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2章 心魔3

好友 饭山太瘦生 3180 2024-11-20 10:47:54

不肯回头识动心

佛子醒了之后,奉玄也醒了。奉玄睡得并不舒服,他和佛子都是和衣睡的,身下只有两层粗布和几层稻草——石窟里没有床,僧人们将稻草编成垫子,垫了几层稻草垫铺上干净被褥就算作床了。

佛子睡在奉玄身侧,离奉玄很近。奉玄睡觉的时候从不乱动。寒气逼人,奉玄醒了之后静静呼吸,在呼吸时感受到鼻腔中的凉意,同时也闻到了佛子身上的伽罗香香气,奉玄很喜欢这香气。

或许香木有灵性,在不同的人手中,贴着不同的体温,散出的香气也不尽相同。佛子曾将一颗多伽罗木佛珠交给奉玄,奉玄收着那佛珠时,觉得它的香气不像他在佛子身上闻到过的香气。

石窟中没有窗户,显得十分黑暗,让人分不清时间。在黑暗中,奉玄的视力渐渐恢复,石窟顶上雕刻着水波般的纹路,一朵莲花倒垂着盛开。石窟外传来“刷刷”的声音,那是细竹扫帚扫过地面时发出的声音。想必外面的天色已经微微亮起来了。

佛子听奉玄的呼吸声知道他醒了。佛子说:“好冷。”

奉玄说:“好友不起来吗?”

没想到佛子说:“其实我很不喜欢早起。”

佛子问:“吾友睡得怎么样?”

奉玄实话实话:“草垫硌得背疼。”

“不是问这个。”佛子微微起身,靠近奉玄,垂下的发丝扫到了奉玄的脸侧,奉玄觉得有些凉,也有些痒。石窟中很冷,连发丝也让人觉得凉。佛子靠过去摸了摸奉玄的额头,衣袖几乎贴上了奉玄的脸。

光滑的丝绸被身体暖热,轻轻从脸上拂过,留下柔软细腻的感受。

佛子的衣袖拂过奉玄的脸,奉玄觉得两个人离得太近了,脸瞬间就烫了起来,侧头避开了佛子的手,说:“我真的没在发烧。”

佛子又躺了回去,“嗯,那就没有。”

佛子说:“薄雪微风凉天气,荒鸡不鸣怕寒重,最怕辜负锦衾枕,行向蓬山郎不共。我再躺片刻,吾友讲个故事吧,讲完我就起来。”

没想到佛子不喜欢早起。奉玄看着头顶的石刻,澹潋水纹,寒姿凝结。他想着要讲什么故事,说:“我小时候曾听过一个故事,叫《逆水》,讲的是一个渔人入山遇仙的故事。”

《逆水》是齐王舅舅给奉玄讲的故事。齐王说自己小时候就听过这个故事,是一个老宫人讲给他听的——延嘉殿有一扇屏风,画的就是这个故事,齐王和妹妹寿昌公主年少顽劣,看不懂屏风上画的是什么,两人拿笔给屏风上的人都加了胡子,问老宫人好不好看,老宫人就给他们两个讲了这个故事,让他们两个下次不要再在屏风上瞎画了。

佛子侧过身朝着奉玄躺着,乖乖等着奉玄讲故事。

奉玄其实听不太懂《逆水》这个故事,小时候不懂,现在依旧不懂——人皆好奇,奉玄初次听完这故事觉得很奇,迷离惝恍,奇之又奇,觉得听完之后自己的魂魄似乎也迷失在了青山水雾之中,所以就记住了这个故事。

奉玄说:“这故事是我一位舅舅讲给我的,我舅舅说句容有很多秀美的山,也有很多条河。”

句容……奉玄小时候不清楚句容在哪里,只记得齐王说句容在江表一带,后来奉玄听阿翁讲南伐故事,模模糊糊知道了句容在丹阳郡——句容西接南朝都城建业,经历了多场战事:南北对峙,南朝共经历四朝,曹、卫、吴、沈代兴,朝代交替之际,军队曾多次在句容交战,句容的河水几度被血水染成了粉色。

对奉玄而言,句容似乎不是一个现实中的地点,而是一个群玉山一般处在幻想中的地点,只模糊地出现在舆图上,被史书和故事填充以山水云雾。句容从来不曾自在地存在,只因为母亲和阿翁曾出现在那里,那里因此才有了重量,如同一只画在风筝上的山水,被一根细细的线从一片缥缈中牵回了现实。每次想到“句容”,奉玄总会记起齐王舅舅讲的故事,因此感到一阵奇妙的眩晕,如同游仙一般的眩晕。

佛子没有听过《逆水》,奉玄讲起了故事:

“很久之前,句容有一个渔人,有一天早起顺着河水乘船去打渔,水声激荡,水上起了雾,他迷了路,正在迷茫时,忽然发现缥碧色的水上漂来了很多紫色的花。他让鱼鹰从水里叼起来一朵花,发现那是桐花,于是他猜山里或许有一棵很大的桐花树,心想既然迷路了,不如就去寻找桐花树。听说凤凰会栖息在桐花树上,他觉得这次迷路或许是一次遇仙的机会。

“于是渔人不辞辛劳逆水而上,河水穿山而过,水面或宽或窄,渔人划着船走了很久,最终发现了一个山洞。他舍下船走进山洞,摸索着走出了漆黑的山洞,洞外没有神仙和桐花树,只有茅草屋和田地,渔人看着那茅草屋觉得很熟悉,走近了发现那就是自己的家。他走进家里,期待着遇见仙子,然而推开门只遇到了父母和妹妹。

“渔人觉得自己受了欺骗,费了力气却没有遇到神仙,转头就要去寻找山洞,想要钻进山洞里重新走一遍那条路,然而他到处都找不到山洞,再回头时,发现连自己家的茅草屋都没有了,父母和妹妹也没有了,他这才想起来,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了,妹妹在兵乱中失踪了。原来关于家人,他只剩下了坟。

“渔人大哭着寻找回家的路,翻越一座座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却发现自己村子里的年轻人不认识自己,他以为自己在山中迷失了三天,村里却说人间已经过了三十年。寻仙未果,人间已经物是人非。

“有一天渔人又去打渔,水上起了雾,渔人无意间划船行到了自己曾经遇到桐花的河上,停船靠岸后,发现水里又有桐花漂了过来,他让鱼鹰叼起一朵桐花,和他一起捕鱼的人再去看他时,发现他的身体好像一只蜕壳的蝉留下的蝉蜕,手里拈着一朵紫色的花,倒在了地上。

奉玄说:“故事这就讲完了。”

奉玄不知道渔人最后是不是死了。如同蝉蜕到底是什么意思、清水上漂来的紫色桐花意味着祥瑞还是意味着不祥、渔人回头时有没有看到坟,三年与三十年……一切疑惑似乎都在澹潋水声中流了下去,从来没有终结之时。

《逆水》的迷人与玄妙之处在于没有答案。

石窟之外,僧人扫地,竹枝擦过地面,发出整齐的“刷刷”声,远远听着好像是河水在冲刷河岸。奉玄讲完了故事,隔了一会儿,佛子说:“真是很好的故事。”

他说:“等尸疫平定之后,我们去南方吧,也去句容。”

奉玄说:“尸疫这几年会停吗?”

“总有那么一天。”佛子说:“一年不停,十年可停、二十年可停,到时候我们就去南方。”

奉玄说:“好。”他问:“我们什么季节去南方?”

“吾友什么时候高兴,就什么时候去。”佛子说:“春天去南方,春时焰起,桃梨开花,风把花瓣吹到佛像上,好像下了一场曼陀雨。夏天我们可以入蜀,去蜀川看雪山。秋天有桂花风。”

“冬天呢?”

“冬天南方的树依旧是绿的,我们在绿树下温酒下棋。”

奉玄笑了笑,觉得很好,如果尸疫能够消失很好,在绿树下坐着也很好。

阿翁是统一南北的人,母亲去过南方,师姐和师姑去过南方,佛子一到南方身上就会起红疹。

句容是云雾里风筝上画的山水,南方则是氤氲的云雾,南方也仅仅停留在奉玄的幻想里,是一处广阔却模糊的幻想之地。南方的流水声和故事中句容的流水声渐渐混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勾起了奉玄的好奇——奉玄此时担忧的是尸疫能不能停止,然而最终到了南方,这才发现,最难实现的不是南下,而是“我们”南下。

佛子说:“吾友讲了故事,我该起来了。”

奉玄讲完故事,人早已清醒了,于是先坐了起来。两人穿好衣服,掀开石窟的厚重帘子,看清了石窟外的景象:

天已经隐隐亮了,天地一片灰蓝,其间弥漫着好大一层雾气——镜泊的水面上漫起了大雾,遮住了长悲山,所有巨大的佛像都被笼罩在梦一般的雾里,神佛的面容因而变得模糊不清。

寒峭不成雪,漫漫晓雾生①。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一弯很细的月亮悬在天边,颜色淡得像是一个被镜面折到天上的微亮薄影。

扫地的僧人看见奉玄和佛子,告诉他们礼佛寮前的铜瓶里有热水。

奉玄和佛子借着热水洗漱。奉玄先洗了脸,佛子还没有梳头,在奉玄洗脸时随意将头发绑在了身后,随后洗了脸。奉玄在旁边等着佛子,佛子用清水洗完脸后睁开眼,脸上带着水珠,找奉玄要面巾。

佛子睁眼时,奉玄几乎忘了呼吸。佛子生得白皙,肌肤光洁,奉玄能看见他左眼下的小痣——水珠从佛子的眼睫毛上掉下去,佛子睁开了眼睛,眼中黑白分明。

记得当时,五陵年少,风吹肌肤冷,流转目如星。奉玄忽然就明白了一句曲词,流转目如星,他记不清前面的曲词,也记不起后面的曲词,甚至记不起曲子是在哪里听过的……想必是在太极宫时听过的,然而他只记起了这几句。奉玄错开眼,将面巾递给佛子,随后将一小盒面脂抛给了他。面脂是雪岩药师给奉玄的,装在一个小银盒里,雪岩药师让奉玄将面脂带在身上,随时擦手擦脸,不要生了冻疮。

佛光普照寺的僧人请奉玄和佛子用饭。斋饭很清淡,只有一碗白粥,一碟煮豆腐。粥是热的,吃完身子也能暖和起来,豆腐用油炸过,炸成金黄色,然后用细盐一层一层裹住,放在罐子里,吃的时候取出一块,放在水里煮开,切成薄片。

用过早饭,佛子去释迦摩尼佛巨像前上香。早上没有起风,到处都很安静,雾气笼罩在长悲山下,朦胧缥缈。隔着水雾,奉玄看见了蝉冠菩萨。

他再想起母亲时,心里没有了贪求和执念,他不想再苦苦抓住母亲,让两个人隔着阴阳生死疲惫。如果真有佛国,他希望母亲早生极乐,他与母亲来世或者再为母子,或者无缘相见,唯愿彼此安好。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离散而灭,如梦如幻,如云如雾,了无实痕。或许他和寿安皇太女的母子情分太过单薄,只能当一世的母子,但是至少他与寿安皇太女曾经成为过母子,彼此真切爱护。

作者有话说:

①寒峭不成雪,漫漫晓雾生。——陈邦彦《雾》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