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28章 背我

和高岭之花种田养娃打天下 大猫追月 5268 2024-07-02 10:12:36

梨花先是随着雾隐军去了青梅庄, 交代了明日事宜后,这才返身进城回了衙门。

天已经黑了下来,后院一片寂静, 董芸还没有回来,隔壁下夏夫子的宅院也是静悄悄的。

她踱着步子往前堂走, 只见前边的几座屋子还亮着灯,显然这些人还在忙碌。

肚子一阵咕咕叫,想了想, 便转身往公厨的方向去。

这个点也有衙役刚过来用饭,见到她都纷纷与她打招呼, 她好脾气地一一回应。

厨娘正忙活着装饭。

梨花见状, 问道:“这是要给佐官大人她们送去吗?”

厨娘回道:“是啊, 都这么晚了几位大人还没吃饭,刚刚过来叫饭,让送到厢房去。”

梨花赶忙让盛了自己的那一份,迅速扒拉着道:“你们先装着,待会儿我帮你们一起送过去。”

厨娘求之不得,笑眯眯道:“如此就麻烦梨花统领了。”

等她吃完, 厨娘这边也装好了。

她拎着食盒,那一桶汤水也是一提便走, 硬是一滴都没有洒出来,看得几位厨娘目瞪口呆。

“梨花统领手臂也太有劲了吧,这么提着还走得那么稳。”

“难怪她能一刀斩杀数名土匪, 单挑鬼见愁呢!”有人低声嘀咕着,眼中满是敬佩。

“可真厉害, 走吧,咱也赶紧跟上, 别耽搁久饭都冷了。”

到达厢房时,几间屋子依然灯火通明。

厨娘将食盒一份一份发下去,到了议事厅的时候,门口的衙役将厨娘拦住,自行把饭提了进去。

梨花看着隔壁的一间还有人,走过去一看,曾广进和几个书吏还在埋头苦干。

主要是整理因匪患等原因或死去或逃亡的人口记录,还有相关无主的田产,将这些土地一一登记在册,方便下一步安置逃荒的百姓。

同时,也借此机会统计一些没有登记在案的土地,为无田或少田的百姓进行均分。

梨花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问道:“怎么还在用竹简记录?是没有纸张了吗?”

曾广进停下手中的笔,解释道:“鄞州一带的纸张都是从沱北运过来的,但最近受流民迁徙的影响,已经没有人愿意往这边送货了。市面上的纸张价格飞涨,连我们都用不起了,只能暂时用竹简代替。”

梨花皱了皱眉头,“咱们本地就没人造纸吗?”

曾广进摇了摇头,“造纸难,造好纸更难,纸业一直以来被几大世家垄断,这等技术怎么可能往外传,就算外头的人能摸得一些门道,但真正做起来,质量极差,容易晕墨断开,不易于保存,那还不如用竹简。”

梨花闻言,沉默了。

转身又往隔壁的议事厅去。

原本正在议事的几人正在吃饭,其间董芸还在跟夏寻雁说着话。

“我们鄞州位置特殊,”董芸手中筷子轻轻拨弄着碗中的饭菜,“届时一旦战事起来,将如同一座孤岛,人人可欺,人人皆想纳入囊中。”

夏寻雁咽下一口汤,回道:“我与你意见一致,但想要与北方对抗,就必须与沱东各大世家联手,连成一片方可站稳脚跟。如果你觉得直接抛弃世家,以当前形势来看,显然不切实际。”

“沱东四大家族势力庞大,习惯于在幕后操控一切。他们背后靠的是数百年基业,如今的寒门根本无法撼动。”

董芸又如何不知,但眉宇间仍难掩忧虑:“与世家联手固然能增强实力,但稍有不慎,将会成为他们的提线木偶。就算合作,也必须要有相互制衡的条件!”

夏寻雁点头深思,显然要如何制衡,确实是一个重大难题。

董芸叹了一口气:“父皇在世的时候,为避免沦为傀儡,竭力消减世家力量,大力推动科举发展,试图从其他阶层吸取人才,与世家豪绅对抗。而宇文敬上位,为了获取大家族的支持,巩固他的政权,不断向世家妥协,如此一来,寒门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原本已经基本成型的科举制度如今已形同虚设,朝中官员更是多数出自世家,几代人的努力眼看就要付诸东流,实在让人心痛。”

夏寻雁摇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要是咱们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又谈何对抗?依我之见,还是要先妥协走老路,等稳定下来了再徐徐图之。”

董芸眉眼微垂,低头夹菜,似乎还在思索。

梨花见她眉间带着郁色,很是心疼,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无法帮忙,也只有默默坐在身后,无声支持。

倒是董芸像是心灵感应一般转过头来,见她坐在后面,瞬间将原本还念在舌尖的事情给置之脑后,伸出没有拿筷子的那只手,去拉她。

梨花低眉顺眼地挨到她身边,坐了下来。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不久。”梨花乖巧地回答道,“去公厨吃过饭后就过来了。”

她的手心很烫,董芸摸了一下就放开了。

梨花拿起一旁的蒲扇,为两人扇风。

一旁的夏寻雁见状,眼神微微闪了一下,但很快就移开,面色波澜不惊,继续细嚼慢咽,仿佛身边所有的事与她无关。

等吃完饭,衙役过来收碗。

董芸就着翠儿递过来的茶杯漱了口后,冲着梨花道:“你今天出去奔波,必定累得不轻,先回去休息,我晚点再回屋。”

梨花摇头:“我不累,我陪着你。”

董芸劝她不走,只得随她。

很快又和夏寻雁凑到巨大的舆图边上,开始新的一轮讨论。

梨花将衙役遣了下去,亲自拿着蜡烛为两人照明。

“张孝师在溿阳,正处沱东和我们鄞州之间,先与他的势力连成一片,再继续往东扩张,如此我们的底气也会更多一些。”

夏寻雁点头表示认同,补充道:“据我所知,沱东四大家族当初对张孝师颇为看好,曾想扶持他成为沱东的话事人。”

董芸点头:“张孝师能击败溿阳太守,将沱北的军队赶过江,确实有一定的实力,也难怪四大家族会看好他。不过,能打仗未必能治理好一方。他们嫌弃他出身卑微、目不识丁、没有眼界,接触过几次之后又不了了之。”

夏寻雁微微一笑:“这样正好,我们可以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董芸闻言,虽然不是很情愿,但也别无他法。

如此又详细探讨了一番,总算确定了接下来的主要发展路径。

那就是以晋阳县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大,将整个鄞州纳入范畴;往东扩张,整合张孝师的势力;再联合沱东一带,形成新的一股势力。

如此一来,她们与西边的长公主势力,还有北边宇文敬就有了一较高下的实力了。

至于具体要怎么做,还是得先扩充自身的实力,把晋阳的基础给搭建好。

等商量好这些,夜已深。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散去,杏花过来接夏寻雁回去休息,议事厅这边就只剩下董芸二人还有外边的衙役。

梨花给她松了松肩膀道:“好了,咱也回去睡觉吧。”

董芸任由她牵着自己的手出了议事厅,朝后花园方向走去。

路过池边,听着池塘里面传来青蛙呱呱的声音,别有一番夏夜的静谧和舒心。

董芸却走不动道了,冲着梨花道:“背。”

此时的她,哪里还有白日里的成熟大气和运筹帷幄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个会耍赖的娇娘。

梨花轻笑着她难得的孩子气,走到她跟前,微微蹲下身子。

董芸便伏了上去,将全身的重量交给她,就这样软绵绵地趴了在她的背上。

梨花托着她的腿,朝后院行去,背上的两条腿荡在半空,一晃一晃的。

董芸被晃得迷糊,又背得舒服,等进了院子回了房间,几乎要睡着了。

只是天热,今日出去也出了汗,就这么睡她又觉得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但又懒懒地不想动。

梨花看着她那困出天际的模样,笑道:“你自睡去,我给你擦身子。”

说来当初董芸在大柳树时被毒蛇咬,爬着回来受了伤,那段时间梨花照顾她,日日为她擦身洗屁股,反正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董芸是真的困了,听她这么说,当真往后一躺,便睡了过去。

梨花去端来一盆温水,将她衣服解开,从上到下帮她细细擦拭过一遍,又给她换了干净的衣裳,这才完工。

眼看时候不早,自己也去冲洗,回到她身边躺下,牵着她的手,一闭眼便陷入了梦乡。

……

随着慕容九天就任城主之位后,由佐官率领的一众政务班子紧锣密鼓地发布了一系列政令,晋城的四大城门以及官府衙门前,贴满了醒目的告示。

各村的村正锣鼓敲了一遍又一遍。

一直以来,上面下了政令,不是要增加税赋,就是要征调服役,加上后来有匪患,也是提示土匪和流民进村。村民最不爱听这个敲锣声,一旦敲了,那意味着准没什么好事。

然而最近各村子的人尤其爱听这个铜锣声。

眼看张三爷的亲自敲着锣召集全村开会,大伙手头的活也不干了,丢了锄头就往他们家晒坪上边涌。

“三爷三爷,又有啥好消息啦?”

张三爷笑眯眯道:“好消息,都是好消息,等人都来齐了,一并说。”

很快,晒坪上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头,在众人催促声中,张三爷这才清了清嗓子道:“新城主上任,体谅我们今年受匪患之苦,知道咱们老百姓不容易,所以决定——今年的田税免了!”

“今年免了田税?真的吗?我没听错吧!”有人惊喜地大喊。

“慕容城主可真是个大好人呐。”

张三爷:“不止如此,往后每年我们只交一次田税,而且税率从往年的四税一减到十五税一。更重要的是,官绅一体纳粮,连那些当官的也不能例外!”

话音刚落,人群中瞬间沸腾。

“三爷,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十五税一,这怎么可能!自本朝以来,哪有这样的事情?”有人半信半疑地问道。

“就是啊,往年一亩田要交七八十斤粮,一年还要交两回,怎么一下子少那么多!”

“官绅一体纳粮?是不是说那些当官的也要交税?真的吗?那刘老爷岂不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挂靠在他亲家那里避税了?”有人兴奋地问道。

“该,我早就说过了,凭什么富人越来越富却不用交税,反而是我们这些穷人被盘剥得越来越狠!”

“不过如今税率降了,对这些大户来说,再怎么样也不过一点擦伤而已。”

“三爷,你真的没看错吧?”有人依然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

张三爷笑眯眯道:“别看我一把年纪,我眼睛可不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我们家长毛就在衙门里做事,这事可假不了。这告示还是曾家老二写的呢。”

“真的啊?”

“哎呀,慕容城主可真是个大好人”

“真是苍天有眼啊。”

“哎哎哎,第一张告示还没念完呢,”张三爷提高声音道,“不仅田税下调,还有啊,人头税也不用交了,大伙回去不用担心生孩子要交税,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不用躲躲藏藏的了。”

此话一出,如同春雷滚动,人群里这下是真的像是炸开了锅。

大喜的事啊!

“我的天哪,我——我——”有人激动都快说不会出话来。

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手舞足蹈着奔走相告,现场乱成一团。

张三爷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这里还有两份重要的告示,一份是关于以工代赈的通知。大家都知道,最近各个村子都受到了匪患的影响,生活困难。现在好消息来了,城里正在大规模修缮城池、修复农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家里有困难、吃不上饭的乡亲们,都可以去城门口的招工处报名,一天十文钱的工钱,还包早午饭。”

他顿了顿,又拿起另一份告示:“这第二份告示,是关于人才招募的。现在衙门各个部门都缺人手,特别是需要一些识字的人才,要是你们当中有谁识字,那就别犹豫了,赶紧去衙门报名吧!”

比起前头的那个,后面这些显然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有人道:“以工代赈这个政令嘛,好是好……不过咱们村算不上遭灾,好像没有合适的,但荷村那边可就需要这样的机会了。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能挣口饭吃,总不至于饿死。”

“哎,可惜我不识字啊。”一个人叹息道,“不然我也想去衙门碰碰运气。”

“咱们就算了,不过村里不是请了教书先生吗,咱们好好供孩子们读书,将来他们说不定就能吃上这门饭呢。”

“三爷,不是还有份告示吗,念念呗。”

张三爷这才拿起最后一份告示道:“这份是关乎流民的,衙门让这些无田无地者,月底之前,去往东门处报名,等待安排分田落户。大伙若是遇有无家可归的人,便劝他们往城里去登记——”

一位村老听了感慨道:“看来咱们晋阳是彻底安定下来了。”

“是啊,土匪剿清了,流民也能安家落户,税赋又降低了,有舒心日子过,谁还愿意闹起来?”

“还得是慕容城主有魄力啊!”

熊氏抱着芙宝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和石榴嘀咕道:“说来说去,还不是公主的手腕……要不是她在背后支持慕容城主,哪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石榴知道如今佐官就是公主,但这事不好对别人明说,两人也只能咬着耳朵说悄悄话。

……

梨花带着雾隐军在晋阳城内外周边跑了十几天,基本上将县内的土匪给肃清得一干二净,接下来便分派人手,协助流民落户,其他空余时间,除了巡逻,就是对军队进行训练。

慕容九天如今贵为城主,龙威镖局的业务也不干了,直接交给了手下的镖师来接手。

至于晋城内外政事,又有董芸等人处理,他自己充当门面即可。闲了下来了,大部分时间就泡在青梅庄,对梨花招来的雾隐军进行训练。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雾隐军的人数已经迅速扩大到了一千人。

军队统一着装之后,但凡路上有遇到黑橙相间劲装服饰的士兵,百姓便知道是晋城守军,是梨花领队手下的人,更是由城主亲自调教的队伍。

七月初八,暴雨。

一支雾隐军小队正在东部与临县的交界处巡逻,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淋了个落汤鸡。

雾隐军有令,非必要不入民宅。

大雨滂沱,看着外头被冒雨前行的士兵们,村里的乡亲看得心疼不已,站在门口不住地招呼他们先进自己家中躲雨再走。

新来的小兵踌躇转身,领头的女队长喝道:“石大祝,你要入民宅,就立刻脱掉这身衣裳,从此往后雾隐军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小兵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头也不回地一路小跑跟上队伍。

一屋中老妇人见状,心疼得直抹眼泪:“哎,大祝是我孙儿,这么大的雨,进来避避雨也不碍事,怎的就这么严苛呢。”

旁边年纪稍微年轻一些的妇人劝道:“娘,军队有军队的规矩,大祝既然入了雾隐军,就得听军队里面的,咱们这儿不打紧,可要是换去了别的村子,要是人人都进民宅避雨,乡亲们又不认识这些士兵,难免不被惊扰。”

老妇人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好些天没见到乖孙了,想念得紧。要是他能进来避避雨,我也能多跟他说两句话。”

“娘,您别担心。军队隔几个月都有休假,等大祝回来了,您再跟他好好说话也不迟。”年轻的妇人安慰道。

“哎,我知道了。”

婆媳二人说的话,正好被进院避雨的主仆几人听到。

为首的女子约莫双十年华,眉眼细长如柳,眼角微微上挑,一双眼睛透着妩媚。

只见她笑着上前搭话道:“老人家,您刚才提到的雾隐军,不知是怎样的军队?怎的会这么受百姓的欢迎?”

那老妇人看了她一眼,又看着远去的孙子的背影,嘴上埋怨,但眼底却掩不住的骄傲,“这雾隐军啊,原是咱们晋阳县一个叫做梨花的小姑娘招募的部曲,一开始为了守护村子,抵抗土匪的侵扰。后来土匪被灭了,她们这支队伍就被城主编入晋阳守军,负责维护治安,守护晋阳百姓呢。”

女子听了,不禁好奇,“那这位梨花姑娘,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能得到城主大人的青睐?”

老妇人一提起梨花,便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你可不知道,那梨花姑娘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本就是城主的徒弟,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先后斩杀了鹰巢岭的几个当家的,护了周边好几个村子。后来鬼见愁带着土匪攻打晋城,她又带着两百部曲前去相救,还把那个鬼见愁给打死了,给晋城解了围。”

女子听完,眼中闪烁着浓厚的兴趣:“听您这么说,这位梨花姑娘当真是个了不起的奇女子。”

老妇人点头表示赞同:“那当然!以前啊,我们村里的老百姓一听到官兵下乡的消息就吓得躲起来。可现在不同了,只要是雾隐军路过巡逻,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去看,争着跟他们打招呼。”

“刚才我见到的那位领队的女子,气质非凡,莫非就是您口中的梨花统领?”

老妇人摇了摇头:“不是,梨花统领年纪比方才那位还要小一些,身量要高一些,背着一把大刀,背挺得直直,眼睛亮得很,但面相却是个老实巴交的好孩子。”

女子似乎从没听过这般形容,笑道:“如此人物,若是有机会,定要去与她认识才行。”

夏季的雨来得凶来得猛,但去得也快。闲聊几句后,雨便停了,主仆几人和那户人家道了别,赶着马车又上路了。

其中一名婢女问道:“主子,这一路过来,听了不少梨花姑娘的事迹,想来晋阳县能有今日安定,必定与这位姑娘的功劳分不开!”

李莲心靠在车厢上,饶有兴趣道:“等入了城,找机会去拜会这位小统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