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8章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梨庐浅 9135 2024-09-14 12:01:20

张牛力这次多挑了些果冻豆腐, 想着要实在卖不了,他就走得再远一些,去深山里面的村子里卖上几日,总是能回本的。

他年轻, 别的没有, 倒是有一把子力气, 也愿意干。

见他拿了这么多回来,胡氏和张小妹都大吃一惊。张满粮也是觉得有些太多了, 只说也要帮着一块出去卖。

只让胡氏再做了扁担出来,张牛力不放心张满粮, 让他先跟着自己跑几趟,“总得知道行情, 该怎么和人讲价……”

张满粮不乐意,“这事我也是懂的,大哥你且放心, 我肯定能卖出去。”

他赌着气, 不想被看轻了去, 背着扁担直接出了门。

张牛力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 倒是胡氏在后头拉着他,“且让他自个去,不过是一担子的果冻豆腐,咱们还是能赔得起。”

张牛力便不再管, 自个儿拿了扁担出去卖货。

胡氏话是这么说的, 可到了晌午, 听说张满粮和人打起架来,还是唬得他们一大跳。

等见到张满粮人了, 才发现他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很是严重。

胡氏一边心疼给他擦伤口,一边问,“这却是怎么回事?你拿着豆腐去卖了,还能被打了不成?”

张满粮忍着疼在那里嘶哈,他却不觉得自个儿有错,明明是那冯家村卖豆腐的一家先动手打的人。

原是张牛力之前去他们村卖了一次果冻豆腐,好多人吃了之后眼巴巴地等着。

这样一来,倒是没人去冯家买豆腐了。

“这不我一去,就有人给他们报了信,那伙人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把我打了一通。”

张满粮觉得一肚子的委屈,这事倒是让张牛力没想到的,他尴尬地挠着头,“我上次去冯家村的时候,也没遇到这事,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这卖豆腐的家。”

胡氏看得比他们透,“咱们这果冻豆腐卖得便宜,别人吃得好了,自然等着咱们来,没人去买他那豆腐,可不是要少赚好些个铜板。”

可别小看那好些个铜板,对于乡下人来说,那一个铜板都要存上好久,这断人财路的事情,挨打也是正常。

张小妹又着急又心疼自家哥哥,害怕以后生意没办法做了,只说,“要不我去问了燕娘这如何做?让她给拿个主意。”

其他人都不同意,“哪里能事什么都去问燕娘,她不得忙得脚不沾地,这事儿咱们自己想法子就行。她一个女娘,天高皇帝远的也管不了人家来。”

胡氏却发了狠,“凭他什么冯家村的卖豆腐的,咱们只管在自个儿这里卖,要是谁想来买,只管让他们来,咱们再把那黄豆豆腐也卖上。”

先前的时候,因为他们隔壁村就有卖豆腐的,胡氏就没让拿那么些豆腐,怕卖不出去了。

又想到林春燕也是因为他们那边做豆腐的洪娘子涨价,才想自个儿做起来。

“这样只怕是把咱们村卖豆腐的一家也给得罪了。且如果不去走街串巷地卖,远一些的,怕是不愿走这么长的路来咱们这里买。”

这说得也在理,屋里陷入短暂沉默,最后还是张牛力说,“要不这样,以后我和石头一块儿去,有什么事也好互相照应。”

张小妹也出了主意,“不然咱们也在他们村找了人,让这人每日来咱们这里挑了货,回他们自个村子去卖,这样那些卖豆腐的也不敢来咱们村子里闹事。”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让人家来这里买货,多少是要给人家几个铜板的,不能让人家白干。

且人也不是那样好找,几人商量过后,只说先按了张牛力的法子,再慢慢找人。

临近重阳节的时候,码头上都要比往日热闹几分,有好些个人都要来他们白云镇爬山赏菊的。

据说他们这边有一山上的道观很出名,里面求子娘娘灵验得很。

也有纯粹是登高望远的,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习惯插茱萸,赏菊花,邀了三五个好友一块,好不热闹。

也有人回来探亲,说是拜了家里的老人,一年都有好运气。

来往的人多了,林春燕就把能摆出来的东西全都摆了出来,像那山楂罐头,山楂糕,菊花酥什么的,倒是一应俱全。

他们这里早早就围过来许多人,有买肉夹馍的,有要豆皮的,也有奔着新鲜的吃食来的。

胡小郎君家的小厮书香,一早就在这里等着了,今儿个他们小郎君是要跟着同窗一块去爬山赏菊的,这不就早早的打发他来这里,看看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不拘多少,都买了回去。

书香是他们这里的老顾客,林桃红和他熟稔起来之后,就笑着打趣,“这么些个东西,难不成还能全要了?我们这新做的山楂糕,菊花酥,罐头,可是有好些个呢。”

书香有些脸红,只让他们拿盒子包了几个,这些木盒是林三叔帮着做出来的,他手倒是巧,上面还刻了些花,瞧起来就比较上档次。

多这一个盒子就要多上五文钱,普通老百姓家自然是不要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

但是这书香却要了好几个那木盒,说是提着也好看。

买了东西也不着急走,等着包装的功夫,书香就拿了山楂糕来吃,“这点心那淑芳斋也有,上面还刻了花,却不如你们这个好吃,里面倒是放了什么?”

说完就自打嘴巴,一时多嘴问了不该问的,不过他也只是好奇,林桃红和林春燕都没去过那淑芳斋,可也知道是镇上最有名的点心铺子。

据说他们是从京城那边开过来的,说是百年老字号,里面光点心的样式就有几十种。

林春燕就好奇地问,“那淑芳斋除了这山楂糕之外,还有些个什么讨巧的吃食?”

书香对这个可熟了,往常胡小郎君不爱吃饭的时候,都要从那淑芳斋里要些点心回来,有时候直接就着茶水当宵夜吃,省了小厨房的事。

他就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什么荷花酥,杏仁糕,玫瑰饼这些,“也有菊花酥,不过我瞧着却没你们做得好。”

这话不知道被哪个路过丫鬟听了去,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见几个人的目光都望向她这边,那丫鬟也不恼,反而扭了头和轿子里面的小娘说话,“三娘子你可听到了?这有人在那里说大话呢,说做的点心是比那淑芳斋的还要好吃,真是大言不惭!咱们从京城里来,谁买点心不去那淑芳斋里买了吃,如何一个小摊子也敢说这样的大话?真是没见识。”

林桃红把帕子一甩,就要上去理论,林春燕赶紧扯了她一下,这人一看就是来历不凡,如今又不是现代法治社会,凡事都讲究个理,这里却不同,是要看出身的。

林桃红被这样一拉扯,倒是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冷哼一声,更大力地叫卖起来,“菊花酥,各种口味的菊花酥……山楂糕,山楂罐头。”

那抬轿子的人也是个机灵的,没着急走,里面的小娘子就伸出来一双纤纤玉手,露了个脸出来,先是轻斥了丫鬟几句,又看向那摊子上的东西。

别的还好,什么菊花酥,山楂糕的,往日里也是吃惯的,没什么新鲜,只那山楂罐头倒是让人觉得有些意思。

一边的林春燕和林桃红都惊呆了,两个人都闭了嘴,互相对视一眼,谁也没开口。

这书香还以为他们是吓的,他对这些个人倒是没什么感觉,他们家在京城也是能说得上话的,真论起来,指不定谁要给谁磕头呢。

他就上前一步,挡在林春燕他们面前,“这位姐姐说的可是不对,那京城里的淑芳斋我们也是吃过的,滋味虽然好,但是论起好吃来,还是在这林家小娘做的。别看她年纪小,那手艺可是一绝,咱们镇上多少人都知道这个事呢。”

坐在摊子上吃面条的秦老丈人也点头,“是这个理,我们这些老饕餮说起来林家小娘,个个都是竖大拇指。”

他今儿个吃的就是那蟹黄拌面,虽然比平日的拌面要贵上几文钱,但是这滋味他还从来没有吃过,吃上一口就觉得满嘴的鲜香,恨不得这一盘子的拌面能长长久久地吃下去。

林春燕却不是因为害怕,她和林桃红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实在是因为这小娘子长得和赵杏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要不是说话语气都不同,他们还真以为杏花就坐在轿子里了。

原村里人都说,凭赵杏花那样的模样性情,要是真改了主意,保不齐就能当上小娘子,再生了儿子,以后可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只是再也想不到,这世上竟然还有一个和赵杏花长得如此相像的人。

只是赵杏花从小在村子里长大,也没听说过她是什么抱养来的,若真是中间有什么隐情,那杏花娘岂不是胆大包天,竟敢把她给卖了。

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姐妹两个都没吭声,只听着书香和那丫鬟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好不热闹。

周围来瞧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那金娘子也不卖馄饨了,搬了个马扎坐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是轿子里的小娘子发了话,这丫鬟才闭了嘴,等他们走远了,金娘子才收起看好戏的表情来,刚想和林春燕他们说几句来,一想这不是张大娘,顿时没了谈话的兴致。

只问林春燕,“你娘什么时候再来摆摊,我这有几日不见她,还怪想她的。”

张大娘这几日在家里光享清福了,只等着林春燕快回来的时候,才装模作样地做起活来,那林二婶和孙娘子又不能说她什么,要指着张大娘给他们铜板的,也都闭了嘴。

张大娘还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只不成想,林春燕早就知道了,只让她先松快几日,待过几日了再和张大娘算账。

听了金娘子的话就说,“我娘怕是这几天都不出来,过段时间等她歇够了,保不准还会来摆摊。”

金娘子在心里又感叹了一遍张大娘的好命,她怎么就没生了这样的女儿,什么都会做不说,还是个会心疼人的。

要是张大娘听到了,保不齐会一口血吐出来,林春燕哪里都好,只这心疼人一事上就不太能说得过去。

要是真心疼她,哪里会让她日日干活?

那菊花酥已经装好,林春燕又特地给书香装了两块,让他路上吃,书香知道这是她谢自个儿刚才仗义出口,也不推辞,拿了东西就往回走。

回去他就把这事和自家小郎君说了,“也不知是哪家的娘子回来探亲,口气竟然如此狂妄,当谁没吃过那淑芳斋的点心。”

胡小郎君回想了一下,他比书香的年纪小,在京城的时候还是个豆大点的娃娃,不太记得那淑芳斋的点心是什么口味,只不过他们镇上的淑芳斋点心的确一般般。

胡小郎君看那菊花酥做的样式讨巧,拿了一个吃起来,咬下去一口满嘴的酥香,里面竟然放的是豆沙馅儿。

书香见他吃的是红豆馅儿,又说自个儿吃着的是芝麻花生馅,“香得很,听说还有什么桂花馅儿,果酱馅儿。”

这一说,倒是让小郎君更好奇起来,可找了一圈也没看见那菊花酥上哪里写的字,“这如何能分得清到底是什么馅儿?”

书香就得意地同他说,“那林娘子可是同我说了,得看这花瓣的形状。”

这菊花的样式多了去,林春燕做的也不全都是一个样子的,不同的形状里面的馅儿不同,不仔细打量还真看不出来。

胡小郎君又赞叹林家小娘这心思巧,让书香送了两盒菊花酥给自家的美人娘亲,他则收拾着要去外面赏菊。

美妇人最近却在为一件事情头疼,只因为她丈夫在外头收了个妾,模样水灵得很,还是个良家子。

在信上写了说是过几天回来要给她磕头,显然是要抬了做妾。

这么些年下来,美妇人对丈夫身边的莺莺燕燕早就没了什么兴趣,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情。

那些个丫鬟,也不过比普通丫鬟多了个名头,只要不闹大了肚子就随便他们去。

可谁知,就在他们马上要去京城起任的时候,胡相公竟然要纳个小的,这意思还是要给名分的,让美妇人如何不生气。

她身边的丫鬟若柳一打眼就知道美妇人在想什么,端了茶水过去,又拿了美人锤轻轻的替美妇人揉捏着腿。

只是还不见她开怀,就把小郎君送来的菊花酥拿过来凑趣。

美妇人实在没什么心情,“这孩子又去外面买吃食,咱们马上就要去京城了,这毛病的改改,没的让别人知道了,回头又和相公说嘴。”

到底是自家孩子的一片心意,美妇人提了几句,也就把那木盒打开,那盒子在她看来做工实在粗糙,不过是图个野趣。

里面的菊花酥却是精巧得很,样式各不相同,她拿了一个尝了一小口,外面酥的掉渣,里面的馅料确实酸酸甜甜,和往日吃的那些都不同。

就着茶水吃了几口,美妇人才问,“这馅料是什么做的,倒是比往年吃的都要新鲜许多。”

若柳刚拿过来的时候,就听书香说过了,一五一十地回了,“说是里面的馅料各不相同,有什么枣泥馅儿,山楂馅儿的,还有各种果酱,芝麻花生的,红豆馅儿的。”

她把这些馅料一一报来,美妇人听得也稀奇,又让她切了一小块枣泥的来,“这林家小娘倒是手巧,要不是她没那个志向,我倒是想把她带到京城里面,以后有个什么人情往来,也好让她做些新鲜的吃食,可惜了。”

若柳又说,“娘子心善,是这林家小娘没福气。”

等把美妇人哄高兴了,若柳才从屋里头出来,外面的梅香眼巴巴地凑上去,“姐姐可是有什么吩咐?”

自从上次买那小河虾的事情之后,这梅香被革了月钱,也被调到了屋外头伺候,等闲不让进去。

虽然不甘心,可梅香是到这镇上后才买的,和美妇人从京城里带回来的那些丫鬟本就不同,只能忍了气,想着胡家马上就要回京了,得赶紧使使劲儿,保不齐就能被带到京城里。

这还真有一桩事情,若柳就吩咐了梅香去做,“你去那清风楼找黄掌柜,买了那林家小娘做的菊花酥来,只问掌柜什么时候能做出来,咱们等着要。”

全是这美妇人吃得好,想着他们家就要走了,少不得和这里的人情往来一回,就把这菊花酥添上去,也算是应个景。

梅香领了命,赶紧就往角门去,直奔清风楼。

黄掌柜这一整天的嘴就没有合拢过,来买菊花酥的人实在不少,林春燕给他的那些,一早就被订了出去。

见梅香来问,只说今儿个没了,“怕是订单得排到后面了。”

梅香着急的团团转,“这可如何使得,我可是胡家的丫鬟,我家娘子等着要呢!”

黄掌柜立刻不敢怠慢,想了想说,“要是实在急要,你且先去码头那边看一看,若是有的话,回头我给你包装上。”

梅香听了这话,立刻就撒腿往码头上跑,只见林家小娘的摊子上围了很多人,使劲挤了进去。

见这里有这么多人,梅香的心里实在是吃惊不已,想到之前就因为没买着林春燕他们家的小河虾,她就被革了一个月的例钱,心就慌了起来。

这事被她记在了林春燕他们身上,要不是他们那天没来,少不得她也不会买错。

偏这件事情上她又不占理,只能绷着脸对林春燕说,“给我拿十盒菊花酥来。”

林桃红和林春燕都没有生气,只是好言好语地说,“菊花酥并没有了,今儿个带来的全都卖了,这边还有山楂糕,也酸酸甜甜很好吃。”

梅香一听那菊花酥没有了,少不得回去又要挨一顿骂,顿时着急起来,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怎么就没有了呢?真是邪了门,偏我每次过来都没有,是不是故意针对我。”

林桃红忙得脚不沾地,终于有了功夫朝梅香看了一眼,奇怪说,“我们又不认识你,何苦跟你作对,你这人说话也真是怪。”

梅香见自己不占理,旁边的人还对她指指点点,眼圈更红,转了语气央求着林春燕再做些来,“这是我主家让我出来买的,要是买不回去了,怕是少不得一顿骂。”

她说得实在是可怜,见林春燕没什么动静就要下跪,今儿个档口胡家是要回京城的,她实在是不想把这机会给了别人。

林春燕见她这样着急,又低声劝慰了几句,“不是我们不给你,实在是家里那菊花酥也还没有做出来,怕是明儿个才能有。”

这边梅香在这里哭诉,那边周晚娘已经到了王家,说是回的外祖家,却没有开正门,只一扇小小的角门把她给抬了进去。

周晚娘身边的丫鬟霁明自然是愤愤不平,上次回来的时候,还让他们走的正门,早就有丫鬟婆子等着他们,见了就说一堆吉祥话,今儿个角门那里冷冷清清的,连个人影都看不着。

周晚娘怕霁明闹出什么事情来,只赶紧开口,“这不比咱们自个家里,你要是犯了什么事情,就像刚才在码头上,非要和人争个长短来,我也是救不了你的。”

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听了自家小娘子的话,知道她心里也觉得委屈,霁明便收敛了脸上愤愤不平的神色,语气里带了几份恭敬,“小娘子请放心,我是知道轻重的,再不敢像之前那样胡说。”

周晚娘用帕子擦了脸,轻点了头,收起心中复杂难言的心绪,到了正院里先和自家外祖母请了安。

王老太太见了她也是心肝肉地搂着叫了一通,“早些时候我就说把你接了来,也省得闹出事了,偏你爹娘不同意,倒让你受累了。”

一听这话,周晚娘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小姑娘舟车劳顿一路,都是强忍着,直到此刻才觉得心里有了底,哽咽的叫了一声外祖母。

一旁的大舅母开口劝了几句,“你且安心在这里住下,等京城的局势稳定下来了,再回去就是,只不要在家里拘束了。”

周晚娘知道她以后定是还要回京城的,别看她年岁小,却已经许了人家,只等着事情平息了,就开始交换赓帖。

她点了头,大舅母见她身边只两个丫鬟,一个看起来倒还可以,另一个就木讷呐的,知道家里怕是来不及给他准备丫鬟,仓促间就过来了。

又拨过去一个丫鬟,让她千万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放她去院子里休息。

这院子也是之前她住过的,新分来的丫鬟原是大舅母身边的三等丫鬟,忙前忙后地张罗了一通,又去小厨房叫了点心来,“想着小娘子走了这一路,也是疲乏了,先吃些点心垫垫。”

周晚娘真有些饿了,就点了头,想着好赖吃上几口,却见那点心端上来之后,和在码头上看见的菊花酥一模一样,只放在了碟子里,看起来也是精致的很。

要不是她恰好看到过,还以为这点心也是那淑芳斋里新出的。

她似是不经意的问着丫鬟,“这点心可是李娘子做出来的,先前在外祖家小住的时候,最惦记的就是李娘子做的吃食了。”

那丫鬟正巧有个姐姐是在厨房当差的,闻言就笑着摇头,“这可不是咱们小厨房里做出来的,李娘子别的吃食都还好,只是那点心一事上做的不是特别出挑。这些点心是她从林家小娘手里买的,听说老太太和大娘子们都爱吃的很,这才又从清风楼里订了许多来。”

霁明一听就着急起来,“这如何能吃外面做的东西,也不知干不干净,吃了再染了病可就不好了。”

新分来的丫鬟愣了一愣,倒是没想到周晚娘的排场竟然这么大,只能尴尬地说,“其他的吃食倒也罢了,府里会经常做,只是这些个点心却经常去外面买来,小娘子若是不喜欢,我再让小厨房做些其他的吃食来。”

时下人最爱点外卖,听说很多人家根本就没小厨房,就连皇上也曾叫了人去外面买了吃的来,买点心更是常事。

丫鬟说着就要退出去,周晚娘赶紧叫住她,“罢了,我也不是没吃过外面的东西,咱们刚来这里,倒是不好闹起来,没得让别人说我娇气。”

说完就拿了一块点心吃起来,眼圈略微有些发红,又想到了她不得不来这镇上的情景。

吃的时候周晚娘也是小心翼翼,生怕点心上沾了些不干净的东西来,不过一入了口,她就顾不上想那么多了,只觉得这菊花酥的味道竟然不错,到真比那淑芳斋的强上一些。

她吃的是果酱馅的,里面酸酸甜甜,倒是尝不出具体是什么。

就着茶水吃了一块,周晚娘总算觉得活泛起来了,剩下的让霁明拿去吃了,又问其他的姊妹和兄弟去了哪里。

之前每次来的时候,都是要见了面互相说笑的,今儿个却只见了老太太和大舅母。

丫鬟笑着解释,“也是巧了,今儿个胡小郎君他们要去爬山,咱们家的郎君和小娘子都跟着一块去了,估计下半晌的时候就能回来。”

霁明找了个借口把新来的丫鬟支出去,周晚娘指了那点心让霁明快尝一尝。

跟着她这么长时间,两人私下里就和自家的亲姐妹也没什么不同,霁明见四下无人,就拿起来尝了一口,随即她的眼睛也就瞪大了。

“不承想这味道竟然还可以,那些人也不全是信口胡说。”

周晚娘知道她是个嘴硬的,能说出这些话来,已经算是服了软,只是又说,“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连个点心也是。咱们只觉得那淑芳斋的点心好,可这镇上也有做得不错的厨娘,以后可不能太张狂了。”

霁明红着脸点了头,又小声的同周晚娘抱怨起来,“我看就是故意的,偏巧今儿个小娘子来,他们就都出去了,不就是给咱们脸子瞧。”

周晚娘听了之后也不太高兴,只说了身上不舒服,回帐子里躺着。

再也没想到竟然因为自个家里面,就得罪了上面的人,周晚娘悄悄哭了一会,才觉得心里松散了不少。

想着来投奔外祖母之前,母亲同她说的话,让她且宽了心,到了这里,外祖母肯定有办法帮了她。

那时候她也是这样想的,可今儿个来了大舅母家,却发现处处与往日不同,倒像是他们家真的从此就翻不了身一样,倒让她心里没了底。

今儿个登高赏菊,胡小郎君请的人不多,都是他平日里来往的人家,赵官人家的两个儿子也来了,听说胡小郎君马上就要去京城,还有些不舍,凑在一起嘀咕了好半天的话。

他们两个是爱吃的,偏巧胡小郎君也是,只说吃的,他们就能说上大半天的话。

爬了山,几个人也都累了,胡小郎君就赶紧让书香把带来的菊花酥拿出来。

同他们说,“这就是从码头上那林家小娘那里买的,大家快尝一尝味道如何。”

赵官人的两个孩儿子不客气的一人拿了一个,“这菊花酥我也听我爹说了,可是难抢得很,清风楼里卖得更快,你这倒是还能有这么些。”

胡小郎君得意,“也是巧了,之前就猜着这林小娘子肯定要做一些应景的吃食来,使了书香去问,还真给问着了,就多订了一些。”

王小郎君在家里已经吃过的,也说自家的李娘子早早地就订了些,“里面的馅料却是好几种,一开始时我也是不知道,还是吃着不同的,才发觉其中的奇妙。”

大家又都拿起那菊花酥看起来,赵官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吃的芝麻花生馅,吃得满嘴的香,另一个吃的枣泥馅,两个人还互相换了换,彼此尝了味道,都说好吃。

王小郎君的姐姐安姐儿说,“那李娘子买了这些点心回来,一开始除了三弟之外,是没人吃的,都说李娘子这是心大了,想要躲懒,连点心也不肯做了。谁知吃了一口,就发觉与往日吃的不同,倒是十分的讨巧。”

今儿个菊花酥卖得好,清风楼那边的黄掌柜也派了伙计早早地过来,说还要订上几十盒,加上他们这里等着的人,竟然快有三四十盒。

林春燕犯了难,只和黄掌柜说不一定能做得出来,黄掌柜卖着菊花酥卖得正好,比林春燕还要着急,就问林春燕可有什么难办的,“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说了,我替你寻去。”

见他这样着急,林春燕就指了指摊子,“别的倒也没什么,家里都还有,只是这摊子也不好就这样收了。”

黄掌柜只当她舍不得那几十个铜板来,忙让伙计拿了钱来,“林小娘子,今儿个下半晌就先别做了,少挣多少钱我与你出,只那菊花酥可是等不得。”

又说,“也就这两天才能应景儿卖出去,下个节气就到了腊月,如何能白白错过。”

他那里卖的菊花酥,虽然和林春燕这里的一样,只是那盒子要精美不少,一些自持身份的人家不愿意来林春燕这里买,就选择去黄掌柜那里,能显得上档次几分。

只这一天卖出去的,就有不少个钱,听说连淑芳斋的曹掌柜都在打听他们清风楼。

林春燕见黄掌柜这样着急,怕是答应了什么大主顾,也不说其他的了,只把那钱收下,这是她该得的,去镇上找了二郎他们。

几个人匆匆地回到家,听说还要做上许多菊花酥,家里的其他人是又惊又喜,煮豆沙的煮豆沙,弄枣泥的弄枣泥,忙活了一晚上,才堪堪的做出来。

累的几个人腰也直不起来,那林二婶和孙娘子还说早知道买的人多,就早早给做起来,他们白日里也没什么其他的事呢。

林春燕见大家辛苦,特地说了今儿个要多给他们些铜板,按三倍的来算,大家都欢欢喜喜的,回去了还都翘着嘴角。

张大娘听林桃红说镇上和码头这几日有多热闹,来了多少个人,只听到心内痒痒,恨不得也去那边,又舍不得在家里清闲的日子,在那里犹豫不定。

林春燕见她这样,只冷哼一声,“今儿个金娘子还提起娘来了,说几日不见你,还怪想你勒,反正娘在家也没什么事做,倒不如过去帮忙端个碗筷,洗个碗。”

张大娘嘟囔,“哪里在家里就这么清闲了,我也是要干活的,还有你二婶他们,不得找个人看着?”

林春燕就指了王英娘,“咱们这不是还有英娘在家呢,如何就要人盯着瞧了,我看婶子们都是厚道得很。”

他们特别珍惜现在这活计,干起活来都卖命得很,就怕林春燕一个不高兴让他们不干了,村里不知道多少人都眼巴巴地等着。

林春燕还想着过几天,把做橡子果的事情也交给他们呢。

张大娘没法,只能答应了去镇上继续摆摊的事情,这几天没去帮忙,林春燕都不给她发铜板,倒是让林桃红在她跟前炫耀了好大一会儿。

有人来敲门,却是林三叔过来,他拿了不少个做好的盒子,“燕娘,你看这次做的可能用?”

这几天他也是忙得脚步占地,一个木盒子就能有几铜板的进项,让他如何不欢喜。

林春燕看了新做出来的盒子,上面还拿刀刻了些菊花,端的是好看又吉祥,忙点了头,“这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呢。”

她给林三叔算了钱,林三叔从前还扭捏一会儿,如今也不这样了,直接把钱放在袖带里,回去打算和李氏好好地炫耀一番。

前段时间,四郎把他抱李氏大腿哭的事情,宣传得全村都知道,让他好个没脸,背地里没少笑话他是个吃软饭的,男子汉大丈夫竟然还要看家里婆娘的脸色。

村里人见了他也经常打趣,臊的林三叔好多天都没正经出个门。

不过如今有了进项,他觉得自个儿腰杆也能挺直了,只是不得空出去,不能让那些笑话他的人看一看。

又问林春燕明个还要不要这些木盒子,要的话要打多少。

林春燕盘算了一下,说了个大概的数,林三叔又被吓了一大跳,“竟然要这么多,燕娘莫不是照顾我的生意。”

“那确实没有,这菊花酥应了景,来买的人不少,不过也就这几天,过了节气就不做了。”

等林三叔走了,张大娘不由得又担心起张小舅来,“也不知道你小舅舅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他一个人去,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可家里实在没有闲人了,连林三叔都得帮忙做木工盒子。

林春燕也在想这事,若是以后真的跑其他地方,少不得要给张小舅再找个人。

两个人做个伴,什么事情也有商有量,不至于抓瞎。

却说张小舅在摊子上卖了豆干和山楂罐头,下午又去了几趟茶楼,他倒是没再像之前那样,直接进去就把带的东西拿出来,而是装成客人,或者点上一杯茶,或者是要上一点果子,等小二上了茶点,才把带的东西拿出来,让他递给掌柜的看。

伙计看张小舅已经在这里点了东西,也不好直接赶人,只好带着东西去找了掌柜。

这样下来,倒是有三四家肯收他的东西。

卖得最好的就是那山楂片和山楂罐头了,一来这两样东西比较新鲜,二来他们茶楼里惯常吃的就是这些点心了。

不像他们那边的清风楼,连豆干豆皮这些都卖,端的是雨露均沾。

有了经验,张小舅也就不着急起来,晚上寻了个客栈住下,只要了一碗汤面来,就着带来的东西吃起来。

张小舅吃了几口,突然觉得有几分好笑,发现好些个人,非要他在那里吃上几口,再眼巴巴过来打听他吃的是什么。

这次也是,他刚吃上没两口,同样是住在客栈里的一个客人就看见了,把小二叫过来,指了凉菜说,“给我也上一样那东西来。”

小二伸着脖子往张小舅这边看了几眼,见不是他们这里上的东西,只能挠着头回来陪笑,那个人也有些尴尬,倒是张小舅开了口,“这位兄台想来是想吃这凉菜,这却是从我们白云镇带来的,滋味甚是好,你若是想要的话,我可以卖给你。”

张小舅已经熟门熟路,倒是这位客人有些惊讶,连那伙计也是一副张大嘴巴的表情,不承想只是来住个店,竟然还有人在一旁推销卖吃食。

往日里见带着自家东西住店的不少,只是没见过带着自家的东西,还要往外卖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