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斯大林专用的办公室内。
淡蓝色的烟雾在偌大的办公室上空安静的漂浮着,看着就像是着了火一样。
波斯克列贝舍夫从虚掩的门外悄无声息的走进来,小心翼翼的将一扇窗户推开,然后又悄声无息的走出去,自始至终都没有惊动围绕在宽大地图桌前的几个人。
已经换了一身便装的斯大林站在桌子的正前方,他双臂抱在胸前,右手拇指、食指以及中指这三根手指头捏着他的老烟斗,两道浓眉皱的紧紧地,眼睛则紧紧盯着桌上那份巨大的地图。
在斯大林的左边,站着刚刚才赶回莫斯科的铁木辛哥,而在他的右边,则是伏罗希洛夫。
铁木辛哥再往左侧,是朱可夫,而伏罗希洛夫右边则是布琼尼。至于尤里,他的位置要稍远一些,在布琼尼的右侧,而在他的对面,就是罗科索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的旁边,还站着三个人。第一个是天生一副老好人外表的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他不久前才升任为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第二个人是伊凡·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他目前担任着西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至于第三个人,他穿的军服与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同,这个人便是亚历山大·叶夫根尼耶维奇·戈洛瓦诺夫,苏军远程航空兵司令。
在场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大烟囱,而斯大林本人也并不限制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抽烟,实际上,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每次召集高级指挥员们开会的时候,斯大林还会特意备下一两包香烟,免得这些大烟囱们烟瘾上来没抓没挠的。
桌上的地图,是目前苏军整个前方战场的态势图以及经由情报部门获得的德军防御部署图。
眼下这场会议,实际上就是研究白俄罗斯战役作战部署的一场会议。关于这场战役,现有的作战方案一共有三个,分别是由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以及尤里提出来的。不过,现在还不是讨论哪个方案可行的时候,因为作为中央方面军的指挥员,罗科索夫斯基正在介绍方面军兵力部署的问题。
目前,中央方面军主力所在的位置,就是德军那个“┚”防线的拐角下方。罗科索夫斯基显然对白俄罗斯战役谋划已久,他的重兵集团一直在将战线向中央方向转移,也就是向普里皮亚季河方向靠拢,以此威胁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
在之前的战役中,中央方面军下属的第3、第50、第六十三集团军,于追击德军退却部队的同时,成功的强渡了索日河,并在河对岸建立了若干个登陆场,对博布鲁伊斯克、莫吉廖夫方向的德军构成了直接威胁。
除此之外,中央方面军还同活跃在图罗夫至巴拉诺维奇那片广阔地域上的敌后游击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而对德军的后方同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罗科索夫斯基介绍完了中央方面军的情况之后,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分别介绍了他们部队的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三个方面军在部署位置上占据了有利的条件,但因为前阶段的战役进行的比较残酷,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力上,各方面军都承受了比较大的损失,所以,重新部署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后,从朱可夫的方案开始,在场的众人又研究了一下现有的三个战役方案。
首先被排除掉的就是尤里之前提交的那一套方案,这倒不是说他提出来的方案有多么糟糕,之所以首先被排除掉,是因为他的方案是几个月前提出来的,而在此期间,诸多状况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这套方案已经不能执行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尤里提出的方案中,是要夺取科韦利,将这个方向作为一个主动方向,但是现如今,科韦利在前两天又被德军的一场反突击夺了回去。而罗科索夫斯基认为,在新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发起之前,再去夺取一个科韦利并不合适。
朱可夫提出的作战方案,是以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力求首先围歼奥尔沙地域的德军重兵集团,然后再向维尔纽斯、明斯克方向推进。
这个作战方案力求稳扎稳打,一步步压缩德军的防御空间,并迫使德军在涅曼河一线与苏军展开会战。
这个方案的提出与朱可夫的指挥风格密切相关,他是个不喜欢冒险的人,战争处于劣势状态时,他习惯用大纵深的防御来拖垮敌人,而在战争处于优势状态的时候,他则喜欢用这种稳站稳打的方式来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力求在敌人退却的过程中寻机会战。
从根本来说,朱可夫的作战方案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首先一点,就是这个方案在兵力的重新部署上比较简单易行,同时,稳扎稳打的作战方式,也是比较保险的。
至于缺点,则是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消灭德军的有生力量,难以围歼德军的重兵集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这个方案虽然不会招来斯大林的反对,但要想得到斯大林的认同,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斯大林同志现在最需要的,当然是尽快解放整个白俄罗斯,从而将德国人从苏联的领土上彻底清除出去,但是,在实现这个作战目的的前提下,他需要并不是简单的击退德军,而是尽可能的收获一场大胜,要在最大程度上,歼灭德军的重兵集团。
两年来,一系列的败仗令斯大林颜面尽失,现在,战争态势逆转了,苏军占据了有利的上峰,他当然要报当初的一箭之仇,要将当初丢掉的面子全都捡回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前的庆功会上,他才会找到尤里,向他询问白俄罗斯战役的作战计划——他喜欢当初尤里提交的那份方案,尽管那份方案已经有些过时了。
不过,那份方案过时了不要紧,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又提交了一份与朱可夫截然不同的方案。
按照罗科索夫斯基的作战方案,这场战役的主攻方向将不是德军“┚”型防线的西面,而是这道防线的下方,也就是德军的右翼位置,是博布鲁伊斯克方向。
战役一旦发起,中央方面军主力将由戈梅利方向发起进攻,直取德军中央方面军防御的大后方。
与此同时,西方面军将从莫吉廖夫方向发动另一路主要进攻,如果能够取得突破,那么就迅速向德军防御纵深推进,攻击明斯克,如果不能取得突破,那么就牵制奥尔沙、莫吉廖夫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从而为中央方面军创造合围德军的机会。
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方案同样有利有弊,有力的一点,是一旦实施成功,将有机会把整个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装进口袋里,让他们无处可逃,从而也为后续的战役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
而它的缺点同样很明显:首先就是失败的风险很大,一旦西方面军的战事不利,整个中央方面军的主力都将陷入德军的重围。
另外,这个方案的实施,需要苏军对整个白俄罗斯方向上的部队进行重新部署,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兵力调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之外,还有可能会引来德军的戒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其实很简单。
就拿中央方面军来说,如果该方面军将主力布置在戈梅利方向上,并在战役发起后,迅速向博布鲁伊斯克方向进攻的话,那么在它与西方面军之间,还需要有一个战役级别的重兵集团作掩护。这个重兵集团一方面可以牵制第聂伯河方向上的德军,掩护中央方面军的右翼,一方面又可以掩护住西方面军的右翼。
要想在战线上重新部署一支战役级别的重兵集团,就等于是要重新组建一个方面军,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调动的资源是惊人的。
最重要的是,短期内调拨这么多的兵力,部队从哪来?
作为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尤里了解了一下大本营预备队方面的情况,现在,由大本营预备队直接掌握的部队,一共只有5个集团军,其中三个都是由远北高加索方面军解散后转隶而来的,部队还在休整中。
而这5个集团军,只有一个是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换句话说,他们缺少机动力,一支方面军中,没有一个机动能力、突击能力比较强的集团军,是形不成太强的战斗力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兵力部署的同时,大本营还要想办法从其他方向上调动一到两个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或是机械化集团军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队从哪来?就算是有了这两个机械化集团军,难道就一次性将五个大本营预备队的集团军都拿出去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