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3章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梨庐浅 10645 2024-09-14 12:01:20

梨花听了这话, 倒是脸上带了几分激动,又怕别人看出来了,使劲压着往上翘的唇角。

三郎也闹着要一块学,还说做好了放到他的扁担里, 他跟着烧饼一块去卖。

“我看你这不像是要摆摊, 倒像是去做货郎了。”

三郎正有此意, “我就觉得做货郎挺好,各种东西都能背着出门, 指不定哪种就能卖出去了。”

林春燕好奇的问他,“那你还做那酥鱼吗?”

三郎点点头, “自然是做得,我那酥鱼如今也打出去了名声, 都知道这是林家酥鱼,有好些个人还专门找我来买呢。”

这卖了小半年终于有了起色,他才不舍得丢下呢。

林春燕就笑, “难不成你有三头六臂, 又做今个又做那个, 白天还要走街串巷去卖货,不把你累死。”

梨花听了, 心里却是一动,张了张嘴想说,又觉得实在是太唐突了,就没开口。

林春燕看得清楚, 只是也没说什么, 看着三郎在那里苦恼不已, 跟着大家伙一块笑了起来。

说了会儿话,林桃红的心情好多了, 见狗蛋他们在那里闲着没事玩蚂蚁洞,就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不是说想去遛狗吗,我带着你们去。”

狗蛋和黑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几分不可置信,想去又有点害怕,林桃红看到了,直接掐着腰问,“你们去不去?再这样啰唆我可就不带你们了。”

狗蛋和黑子赶紧点头,“去去去。”

那边五郎已经吃得肚子滚圆,听见招呼,跳下板凳也要跟着狗蛋出去乱跑。

梨花拉住李有德,用帕子擦了擦他嘴上的残渣,嘱咐了几句,“可要看好弟弟,只在咱们村子里这边玩就行。”

李有德十分懂事地点点头,才跟着他们跑出去。

又都说起林桃红来,“还是小孩脾气,一会儿好一会儿恼的。”

林春燕好笑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不过这样也挺好。”

那边林翠香悠悠地说,“红娘也真是,老说大姐跟我们玩得好,可真说起来,就大姐你就护着她了。”

王英娘也点头,“可是呢,就属燕娘最护着她了。”

林春燕被他们说得大笑起来,“你们两个还吃醋起来了,和红娘一样,也成小孩子了?”

林翠香和王英娘也都没绷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各自歪倒在旁边人的身上。

林桃红带着大黄狗出去跑了一圈,后面跟着四五个小的,在村里着实耀武扬威了一番,不少小孩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看热闹,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后面就跟着好几个尾巴。

他们也不敢进来,只在林春燕家门口探头探脑,有几个林春燕也是认识的,就招了招手让他们进来。

这几个小孩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都不敢进来。

林春燕只好抓了一把的糖出来递给他们, “你们各自分一分,拿着吃吧。”

这些小孩子都不太敢,见林春燕真的要给,才犹犹豫豫的接过,立刻笑开了眼,叽叽喳喳的在他们家附近玩。

林桃红跑了一圈,脸蛋也变得红扑扑的,把大黄狗拴好之后,拍了拍他的脑袋,就要去井边直接打水喝。

林春燕看见了,赶紧让她去喝灶间晾好的白开水,“那井水没有烧开,不知里面有多少虫子,喝到肚子里怕就会闹肚子。”

林桃红害怕这个,很听话的就跑去了灶间,大口大口地喝完了才问,“晚上吃什么?”

林凤蝶也不着急走,初夏的晚风还有些凉,天边已经有几分黑,林春燕想了想就说,“要不咱们吃炝锅面吧。”

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吃到肚子里,能从头暖和到脚。

且这炝锅面也是好喝的很,里面放了葱花鸡蛋,放些青叶菜,到时候连汤也喝的干干净净的。

林凤蝶只喝了两碗才停,五郎吃零嘴就饱了,却还是想吃,抽抽噎噎的,看起来很可怜。

林春燕就拿碗给他盛了一碗,让端回去早上再吃。

兄妹三个人这才踏着夜色回去,说好了过两天再来。

早上的时候,王英娘先爬了起来,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就要去灶间做橡子豆腐。

今个是张牛力来拿橡子豆腐的时候,上一次他们带了好些个腐乳回去,托张小舅过来的时候说卖得不错,这次要多拿上一些回去。

林春燕也跟着醒了,帮着她把橡子豆腐从地窖里拿出来,清晨的空气里还带着些许的潮意,可能是因为昨天下了雨的原因,倒是也没有热得多难受。

骡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见他们来了,低低的叫了一声,声音里透着几分亲昵。

这骡子和驴还不一样,驴总是喜欢叫唤,声音特别地大。他们村子里正家养着一头驴,那叫声在他们村东这边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林春燕上去摸了摸骡子的毛,把他拉过来架在磨盘这里,一边小声的和王英娘说起话来。

两个人商量着等橡子豆腐做好了,就去趟山上。

“先把那些木耳给摘干净了,再挖些杏仁菜”。

杏仁菜比其他的野菜都要晚上来,但味道特别的好,调凉菜包饺子,做麦饭都是行的。

林桃红也比之前醒得早多了,她要起来做豆腐了,豆子是提前一天泡好的,等橡子豆腐做好之后,她就把黄豆倒到了磨盘里,一边在旁边坐着看,时不时把流在外面的豆汁扫回去,一边慢悠悠的打上几个哈欠。

昨个晚上,不知道从哪里飞进来个蚊子,一直在她身边哼哼,时不时咬上一口,让她一晚上都没睡好。

她有些幽怨地看了林春燕她们一眼,“那蚊子也真是奇了,怎么也不咬你们两个?”

“谁知道呢,可能是你身上的肉香吧。”

林桃红一点也没有被安慰到,觉得痒得受不了了,就去旁边田垄上摘几个蝎子草,涂抹在被咬的地方,很快就不痒了。

林二婶他们也很快就过来,橡子豆腐和黄豆豆腐如今她都是能做的,和孙娘子两个人一白天就能干得差不多。

见他们几个又这样早地起来,只说让他们多睡会。

“如今天长了,起这么早也不觉得难受,再说中午的时候还能睡上一觉。”

很快,外面就传来柳娘子家的鸡鸣叫声,没多久就看到一群小鸭子被赶了出来,韦柔姐跟在他们的身后,手上拿着根棍子,嘴里发着噜噜的声响。

瞧见林春燕背了篓子出来,就露了个笑,“这么早就上山去。”

林春燕点了头,“这鸭子长得倒是真快。”

“估摸马上就能下蛋了。”

说了几句话,林春燕和王英娘继续往山上走。

一路上,不知名的小花随处可见。林春燕觉得他们应该是雏菊一类的,中间都有圆圆的花盘,四周是各种颜色的花瓣。

杏仁菜也长上来不少,林春燕和王英娘放下篓子,就开始拔起来。

不大会儿,丁慧娘拎着疙瘩也来。别看疙瘩小,可也知道帮丁慧娘干活,拔了好些个杏仁菜。

林春燕逗疙瘩,“我们疙瘩也太厉害了,这小篓子都快装满了。”

疙瘩挺着小胸脯点点头,“疙瘩要帮娘干活,多多摘回家野菜。”

这些野菜摘回去了,丁慧娘都会拌上一些高粱面,直接上锅蒸熟。

这是他们最近总会吃的东西。

丁慧娘一天三顿的在铺子里吃,总有一种负罪感。

她吃的是家里面最好的。

林春燕偶尔会让他们带些吃的回去,丁慧娘每次都会留给疙瘩。

有时候多了吃不完,会给妞妞或者麦芽送去些。

他们三家,要比村里其他人过得更艰难些。

林春燕摘的差不多了就准备下山,路过一处清泉的时候,先蹲下来把手给洗干净了。

边洗边想之前听人说的,城里的大户都会打了这山泉水去泡茶,听说是好喝得很。

林春燕拿着罐子也带了些回去,打算煮开了尝尝。

到了山坡处的那片竹林,他们又砍了很多根竹子回去,打算今个去铺子里做竹筒粽子。

林桃红看见了就问,“不是还没到端午,怎么这么早就吃起粽子来?”

还不是用粽叶包的,看着就很奇怪。

“就是因为还没到端午,想吃粽子了才说要做了这些来。”

他们从山上下来没多长时间,张牛力就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张小妹。

两个人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的,张小妹手里也拿了不少东西,先把一捅的泥鳅递过去,“这时候河里的泥鳅多了去,也不知道你们爱不爱吃,就先拿了些来。”

林春燕自然高兴,“那一会儿先别走,我先给你们烧了这菜。”

来往得多了,大家都很熟悉,张牛力也不再那样拘谨,帮着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看哪里有要修的东西就主动搭把手。

不过,李二叔住在他们隔壁之后,有了什么事情,张大娘就扯着嗓门喊上一嗓子,家里的东西都没之前那样坏得多了。

张牛力见没什么事做,转到了后院,给骡子喂了草,又帮着把羊奶给挤了。

张小妹很好奇那羊奶的味道,就喝了一口,人差点被送走了,皱着眉头说,“这可如何能下得去嘴,你们平日里都是怎么喝的?”

她这个样子倒让大家都笑了出来,“是不好喝,就是加了糖也盖不住那个羊膻味,不过燕娘手艺好,能把这羊奶做成其他的好东西。”

林春燕就给她看了看那醍醐,“这东西用来做糕点最好了,特别的香。”

她又从地窖里翻了翻,把之前做好的羊扎糖拿上来一小罐,“原本就是给你们留的,正好带回去吃。”

张小妹当即就打开罐子,拿了羊扎糖出来,掰了一半递给张牛力。

这羊扎糖雪白雪白的,看起来挺好吃。可刚才喝了那羊奶之后,张小妹也不敢立刻吃,先凑近闻了闻,见这羊扎糖倒是没有那么重的羊膻味,反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奶香,这才敢下嘴咬上一口。

很快,她就好吃得眯起眼睛来,“这和那雪花酥味道有些像,倒是不那么难吃。”

林桃红在那边叽叽喳喳地说,“之前我们还吃过那雪花酪呢,是用了冰做的,上面放了羊奶做的醍醐,和果酱拌在一起。吃到嘴里又顺滑又冰凉。”

也就是今个天不那么热,要不然张小妹能被林桃红说的这话馋死。

王英娘帮着把豆皮和橡子豆腐放在了扁担里,那些个腐竹都已经晒成干的了,可以存储的时间更长一些。

张小妹看见了就咧了嘴笑,“我们村里快过庙会了,早些天就有好些个人来给我说,让我们多带些豆腐回去,怕是这段时间得总来。”

腐竹也就罢了,那橡子豆腐可是放不长久的,少不得要张牛力每天过来挑了去卖。

好在他们秋天的时候收了不少的橡子豆腐,这时候也能慢慢做了来。

王英娘已经在心里盘算着,等到今年秋天的时候,橡子果一成熟就先要去山上捡一些,地窖放不下,就都堆在西屋里。

这样好的一棵树,要是能一年四季地长,该有多好。

张大娘又叮嘱了他们路上要小心,说是有流民,“别不当回事,他们这些人走投无路了,什么都能做出来。”

张牛力难得开口,“姑姑,你这话还真给说着了,我们村就来了几个流民,说是投奔亲戚的,里正看得人可怜,就让他们住了进来。”

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张牛力的声音依旧不疾不徐,“可他们投奔的那亲戚已经六七十,自个儿都吃不饱,哪里有精力去养活这些个流民,他们就动了歪主意,去别人的地里偷摸了几回。”

在村里你摘个瓜,我偷个菜的事情,可大可小,要是相熟的人或是半大的孩子,知道了也就骂上几句,让他们以后别再摘了。

可这些个流民一不是他们村里的人,也不是小孩子了,被偷的那几家就很生气,找了里正要把他们赶出去。

那些个流民没办法,只能跪在这些人的门前,一下一下地磕头,盼着他们能放过自个儿。

要是再被赶走了,他们哪里还能去找栖身之地,这时候还好,再过上半年,天一冷,不仅要饿死,还得担心会不会冻死了。

听着张大娘直唏嘘,“都是可怜人。”

流民可怜,被偷菜的人也可怜,要怪只能怪贼老天。

锅里烧热油,放些姜蒜,再把泥鳅倒进去,伴随着一阵滋啦的声响,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粉丝用的还是他们自家做的那粉丝,又筋道又软弹,里面还放了些豆干,浓浓的全是肉的香味。

泥鳅被处理过了,一点土腥味也没有,且它的肉质十分的鲜嫩,捞上些粉丝吃到嘴里,伴随着浓香的汤汁,只觉得香到了天灵盖。

张牛力兄妹两个也不客气,端起来碗呼哧呼哧地吃了两大碗,里面的泥鳅放在最后吃,把肉嚼了,再把刺吐出来,最后连汤也喝得干干净净。

他们走了这一路,基本上就没停,张牛力他是走惯的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能走来。可张小妹不行,这一路都是强撑着,吃了这泥鳅粉丝汤才觉得又活了过来。

想着又要往家里走,她的腿就有些迈不动道,迟迟不肯动身。

张牛力不惯着她,“早说了让你不要来,我自己就能带回去,你偏不听。”

张小妹怕他下次不带自个来了,赶紧站起来,从柴火堆里拿了根棍,“也没说不走,这不是再歇一歇。”

张大娘就留张小妹,“你哥这几天还总来,你要不就在家里住上几天。”

张小妹有些心动,她也想多和林春燕她们亲香亲香,可一想到家里的豆腐摊子离不了她,就摇了摇头,“下次吧姑姑,等什么时候不忙了我再过来。”

张牛力不忘对张大娘说,“姑姑过几天过庙会了,定要来看会。”

这时候过庙会可是大事,张大娘就点头,“自然是会去的,你们路上可要小心。”

兄妹两个点了头,直接从村东的山上绕着走,这样的话要比从大路上走,能近上许多。快一点的时候,张牛力一个半时辰左右就能走过来。

张小妹没有挑扁担,只拿了根棍子,这样走起来就要轻松许多,上了村东的山上之后,偶尔能听到几声不知名的叫声,张小妹虽然野惯了,听了这声音还是有些害怕,只让张牛力走慢一点。

“大哥你说,这山上会不会藏着流民?”

张牛力摇摇头,“这山上要是藏了流民,姑姑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这山下住的人也多了,许多人日日都是要上山的。”

再说之前还有洪柱子的那事情,平日里大家都是警醒着呢。

张小妹一想也觉得不大可能,这些离村里近的地方,那些流民是不敢来的。实在没办法,估摸着才会上山,找个山洞能够遮风挡雨,再在山里面挖些野菜,也是能凑合着过冬的。

想到他们那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样子,张小妹就叹了一口气,嘴里念叨着让老天爷保佑,他们这里千万别发生了灾。

林春燕吃了两大碗泥鳅粉丝汤,她好长时间没嗦过粉了,这泥鳅粉丝汤倒是有那啊一样的感觉,只吃在额头上冒了汗才停。

到了铺子里,见烧饼婆婆和她身边的两个女娘都已经等着了,她们也不找地方坐,眼睛像是看不够似的,一直东看看西看看。

看见林春燕了,烧饼婆婆赶紧快走了几步,“林小娘子,我这做个想了一晚上,还是觉得怎么也得做了那些个菜烧饼去。”

她昨天原本就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再给儿媳妇一说,她儿媳妇直接就跳了起来,要不是看天实在太晚了,当时就得撺掇这烧饼婆婆去找林春燕,立刻答应了这事。

烧饼婆婆还惦记着自个的闺女,又把她给找来,说要是打烧饼的话,就让儿媳妇和闺女一块帮忙。

俩人都没意见,这一大早就急匆匆地赶来,是连饭也没吃。

林春燕不慌不忙地让她们找地方坐下,只说,“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拟个章程出来,别到时候因为这个那个的再闹了矛盾。”

烧饼婆婆的儿媳妇是个伶俐的,赶紧说,“这不能,我们自己有几斤几两是知道的,昨个那豆皮烧饼我婆婆带回去,我们也都尝了,味道不知道有多好,单靠我们定然是做不出来的。”

虽然这么说,林春燕,,还是把该如何分钱详细地给说了一下,还让她们回去再商量商量,“这前面说好了,后头咱们干起来活来也放心。”

烧饼婆婆的儿媳妇赶紧说,“我们昨天晚上就想好了,这已经比我们想得好太多了。”

林春燕见她们都没意见,这才点了头,让段夫子给拟了份章程,各自画了押才算完。

“咱们先不贪多,只把那豆皮烧饼做了出来,你们那里留一些卖,我这里早餐铺子也没什么主食可以吃,到时候也拿来卖。”

烧饼婆婆自然高兴得很,刚才已经说清楚了,这些个豆皮和烧饼他们是对半分,馅料林春燕出,他们只需要包起来,烤好再给他们送过来就行。

这多卖出去一个烧饼,他们就能多赚上一文钱。

烧饼婆婆这时候还有些晕乎乎的,是被她闺女推着出门的,到了摆摊那里还有些不太相信,“这就完了,咱们以后就能做那带馅儿的烧饼了。”

她闺女赶紧点头,“可是呢,这小娘子一点架子也没有,真好说话。”

就在刚才商量事情的时候,林春燕还不忘给他们一人上了份早餐,让他们边吃边说,考虑得十分周到。

如今饼里面大多是不带馅儿的,也就馒头里面能放些素的或肉的,再来就是小笼包,这豆皮烧饼也算是新鲜吃食。

何娘子昨天买了十个回去,还说留着早上吃,可一晚上也没留住,直接被他们三人给吃得干干净净

早上一起来,郑厨子就催何娘子,“你快去看看,可是有那豆皮烧饼了?我再吃上两个。”

何娘子不愿意起来,反正踹了他几脚,“你怎么不去?这一大早的,不如就去叫了闲汉来。”

郑厨子一想也是,直接去门口张望了几下,就见已经有闲汉在街上来回地穿梭,赶紧叫出一个。

这就是那送索唤的常女娘,她正要往几户人家里送索唤,瞧见了郑厨子,笑眯眯地打了招呼,“可是要送些什么东西来?”

郑厨子点点头,“不知那林小娘子的铺子里可是有新鲜的吃食?”

常女娘点点头,“说是今个晌午就有那什么竹筒粽子了,到时候若是想吃,我给提前送来。”

郑厨子摇摇头,“不是那竹筒粽子,是豆皮烧饼。”

常女娘愣了一下,“却是没看到有什么烧饼卖,可是要吃那肉夹馍?”

郑厨子有些失望,回去又细细问了何娘子,才知道原来是昨天那卖烧饼的婆婆和林春燕他们一块做出来的,心里叹了一口气,“估计是吃不成了。”

那么好吃的东西,只吃上那么一回,何娘子也不睡觉了,直接坐起来,“你可别瞎说,怎么就吃不成了?不行回头我去问问那林小娘子,看她能不能再多做些来。”

就是加些钱,能吃上那豆皮烧饼,她也是乐意的。

段夫子早上吃了两个油炸果子,配上了一碗甜甜的豆腐脑,是吃的身心舒畅了不少。之前拿回去的那核桃包,家里的大娘子和一儿一女都喜欢得很,就连老母亲也对他难得露了些笑容出来,倒是让段夫子受宠若惊。

除了刚考上秀才那些年,他家老母亲已经很久没对他这样笑过了,激动得差点流出泪来。

这都是多亏了那核桃包,他心说等林春燕什么时候再做了,他再拿些回去。

今个瞧见林春燕带了许多竹筒来,说要做竹筒粽子,段夫子又高兴了。这竹筒粽子不用想就知道,肯定好吃得很,又沾染上那竹子的清香,实在是太合他意了。

段夫子就坐在那柜台后面,一边盘算着账,一边看着来往的人,见早饭这顿卖得差不多了,账也盘好了,才拿出那九章算术仔细地研究起来。

如今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这里看着那书上的题,再用林春燕教给他的方法做出来,手边放着的是泡出来的各种各样口味的茶。

如今挣到钱,他也舍得花上些铜板去买了茶来,再不用日日喝碎茶沫子了。

有时候还会叫了茶博士过来,那天来避雨的那茶博士他就经常去叫。

或者直接让宋大爷给他冲些粗茶来,不过宋大爷冲茶的手艺一般般,倒是宋大娘还有几分本事。可也不好总麻烦了他们去,还想着要不要回头再学了。

就这样慢慢想着,不大会儿他就沉迷到了这算术题里,等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就见眼前站了个俏生生的小娘子。

那模样长得十分风流,一身杏白色的衣裳穿在身上,更衬得肤若凝脂,还有很重的胭脂味传来。

段夫子打眼一瞧,就知道这娘子的身份,就是他们镇上瓦舍出了名的绮文姐。只是林春燕说了,不管三教九流,他们这铺子谁来都是欢迎的,段夫子就先让他们买了票。

绮文姐也不着急掏钱,只问身边的丫鬟,“你往常叫的索唤,可是从这里买的?”

那丫鬟急忙点头,“小娘子,就是这家店。如今城里的闲汉大多都爱来这里跑腿,要是想叫别的酒楼里的东西,还得特意另说。”

那小娘子就点了头,拿出来三十几个大钱全换成了票,学着前面的人挑了东西,找了个幽静的地方坐下。

她模样长得实在是好,大厅里一半的目光都在她身上,朱娘子进来的时候,就发现和往日气氛不同,往那边一张望,就看见了绮文姐。

朱娘子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你怎么在这里?没得脏了这铺子里的地方。”

朱娘子本来就是个泼辣的人,且她一个月就能挣上一贯多钱,黄掌柜还指着她那点茶的手艺,也不敢太管着她们了,越发让她骄纵的无法无天。

绮文姐听到了朱娘子的喊声,依旧是不慌不忙的,像是没听到,只拿了筷子在那里慢慢吃着,旁边还放了一杯茉莉豆浆。

朱娘子见她不理自己,更是生气了,来不及买票就要往里闯,被段夫子拦了一下,“咱们这里是吃饭的地方,可不兴打架,别一会儿闹得不好看。”

朱娘子见好些个人都往她们身上看去,目光来来回回,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难看,只好理了理衣袖,忍下那口气,买了票子进去。

赵六和胡大强都害怕朱娘子再和那绮文姐打起来,都分了一只眼睛去盯着她瞧。朱娘子却只找了一个离绮文姐距离最远的位置坐下,先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杯茉莉豆浆下去,才觉得火气小了许多。

豆皮的馅儿很快就调好了,林春燕直接把这交给了林翠香和赵紫兰,让她们学了去。

赵紫兰之前就会灶间的手艺,学起来自然要快上几分,倒是林翠香多学了几遍才学会了。

学好之后也不用她们给送去,那烧饼婆婆的儿媳妇就在后门等着她们,瞧见了那满满一盆的豆皮馅料,眼睛都笑弯了。

“待会儿就给你们送来。”

林春燕点了头,那儿媳妇才急急忙忙地往摆摊的地方跑,好似身后有什么东西在撵着似的。

“以后我看我就早些来,给她们先把馅料调好了送过去,也不耽误咱们卖早点。”

赵紫兰这么说着,那边林翠香也说了要早些过来,“大姐你早上还愿意往山上跑,我们两个却是不用的,只交给我们就是。”

林春燕叮嘱了她们几句,有些不放心,怕她们路上遇到了什么危险,那边的丁慧娘已经开口,“左右我也没什么事,不如我就早早地跟着她们一块来。”

林翠香赶紧说,“那倒不用,我叫上三郎陪着我们,他如今正闹着和我爹娘说要当货郎,要真成了,指不定走得比我们还早呢。”

外面的朱娘子还在生气,可看着胡大强去了一趟后厨,就端上来一箩筐的东西,赶紧伸长了脖子去看,又问,“这是什么?”

胡大强就嘿嘿笑了几声,“这是那豆皮烧饼,刚做出来的,好吃得很。”

不等他说完,好些个人就都赶紧去重新买了票,要尝尝这豆皮烧饼的味道。

那边等着排队的闲汉们听到了,也都各自要买上些。

后面排队的人看见有新鲜的吃食,前面这些人买了那许多,就有些心焦起来,生怕轮不到自个。

林桃红赶紧说,“一会儿还有呢,别着急,人人都有份。”

可实在架不住要的多,到叶闲汉这里的时候,那豆皮烧饼正好就卖完了。

叶闲汉就有些着急,问林桃红,“那烧饼什么时候再能做出来?”

林桃红让他先等一下,自个去后厨问了,回来就说,“还得等上一会儿呢,这烧饼打出来总得需要时间。”

叶闲汉想了想,也没一直在这里等着,把那些果子豆腐脑挑了几样,送去了相熟的人家。

朱娘子之前买的票还没有退,她先抢了几个豆皮烧饼,看着绮文姐因为动作慢,轮到她的时候已经没了,忍不住就乐了起来。

她自个端着盘子去了挨着绮文姐的桌子旁,这时候也不嫌离她太近了,先把那豆皮烧饼从中间掰开,看到里面满满的豆皮溢了出来,先赞叹了一声,才大口地咬了下去。

“真是香,这豆皮做馅料,竟然这样的好吃。”

那边绮文姐身边的丫鬟,从朱娘子进门开始脸上就不太好看,见自家小娘子一直没什么动静,这才忍了下来。

可看到朱娘子故意在他们跟前吃那豆皮,做得实在太过火了,只好把身子扭过去,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她把身子扭过去了,鼻子还是能闻到那豆皮烧饼的香味,加上其他桌子上买了豆皮烧饼的人在那里不时赞叹几声,更让她好奇那豆皮烧饼是什么味道了。

绮文姐却依旧慢悠悠地吃着肉夹馍,这在铺子里吃刚做出来的肉夹馍和那些个闲汉送过去的还是不大一样,铺子里的要更加的酥脆好吃,且成日里窝在自个的房间里,这样能出来透透气,倒也让她觉得很舒坦。

朱娘子把那一整个豆皮都吃完了,见绮文姐还没什么动静,只冷哼了一声,却也拿她没什么办法,不管她做什么,就像是一拳头打到了棉花上,让她都没有继续斗下去的意思。

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憋气,“听说如今你们勾栏里面的花魁又换了人,你也不被捧着了。只不知道当时要是跟着咱们一块学了那点茶的手艺,会不会也像我这样,早不用看人脸色。”

绮文姐终于抬了眼看过去,动了动嘴唇,到底没说出什么话来。

年少时她和朱娘子一块学点茶,她学的还要更快上几分,朱娘子回回都不如她做的好,时常要求她私下里再教了她。

可跟着人学点茶是件很受苦的事情,绮文姐觉得这样出头不知就到了什么时候,恰好有勾栏的人见她长得风流好看,说每个月给她十几贯钱,只需要唱曲就行。

绮文姐动了心,真就不再学那点茶的手艺。

朱娘子和她关系好,为了这事不知道和她吵过几次,后来干脆没了来往。

时过境迁,两人年岁都大了,绮文姐那儿勾栏院里又捧了新人出来,挣的自然比之前少了不说,那些个新来的也总拿她出来阴阳。

朱娘子之前是受了不少苦,可如今都知道她点茶手艺颇好,有时候还会被请了府里去点茶,但活着更自由了几分。

可每次见到绮雯姐,朱娘子还是忍不住会冷嘲热讽上几句,把这么多年的气发出来才好受。

第二锅的豆皮烧饼出来了,刚才好些个吃到的人又都去拿油纸包上了一两个,打算回去了再吃,这样的天气即便是冷着吃也是没事的。

就连外面烧饼婆婆的摊子上,也围满了人,只把娘三个乐的合不拢嘴。

林春燕在后厨里正把那竹筒先用热水煮沸,竹子的颜色变得没那么翠绿了,可还散发着淡淡的竹香。

把提前泡好的豆子糯米放在竹筒里,塞得紧一些,这样糯米就不会从竹筒里跑出来。

冷水放到锅里煮上一个时辰,煮好之后,还需要过冷水泡上几分钟,才能把外面的那竹筒打开。

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淡淡的竹子和糯米的香。

林春燕深吸了一口,把一些白糖倒在了盘子上。

一会儿吃的时候,就能直接沾着白糖了。

郑厨子一早就去酒楼上工了,他们这里的生意和之前相比要稍微差一些,不过一些老顾客还愿意过来,给他们酒楼里添些人气。

掌柜的成日在柜台后面愁眉不展,拿着算盘噼里啪了地算个不停。

郑厨子没敢说他今个早上也去叫了闲汉,只在后面老老实实地炒着菜,没多久却见掌柜的过来,嘴里不住地念叨着,欺人太甚。

郑厨子竖起了耳朵,掌柜的本就心累,烦闷不已,见了他这个老伙计,只拉着他把话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又有了那什么豆皮烧饼和竹筒粽子,那些个闲汉更是一窝蜂的去他们那里,来咱们这里来的闲汉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怕真就要关门了。”

郑厨子听到那豆皮烧饼,想的却是这怎么就又有了,不知道一会儿再去买的时候,还能不能轮到他。

面上也是一脸的愁容,安慰着掌柜的。

掌柜地看着郑厨子,直接把火气撒在了他的身上,“也怪你这厨艺不精,要是做得好吃了,怎么就没人来咱们这里吃。”

郑厨子心里委屈,很想指着掌柜的眼睛问他,那外面坐着的几桌客人是什么,难道不是奔着他的拿手菜来的。

这每个厨子和每个厨子会的拿手菜都不一样,他虽然比不过林春燕有那么多个新点子,可做出来的好些个菜也是一等一的好,要不然这么长时间了,还有这么些个老顾客捧场。

掌柜地说完,又去前面算账去了,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再招个厨子。

随即一想,也不知其他的酒楼铺子,如今的生意怎么样。

只可惜淑芳斋的宋大厨和林春燕比试的时候,他还在下面看热闹,谁能想到林春燕开了铺子之后,倒把他们挤兑的没办法活下去了。

实在不行,就多给些闲汉好处,让他们总过来他们这边跑,好歹比如今的情况要好些。

竹筒粽子过了冷水之后,从中间打开,就是圆滚滚的糯米,林春燕一个一个用竹签将他们串起来,放在了盘子上。

这竹筒粽子闻起来就十分香甜,里面是微微有些弹牙的糯米,有加了红豆的,加了红枣或者黑糖的。知道林桃红爱吃核桃仁的,里面也特意放了些。

就是只吃那什么不加的粽子,蘸了白糖之后,也软软糯糯香甜的很。

晌午的时候他们就吃的是这竹筒粽子。

吃着这个,就想起快要到的端午了,这时候端午节可是大日子,张大娘就说,“这几天我回去了,就去把粽叶摘了来。”

他们到了那天肯定是要包粽子吃的。

林春燕点了点头,又说起要摘的艾草来,“我看山上的艾草都已经长大不少,该摘些回来了。”

她原先是想要往她们家的门口移植一些艾草,后来发现山上的野艾草十分的多,上次清明节做青团的时候,就去摘了好些个,再往山里面走,一路上总是能见到不少。

但要说艾叶最好的时候,还是端午这天,阳气最足,摘了艾叶挂在门口,也能去邪。

那边宋大娘还说要和张大娘一块去找董婆子,“也该给孩子们祈祈福。”

宋大娘特别的信这个,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去董婆子那里上香,有时候会求了红色的布条绳回来,直接就挂在了他们店门口,或者绑在棚子的柱子上。

张大娘之前跟着钱娘子是去过董婆子那里几次的,不过林春燕知道了,让她不要信,她也不愿意多花了那钱,就没再去。

宋大娘这么一说,她又有了几分意动,拿了眼看了林春燕几眼,见她正在和林翠香说其他的事情,没听到他们这边说话,就赶紧答应了,“到时候你可得叫上我。”

宋大娘点点头,说了要去带的东西,“香烛,元宝这些咱们都自个儿备着,再带些果子。”

这果子也是有讲究的,端午这天要带好几种,每种的寓意都不同。

张大娘一一都记下了,吃完竹筒粽子之后,她就把那毛线拿出来继续地织。

她是跟着李氏学的织毛裤,李氏已经织好了一条,拿过来给他们看了,摸着那绵绵软软的毛裤,想着冬天要是穿上了得多暖和,张大娘就觉得干劲十足。

不过羊毛线并不多了,老周家里的羊短时间之内也长不来,张大娘织了一会儿就放下,叹了口气说,“怎么也不见你们小舅舅回来。”

张小舅是去了其他的县里,不过有了在栖霞镇发生的那些事情,他如今也不再莽莽撞撞的过去,每次都先探了路,再去的时候才拿了东西。

且有李有福跟着他一块去,两个人好歹有个照应,李有福话虽不多,但人看着却是高大威猛得很,往那里一站,就给张小舅不少安全感。

马氏这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托了张大娘给赵娘子说亲,想把他们家的兰姐儿嫁过来,只是张大娘过去看了几次口风,赵娘子都没松口。

怕张大娘误会了,赵娘子赶紧解释,“我家老大这婚事你也看见了,波折得很,他自个也没了那样的心思,且再等上两年吧。”

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张大娘也不强求,回去就让人捎了信儿给马氏。

马氏怎么想的,张大娘她不知道,只在她这里这件事算是过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张大娘念叨了一会儿,就见张小舅和李有福从外面回来,进来先要了水喝,咕咚咕咚地灌下去,才长叹了一口气。

船夫就跟在他们两个人身后一块来的,见了林春燕就笑眯眯地招呼,“今个可是巧了,那边有商船过来,我看卖不少散货呢。”

林春燕一听,立刻放下了手头的活就往码头那边走,也只和张小舅打了个招呼。

张小舅让她先去忙,他和李有福也不见外,拿了盘子要了些菜,坐下就和张大娘说起这次去外面的情况来。

“怎么去了这么久,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这人去了外面,张大娘总要悬着一颗心,生怕出了什么事。

张小舅就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这次去的地方远,来回路上耽搁了。”

张大娘看张小舅脸上的神色不错,就猜着这次事情依旧很顺利,就问了他一些,不过大部分她也听不懂,只把她想问的事情拿出来说了。

“那边可是有养羊的,多不多?”

张小舅很奇怪她会这样问,但还是诚实地点了点头,“养羊的不少,如今大家都爱吃羊肉,这养羊和养猪还不一样,只赚不赔。”

要是有了本钱,或者是家境稍微富裕一些的,养羊可以说是个好营生。只每日把他们带出去,光山上的野草就够这些羊吃得了,不过是辛苦一些。

张大娘就高兴地拍大腿,把那毛线拿出来给张小舅看了看,“你瞧这毛线,织出来的那毛衣毛裤可是暖和得很!只是我们村只有老周那里有羊,羊毛都被我们都刮干净了,再没别的了。要是你下次碰着了,问问能不能把那些羊毛给买些回来。”

张小舅还以为是什么事情,赶紧答应了,“这还不简单,下次瞧见了就给大姐问一问。”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