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宁乘风心中暗叹, 自己在现代时连故宫都没去过,如今却有机会见到真实的皇宫和皇帝,也算是一段特殊的人生体验了。
虽然三拜九叩着实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 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 便得接受现实。
大楚当朝皇帝年号靖元。
靖元帝文韬武略, 是位难得的明君。不过坊间传言,这位皇帝性子阴晴不定, 喜好也难以揣摩, 不是个好伺候的主。他身边的人每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不过岳茗却对他这位皇帝舅舅印象不错。
他们进京的第三日,长公主便带着岳茗去宫里面圣谢恩了。
当初长公主被软禁,顾行之和靖元帝还在外头打仗, 岳茗能被救出来,多亏了皇后在其中周旋。后头也不知是哪一方的人马走漏了风声, 才逼得萧倾他们临时换了路线, 与长公主失联了。
后来战事平息了,靖元帝也派了人马去帮忙找过岳茗。虽然没找到,但帝后二人无疑对岳茗是有恩的。
顾行之去湘江府城与岳茗相认后,长公主便进宫跟靖元帝说了此事。
岳茗进京的第二日,宫里便来了旨意, 让长公主带岳茗进宫面圣。
长公主性子软, 从小便不争不抢的。她和靖元帝并非一母所生,原先也不怎么亲近。她不像别的姊妹那样, 会刻意讨好这位异母弟弟,嫁到将军府后, 长公主便很少进宫了。直到生下岳茗后, 她才往宫里走动得勤了一些。
岳茗的小叔叔顾韫之幼时做过靖元帝的伴读, 颇得靖元帝赏识。连带着长得像顾韫之的岳茗,也被靖元帝另眼相待了。
顾行之和顾韫之在外头打仗的那几年,靖元帝隔三差五便会邀长公主进宫。过来传话的小太监,每次都会叮嘱长公主,让她带上顾家小公子。
岳茗进宫回来后,宁乘风没忍住好奇,多问了几句。岳茗议论起当今天子,也是面不改色的,镇定得很。
他说帝后二人都是好人,宫里的御膳十分好吃。
岳茗长在乡野,无拘无束惯了。他进宫时,宁乘风还有些担心,怕他在宫里受委屈。
看他回来后面色如常,对靖元帝评价“颇高”,宁乘风才放下心来。
岳茗虽然在人情往来上迟钝了一点儿,但对于别人的善意和敌意,却十分敏锐。他既然说靖元帝是个“好人”,那必然是靖元帝对他还不错。
宁乘风因为此事,对那位未曾谋面的皇帝,印象好了一些。
--
殿试这日。
天色还未亮,宁乘风和刘文锦他们已经坐上了马车。
顾七赶车,他们从细水巷子到内城的正阳门花了一刻钟,从正阳门到西华门,又花了两刻钟。
到了西华门外头,马车就得停下了。皇城里头不能驾马,只得步行。
进了西华门后便有宫人在那里候着了,宁乘风他们被宫人带着进了一处偏殿等待。等考生全部都到齐后,便有礼部的官员过来,带着他们去了奉天殿。
这次参加殿试的考生一共有五百多人,他们被礼部的人指挥着,分成两拨,面朝北方站立于殿前月台的东、西两侧。
考生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站定后,皇帝才过来。皇帝过来后,宫人鸣鞭,考生与朝臣们叩首行礼。将这些流程都走完了,才能开始考试。
因为人多,所以考生们就在奉天殿前头露天考试。若是遇到特殊天气,就移至大殿两侧的廊道答题。
今日天公作美,天朗气清,温度也不冷不热的,十分适合考试。
考试开始后,除监试官、巡绰官等考场官员外,其余臣子不得留在考场。考生落座后,考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五百多名考生远远看过去黑压压的一片,都低着头在写字。殿试对于字体和卷面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不会再有官吏誊写,所以必须要用端正的“馆阁体”答卷。考生一般都会在草稿纸上仔细检查两遍,再誊写到试卷上。
这次的殿试一共三道题,全是策问题。宁乘风这两年别的不说,策问却实实在在的有了些进步。他答起题来,不慌不忙的,瞧着十分镇定。等他发觉那抹明黄色的衣角,一直停在他身侧时,宁乘风才紧张了一点儿。
殿试虽说是皇帝亲自主持的,但他之前一直站在台阶上头,离考生们有些距离。考生们行礼时也不能抬头直视他,否则便是冒犯天威,所以宁乘风压根没看清楚这靖元帝长啥样。
人太多了,又是按成绩排的座位,皇帝最多在前面几排转一转,若是来了兴致,也许会随意提问,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这会儿靖元帝停在这里,宁乘风还好,他旁边的几位考生是大气也不敢喘了。他们既怕被提问,又期望能被皇帝另眼相待。
好在靖元帝过了一会儿便走开了。
宁乘风瞥见他前面那人拿袖子擦了擦汗,似乎还有人轻轻地舒了口气。
他们那一块儿的考生,只有坐在宁乘风斜前方的刘文锦没被靖元帝影响。他一直皱着眉专注地答题,半点儿都没感觉到周遭的异常。
中午考生们在宫里用了午饭,用完饭又继续回来考试了。
考试的时间便是一日,日落时分便得交卷,若是日落之前,还未答完题目,便要被划作最末等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只有等次之差,没有落榜之说。但这次考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影响重大,因此考生们对殿试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过最紧张的还是会试排名靠前的几位,若无意外,一甲的三人便会在他们之中产生。
酉时二刻,宫人击鼓,示意考试结束。
交卷后,宁乘风同其余考生一起,被宫人带着出了皇宫。顾七已经在外头候着了,宁乘风三人上了马车,一起回了细水巷子。
--
文华殿。
前一日读卷官阅卷已经完成了殿试的阅卷。五百多名考生的试卷不可能全部拿过来给皇帝过目。所以读卷官会将试卷分为三个等次,将一等试卷向皇帝进读。
这一等的试卷中,又分为了上、中、下三等,每等四卷,一共十二卷。皇帝可以只选上等的四卷御览亲批,若这四卷中选不出鼎甲的三人,可再依次批阅中等和下等的四卷。
所有的试卷写着姓名籍贯的那一页都被弥封起来了,要等待皇帝钦定名次之后,才拆开弥封的第一页,亮出姓名。
靖元帝斜倚在案前的紫檀木椅上,手里拿着一卷试卷阅览。他的心腹太监周禄伺立在一旁。
靖元帝年纪与顾行之相当,瞧着却比顾行之年长了许多。他鬓角隐隐露出些白发,嘴角两侧的法令纹很深。眼神十分锐利,眉毛又浓又黑,斜飞入鬓,面相威严中透出几分刻薄。
靖元帝皱着眉,看着手里的试卷。似乎对这份试卷不大满意,他看了不到片刻又扔到了御案上。
周禄听到试卷摔在案几上“啪”的一声,眉头一跳,赶忙又重新拿起一份试卷递到靖元帝手上。
除了最前头的那两卷他面无表情地看完了,后头一连几卷,靖元帝都是不耐烦的丢到一边。
“陈辞滥调,空洞无物。”靖元帝面露不悦,嗤笑一声。
屋子里的几个太监都提心吊胆地屏住了呼吸。下头跪着的阅卷官,头垂得越来越低,快要趴到地上了。
周禄又硬着头皮递了几分试卷过去,终于有一份让靖元帝面色和缓了一些。
“还不错。”他微微颔首。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