,有创意,也敢把他的想法和创意用在造船这件事上,哪怕他做出的改动很微小,但产生的结果却未必微小。

“还是他愿意在造船上花心思。”施家望道,“你看咱们厂里要是公示了什么好处,林叙喜欢往前凑不?他只觉得麻烦。”

施家望还为开会这事批评过林叙。

林叙别的地方都好,就是开会不太积极,他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造船上,剩下的时间,林叙宁愿出去跑两圈溜达溜达,都不愿意浪费在无用的会议上(他自己说的)。

有用的会,和技术相关的,林叙还是会来参加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涉及到技术上的,哪怕在外人看来这些会无聊得要命,听得人昏昏欲睡,林叙都听得很认真,他能从伊敏吸收到东西。

而其他会议,会都开始了,他人都看不见,老是缺席,有时候他还会请个假,忙起来的时候,他人不露面,也没空和领导们说一声。

偶尔遇上有人来厂里检查,林叙人不在,上级又指名要见他,施家望恨不能亲自出马把林叙拽走。

好在被说了一顿之后,林叙听话了很多,倒不是施家望用领导来威胁他,强调来他们厂的是多大多大的领导,而是林叙不露面,或者连假都不请一个,负责会议通知的那位同事就会倒霉。

人家虽然和他不是一个条口,却是因为林叙受过,林叙平时对自己项目组的员工们相当不错,总不能把其他部门的同事不当人。

林叙觉得施家望教训得很对,慢慢就改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