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5章

在北宋当名医 爱吃咸蛋黄 4508 2024-12-21 09:24:39

事实上, 许黟对于去听一个伶人唱曲这事丝毫不感兴趣,但架不住陶清皓的热情邀请。陶清皓盼着买下阿颜姑娘已有几个月,怎么能不激动, 他还把鑫幺也拉着一同去。

即使鑫盛沅满脸烦躁,但看在发小如此热忱的份上,与许黟两人互相叹气,无奈配合。

鑫盛沅虽然配合, 但还是有些生气的向许黟吐槽:“清皓也真是的, 我又不爱听曲,要是陆厨娘的宴席那还好说, 这曲儿有什么好听的。”

许黟道:“那位阿颜姑娘的曲儿还可以, 清皓也算是如愿所偿。”

如果这阿颜姑娘是个好的, 那么确实是拉拢客流量的好法子,陶清皓挣钱的头脑比他们都好。许黟在心里补充。

鑫盛沅却没有想这么多,既然来了, 那就好好的享受一回。

待过几日, 他爹娘就不允许他出门了。

“对了,清皓,你说你也想参加今年的科考?”鑫盛沅忽然想起这么重要的事。

陶清皓脸上的高兴逐渐消失,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

鑫盛沅笑他:“你怎么如此想不开,我都问过邢五了,他说科考那几天很辛苦, 体质不好的,直接就病倒了。”

“我怎会不知道。”陶清皓拢了拢宽袖, 在确定要参加时, 他就去了解过了。

许黟问他们:“哪日出发去府城?”

鑫盛沅摇头:“还不知。”

宋朝初期,解试的科考尚没有固定时间, 据史料记载,就有七月、八月、十月、仲月(十一月)等不同时间段完成解试的记录。当时,宋代初的科考沿袭唐朝科考的制度,有记载“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等。甚至宋仁宗嘉佑期间,因全国大范围降雨的原因,在六七月份就发解试锁院等史料记载。[注1]

科考的周期也是不固定的。初几十年间,是一年举办一次科举考试,这些年,则是一年或两年下达科举诏令。

像往年,大部分离京师不远的州县都是在八月五日之前发解试锁院。而川、广两地离京师开封较远,又会早至六月发解试。[注2]

因而邢岳森他们要比其他州县的学子们更加早出发,前往到州府报名,留在州府里准备科考。

“我爹说,今年应该也是在四月前抵达州府,再迟恐怕就找不到好的客栈落脚。”陶清皓开口。

许黟闻言轻挑眉,四月前,那剩下的时间就不足三个月了。

也不知到时候,他能乔迁新居否。

如此想着,许黟淡淡一笑,接下来就看他的这些好友们能前程似锦归来。

几个人闲扯之间,驴车终于停了下来。陶清皓迫不及待的撩起帘子,看向侧面的一处宅门,人就轻快地跳下车厢。

“许黟,鑫幺,你们快快下来。”他兴致高昂喊着。

车厢里的许黟和鑫盛沅一前一后的出来,宅门此时应声打开。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仆人装扮的小厮。

小厮见着他们,恭敬行礼喊道:“几位郎君们安,小的是邢家的,请随小的进屋。”

“怎么是个生面孔?邢五把阿目换下来了?”鑫盛沅蹙眉看他。

小厮赶紧解释他是邢岳书的随从,不是邢五郎君的。

陶清皓关心的问:“阿颜姑娘呢?”

小厮回他:“阿颜姑娘在堂屋里看大夫。”

陶清皓心里咯噔一下,他好等着阿颜姑娘给他挣钱呐,怎么才赎回来就请大夫了。

忙慌中,他立马拉住许黟的手,朝着他道:“要是阿颜姑娘真有问题,许黟你得帮帮我!”

那可是他花三十贯钱赎回来的。

许黟:“……”

他们脚步匆匆进来,就瞥见一个白胡须的老大夫在给阿颜姑娘诊脉。

老大夫见着他们进来,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沉稳道:“这位娘子,你这身体阳气过盛,平时是不是容易口苦口干啊?”

阿颜眼睛余光落到突然闯进来的几个郎君身上,本有些心惊,但看那位邢郎君没有太多反应,便柔静的坐在凳子上,识趣的没有主动问什么。

她突然听到老大夫的话,愣了一下:“我确实容易口干,但口苦却少见。”

“口干也是阳气过盛,你这是实证,得要药汤调理才行,老夫稍后给你开个汤剂药方,再开一调理丸同服。”老大夫说着说着,捋着胡子道,“这调理丸只有老夫会炮制,其他医馆可没有。”

后面那话,让许黟多看他两眼。

这时,陶清皓见状就问老大夫这是什么病?

“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人的体内有阴阳,这阴阳要是失衡,人就容易得病。”老大夫微晃脑袋说道。

陶清皓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那你尽管开药,多少银子我出。”

此话一出,老大夫便笑了起来。

说这药丸也不能多吃,服用五日一停,吃三回就好。

众人听了,都觉得这老大夫不错,邢岳书旋即叫随从去端来笔墨纸砚给老大夫写药方。

只有许黟心里存着怪异,他见其他人都没有异议,思索着要不要开口。

还未开口说话,只见邢岳书走来说:“你就是许黟吧,我五哥哥经常跟我们提起过你,说你才能过人,可惜志不在仕途之上,要不然你念书科考,比他强上不少。”

许黟忙笑着回答道:“是我。”

不过后面那恭维的话却不好接,“你夸赞了,科考哪是易事,我在其他方面有所长,可不敢在念书一事上自言自夸。”

邢岳书笑道:“你果然跟五哥哥说的一样。”

因两人说话谈到读书,旁边的鑫盛沅颇有感触:“我就觉得你要读书,肯定比我好,可惜了可惜,要是读了,这回你还能和我们一起参加考试。”

许黟道:“不,我还是更喜欢给人看病。”

大家说了一会话,那老大夫的药方就开好了,他随身带着药丸,一瓶五丸就要八十文,陶清皓眼睛都不眨一下,立马掏钱就要买下三瓶。

许黟还有话要说,就把他给拦下来,说道:“这阿颜姑娘的病,要不让我也瞧瞧?”

陶清皓自当是答应的。

可是这老大夫却不满意了,一个还未弱冠的小郎君,当着他的面想重新给病人看病,这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他不满,鑫盛沅却不会惯着他:“你可知道他是谁?”

“莫非这小郎君还有何身份,需得老夫掂量掂量?”老大夫轻哼一声,脾性倒是挺大。

他如此态度,陶清皓便有些不悦的皱起眉头:“年前邢家开设义诊堂,这其中一位大夫,就是许黟。”

言下之意,你要是有能耐,为何当初邢家请的不是你?

老大夫愣了愣,出了一回神,便清醒过来说:“原来是许大夫,失敬了。”

说完,他就微微担忧,这许黟会不会看出问题。

许黟对上他的眼睛,淡定道:“老先生言重了。”一面往前两步,忽而顿步回身问道:“不知老大夫你炮制的调理丸是何效用,在下也很好奇。”

老大夫面色瞬间变了变:“……”

他人没注意到,许黟怎么会没发现,那药丸拿出来时,他就闻出其中有两种常见的药材。

其一是陈皮,其二是杜仲。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在促进肠胃消化皆有不错的效果。但陈皮辛散苦燥,性质温热,体有湿热者需要谨慎服用。若是肾阳虚者,平时倒是可以用陈皮泡水喝,可补阳气;但是阳虚火旺者,虽也能吃陈皮,可一般情况下,医生都是建议换更合适的药材。[注3]

要是阿颜姑娘真的是阳气过盛,那这加了不少陈皮的药丸,还要服用十五天,岂不是过量了。

再说杜仲,它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诸多病症,用在这里,同样不合适。

还是之前的问题,要是阿颜姑娘属于阳气过盛的体质,那日常里应该多注意饮食方面,不严重的话,是不需要药物调理的,只需要食疗就可以。

若是有病症表露出来,再需对症下药即可。

许黟没有带药箱,又不想借用这位老大夫的,就拿出袖袋里的帕子,折叠几下,做成临时脉枕。

“麻烦阿颜姑娘伸手。”他道。

阿颜瞧出不对劲,她忙伸手答谢:“麻烦许大夫了。”

许黟道:“无碍。”

他不过是想着,这老大夫看他们是一群年轻人,好哄骗。

他还不知晓,老大夫见这阿颜姑娘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以为是他们这些人养在外面的小娘,就想着讹他们一笔。

许黟这些日子里,已少有多管闲事。

但陶清皓如今是他的朋友,亲眼见着他被人骗钱,他心里过不去。

他这一诊脉,便知这老大夫果然撒了慌。他明明诊断出原因,开药却开得不对,药方上所用的龙胆泻肝汤,亦是用量多加味。

“如何了?”陶清皓问。

许黟松开手,道:“这汤剂方用的是对的,可用量不对,老大夫,这龙胆草你用了三钱,会不会太多了。”

后面那句,许黟是对着老大夫说的。

老大夫被他的话吓得后背发凉,真的看出来了,他深吸气的镇定道:“她体内火太旺,得用重药才行。”

许黟却直接揭穿他:“龙胆草性寒,食多易伤脾胃,你再开这虚补的药丸,用以中合平衡龙胆草的寒性,不至于让人真的伤及脾胃。”

但龙胆草是寒性非常重的药物,哪怕有药物去平衡它的药性,可对身体依旧有影响。

短期服用无事,经常这样随意用药,这人肯定会出问题。

众人一惊,问老大夫为何要这样。

许黟道:“老大夫,你这是想多开药丸,好赚取药钱呐。”

他这话出来,别人哪里还想不明白。首先陶清皓便先愤怒起来,气得骂他没有医德。

这话可重了,老大夫一听,立马脸涨红,抖着手指头道:“你们休要辱老夫的名声,小小年纪不学好,惯会做伤风败俗之事,妄为一群学子,学着那些不入流的在外做腌臜事。”

他气愤地挥着袖子,一派不齿的模样,在众郎君愣住的瞬间,头也不回的带着药箱快步离开。

“欸?!你别走!”

邢岳书先一步反应过来,甚是郁闷的想要喊住他。

事情败露,老大夫难得寻到机会逃离,哪还会被他喊停,自是加快脚步,跑得更远了。

看着他如此矫健的身影,许黟轻叹。

他们这是被误会了,然后对方想要小小的报复他们吗?

“不行,岂能让他败坏我们的名声。”

陶清皓回过神,深深皱着眉,他今日出门是避开别人的,没有带随从,现在想要吩咐人办事,一时半会却找不到人。

许黟难得点头:“是,得说清楚。”

这年头,最怕流言蜚语,何况他们与阿颜姑娘并非那种关系。男子风流一些,即使传出去了,也顶多是被调侃几句。但女子不同,要是阿颜姑娘的名声被毁,以后怕是不好。

对此,阿颜哪里不知,她脸色白了白,垂下来头。

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众人已无心听阿颜姑娘唱曲。

许黟不忘他大夫的身份,告诉她以后饮食需多注意,让她食一些有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就行。

至于喝药嘛……这阿颜姑娘放在现代,才刚满十八岁成年,这样的年纪,不至于上点火就喝一大把药。

许黟让她多喝水,唱曲本来就会容易口干,叫她不用太担心。

等他这边交代完注意事项,陶清皓等人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

那大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邢岳书知道他家在哪里,已经派请他的小厮过去,虽老大夫的医品有失,可看他年纪如此高的份上,这群年轻人也没有做得过分。

但事关名声,陶清皓等人不能容忍。

一切处理妥当,接下来的数日,城中茶楼传来一则消息,锦月茶楼的阿颜姑娘,去陶家大酒楼唱曲了。

这消息如同石子落入水中,荡漾起数圈涟漪,陶清皓的不少同窗,都跑来问他这事。

陶清皓被扰得烦躁,就来许黟这里寻清静。

“还是你这儿好。”陶清皓躺在小榻上,双眼半眯着,左侧搁着炭盆,右侧的小几上放着一盘差闲汉买回来的小食,悠哉悠哉的跟许黟说着话。

没听到许黟回他,他睁开眼一瞧,见他在碾药材,就问那是什么。

许黟道:“是茯苓。”

陶清皓坐直起身:“原来这就是茯苓。”

茯苓甘淡平,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注4]的说法,在古代,是大夫常用的益寿药。

陶家每年阳春和三秋时节,都会让懂药膳的厨娘做五行健脾粉,这里面的配方,就是用的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和薏仁。

吃的时候用滚烫的热水冲拌,搅成糊糊状,还会在上面撒一些其他的佐料。

陶清皓喜爱吃甜的,会在上面在加一层糖霜和葡萄干。

所以,他是知晓茯苓,却不晓得茯苓之前是何样的。

“许黟,你是在做五行健脾散吗?”陶清皓问他。

许黟道:“不是,我在做茯苓糕。”

陶清皓困惑:“茯苓糕?”

他怎么从没听过这样的糕点果子?

许黟对他的不解,自然是心知肚明,因为茯苓糕本就不是宋朝才有的糕点。

茯苓糕,又叫“复明糕”,传闻是清朝顺治期间,由一名姓李的商人做出来的,用它来做反清复明的各种活动情报传送。

抛开这些不谈,茯苓是一种十分温和的药材,都说是药三分毒,其他药物吃多对人体不好,但茯苓却不一样。

虽也是不可多食,但它可以做四季进补,除了茯苓以外,还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做成蒸糕后,口感软糯,带有淡淡的茯苓香气,可谓是老少皆宜。

许黟打算沿用五行健脾散的方子,做成茯苓糕。

陶清皓来了兴致,问许黟要不要他帮忙,“每回见你忙这些,我都挺好奇,做这些真的比读书有乐趣?”

“有。”许黟笑了笑,“人所求不同,就好比如行商与念书两者间,你更想做一名商人。”

陶清皓岂能不懂,立马附和:“要是我阿爹也像你一般懂我就好了。”

“不说这些。”他转移话题,询问许黟,“我该怎么做才好?”

许黟把另一盘的山药干给他,叫他用药臼捣碎。

……

一切食材准备好,接下来就该混在一起做成糕状。

这部分,许黟和陶清皓都是生手,直接把任务交给比他们还要小的阿旭。

阿旭接过食材,进入到灶房里,没多久,就有一股香味从里面飘了出来。

茯苓糕在蒸笼里蒸好,许黟就说要等放凉,这样口感会更佳。

陶清皓等了等,有些急不可耐。

他问许黟:“热的茯苓糕不能吃?”

“可以。”许黟回答得很干脆。

陶清皓瞪大眼睛:“那你刚才说要等它凉了……”

“是啊。”许黟颔首,“可你没问热的时候能不能吃。”

陶清皓呼吸了几下,瓮声瓮气的问他:“你是不是故意的?”

许黟笑了,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逗他了。

陶清皓:“……”他总觉得,有时候许黟看着比他们还要年长。

他没多想,捏了一块茯苓糕吃进嘴里,配着暖茶,觉得这味道真真的好。

一面吃着,一面见阿旭还在一笼一笼的蒸着茯苓糕,他疑惑的问许黟怎么做那么多。

许黟也在吃着茯苓糕,听他这么问,挑了挑眉:“你不知道?”

陶清皓哑然:“我该知道什么?”

许黟就说这茯苓糕是给他们准备的,再过一阵子,他们几个人就要舟车劳顿到州府报名。

这期间,许黟想着能不能做着什么,就打算给他们做一些食补的糕点。

而茯苓糕就正好合适。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